六上《论语十则》中考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上《论语十则》中考题

ID:1047461

大小:122.82 KB

页数:99页

时间:2022-03-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文学常识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 时期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学派创始人。2、《论语》,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 言行的体著作。它与4、1=1称为“四书‘: 3、特别注意的是, 本文的作者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二、字词句1.重点字词的读音 说()乎论 )语)乎不愠()三貧()传()不习乎 罔_()M2、解释下列词语⑴通假字不亦说乎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⑵其它温故而知新故:学而时习之时习:人不知而不愠 传不习乎传:学而不思则罔罔:死而不学则殆 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3、重点句子翻译 (1)s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X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三、课文内容K出自本文的成语(不少于5个) 2、关于内容分类(不少于3句)(1)谈学习方法的:(2)谈学习态度的: (3)谈品德修养的:3.用原文填空(1)新学期又开 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2)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 话? (3)《v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 子是:(4)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 《论语》中的话:(5)《V论语〉十则》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 懂装懂的句子是:(6)《V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 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7)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 世之道的句子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7)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 为:,(4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 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CM)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12)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人要 不畏艰险环境,在困境中能够坚强不屈的句子:(13)《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 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 (44)哪句话说明 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考验。2、选出下列选项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B・故时有物外之趣C・观之,兴正浓D・鞭数十,驱之别院 4、请选出下列词语 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A・项为之强(颈,脖颈)徐喷以烟(慢慢地)B•怡然自得(安适、 愉快的样子)又 留蚊于素帐中(未染色的帐子)C•项为之强(强大)鹤唳云端(狗叫)D・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吾日三省吾身(每 天)6、下面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B、择其善智而从 之C、士不可以斤弘毅D、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下列句子中词语 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v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B、王明的几次考试 成绩都不理想,老师 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D、武斌同学学习成 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他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奋好学。 20、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A.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茯弘,学琴于师襄。B.孔子的弟子孟子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 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A.《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 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4、而:表修饰/表顺承/表并列/表转折,但是,却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①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①任重而道远②拔山倒树而来2、焉:语气助词/在其中①见贤思齐焉②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3、其:大概,也许,表猜测/代词,他们的、其中的、自己的①其恕乎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蹲其身4、之:代词:的/主谓之间,无意义/①知之为知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②故时有物外之趣③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为:当作/替,给/做,当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可以为师矣③仁以为己任仁下列句中加点词 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o(3分)A【学】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省】吾日三省吾 身/见不贤而内自 C【诲】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知】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题。(45分)[甲]子曰f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乙]子曰[学而不思,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敲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 ”对曰:“此 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敲,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 覆冲则正,虚则欹。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敲(qT):倾斜。②宥(you)座:座 位右边。“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U):哪里,怎么。7•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知之为_知之 2雇知也()(3)思而不学则显(48•翻译上面语段中加横线的文字。(4 分)(1)诲女知之乎?(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9.[丙]文中孔子“恶 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0-10•这几段文字内容 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 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应该相结合。(2分)11.(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 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4分) (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2分)7•⑴为:是。(2)是:这。(3)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4)覆:翻倒。 8.(1)诲女知之乎:教导你的东西懂得了吗?(2)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9.—个人要谦虚,不要自满10.态度学思11.(1)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欹器)的特点。(2)有心要。因为孔子虽然听说过,但并没有亲眼见过。验证一下才能够确认。(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没有必要。因为孔子 原本就听说过,而且当场又得到守庙者的证实,没有必要去麻烦。)《论语》十则(节选)(2044真题)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f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掠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f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2分) A.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B.学而不思则:迷惑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了……时候D.但当涉猎 涉猎:全面广泛地阅 40•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①择基善者而从之②安陵君其许寡人③结友而另!1④攻大泽乡,收西攻 薪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 "•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2分)42•用现代汉语说 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蒙辞以军中多务O 43•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 点及理由。(3分)9.D10.C笛.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吴下阿蒙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待)(写出“刮目 相看”也可)12.(“愠”4分,省略成分补出1分)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辞”4分,句式1分)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43.(开放题,能陈述自己的观点,语句通顺即可)示例:我的体验是,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对一般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文化经典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精 要。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获。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