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巩固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沁园春长沙》巩固练习

ID:1023959

大小:42.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3-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装…………………订…………………线……………………内……………………不…………………准…………………答……………………题………………………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编号0015n扬中树人2012-2013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作业纸2012-9-3《沁园春·长沙》巩固练习【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劲敌(jìn)逶迤(yí)气势磅礴(páng)B、上阕(què)橘子洲(jú)百舸争流(kě)C、寥廓(liáo)碣石(jié)浪遏飞舟(è)D、沁园春(qìn)方遒(qiú)峥嵘岁月(ró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肤浅涣散轻歌慢舞B、百舸争流风采安装道路坎坷C、苍海桑田腹泄怄气满目疮痍D、鱼翔浅底绊脚真缔神态安祥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C、老人七十多岁,但老当益壮,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称得上年富力强。D、这个世界的统治靠什么?主要有四种模式:文化、经济、科技、军事。任何国家,穷兵黩武都只有一条路——灭亡。4、下列对《沁园春长沙》一词的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争”字,表现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一个“击”字,准确地写出了鹰的矫健身姿;一个“翔”字,精确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然,像鸟儿一样盘旋的姿态。B、“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而“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C、“江山”“文字”都属于借代手法,“粪土”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现了革命青年的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D、“恰”“正”“方”几个近义副词的运用,更有助于充分表现早期革命者当年雄姿英发的革命岁月。5、默写。(1),鱼翔浅底,。(2)怅寥廓,,?(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5)曾记否,,。【综合提高】阅读毛泽东的词《水调歌头•游泳》,完成下面各题:水调歌头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第2页共2页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斩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注):1956年6月,毛泽东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这首词就是他当时畅游长江后有感而作。6、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里”和“极目”两句表现了诗人宏伟的气魄和开阔的胸怀。B、“不管”和“胜似”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进一步表现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抒发了迎击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精神。C、“子在川上曰”的“子”即指诗人自己,他在感叹:“多么美好的滚滚长江啊!逝去的光阴像这流水一样啊!”D、下阕结尾联想神女,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赞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光辉情景。7、对这首词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通过写在长江中游泳的感受,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讴歌了我国人民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伟大业绩。B、诗人在这首词中,引用古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借用神话歌颂祖国的变化。C、词的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改造长江的宏伟图景。D、“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的“神女”即巫山神女,作者希望巫山神女健在,也来分享社会主义的成果。阅读毛泽东的词《采桑子•重阳》完成问题: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注释):重阳,阴历九月初九日叫“重阳节”。毛泽东1929年10月写这首词的时候,正是这年秋天红四军在福建省西部汀一带歼灭土著军阀,攻克了上杭,所以词中才有了“战地黄花分外香”句。因是重阳节,此时菊花正开。古人常于重阳节这天观赏菊花。《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证:“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花)。”8、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词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第2页共2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