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卞之琳《断章》的隐喻之美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浅谈卞之琳《断章》的隐喻之美

ID:1028691

大小:25 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浅谈卞之琳《断章》的隐喻之美浅谈卜一之琳《断章》的隐喻之美现代诗学屮的隐喻概念源于英美新批评学派,隐喻是比喻中的一•种,也是新批评诗歌分析中的又一重要概念。布鲁克斯曾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來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冃充分运用隐喻。”一般來讲比喻中的明喻是喻体对喻旨的直接说明,而隐喻则耍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屮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题名之为《断章》。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的诗句,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却觉得意味无穷。通过简单的几个对彖:人、明月、窗了、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隐喻之美。•、内容主旨上的隐喻Z美对于《断章》的主旨隐喻曾引起歧义的理解。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诗人卞Z琳自己撰文冋答不是这样。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了,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垂在'相对'上。”看來,诗的“言外Z旨”是不能从字而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隐喻”的粋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屮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隐喻Z美的画面。画血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而的主体人物,画的屮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來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小,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索描。这幅価没冇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冇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隐喻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乂是互为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异质”为“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看风景人”已经“异质”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异质”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吋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彖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人的时间与空间述是一样的。两句诗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Z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 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笫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Z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异质”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人在隽永的图価里,隐喻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讲的"一粒砂石一个世界”,在人生与道徳的领域屮,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诗人想说,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口由与超越。这首《断章》完全写的是常见物、眼前景,表达的人牛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除了朦胧诗的“意寓彖外”这一点Z外,隐喻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诗人说过:"旧材料,甚至用烂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岀心裁,安排得当。只要是新的、聪明的安排,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诗人所说的“新的、聪明的安排”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断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见的,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咏得烂熟的:人物、小桥、风景、楼房、窗子、明月、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调度安排,组织在两幅图景中,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两节诗分别通过“看”、“装饰”,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充分发挥了现代艺术的意彖迭加与电影蒙太奇于•法的艺术功能。一首《断章》隐喻的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二、语言形式上的隐喻Z美《断章》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隐喻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隐《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访君”。淸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川了“对举中Z互文”这个说法,这两个人的两行诗,都有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的倒置。卞Z琳《断章》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这一动词没有变,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生了移位;“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这样做的结果,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主语和宾语、主体意彖与客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呆,在视觉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冋旋的美感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卞Z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词家李商隐、温庭筠、冯延巳等人的作品。他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的能力。翻开俞平们先生的《唐诗选释》,我们读到冯延巳的《蝶恋花》后半阙:“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不禁惊讶地发现,《断章》中的立桥眺望、月色透窗两幅图画的惠境,与冯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Z间,有着多么神似的联系啊!但是,卞Z琳毕竟是现代诗人,他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程度,最后昱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语言形式上的隐喻之美。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断章》即是冯延匕《蝶恋花》中两句诗的现代口语的“稀释”,正如不能简单地认为戴望舒的《雨巷》就是李璟的 “丁香空结雨屮愁”的现代口语的“稀释”一•样。冯词《蝶恋花》写别情愁绪,没有史幽深的含义,《断章》拓展成意境相联的两幅图,画中的人物、桥头、楼上、风景、明月、以及想象中的梦境,不仅比原来两句词显得丰富多姿,丄都在这些景物的状写Z外寄托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构图,造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界。每句诗或每个意象都是在整体的纟I[织中才起到了象征作用,甚至“断章”这个题目木身都蕴有似断似联的相对性内涵。这种幽深的思考与追求,是现代诗人所特有的。其次,冯词“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还是以写情为主,友人别后(“平林新月”之时),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含于诗句Z中,而卞之琳的《断章》则以传智为主,诗人已将感情“淘洗”与“升华”结品为诗的经验,虽然是抒情诗,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诗的智性化倾向。诗并不去说明哲学观念,《断章》却于常见的图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学。它隐喻了诗人对宇宙人半整体性思考的哲学命题,而“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精致、优美,却陷入了个人窄小的感情天地,不能与《断章》的意境与思想层次和比拟。第三,由于诗人“淘洗”了个人感情,即实践诗的“非个人化”,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如作者说明的,由于“非个人化”,诗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换成“我”或“他”(她),就与读者更为亲切,因为用了“你”,乂使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距离,诗人于是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人的开放性,为读者美丽的想彖留下了更开阔的创造空间。这就是隐喻的“远距离”美。一旦读懂了《断章》,哪一个富于想象的读者不会在自己的精神空间升起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呢?卞Z琳《断章》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乂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迹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彖的隐喻,将诗意间接地加以昱现。诗作有着突出的湎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冇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歌含蓄深沉,意蕴着丰富的隐喻Z美。《断章》你讪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Z琳作于193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