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键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刘键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ID:1022378

大小:8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3-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一刘键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情分析: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2、在读中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喜欢阅读神话故事。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读神话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教具准备:PPT课件16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2.开火车轮读生字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女娲补天的原因么?二.品读2-5段,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一)体会女娲的心情。1.当时情况天塌地陷,水深火热,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的心情怎么样?2.(出示)女娲难过极了。3.指导读:4.可单单难过有什么用呢?得赶紧行动起来啊!那女娲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2-4段,想想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情?(二)把书读薄,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1.(出示)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扑灭。(1)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能把书读薄,就是能把长长的句子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出来。让我们来看这句话,女娲她做的事情是什么?求雨的目的是什么?所以这句话我们概括为:求雨灭火2.请你用相同的方法概括出女娲做的其他事?3.学生交流,板书。4.在这三件事情中作者重点写了哪件事?(三)品读重点词,展开思想,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1.快速默读3-4段,看看女娲为了补天做了哪些事情,可用上“先()然后()最后()”这样的书序来说一说。2.让我们跟随女娲一起去寻找五彩石吧!自己放声读读这几句话,看看那些词句深深的打动了你?3.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来体会。4.展开想象,写一写女娲在找五彩石遇到的困难。16 (1)读书还有一种更高的本领,把书读厚。课文中女娲在找五彩石遇到了什么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课文并没有写出来,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写一写(2)生自由写(3)交流5.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过程这么艰辛,这么困难,她犹豫过吗?她退缩过么?她放弃过吗?是啊,即使遇到千难万险她也不怕,因为他想……用上关联词说一说6.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么样的女娲?(四)抓住关键词,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1.好,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又是怎样炼石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女娲炼石的句子,把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用小圆圈标一标。交流后出示2句话: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你觉得哪儿很神奇?为什么?2.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自己读一读,哪儿让你感到特别神奇?说说你的想法。多么神奇啊!谁能把这句话读神了?先自己试试吧!我们不仅要读好它,还要学会把那么精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现在,你能不看课文,只看这几个关键词,来说说女娲补天的经过吗?指名说。三.课堂总结拓展1.天补好了,大地上又充满了欢歌笑语,人们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据说天边那五彩的云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出示云霞图片,配乐)此时此刻,除了看到那五彩的云霞,你还看到了什么?16 2.同学们,女娲补天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送着,她那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已深深的融入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今天又深深的印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理。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像《女娲补天》这样感人的故事,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去看看《中国神话故事》这样的书,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二刘键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情分析: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2、在读中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喜欢阅读神话故事。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读神话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教具准备:16 PPT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2.开火车轮读生字(出示)轰隆隆塌下挣扎围困冶炼熄灭熊熊大火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女娲补天的原因么?如果能适当的用上大屏幕上的词就更好了!二.品读2-5段,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一)体会女娲的心情。1.当时情况天塌地陷,水深火热,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说)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赶紧找出来。2.(出示)女娲难过极了。3.指导读:师引读: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她无比焦急所以…..(生读)以前的欢歌笑语变成如今的痛苦呼喊,自己的孩子随时会被夺去生命,所以……(生读)4.可单单难过有什么用呢?得赶紧行动起来啊!那女娲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2-4段,想想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情?(二)把书读薄,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1.(出示)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扑灭。(1)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能把书读薄,就是能把长长的句子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出来。让我们来看这句话,女娲她做的事情是什么?(求雨)求雨的目的是什么?(灭火)所以这句话我们概括为:求雨灭火(板书)2.请你用相同的方法概括出女娲做的其他事?3.学生交流,板书:造船救人找石补天4.在这三件事情中作者重点写了哪件事?(找石补天)16 预设:(1)找石最能变现出女娲的艰辛。(2)题目是女娲补天,文章内容要围绕这个题目展开。(三)品读重点词,展开思想,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1.快速默读3-4段,看看女娲为了补天做了哪些事情,可用上“先()然后()最后()”这样的书序来说一说。2.让我们跟随女娲一起去寻找五彩石吧!自己放声读读这几句话,(屏幕出现:她跑到了山上……终于找到了)看看那些词句深深的打动了你?3.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来体会。预设:生说“几天几夜”(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2)“天”指白天,“夜”指晚上,看出来什么了?(3)女娲为什么要不分昼夜的找啊?(4)读出你的感受。生说“找啊找啊”(1)说说你的理解(2)个性朗读师点评:慢慢的读让我们感受到女娲找了很久,读快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女娲心里的那份着急,轻轻的读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女娲找的很累了。(3)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同样一个词在我们不同的人读来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生说“终于”(1)五彩石终于找到了,此时女娲心情怎么样?(2)该怎么读?(3)如果换做我是女娲,我肯定会欢呼起来。师范读(4)谁先来?(5)男女赛读。4.展开想象,写一写女娲在找五彩石遇到的困难。16 (1)读书还有一种更高的本领,把书读厚。课文中女娲在找五彩石遇到了什么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课文并没有写出来,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写一写(出示):女娲走过一座座高山……女娲爬过一座座陡峭的悬崖……黑夜降临……(2)生自由写(3)交流5.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过程这么艰辛,这么困难,她犹豫过吗?她退缩过么?她放弃过吗?是啊,即使遇到千难万险她也不怕,因为他想……(出示)即使……也……为了……哪怕……不管……都……用上关联词说一说6.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么样的女娲?(随即板书:勇敢无私用不退缩……)(四)抓住关键词,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1.好,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又是怎样炼石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女娲炼石的句子,把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用小圆圈标一标。交流后出示2句话: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你觉得哪儿很神奇?为什么?2.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自己读一读,哪儿让你感到特别神奇?说说你的想法。多么神奇啊!谁能把这句话读神了?先自己试试吧!我们不仅要读好它,还要学会把那么精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现在,你能不看课文,只看这几个关键词,来说说女娲补天的经过吗?指名说。16 三.课堂总结拓展1.天补好了,大地上又充满了欢歌笑语,人们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据说天边那五彩的云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出示云霞图片,配乐)此时此刻,除了看到那五彩的云霞,你还看到了什么?2.同学们,女娲补天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送着,她那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已深深的融入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今天又深深的印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理。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像《女娲补天》这样感人的故事,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去看看《中国神话故事》这样的书,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三刘键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情分析: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2、在读中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喜欢阅读神话故事。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读神话的兴趣。16 教学重难点: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2.开火车轮读生字(出示)轰隆隆塌下挣扎围困冶炼熄灭熊熊大火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女娲补天的原因么?如果能适当的用上大屏幕上的词就更好了!二.品读2-5段,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一)体会女娲的心情。1.当时情况天塌地陷,水深火热,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说)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赶紧找出来。2.(出示)女娲难过极了。3.指导读:师引读: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她无比焦急所以…..(生读)以前的欢歌笑语变成如今的痛苦呼喊,自己的孩子随时会被夺去生命,所以……(生读)4.可单单难过有什么用呢?得赶紧行动起来啊!那女娲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2-4段,想想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情?(二)把书读薄,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1.(出示)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扑灭。16 (1)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能把书读薄,就是能把长长的句子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出来。让我们来看这句话,女娲她做的事情是什么?(求雨)求雨的目的是什么?(灭火)所以这句话我们概括为:求雨灭火(板书)2.请你用相同的方法概括出女娲做的其他事?3.学生交流,板书:造船救人找石补天4.在这三件事情中作者重点写了哪件事?(找石补天)预设:(1)找石最能变现出女娲的艰辛。(2)题目是女娲补天,文章内容要围绕这个题目展开。(三)品读重点词,展开思想,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1.快速默读3-4段,看看女娲为了补天做了哪些事情,可用上“先()然后()最后()”这样的书序来说一说。2.让我们跟随女娲一起去寻找五彩石吧!自己放声读读这几句话,(屏幕出现:她跑到了山上……终于找到了)看看那些词句深深的打动了你?3.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来体会。预设:生说“几天几夜”(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2)“天”指白天,“夜”指晚上,看出来什么了?(3)女娲为什么要不分昼夜的找啊?(4)读出你的感受。生说“找啊找啊”(1)说说你的理解(2)个性朗读师点评:慢慢的读让我们感受到女娲找了很久,读快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女娲心里的那份着急,轻轻的读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女娲找的很累了。(3)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同样一个词在我们不同的人读来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生说“终于”(1)五彩石终于找到了,此时女娲心情怎么样?16 (1)该怎么读?(2)如果换做我是女娲,我肯定会欢呼起来。师范读(3)谁先来?(4)男女赛读。4.展开想象,写一写女娲在找五彩石遇到的困难。(1)读书还有一种更高的本领,把书读厚。课文中女娲在找五彩石遇到了什么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课文并没有写出来,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写一写(出示):女娲走过一座座高山……女娲爬过一座座陡峭的悬崖……黑夜降临……(2)生自由写(3)交流5.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过程这么艰辛,这么困难,她犹豫过吗?她退缩过么?她放弃过吗?是啊,即使遇到千难万险她也不怕,因为他想……(出示)即使……也……为了……哪怕……不管……都……用上关联词说一说6.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么样的女娲?(随即板书:勇敢无私用不退缩……)(四)抓住关键词,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1.好,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又是怎样炼石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女娲炼石的句子,把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用小圆圈标一标。交流后出示2句话: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你觉得哪儿很神奇?为什么?2.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16 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自己读一读,哪儿让你感到特别神奇?说说你的想法。多么神奇啊!谁能把这句话读神了?先自己试试吧!我们不仅要读好它,还要学会把那么精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现在,你能不看课文,只看这几个关键词,来说说女娲补天的经过吗?指名说。三.课堂总结拓展1.天补好了,大地上又充满了欢歌笑语,人们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据说天边那五彩的云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出示云霞图片,配乐)此时此刻,除了看到那五彩的云霞,你还看到了什么?2.同学们,女娲补天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送着,她那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已深深的融入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今天又深深的印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理。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像《女娲补天》这样感人的故事,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去看看《中国神话故事》这样的书,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四刘键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情分析:16 学生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部分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嫦娥奔月》等,对神话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学生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由于故事浅显易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不难,难的是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和神话语言夸张、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以及故事的神奇色彩。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2、在读中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喜欢阅读神话故事。3.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激发学生读神话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2.开火车轮读生字(出示)轰隆隆塌下挣扎围困冶炼熄灭熊熊大火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女娲补天的原因么?如果能适当的用上大屏幕上的词就更好了!二.品读2-5段,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一)体会女娲的心情。1.当时情况天塌地陷,水深火热,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说)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赶紧找出来。2.(出示)女娲难过极了。16 3.指导读:师引读: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她无比焦急所以…..(生读)以前的欢歌笑语变成如今的痛苦呼喊,自己的孩子随时会被夺去生命,所以……(生读)4.可单单难过有什么用呢?得赶紧行动起来啊!那女娲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2-4段,想想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情?(二)把书读薄,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1.(出示)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扑灭。(1)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能把书读薄,就是能把长长的句子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出来。让我们来看这句话,女娲她做的事情是什么?(求雨)求雨的目的是什么?(灭火)所以这句话我们概括为:求雨灭火(板书)2.请你用相同的方法概括出女娲做的其他事?3.学生交流,板书:造船救人找石补天4.在这三件事情中作者重点写了哪件事?(找石补天)预设:(1)找石最能变现出女娲的艰辛。(2)题目是女娲补天,文章内容要围绕这个题目展开。(三)品读重点词,展开思想,体会女娲找石的艰辛。1.快速默读3-4段,看看女娲为了补天做了哪些事情,可用上“先()然后()最后()”这样的书序来说一说。2.让我们跟随女娲一起去寻找五彩石吧!自己放声读读这几句话,(屏幕出现:她跑到了山上……终于找到了)看看那些词句深深的打动了你?3.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来体会。预设:生说“几天几夜”(1)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2)“天”指白天,“夜”指晚上,看出来什么了?(3)女娲为什么要不分昼夜的找啊?(4)读出你的感受。生说“找啊找啊”16 (1)说说你的理解(2)个性朗读师点评:慢慢的读让我们感受到女娲找了很久,读快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女娲心里的那份着急,轻轻的读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女娲找的很累了。(3)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同样一个词在我们不同的人读来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生说“终于”(1)五彩石终于找到了,此时女娲心情怎么样?(2)该怎么读?(3)如果换做我是女娲,我肯定会欢呼起来。师范读(4)谁先来?(5)男女赛读。4.展开想象,写一写女娲在找五彩石遇到的困难。(1)读书还有一种更高的本领,把书读厚。课文中女娲在找五彩石遇到了什么困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课文并没有写出来,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写一写(出示):女娲走过一座座高山……女娲爬过一座座陡峭的悬崖……黑夜降临……(2)生自由写(3)交流5.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过程这么艰辛,这么困难,她犹豫过吗?她退缩过么?她放弃过吗?是啊,即使遇到千难万险她也不怕,因为他想……(出示)即使……也……为了……哪怕……不管……都……用上关联词说一说6.此时此刻,你眼前出现了一位怎么样的女娲?16 (随即板书:勇敢无私用不退缩……)(四)抓住关键词,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1.好,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又是怎样炼石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女娲炼石的句子,把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用小圆圈标一标。交流后出示2句话: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你觉得哪儿很神奇?为什么?2.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呢!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自己读一读,哪儿让你感到特别神奇?说说你的想法。多么神奇啊!谁能把这句话读神了?先自己试试吧!我们不仅要读好它,还要学会把那么精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现在,你能不看课文,只看这几个关键词,来说说女娲补天的经过吗?指名说。三.课堂总结拓展1.天补好了,大地上又充满了欢歌笑语,人们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据说天边那五彩的云霞,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出示云霞图片,配乐)此时此刻,除了看到那五彩的云霞,你还看到了什么?2.同学们,女娲补天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传送着,她那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已深深的融入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今天又深深的印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理。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很多像《女娲补天》这样感人的故事,课后老师建议你们去看看《中国神话故事》这样的书,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的。1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