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共22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跟踪训练(含解析共22套新人教版)》 共有 2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选择题 ‎1.有人把ATP比作细胞的能量“通货”,说明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  )‎ A.直接能源        B.储备能源 C.间接能源 D.主要能源 解析:选A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2.ATP分子的结构简式和15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A.A-P-P~P、16个 B.A-P~P~P、45个 C.A-P~P~P、30个 D.A~P~P~P、16个 解析:选C 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A-P~P~P,一个ATP中有2个高能磷酸键,所以15个ATP有30个高能磷酸键。‎ ‎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ATP分子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 C.剧烈运动后体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下降 D.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 解析:选C 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ATP分子由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TP不断合成、消耗,其含量保持动态平衡。‎ ‎4.如图表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结构简式,其中能作为RNA的基本单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腺苷、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P和ATP,其中②(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5.ATP在细胞中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其化学结构看,原因是(  )‎ - 6 -‎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②第三个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和再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团(远离腺苷的那个)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化为ADP,同时释放能量 ④ADP可以在酶的作用下迅速与一分子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使ADP转变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C 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一个普通化学键、两个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断裂,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TP转化为ADP。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DP与Pi结合,吸收能量,又可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ADP又转化为ATP。‎ ‎6.如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不需要酶的催化 B.过程②发生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C.过程①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过程②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解析:选B 过程①表示合成ATP,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过程②表示ATP的水解,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过程①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过程②可以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7.下列过程中能使细胞内ADP增加的是(  )‎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C.肠道中的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 解析:选D 细胞内ADP增加,说明细胞内正在进行ATP的水解反应,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水分子、氧气和甘油出入细胞的方式都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细胞合成并分泌蛋白的过程,整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二、非选择题 ‎8.请回答下列有关ATP的问题:‎ ‎(1)人的骨骼肌细胞中,ATP含量仅够剧烈运动时3 s以内的能量供给。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a→b的变化过程,说明ATP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说明______________加强,释放更多________,供ADP形成ATP,以补充细胞中ATP含量的不足;从整个曲线来看,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2)纯净的ATP呈白色粉末状,能够溶于水,作为一种药物常用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ATP片剂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据此,你认为在人体消化道中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ATP水解酶;ATP的药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体内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图可知,0~3 s内ATP含量下降是由于短跑过程中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过程消耗ATP,而b→c过程中,ATP含量增加是由于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形成ATP。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很少,但能通过和ADP的相互转化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所以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不会降为零。(2)由题干“ATP片剂可以口服”可知,消化道内没有使ATP水解的酶。由题干ATP可以治疗的相关疾病判断,ATP的药效是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物体内合成ATP的生理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答案:(1)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 能量 ATP的生成和分解是同时进行的 ‎(2)不存在 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ATP的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键断裂后形成ADP和Pi B.图中的3表示ATP中的字母A C.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D.组成ATP的化学元素是C、H、O、N、P 解析:选D 图中3是腺嘌呤,b键断裂后形成AMP和2个Pi。‎ ‎2.如图表示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为ATP,B为ADP B.能量1和能量2来源不同 C.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C1和C2是同一种物质 解析:选C 在水解酶的作用下,ATP远离A的那个磷酸基团脱离形成磷酸,同时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ATP转化成ADP; 在另一种 - 6 -‎ 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吸收能量,与磷酸结合形成ATP。分析图示可知,A为ATP,B为ADP,C1、C2都为磷酸。‎ ‎3.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A.此过程中既有ATP合成又有ATP分解 B.被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ATP中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团易脱离 解析:选C ATP和ADP相互转化,保证了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并且维持动态平衡。此现象不能说明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4.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甲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解析:选D ATP是由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腺苷由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一分子的核糖组成;酶具有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及作用的条件比较温和等特点,所以其发挥作用时要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5.科学家发现某些蚜虫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其体内的类胡萝卜素不仅能吸收光能,传递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而且还决定蚜虫的体色。阳光下蚜虫的ATP生成量将会增加,黑暗时蚜虫的ATP生成量会下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蚜虫在黑暗中合成ATP时会伴随着O2的消耗 B.蚜虫合成ATP时所需能量仅仅来自呼吸作用 C.蚜虫做同一强度的运动时,阳光下和黑暗中的ATP消耗量不一样 D.蚜虫ATP生成量在阳光下比黑暗时多,说明其体内的ATP含量不稳定 解析:选A 由题干信息可知,蚜虫合成ATP所需能量还可来自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蚜虫做同一强度的运动消耗ATP的量是一样的。‎ ‎6.ATP荧光仪是专门设计用于快速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测试仪器,其工作原理是ATP的含量与活细胞的活性、种类和数量成一定的比例关系。ATP可以和虫荧光素作用而发出生物光,光的强度和微生物的数量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反应式如下:‎ 下列有关ATP及ATP荧光仪工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 6 -‎ A.检测过程中ATP内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 B.荧光的强度能反映微生物的数量 C.ATP释放能量需要酶的参与 D.微生物体内ATP的产生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解析:选D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产生ATP的条件不同,厌氧微生物产生ATP就不需要氧气的参与,若有氧气存在,其代谢反而受到抑制,ATP的产生量会减少。‎ 二、非选择题 ‎7.如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的过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__,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________(物质)基本结构单位中的一种。‎ ‎(2)图中①为________,其中蕴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过程中未标出的另一种反应物是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与催化ATP再生时的酶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酶。‎ 答案:(1)腺苷 磷酸基团 RNA ‎(2)高能磷酸键 大量化学能 ‎(3)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能量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水 不是 ‎8.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光现象普遍存在,生物通过细胞的生化反应而发光。请设计实验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萤火虫的荧光器晒干后研成的粉末、ATP粉末、蒸馏水、大小相同的小烧杯若干、大小相同的试管若干、标签纸若干等其他实验所需材料。‎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不同浓度的ATP溶液,置于小烧杯中,贴上标签;‎ ‎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放入试管中,贴上标签;‎ ‎③在每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发光现象并记录。‎ ‎(2)实验现象预测及结论:‎ - 6 -‎ 实验现象预测 实验结论 ‎①随ATP溶液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渐强 ‎①荧光强度与ATP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ATP溶液浓度升高,发光现象__________‎ ‎②荧光强度与ATP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无关 ‎(3)实验讨论:‎ ‎①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2)中哪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萤火虫发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能的过程。‎ 解析:(1)为了探究萤火虫的发光强度与ATP浓度的关系,首先应配制不同浓度的ATP溶液,随后将等量的荧光器晒干后研成的粉末放入上述溶液中,观察不同浓度ATP溶液中粉末的发光情况。(2)实验现象有三种可能:①随ATP溶液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渐强,说明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成正比;②随ATP溶液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渐弱,说明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成反比;③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无变化,说明荧光强度与ATP浓度无关。(3)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2)中的第①种,萤火虫发光是ATP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答案:(1)②荧光器粉末 ③等量不同浓度的ATP溶液 ‎(2)①成正比(呈正相关) ②渐弱 成反比(呈负相关)‎ ‎③随ATP浓度升高,发光现象无变化 ‎(3)第①种 ②ATP中的化学 光 - 6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