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起做游戏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一起做游戏

ID:1010040

大小:17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顺义区小学科学教师校本培训资料一、填空题。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  科学素养 )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 科学探究       )为主的学习活动。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3、科学探究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4、传统的科学教学目标一直以(认知)为中心,教师大多关注怎么教可以提高(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情感体验)等。5、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6、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和(健康生活)四个方面。7、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8、科学探究方面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四个方面。10、小学科学课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方式)。11、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12、科学知识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13、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会 )、(能够)。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 14、科学教学应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小学以上要按国家仪器配备目录( 一类标准)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 二类标准   )。15、小学科学教学不是一种技术、技能活动,而是要求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有(实践能力)。16、一般认为,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  教学任务  ),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  手段    ),是( 教   )的方法和( 学 )的方法的统一。17、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 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18、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  中心 ),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和过程,也是教学的(  方法  )和(  过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从课程性质看,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2、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关心科技的新进展,故学生必须掌握较深奥的科学知识。(Ⅹ)3、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4、科学结论的形成依赖于观察,故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唯一方法。(Ⅹ)5、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掉传统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等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紧扣教材、不可超越、不可更改。(Ⅹ)6、教师和学生谈话前,最好先拟定一个提纲,进入谈话时,不管怎样都要严格按照提纲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Ⅹ)7、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8、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Ⅹ)9、科学课程要面向大多数学生,不要只顾尖子生或差等生。(Ⅹ)10、科学探究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11、在评价学生过程中,应重点评价学生在课堂过程是否积极回答问题。(Ⅹ)12.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13、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而新课程追求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14、教师观察是过程性评价中的有效方法之一,这里的观察是指教师在科学课上的“察言观色”。(√) 15、《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16、广义上的课程资源是指学校里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指的是教材。(√)17、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18、测验与考试仍然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通过测验与考试能反映整个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对教学做出调整和改进。(√)19、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Ⅹ)20、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应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否则就不是探究性学习。(Ⅹ)三、简答题:1、低、中、高年级学生观察、实验制作的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低年级: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功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中年级: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尺、测力计、天平、量筒、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高年级: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哪些?参考答案:1)、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小学生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3)、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4)、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5)、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6)、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3、请写出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以及各部分的要求。(考试时只挑一个部分考)参考答案: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1)提出问题——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问,如“是什么”或“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所提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2)猜想与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能区分什么是假设和事实。3)制定计划——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4)观察、实验、制作——观察和实验,是观察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 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及取证的探究活动。制作——动手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或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5)搜集整理信息——能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6)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7)表达与交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4、交流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参考答案:(概述什么是交流及特征)交流是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带来视界的敞亮。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时注意以下三方面要求:)1)、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提供练习的机会。2)、倾听、尊重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就是“听”,就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听”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学习的技巧。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3)、小声交流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5、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倾听学生”?参考答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1)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介绍。2)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3)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教师要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 。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6、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总体说小学科学探究与科学家探究的区别)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不必追求科学家探究的水平,不能向博士导师指导研究生时所强调和所关注的方面看齐,在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不能要求过高,当然也不能满足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而应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应该把重点放在以下4个方面:1)通过探究满足学生求知欲。2)通过探究获得关于身边世界的理解。3)通过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4)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并通过自己的反省与思考,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深刻认识,以及深刻理解探究是怎样导致科学发现的,人类已有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我们是如何一步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等一系列与科学的本质有关的问题。7、科学探究活动与亲历活动是什么关系?参考答案:科学探究活动是以质疑、研究、发现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或规律为目的的活动。亲历活动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活动。科学活动范围极广,包括科学探究活动,但不局限于科学探究活动,例如还有科学考察活动、科学测量活动和科学创新活动等等。科学探究活动通常要由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尝试。学生的科学学习中要提倡亲历活动,更要提倡科学探究活动,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没有矛盾冲突。8、如何理解“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参考答案: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叫做“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做长辈的与其天天捕鱼给小辈吃,还不如教会小辈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去自谋其食。我们现在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狂轰滥炸,教师根本不可能把样样东西都学会了、弄通了再去传授给学生。学生必须学会学习,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学生必须学会探究,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掌握科学信息——这是现代科学素养的具体表现!但是我们以往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对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不够。所以,从现在开始要竭尽全力“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我们教师必然会遭遇备课讲课评课方面的一系列挑战,也许会体验到“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多的艰辛与烦难。但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9、不同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无差别?有何差别?参考答案:不同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当然会存在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范围的大小不同。高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范围可以更大一些。二、是性质的难易不同。高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难度应该更大一些。三、是频度的高低不同。高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频度可以高一些,要能做到“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中低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频度应该低一些。 四、是启动的机制不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应尽量让他们自觉主动地提出探究的目标和计划;而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不仅要启发他们的探究目标,而且要引导帮助他们制定探究计划,甚至还要参与协调他们的探究活动,指点他们得出探究结果等等,总之需要教师“多扶一把”、“多送一程”。10、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这样好吗?参考答案: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一节课下来教师总得给学生一个甚至一串肯定的结论,甚至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就告知了结论,然后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证明或阐述这个结论或这些结论的正确性。这样做,固然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积极发展科学技能尤其是探究技能,不利于学生自觉养成科学精神尤其是质疑提问的精神。按照现代的开放的教学观念,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是很正常的做法,因为这样做,一是可以“留有悬念”,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行为,把课堂上引发的科学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之中;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他们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关注从自己的和别人的(包括老师、同学和书本上的)答案中概括、提炼合理的成份,学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当然,我们也要指出,这里的“一节课下来教师不给学生一个肯定的结论”,专指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即所谓的“留白教育”,给学生留有思维、想象、应对、创新的余地。这种课堂教学策略是建立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以及对教学过程的熟练驾驽之上的。11、科学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有哪些指导策略?参考答案:《标准》并未列举科学教师对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具体指导策略,但是在其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之教学建议的(六)中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对科学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事件,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性地驾驶课堂。”没有疑义,科学课教师为满足这种新的更高的要求,应该具备更多的学习指导策略,以便有针对性、有变通性、有及时性地解决问题。这里列举一些学习指导策略,供科学课教师参考。(1)课堂讲授。这是一种最普遍使用的学习指导策略,也是学生们最熟悉最习惯的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科书的进度安排,备课、讲课,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学生则循规蹈矩地跟随教师进行学习。这种做法在大班授课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传递知识。(2)实地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工厂、农村、社区、科技场所等地,往往是学生、教师以及具有相关实践经验的人员一起参观、探究、质疑、索解。这种模式需要动用课程资源和一定的经费,对学生开拓眼界、通过亲身经历的活动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好处。(3)情境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特定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相关学习。例如,在讲“科学是什么”这一课的时候,一位教师先给八个小组每组一个两端封闭的纸筒,从封闭的纸筒里面分别穿出四根线带,只要牵拉任何一根线带,都会引起其它三根线带的活动。学生们感到很有趣,很好奇。于是教师就让学生尝试着猜测纸筒里面的情形并且画出纸筒里面线带连接的示意图。接着教师允许学生拆开纸筒观察里面线带连接的真实情况,看看学生们预测哪一个更接近真实?最后教师就以学生探究纸筒这个过程为例,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人类遇到某种未知的事物和现象,就会作出预测或假设,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来证明或推翻原先的预测或假设,这些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原先未知的事物和现象。这就是科学的本质。 不难看出,情境设计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对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水平的洞察力。好的情境设计可以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其领悟,锻炼其能力。(4)积极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身姿、语言语调尤其是说话的具体内容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思想的火花、创新的灵感。例如:“这点子真妙!”“你干得好极了!”“试试看,也许我们能成功!”等等。积极暗示有利于促进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强化学生原有的学习行为并引出新的学习目标。(5)问题启发。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过程的开端,总是先请学生快速回答:关于这个事物(或现象)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还想知道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运用这些问题导入的方法,教师可以快速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对该事物(或现象)的兴趣所在,了解学生下一步的行动意向和大致做法,从而有效地给予学生学习指导。(6)鼓励发现。教师鼓励学深观察、研究自身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发现研究方法、发现解决问题的结论、同时也发现学习的乐趣。这种学习指导策略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关注和较长的时间,对于小班教学和个别指导比较适宜;如果应用于大班教学,则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齐心协力一起来发现。(7)动手动脑。这种学习指导策略的英文原文是handson&mindsonscience,直译是“把手和脑都放在科学上面”,意译为实践科学,领悟科学。这种学习指导策略,吸取了当代认知科学的最新成果,注意到人的学习具有本质不同的两种模式,即一、有意识、可自我觉察的外显学习(explicitlearning)和二、无意识、不能自我觉察的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儿童的脑神经系统正在发育完善之中,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占据优势地位。所以儿童的学习事实上大量的依赖于无意识、不能自我觉察的内隐学习。动手动脑的活动特别强调的是让儿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用脑子去领悟科学,因而也极力主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材、学具、参考书、活动手册以及时空资源。(8)探究中心。这种学习指导策略以学生掌握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并且发生正向迁移为宗旨,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的新思路:1)当今信息与知识的飞速增长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可以用“信息爆炸”或“知识爆炸”来形容;2)知识急剧增长使得教育无法将其内容涵盖,因此对于现代人而言自发的(而不仅仅是引发的)学习、终生的(而不仅仅是学校阶段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只是在当今的含义从能够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变为能够找到和运用信息,这就要求现代人学会科学地学习,关键的一点是学会探究,学会研究性地学习。以探究为中心的学习指导策略不太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关注学生是否通过一次次学习过程逐步地掌握了探究的方法,形成了探究的能力,这些探究的方法能否在新的时空条件下推陈出新,这些探究的能力是否能够迁移到对新问题的解决之中去。因此,应用探究为中心的学习指导策略的教师,往往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作出预测或假设,然后想方设法搜集证据,得出探究结论,而且还要把各自的探究结论用文字、图表、实物模型等各种形式公诸于众,一方面接受检验和质疑,一方面推进新一轮的探究。我们提倡科学教学过程以探究活动为中心,就是主张大力推广以探究为中心的学习指导策略。但是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博采众长,善于随机应变地运用各种学习指导策略,可以使自己在科学教育中更加胜任愉快。1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内容标准的评价重点,应该抓住小学生对待科学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态度进行。因为,相对态度来说,情感、价值观都是更加内隐的个人品质,很难直接进行评价。 评价小学生在科学课程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态度,主要可以从他们对待科学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学习是否认真;对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与问题有否兴趣,是否充满了想知道的欲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能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是不是乐于与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能否采纳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学习与研究;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是否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能否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性科技与科普活动,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关的问题是否关心,并表现出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这些方面的评价由于主要是表现性评价,应该以观察记录和学生自评、互评为主。13、简述如何进行课前准备?参考答案:(1)宏观把握教材、因材施教。1)认真研读课标。2)认真研究教材。3)认真研究教法。4)认真研究学生。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和学习风格。(2)科学设计教案。1)确定教学目标2)合理运用教材3)注意课堂教学的过程4)预测教学困难,准备应急措施。四、辨析:1、“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课中每堂课必须要进行探究。参考答案:错。科学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学习科学的唯一方式。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恰当、灵活的选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接受式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来丰富我们的教学,为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服务。2、科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的讲授法完全可以摒弃。参考答案:错。科学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但不等于摒弃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所以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教学方法,以使所采用的方法发挥最大的效益。因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仍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与引领之下进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而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传统的讲授法有时依然显现出了简便有效的优点,因此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摒弃。3、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参考答案:正确。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4、在讨论、辩论活动中,教师不必过多干预,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展开讨论,效果更好。答:错。在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等待、休息,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应该深人到各组,及时了解各组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作好充分的准备,担负着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5、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究的基础是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探究的过程是曲折坎坷的,探究的结果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或者出乎意料的。参考答案:正确。探究式学习是以模拟科学探究建构知识,培养情感,训练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并获得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式学习是对科学探究的探究,即用探究未知的方法去获取和应用知识。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主动地亲历探究过程,因而其探究就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所以在同样的时间和相同的学习资源的条件下,学生探究的程度可能不一致,探究的结论也会有差别,甚至有的探究活动不会得到教师和教科书所需要的结论。6、科学探究活动程序中的每个环节,在具体操作时一个都不能漏掉。参考答案:错。科学探究活动的程序一般由5个环节组成:选择问题、提出假设、实施探究、解释结论、评价反思。探究式学习又有三种基本方式,每种方式又有自己的一般程序。在具体操作时,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掌握,不必面面俱到、一个不能少。7、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继性和层次性。参考答案:不完整。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应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后续性和层次性。还应注重学具的数量和种类要充分,要适应学生的探究能力。学具的数量和种类的选择对于主题应该是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每个学具都应该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学具都要对学生概念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材料应该能够吸引和适应特定年龄的孩子们,让他们通过适当的努力,能够最终获得发现,而不是被迷惑和打击。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材料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有能力从材料中发现其意义,避免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产生困难。8、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尊重事实,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参考答案:正确。《科学课程标准》对“探究”是这样阐述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领悟科学的真谛。”五、论述:1、小学科学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何突出“科学味”?参考答案:科学课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科学味”,也就是要突出科学教学中的科学的本质。 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科学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体现“科学味”:第一,科学是实证的,即科学是讲求证据的,科学的结论可以经得起证实,也经得起证伪。实证意识即是思想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它可以通过证实的、证伪的方法来判断并得出结果,而且可以重复多次,是可以检验的。科学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其结论也是可以改变的。第二,科学是符合逻辑的,科学的结论经得起实证的检验,也经得起逻辑的检验。第三,科学是没有尽头的,它在不断的质疑过程中向前发展。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科学教育的大方向,我们的奋斗目标。对此了然于胸,才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点滴,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答题过程中结合课例进行说明)2、以一课为例,谈谈你在探究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参考答案:(简述教学中的引导指什么)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举例说明在探究各环节的方法)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3、以一课为例,谈谈你如何在教学中整合科学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参考答案: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整合是一个难点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知识和技能目标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我们还很难看到后者的积累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教师最大的担心莫过于知识和技能的弱化。尽管现在的教材都已经把知识的数量和难度降下了,教师仍然感觉课时不够用。要想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者上有所发挥,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为了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给学生让出三五分钟。为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可能也要单独花一些时间让学生来体验,这样一来,课堂就不易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这也是教师抱着知识本位不放的原因之一。教师之所以会有上面的担心,是因为他们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有时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个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教师需举一、二个实例来加以说明)首先,教师可以重新设计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来构建整堂课的教学,以求最大限度让三维目标在这堂课上得到整合。其次,创造性地开展各个教学环节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过程之中。第三,善于抓住教学契机,拓展学生活动空间,让学生更加深入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得到新的启发。 第四,注重过程意识,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多角度地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科学的素养。4、探究教学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教师倾听学生”,而且在探究过程中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以一课为例,谈谈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做的?参考答案: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探究活动贯串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学会倾听是对教师和学生必须的要求,是科学教学成功的保证。第一、  让学生学会表达。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就是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或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料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实现共同目标的最有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十分关注,不能让这一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一言堂”,要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互相帮助和启发,从而激起思维的碰撞,实现共同发展。因而,交流形式的多样性和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也应是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我们应该做的是鼓励学生交流,诱导他们形成思维的冲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表达过程中的困难的方法。第二、  让学生建立规则交流是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带来视界的敞亮。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无拘无束和非强制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尊重别人的发言,就是“听”,就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听”是一种涵养,也是一种学习的技巧。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小声交流: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交流能力主要是看小组讨论时,是否愿意与他人交换意见;有了重要的发现以后是否还会继续相互倾听、赞赏、分享和评议;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合作要专心,不讲题外话,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己说话要有条理;与人争辩要和气,以理服人。……第三、  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从课堂观察中可知,学生比较多的注意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而不重视听同学的发言。而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相反的,有人发言而无人真正倾听时,发言者就会觉得自己讲的话无关紧要,甚至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作为讨论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教师自己也要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讨论中去,并认真思考大家的发言而不是敷衍了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小组当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所有的组员所持的观点各不相同,所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学生似乎还处在合作前的学习水平上。为什么没能达到合作的预期效果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明确了,也都表达了各自的想法,但是,这些学生在交流的同时却没有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就是症结所在。倾听,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同时,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才能使学生从“惟我独尊”的怪圈中走出来,形成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因此,同学们会倾听吗?同学们乐于倾听吗?我怎样指导学生倾听?也应成为我们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第四、  教师倾听学生。 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介绍;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第五、  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教师要还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在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可以使学生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5、以一课为例,论述怎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参考答案:1、有效引导,确立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把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同质小组,无形中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格局。为了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首先我们可以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为自己的小组起组名,如“牛顿组”、“群英组”、“创新组”、“飞鱼组”、“探险组”等等,还可以让每个小组搜集一位科学家的名言作为自己小组的座右铭。要重视引导,明确告诉他们,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主要是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动手动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注意吸纳别人的观点。教师在评价时,要转变教学评价观,应以团队为单位表扬、鼓励。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淡化个人分,重视小组学生的整体表现,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小组间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2、有效引导,保证小组合作活动正常开展。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小组里学生之间闹矛盾的现象,这是在所难免的。主要是小组的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且个性有差异。“都是他一个人做的,我们没有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引导,要求小组长和活动监督员发挥作用。但如果材料充足,人人都可以获得动手的机会,还出现这种现象时,我们又要引导他们,不要光会做,还要注意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他从来不与我们一起合作”。在巡视小组括动时,我们还经常发现这样的两种现象:或是站在那儿看,一言不发;或是只顾自己,不愿把自己准备的材料与其他同学分享。对于前者,我们可以要求小组长在分配任务时,要尽量人人动手,不会做,再出手相帮,但绝对不能完全代替他,让他享受到集体研究的快乐。对于后者的做法是:把每学期要学生自带的材料清单列出,让各小组学生轮流认带。为防止有些学生在上课前忘记带来,我们在每次课后提醒强调一下,然后由各小组的小组长负责落实。3、积极评价,优化合作竞争的后续性小组合作教学的各项活动能否行之有效地展开,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常用的方法是:采取组长、组员的双向评价,即组长给组员打分,组员给组长打分。每次课前,教师可以发给每组一张实验情况记录单,作为老师了解每个学生上课表现的依据之一。其中各项达成指标可以如下:   合作能力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愿与他人在探究中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积极配合;是否服从小组长的任务分配;当发生争执或争吵时,是否能以理服人;当同学指出自己的缺点时,能不能虚心接受;是否从维护集体的荣誉出发,别人有困难,能否主动帮助等。   交流能力主要是看小组讨论时,是否愿意与他人交换意见;有了重要的发现以后是否还会继续相互倾听、赞赏、分享和评议;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实验能力,主要是看学生是否能提出探究方法、思路和计划;是否会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对事物进行观察、实验并作记录、分析、形成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为小组作了多大的贡献等。   在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等待、休息,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应该深人到各组,及时了解各组探究的进度、讨论的焦点、效果,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教师根据各小组探究的成果、回答问题的参与率、小组合作的氛围等,评定出本堂课的优胜小组,并做好记录,到期终评价时,优胜小组获得的次数作为最终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6、请你结合下面这个案例从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探究的一般步骤,谈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一节题为《液体》的小学科学课上,老师顺次安排了以下几个探究活动:(1)要求学生用老师提供的三种液体在斜面上赛跑;(2)让学生把几滴蜂蜜倒入半杯水中,搅拌并观察;(3)要求学生把几滴金龙油倒入半杯水中,搅拌并观察;(4)让学生把一些洗洁精倒入活动3的烧杯中,搅拌并观察。其中的每个活动都是由教师先讲清活动主要过程和要点,学生再操作。教学现场的情景是:全班学生兴致勃勃,个个忙于实验,操作。老师则忙于控制每个活动的时间,并让学生起来展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操作的方法,看起来,场面非常热闹,每个学生都在自主参与,每个学生都在动手实践,而且课堂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参考答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自己的“角色”,要注意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的结合。“自主探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放手也不等于放弃指导”,探究学习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断的“从漫无目的的发问到选择性的提问”,“从自发的行为逐渐到井然有序的活动”,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正确处理众多探究的问题。2、正确处理探究的开放性与学习上时空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3、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4、教师要注意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遵循活动的开展的一般过程,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扎实、有效和顺利。在《液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基本遵循这样的过程,不一定全部照搬,但要体现一定的层次和符合学生内在的思维过程。7、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参考答案:首先看一下为什么要用行为化动词来表述教学目标。在教师撰写的教学目标中,常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表述: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②演示热胀冷缩现象;③学习“物体的沉和浮”。这些表述或失之于过于抽象、笼统,或失之于陈述的是教师行为,或失之于只写出要学的课题,至使执教者无法对教学的效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美国学者拉尔夫·泰勒和布鲁姆均认为:教学的效果最终应反应在学生的行为变化上,因此主张陈述教学目标时,主语应该是学生;谓语应该是可测量的行为化动词。这样,可以避免因目标表述由于抽象、空洞而难以把握、无法测量的弊端。这些主张,为诸多课程设计者和教师认可和接受。其次再来看一下怎样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 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另一位美国学者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显然,这些学习结果具有不同的特征,言语信息涉及“知什么”、态度和倾向性有关,其余的则和“知如何”关联。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来表述这些不同类型的目标,可以使教师清醒地意识到教学后学生应发生哪些方面的行为变化,从而考虑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达到这些目标。例如,当我们用“会做什么”的句子来陈述目标时,就应想到要用练习的教学方式;当我们用“意识到……”的句子来陈述目标时,就应想到要创设情境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8、如何使科学课教学富有儿童情趣?参考答案:这需要科学课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一般来讲,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一.选择儿童乐意探究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例如我们食用的水果蔬菜哪些是果实?果实有什么特征?二.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例如(续)写童诗,猜谜语,组织答题竞赛,饲养小动物,种植一些花草甚至油菜之类典型的农作物等等。三.使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尽可能用形象直观的比喻来说明复杂深奥的道理。比方说,给3~4年级的小学生讲解“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的原理,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听神经等传播声音的功能,借助喇叭(或用手遮耳后形成的屏障)、鼓、铜铃、收音机等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比喻,很容易被儿童理解。四.营造儿童喜欢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的亲切感、未知现象的神秘感、发现奥秘的喜悦感、得到肯定(验证)的成功感、同伴合作的支持感等等,都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科学学习。五.采用图文并茂且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教育手段可以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且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9、举例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怎样使用教材?参考答案:在课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实验教材是教师实施科学教学的工具,而不是唯一的依据,要“用实验教材去教”,而不是“教实验教材”。这意味着教师具有以下权利。1.可以根据自己本地、本班级的情况,有选择的使用教材。尽管教师指导用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的课目安排,但仅作为参考。教师可以全部采用实验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2.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尽管教材在编写中尽可能的选用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能具有的实物材料,但对于有些地区来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或者具备更好的替代物品,因此我们积极提倡教师利用本地的资源和环境,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3.可以根据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设计新的活动过程。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反映了编写者的认识和意图,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活动过程的设计加以完善和改造。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教材虽然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要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有《标准》和实验教材,但决定科学教育效果的仍然是人。这意味着教师在使用实验教材时需要注意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1.准确把握实验教材所体现的几点基本思想。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以积极的思维推动学习活动的进展;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地看成一个整体。 2.努力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要将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替单纯的讲解;以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情境代替灌输;学会倾听,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误解了什么;将社会和大自然都看作教学的资源和科学教育的场所;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权利,对他们积极加以引导;将教学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努力与教学融为一体。3.将进行探究性的教学作为一种新的体验。不可否认,我们中的大多数在学校学习的期间和进行教学工作的期间,都很少从事过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对科学探究进行积极的体验,并尽快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承担起指导的责任。10、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胜任小学科学教学?参考答案:由于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就显得非常紧迫。(1)科学教师要有坚定的科学教育事业心。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其首要条件是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深厚感情。小学科学教学是小学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它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科学启蒙就是指通过科学学科的教学,在儿童与科学之间建立一种初级的积极联系。科学教师只有对科学启蒙教育这项事业充满深厚感情,才能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才能有从事这项事业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成功的科学启蒙教育能为科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要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为此感到光荣和自豪。(2)科学教师需有较为宽厚而扎实的科学知识,即教师们经常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具体地说,科学教师要占有足够的科学事实材料方面的知识,有丰富的科学表象储备;占有一定数量的、高于科学教材的科学概念、科学规律和理论,还要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3)科学教师要具有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从科学教学实践看,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的理论对科学教育、教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有些理论可直接用于指导科学教育和教学活动。例如,教学论所研究的教学的一般规律,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教与学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心理学所总结的儿童的发展特点等,都可以简化教师的认识过程,并可用于指导科学教学实践。科学教育理论和教学法的应用性、针对性更强应当优先加以学习和掌握。11、科学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参考答案:(1)科学教师对科学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以及决定这些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实达到“精通”的程度。即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应建立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刻把握其内在含义且运用熟练。科学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大科学中的常见科学事物和现象,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学等科学领域的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宇宙这3个方面。因此,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内容的综合性课程。驾驭这样一门知识领域极其广阔的学科,要求教师必须通晓科学学科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2)在深刻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科学教师还要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科技的最新观点和研究成果,并不要求立即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对科学教师来说,只有立足科学的前沿,及时摄取科学发展的知识,才能够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给学生以恰当的启发,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奋进的正确引导。 (3)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方法教育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学科学学科主要教给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方案、实施计划、分析综合整理、表达交流等探究方法。只有教师了解和掌握这些常用科学探究方法的特点与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它们,从而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以上3个方面的知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应当形成一个按层次组织的体系,即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只有当教师把握了所教知识的体系,明确所教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12、科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需要具备多种不同的教学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1)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在新一轮科学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形成兴趣都需要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观察实验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独立做好观察实验。课后,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做好课外的探究活动。有些科学教师埋怨学校条件差,缺乏科学教学中所需要的观察实验材料。其实,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实验绝大部分都可以取自生活中的物品,应该看到科学教学的观察实验材料,就在自己身边。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不仅要运用已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准确而迅速地完成观察实验操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和加工,提出更多的简单明了的效果优异的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自学能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和更新很快,这要求科学教师积极学习,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需要科学教师具有一定的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日常善于读书看报,收听和收看无线电广播、电视及电影,会利用互联网等吸收和消化对提高教学水平有用的“营养”,经过分析筛选加工后,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首先表现在对信息反应敏捷的能力,其次表现在搜集资料、检索资料的能力,再次就是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3)表达能力。科学教师的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科学教师的语言应当清楚明白,内容具体,准确生动,能联系实际,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科学教学中,若教师语言模糊不清、呆板冗长,会妨碍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识,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使儿童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进一步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科学教师应当指导学生阅读科普文章,自己动手写科普小品,并能指导学生写好科学小论文。因此,要求科学教师具有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在观察实验中,科学教师必须善于将自己的口头语言和实验现象中蕴含的无声语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表及里地认识科学现象。有的科学教师不善于借助实验现象中蕴含的无声语言,往往犯只做不讲或先讲后做、先做后讲的毛病。严格地说,演示实验只能算一种直观教学手段,要求边讲边做,否则就会使演示失去应有的作用。例如,教师演示过滤现象,就应当一面安装过摅装置,一面说明支架、漏斗、滤纸的特点,以及滤纸的折叠方法,使学生能掌握装置的特点,便于自己操作。13、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应包含哪些内容?请举例说明。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整体设计,建立目标体系: (1)确立认知目标:也就是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是掌握还是理解、知道等等。(2)确立能力目标:也就是要求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即能力、情感、意志、性格、体力的发展上达到一个什么标准,一般能力是由观察、思维、记忆、想象能力构成,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3)确立德育目标:就是要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想、思想道德、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举例略六、学科专业技能:(一)教师能识记仪器室所有实验仪器。(二)教师根据所给实验名称,在5分钟内能准确的选择实验仪器、调试。演示过程中选一名助手,能做到边实验边介绍,同时配合板书或记录。当实验现象不明显时能随机调整实验器材,实验完毕清理桌面。注:下面列举的实验仪器不全,开学后放在公共邮箱里大家自行下载。1、试管的使用试管是一种常用而简单的玻璃容器,常用于常温或加热条件下的少量试剂间的反应,发生或收集少量气体等。使用试管时应注意:①持拿试管应三指(拇指、食指、中指)握持试管的上部,无名指和小指拳向掌心,不可大把抓。②试管盛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2,当振荡或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的1/3,以便于振摇和防止沸腾时液体溢出管外。③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适当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以使试管中的液体能兜底上翻。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振荡。④给试管加热前应将外壁擦干,以防因试管受热不匀而炸裂。不能用手直接持拿试管进行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或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夹持的位置距管口约2~3厘米处。⑤液体加热要均匀,不可固定加热试管底部,以防液体喷出。加热时试管应与实验台面保持45°角,这样液体会有较大的受热面积和蒸发表面,减少爆沸现象。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人,更不能把眼睛对着正在加热的试管口张望,以防液体喷溅伤人。⑥固体加热应先预热,然后固定加热。为防冷凝水回流到灼热的试管底部而引起炸裂,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⑦加热后的试管要放在试管架(木制)或石棉网上,让其慢慢冷却,以免骤冷而引起炸裂。2、试管夹的使用试管夹是一有长、短两个柄的木制或竹制夹子,用于夹持试管进行加热。使用试管夹的方法是:把试管夹张开,由管底部套上、取下。不应由试管口部套上取下,以防夹子上的污物落入试管中。也不能由侧面套入试管,否则夹口张开较大,超过弹性限度时试管夹易损坏。试管夹应夹在离管口约2厘米处或离管口为管长的1/4~1/5处。加热时要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握试管夹的长柄。不应同时持握试管夹的长、短柄,以防无意间用力捏夹时使试管脱落。3、玻璃棒的使用 玻璃棒即玻璃制成的实心细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等操作。实验中使用的玻璃棒必须洁净,用过的玻璃棒必须用水洗涤后才能与另一种物质接触,以免污染试剂。使用玻璃棒搅拌液体时,应右手持棒,转动手腕,使玻璃棒在容器内绕圈转动,速度不可太快,且不要使玻璃棒和容器撞击,以防将容器打破或损坏玻璃棒。若用玻璃棒帮助转移液体时,应将盛放液体的容器口贴紧玻璃棒,棒的下端靠在接收容器的内壁上,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下。 4、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由灯壶、灯帽和灯芯三部分组成。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以下事项:①使用前应先检查灯体是否完好,灯颈如有炸纹,则不能使用,以免发生事故。要检查灯芯,灯芯要有足够的长度,其下端一定要浸润在酒精中。灯芯顶端要平齐,应用剪刀剪去参差不齐或已烧焦的灯芯头。还要检查灯壶中酒精的量是否合适,酒精量应在灯壶容积的1/4到2/3之间。酒精量太少,易引起事故;太多则受热膨胀,易造成酒精溢出,引起着火。向灯壶内添加酒精时要使用漏斗,绝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②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木条点燃,不准用燃着的另一个酒精灯去点火,以防使酒精洒出而失火。③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氧化焰),它的温度最高可达500℃。若用金属窗纱卷成圆筒套在火焰周围,既可以防止气流对酒精灯焰的影响,又可提高灯焰的温度。④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然后再将灯帽提起一下,使热蒸气放走,以防灯帽内气压减小,再次使用时不易打开。决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因为吹时很可能使火焰缩入灯内,使灯内酒精燃烧起火或造成爆炸事故。⑤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安全。取下的灯帽应正放在桌面上,以免滚落摔碎。实验时酒精灯应放稳,不要碰翻。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住或撒砂土扑灭。⑥酒精灯不用时应及时熄灭,盖好灯帽,以免酒精蒸发。如长期不用,应将灯内酒精倒出,以免挥发浪费;周时要在玻璃灯帽跟灯颈之间夹一小纸条,以防粘连。1、组装一个串联电路进行实验2、组装一个并联电路进行实验3、组装一个定滑轮进行实验4、组装一个动滑轮进行实验5、组装一个滑轮组进行实验6、给试管中的水加热7、观察植物细胞8、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9、制作一个指南针,并用它测测教室的方向10、测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的温度11、组装一个电磁铁并设法改变它的磁极12、组装一个电磁铁并设法改变磁力的大小 (另实验操作具体过程9、1开学后将发送到公共邮箱中)(知识考核以课标涉及的知识点为准,范围、难度不超课标要求。老师们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行复习。)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