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加入VIP免费下载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ID:1032795

大小:36 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首诗通过对“四点零八分”在北京车站与亲人离别的撕心裂肺的场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更反映了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加红的字注音。骤(zhòu)棂(líng)2形近字┏缀(zhuì)点缀┏缓(huǎn)缓慢┏扯(hě)拉扯┣掇(duō)拾掇┃┃┗辍(huò)辍学┗援(uán)援助┗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首诗通过对“四点零八分”在北京车站与亲人离别的撕心裂肺的场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更反映了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加红的字注音。骤(zhòu)棂(líng)2形近字┏缀(zhuì)点缀┏缓(huǎn)缓慢┏扯(hě)拉扯┣掇(duō)拾掇┃┃┗辍(huò)辍学┗援(uán)援助┗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首诗通过对“四点零八分”在北京车站与亲人离别的撕心裂肺的场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更反映了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加红的字注音。骤(zhòu)棂(líng)2形近字┏缀(zhuì)点缀┏缓(huǎn)缓慢┏扯(hě)拉扯┣掇(duō)拾掇┃┃┗辍(huò)辍学┗援(uán)援助┗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首诗通过对“四点零八分”在北京车站与亲人离别的撕心裂肺的场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更反映了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一、基础知识积累。1给加红的字注音。骤(zhòu)棂(líng)2形近字┏缀(zhuì)点缀┏缓(huǎn)缓慢┏扯(hě)拉扯┣掇(duō)拾掇┃┃┗辍(huò)辍学┗援(uán)援助┗ 址(zhǐ)地址3多音字┏(bēng)绷紧┏(uǎn)卷袖子绷┫(běng)绷脸卷┫┗(bèng)绷硬┗(uàn)试卷4解释词语【剧烈】猛烈。【骤然】突然、忽然。【窗棂】窗格子。【告别】离别、分手。【声浪】指许多人呼喊的声音。体知识填空(1)《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者______________,选自 ______________。(2)本诗描写的是20世纪______________年代知识青年______________的一段特殊历史。(3)我的心______________一阵疼痛,一定是______________的针线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食指《诗探索金库食指卷》(2)六七十上下乡(3)骤然妈妈缀扣子 穿透了心胸二、学习1作者介绍【明确】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因其诗《相信未》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曾一度寄住精神病院。著有《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2.题目解说【明确】诗的标题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作者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京。当时才20岁,带着对未的迷惘,带着对北京的依恋,带着亲人道别的眼神,带着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作者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3.1968年12月20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西插队,“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朗读,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明确】这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因为此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随着火车的开动、汽笛的长鸣,他明白了四点零八分可能是他与北京、与母亲的最后一面,他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他有一种被北京抛弃的感觉,内心无比的动荡、惶恐,他从此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他对北京、对母亲依依不舍,但却无法抗拒离别,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茫然,这也是一代知青当年共同的心理感受吧!4.结合括号中的问题,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1)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明确】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的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开始漂泊无着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20岁的知青内心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我”的心为什么会如此疼痛?)【明确】因为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依母恋乡之情使他不愿离开这里,但又不得不离开,所以内心无比痛苦。(3)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既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对家乡北京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跟深刻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在这里“妈妈”和“北京”已不是表层意义了,而是代指党和政府了。(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义?)【明确】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因为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将能否回,这也是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结构分析【明确】这首诗一共七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描写离别场面,以及离别时的痛苦和迷惘。第二部分(3-):具体描写离别时撕心裂肺的场面。第三部分(6-7):直接抒写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三、深入探究1.写作特点分析【明确】(1)善于通过主观感受表达内心的强烈震动。这首诗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的组合起。幻觉中“剧烈地抖动”的“北京站”,作为“我”的心灵外化,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另一个“幻觉蒙太奇”也很精彩,“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表现了学中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政治的神话褪去了灿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现实的悲哀与人性的永恒的喟叹表露无遗。(2)善于把握特定瞬间的景物感受进行描写。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为了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汇聚在“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使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3)语言朴素自然,主旨深刻。诗人以极为通俗平实的语言,倾注自己的满怀真情,又抓住特定的时代内涵,使本的主旨有更深广的历史意义,发人深思。2.如何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和主题内涵?【明确】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诞生的学作品中,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出现国一股不小的“知青学热”。知青,是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下乡的初中或高中学生。知青学,反映的都是当年知识青年独特的经理和感受。1968年底,,上下乡的高潮兴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诗人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在去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当时去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最后的北京’ (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西)。”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为了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会聚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时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点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3.知青历史有关资料19年,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有一批中学和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报上发表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报道了这个乡的事。毛泽东主席读了很兴奋,亲笔写了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年8月9日,北京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萝北县,建立了北大荒“北京庄”。发起人是扬华、李秉衡等。小学毕业的河北省临西县的吕玉兰,回乡建立了第一个合作社,1岁就当了社长,是全国最年轻的合作社社长。19年10月1日,一支由98名热血青年组成的“上海市志愿垦荒队”,到了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其中有2名女孩子,最小的1岁,她们住简易草棚,吃稀饭箩卜干,每天只有3分钱的菜金。 之后,共青团中央在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动员城市青年奔赴农村。知青的榜样:董加耕、邢燕子、侯俊等就是当年被《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大势宣传报道出名的。196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发布指导知青下乡的纲领性。中央为此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北京第一批到北大荒去的知青有248人,最小的14岁。1966年月17日,上海市化广场13000多名知青聚会,上海市委要求上海知青“鼓起革命勇气,下定决心”,积极投身xq建设,在建设和保卫边疆的事业中作出贡献。1967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大、中、小学复闹革命的通知》,但复闹革命面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废除考试制度、大学停止招生后,全国中学已经积压了66.67两届毕业生没有分配。196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要依靠学校中的积极分子”。于是,大批中学毕业生被继续稳定在学校进行“教育革命”。1967年11月8日,上海市66届大专院校毕业生誓师大会召开。毕业生们表示要到内地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68年3月,北京市青年蔡立坚毅然到西省榆次县黄采公社杜家插队,成了第一个要求插队的红卫兵。1968年6月18日,上海市组织的上下乡勘察小分队出发,他们都是1966届毕业生,也是上海市首批被批准上下乡的红卫兵。1968年,积压在学校的毕业生已经不止66.67两届,加上68届毕业生,共计达200万人。7月27日,上海首批赴农村落户的1966届高中毕业生开始陆续前往安徽和上海市郊区的崇明、奉贤等县的国营农场。毕业生在临行前,各校都举办了上下乡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68年8月起,全国掀起了宣传“再教育”的高潮。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指示,指出:“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主要是到农村去,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 1968年12月22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人民日报》刊登了《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去。由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下乡运动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以上下乡的形式逐渐消失。1969年是上下乡运动最为波澜壮阔的一年,每座城市、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股大潮。全国八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重庆的知青许多人被下放到了边远省份,如黑龙江、内蒙古、xq、云南,全国知青大量的在本省农村插队,共有267万多知青投身其中。1969年12月,在毛泽东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指示发表一年时,上海已有48万高、初中毕业生奔赴黑、吉、蒙、滇、黔、赣、皖和上海市郊区农村插队落户,原上海市中学红代会全体常委全部奔赴边疆农村。到1972年,上海知青猛增到百万人,并涌现出金训华、黄茶、林场11位小将、郑培志等一大批英雄人物。金训华是为在激流中抢救两根电线杆牺牲的。下乡几年后,红卫兵步入了青年。七十年代的知青有了政治危机感,特别是林彪事后,他们得以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农村冷静地对自己、对社会作了反思。红卫兵运动已走向了低谷,他们中的许多人感到了幻灭。 据197年12月23日新华社报道:在毛泽东主席1968年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全国知青一浪接一浪地掀起大规模的上下乡运动。到当年年底为止,我国上下乡的知青已达到1200万。197年当年,全国有200万知青上下乡。1972年林彪事和1973年李庆霖“告御状”后,在上下乡背后的知青的苦难历程也不时通过一些会议渠道,小道消息在扩散。1978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谈到知青上下乡的问题时说:“社会上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直接分管知青工作的副总理陈永贵说:“知青工作很复杂,我们几个副总理一提起这事就头疼。”知青问题几乎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由于其时间跨度大,涉及人数多,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在李庆霖时间后,中央才根据毛泽东的“统筹解决”的指示,召开了全国知青上下乡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订一个长远规划”的问题。 1976年2月,毛泽东再次在一份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可是,直到他老人家逝世,也未“解决”。1978年《全国知青上下乡会议纪要》指出: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知青下乡运动,“缺乏整体规划,知青工作的路子越走越窄,下乡知青中的不少实际问题长期未能解决。”这是对这场运动的总结。全国知青“胜利大逃亡”是从1978年云南知青开始的。上海知青丁惠民是个重要人物。1978年9月,云南景洪农场教师、上海知青丁惠民等人给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写了一封公开联名信,信中历数了云南广大知青的困惑、烦恼以及对生活的绝望,希望能在政府的帮助下,回到自己的家乡。10月7日,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知青上下乡工作会议的通知》中央下决心解决知青的七个方面的问题。10月31日,全国知青上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了。会议纪要认为:“今后一般不办理病退、困退,如果家庭和本人确有特殊困难,可以通过组织商调,分到新的工作岗位时,其待遇按调动工作处理”。这一决定在支边知青中一下乱了套。他们说:到农村插队,可以通过招工回城, 云南知青出现了顺口溜:插队插队,越插越对,插场插场,越插越长,改变现状,只有上访。于是,罢工、请原之风迅速在各地兴起。11月16日,丁惠民给邓小平副总理写了第二封公开联名信,信上签名的知青逾万。其后,云南七个农场的三万多知青参加了罢工。使工作瘫痪,生产停顿。12月7日,云南知青再次向华国峰、中共中央、邓小平写了第三封请愿信,同时,成立了农场知青北上请愿筹备组,组织北上请愿团。12月9日,知青发布了北上宣言,同日开始大罢工。罢工席卷了云南全省。12月16日,请愿团从云南省景洪出发,次年2月27日到达北京。云南省的知青,在全国占的比例不大,仅百分之一,但云南知青却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注目。1973年7月,中央关于惩治吊打知青和q####女知青的都是针对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整个兵团,发生捆绑吊打知青1034起,受害知青达1894人,其中2人被打死;挑戏奸污女知青的干部有286人,受害女知青达430人。 1979年1月23日,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由副总理余秋里主持,出席会议的有王震、陈慕华、谷牧、王任重、康世恩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基本同意国务院知青办1月18日报送的《关于处理一些地方知青请愿闹事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的六条意见。这六条意见是:1.把农场办成农工联合企业,适当提高工资,把知青稳定在农场。2.参照以往办理病退困退的规定商调回城,由知青部门负责办理。3.城镇职工退职退休后,可以由其子女顶替。4.从农场参军的知青,退伍后可以回父母所在地安置工作。.城市招工时,允许到农场商调本市下乡知青。6.上海郊区到农场的青年,可以允许回原籍社队。 1979年6月上旬,云南省召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市商讨如何落实国务院“六条”精神时,昆明、成都和重庆代表很干脆,表示保证在六个月内,优先安置云南知青返城。但北京和上海采用了变通办法,同意走病退、困退这条路。四内阅读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1.“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采用了物我颠倒的错觉,其实是______________在起动,这从物理角度看,是把______________作为了参照物。2.第二节中,诗人为什么把妈妈和北京放在一起写?3.第三节中说“这是我最后的北京”,“最后”意味着什么?4.该诗的题目是“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该诗再现的是当年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一幕,请结合历史知识,说说毛泽东当年对此事发出了怎样的号召?【参考答案】1.火车 火车2.北京是自己的故土,是北京生养了自己,如同妈妈一样。3.意味着自己将不再回。4.诗人坐上火车离开北京为,火车是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这个时间概念抒发了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