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1高中语文一年级单元上课实践示例:《劝学》2案例解析3《劝学》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劝学》学案江苏省徐晓岚姜晖一、课前预习1.读准音,借助辞书,扫清字词障碍。2.读顺文,明确句读,圈出喜欢的语句。3.读懂义,了解观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二、初读,读准字音,了解大意(一)读准下列通假字的读音,并积累1.木直中绳,輮一为轮,其曲中规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理解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1.劝学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假舆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能绝江河(三)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根据意义读准句读三、再读,文本研习1.荀子为什么劝勉人们学习?2.荀子采用怎样的方法劝勉人们学习?四、三读,问题探讨 1.作者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里的“思”与“学”是什么关系?2.通过学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吗?3.归纳作者“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写作特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