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及答案全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及答案全套

ID:212647

大小:386.37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4-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6 分)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 793,其中的一个加数是 297,另一个加数是(   )。 2.0 乘任何数都得(   );0 加任何数都得(   );0 不能作(   )。 3.(   )-56=130 89×(   )=356 4.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4×45=180 (       ) (       ) 360÷20=18 (       ) (       ) 5.367 比(   )多 89,247 比(   )少 156。 6.在 里填上“>”“<”或“=”。 56÷7÷2 56÷(7×2) 40×(5+4) 40×5+4 24+102+0 (24+102)×0 150-(120+15) 150-(120-15)二、选择。(每题 3 分,共 15 分) 1.甲数是 100,比乙数的 3 倍多 16,乙数是(  )。 A.28    B.312   C.38 2.从 459 里减去 15 的 4 倍,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459-15)×4 B.459-15×4 C.459×4-15 3.根据算式选择问题。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甲骑车每小时行 15 km,乙步行每小时行 6 km,经过 4 小时两人相遇。 (1)15×4(  ) (2)15+6(  ) (3)(15+6)×4(  ) A.甲、乙两人每小时共行多少千米? 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C.相遇时,甲行了多少千米? 4.在除法里,0 不能作(  )。 A.被除数 B.除数 C.商 5.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 0 的算式是(  )。A.0+△   B.0÷○(○≠0) C.0×△ 三、判断。(每题 2 分,共 8 分) 1.280÷4-15×3 可以同时先算 280÷4 和 15×3。 (  ) 2.25×4÷25×4=100÷100=1 (  ) 3.57+15-5 与 57+(15-5)的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相同。(  ) 4.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 四、计算。(1 题 5 分,2 题 10 分,3 题 4 分,4 题 8 分,共 27 分) 1.口算。 4×6÷3=       56÷8×4= 25×2-30= 36÷9×5= 45+(35-18)= 56-8×4= (16-7)×0= 36-0÷23= 12÷3+21÷3= 2800÷70= 2.脱式计算。 774÷(27+16)    28×15-120÷5(480+520÷13)×8 (362-122)×(24+39) [8400-(330+870)]÷15 3.下面的计算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1) (640-160)÷8×5 =480÷8×5 =480÷40 =12(  ) 改正: (2) 720÷[36-(113-101)] =720÷36-12 =20-12 =8(  ) 改正: 4.先填数,再列综合算式。(1) (2) (1)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解决问题。(5 题 10 分,其余每题 6 分,共 34 分) 1.明光小学四年级开办“读书节”活动,各班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其 中四年级 1 至 6 班每班借 45 本,7 至 10 班每班借 48 本。四 年 级一共借了多少本书? 2.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 8 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比圆珠笔的 2 倍少 2 元。王老 师买了 1 支钢笔和 1 支圆珠笔,一共用了多少元(请列出 综合算式)? 3.一种空调售价 5400 元,欢欢家目前只有存款 3600 元。如果从现 在起,每 月存 450 元,需要几个月就能存够买一台这种空调的钱? 4.实验小学四(3)班的班主任李老师生病了,学生们准备折 1000 只 纸鹤祈祷李老师早日康复。已经折好了 760 只,剩下的纸鹤要由 4 个小组的同学继续 折。每个小组有 6 人,平均每人折多少只? 5.公园的售票方案如下: 甲方案:个人票:5 元/张(1 人) 乙方案:10 人一张的团体票:25 元/张(须 10 人) 丙方案:10 人以上团体票:3 元/张(1 人) (1) 六(1)班 32 名同学怎样买票最省钱,共用多少钱? (2) 六(2)班 19 名同学怎样买票最省钱,共用多少钱? 答案 一、1.496 2.0 任何数本身 除数 3.186 4  4.180÷4=45 180÷45=4 20×18=360 360÷18=20 5.278 403 6.= > > < 二、1.A 2.B 3.(1)C (2)A (3)B 4.B 5.A 三、1.√ 2.× 3.√ 4.√四、1.8 28 20 20 62 24 0 36 11 40 2.18 396 4160 15120 480 3.(1)× 改正: (640-160)÷8×5 =480÷8×5 =60×5 =300 (2)× 改正: 720÷[36-(113-101)] =720÷(36-12) =720÷24 =30 4.(1) (2) (1)905-(230+34×5)=505 (2)130×[(371-221)÷25]=780 五、1.45×6+48×4=462(本) 答:四年级一共借了 462 本书。2.8×2-2+8=22(元) 答:一共用了 22 元。 3.(5400-3600)÷450=4(个) 答:需要 4 个月就能存够买一台这种空调的钱。 4.(1000-760)÷4÷6=10(只) 答:平均每人折 10 只。 5.(1)甲方案:5×32=160(元) 乙方案:25×3+5×2=85(元) 丙方案:3×32=96(元) 答:乙方案最省钱,共用 85 元。 (2)甲方案:5×19=95(元) 乙方案:25+5×9=70(元) 丙方案:3×19=57(元) 答:丙方案最省钱,共用 57 元。纸片。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 2 分,共 32 分) 1.用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这样 的小正方体。 2.用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有(  )个面是正方形,有(  )个面是长方形。 3. (1)从图(  )和图(  )的前面都能看到 。 (2)从图(  )和图(  )的左面都能看到 。 (3)从图 A 的(   )面和图 C 的(   )面都能看到 。 4.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分别是由多少个小立方体搭成的? 5.一个由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从前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这个图形 最少有(   )个小正方体。 6.如图 ,图形 是从(  )面看到的,图形 是从(   )面看 到的,图形 是从(   )面看到的。 二、辨一辨。(每题 1 分,共 5 分) 1.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  ) 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  ) 3.一个几何体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那么摆这个几何体至少用 3 个小正方体。 (  ) 4.如图 ,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  ) 5.如图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 (  ) 三、选一选。(每题 1 分,共 5 分) 1.下图中,(  )和(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2.一个由五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前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 这个几何体的形状可能是(  )。 3.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使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  )种摆放 的方法。 A.3 B.4 C.5 4.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有以下三个图案,其中不可能看到的 图案是(  )。5.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 ,搭出这样的物体至少需要(  )个立方 块。 A.3 B.4 C.5 四、连一连。(1 题 6 分,2 题 8 分,共 14 分) 1. 2.从上面看下面四个物体,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用线连一连。 五、媛媛用 5 个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左 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请画出来。(10 分)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 题 8 分,2 题 12 分,3 题 9 分,4 题 5 分,共 34 分) 1.(变式题)看图填空。 (1)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     )。 (2)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     );形状是 的有(     )。 (3)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     )。 2.在方格纸上画出左面几何体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序号。 (1)(  )和(  )从前面看图形相同,(  )和(  )从前面看图形也相同。 (2)(  )、(  )和(  )从上面看图形相同。 (3)(  )和(  )从左面看是 。 4.(变式题)一个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 ,从上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摆这样一个立体图形需要 多少个小正方体? 答案 一、1.8 2.2 4 3.(1)A B (2)A B (3)上 前 4.10 6 10 5.2 6.左 前 上 二、1.× 2.√ 3.√ 4.× 5.× 三、1.A B 2.C 3.B 4.B 5.A四、1. 2. 五、 易错点拨: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说明这 5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有 2 层,先按照图形摆出 4 个小正方体,再根据从左面和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在此 基础上再加 1 个小正方体即是 。解题时易把从前面看和从上面看相混淆。 六、1.(1)②④ (2)②③ ① (3)①④  2.略 3.(1)① ③  ④ ⑤ (2)② ③ ⑤(3)② ⑤ 4.5 个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1 分) 1.48+268+152+32=(48+ )+(268+ ),运用的运算定律 是 (     )和(       )。 2.一套校服,上衣 59 元,裤子 41 元,购买 2 套,一共需要(   ) 元。 3.a×6+6×15= ×( + )4.计算(23×125)×8 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算(   ),这样计 算是根据 (    )。 5.用简便方法计算 592+276+24,要先算(   ),这是根据 (    )律。 6.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 + )+8 (2)45× =32× 7.在 里填上“>”“<”或“=”。 (65+13)×4 65×4+13×4 720÷36÷2 720÷(36÷2) 8.在降落伞上填上合适的数,使伞上的三个数能根据运算要求进行 简便运算。 二、判断。(每题 1 分,共 5 分) 1.134-75+25=134-(75+25) (  ) 2.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 律。 (  ) 3.180÷5÷4=180÷(5×4) (  ) 4.125×4×25×8=(125×8)+(4×25) (  ) 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  )三、选择。(每题 3 分,共 15 分) 1.56+72+28=56+(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2×(18+12)=42×30 B.a×b+a×c=a×(b+c) C.4×a×5=a×(4×5) 3.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4.49×25×4=49×(25×4),这是根据(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结合律 5.986-297 的简便算法是(  )。A.986-300-3 B.986-300+3 C.986-200-97 四、计算。(每题 12 分,共 24 分) 1.判断对错,错的要改正。 (1)  34+37+56+173 =(34+56)+(37+173) =100+200     改正: =300(  ) (2)  125×32×25 =125×8×4×25     改正: =(125×8)+(25×4) =1000+100 =1100(  ) (3)  500÷25×4 =500÷(25×4)     改正: =500÷100 =5(  )(4)  99×36 =(99+1)×36      改正: =100×36 =3600(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25×48       989-186-14 355+260+140+245     98×101 4600÷25÷4 136×101-136 五、解决问题。(7 题 6 分,8 题 5 分,其余每题 4 分,共 35 分)1.同学们去军区演出,四年级去 113 人,五年级去 272 人,六年级 去 87 人 。 三个年级一共去多少人? 2.李伯伯家养了 142 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 有鸡和鸭 多少只? 3.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组织参观科技馆,男生有 204 人,女生有 196 人。如果 每 40 人坐一辆汽车,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 要求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关键要先求出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计算:4.学校要做 4800 面彩旗,把这个任务交给 25 个班,每个班有 4 个 小组,平 均每个小组要做多少面彩旗? 5.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 10 分钟,缆车每分钟行 200 m。滑 雪下山用了 30 分钟,每分钟行 70 m。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 少米? 6.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 4800 部,实际用 10 个月就完成了任 务。实际 平均每月比原计划平均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7.学校食堂运来大米和面粉各 80 袋,大米每袋 75 kg,面粉每袋 25 kg。大米 和面粉共多少千克(请用两种方法解答)? 8.乐乐在计算 30×(a+3)时,把小括号给丢了,算成了 30×a+3。他 得到的结 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答案 一、1.152 32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2.200 3.6 a 15 4.125×8 乘法结合律 5.276+24 加法结合 6.(1)a 30 (2)32 45 7.= < 8.4 27 8(答案不唯一) 二、1.× 2.√ 3.√ 4.× 5.× 三、1.B 2.B 3.B 4.C 5.B 四、1.(1)× 改正: 34+37+56+173 =(34+56)+(37+173) =90+210 =300 (2)× 改正: 125×32×25 =(125×8)×(4×25) =1000×100 =100000 (3)× 改正: 500÷25×4 =20×4 =80 (4)× 改正: 99×36 =(100-1)×36 =3600-36 =3564 2. 125×48         989-186-14 =125×8×6 =989-(186+14) =6000 =789   355+260+140+245   98×101 =(355+245)+(260+140) =98×(100+1) =600+400 =9800+98 =1000 =9898   4600÷25÷4   136×101-136 =4600÷(25×4) =136×(101-1) =46 =136×100 =13600 五、1.113+272+87=472(人) 答:三个年级一共去 472 人。 2.142+142÷2=213(只) 答:李伯伯家一共有鸡和鸭 213 只。 3.一共有多少人 (204+196)÷40=10(辆) 答:一共需要 10 辆汽车。4.4800÷(25×4)=48(面) 答:平均每个小组要做 48 面彩旗。 5.30×70-10×200=100(m) 答:滑雪比乘缆车多行 100 m。 6.4800÷10-4800÷12=80(部) 答: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平均每月多生产 80 部农具。 7.75×80+25×80=8000(kg) (75+25)×80=8000(kg) 答:大米和面粉共 8000 kg。 8.30×3-3=87 答: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87。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 1 分,共 35 分) 1.用小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2.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的最 高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由 6 个一、8 个百分之一和 2 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读作 (     );十点一八写作(    ),它是由 1 个(  )、1 个(   ) 和 8 个(    )组成的。 4.把 0.0039 扩大到它的(    )倍是 3.9,把 27 缩小到它的( )是 0.27,把 (  )缩小到它的 1 1000 是 0.96。 5.在 里填上“>”“<”或“=”。 0.75 0.705 0.068 0.68 6.915 6.92 0.57m 57cm 9 千克 50 克 9.5 千克 4 米 50 厘米 4.5 米 6.1.8 m=(  )cm 5.09 kg=(  )kg(  )g 3.6 m2=(  )dm2 6 t 5 kg=(  )t 2 元 9 分=(  )元 50 公顷=(  )km2 7.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广东省常住人口达到 104303132 人,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保留 两位小数)。 8.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的近似数是 4.00,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 (    ),最大是(    )。二、辨一辨。(每题 1 分,共 5 分) 1.5.98 精确到十分位是 6。 (  )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3.整数都比小数大。 (  ) 4.小数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  ) 5.1.8 和 1.80 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  ) 三、选一选。(每题 1 分,共 5 分) 1.10 里面有(  )个 0.01。 A.100 B.1000 C.10000 2.7.808 中,右边的“8”是左边的“8”的(  )。 A.100 倍 B.1000 倍 C. 1 100 3.甲、乙、丙三人 100 米短跑的成绩如下: 甲:16.70 秒 乙:16.76 秒 丙:16.66 秒 (  )的速度最快。 A.甲 B.乙 C.丙 4.50□4000000≈50.0 亿,□里能填的数字是(  )A.0 B.0~4 C.5~9 5.下面各数中,与 6 最接近的是(  ) A.6.1 B.6.02 C.5.99 四、算一算,填一填。(12 分) 五、用“四舍五入”法求下列各数的近似数。(4 分) 2.5218≈(   )(精确到百分位) 7.9860≈(   )(精确到十分位) 5463000≈(   )万(保留整数) 164980000≈(  )亿(精确到千分位) 六、按要求做题。(1 题 6 分,2 题 4 分,共 10 分) 1.认真辨一辨。 (1)最大的一位小数是 0.9。 (  ) (2)9.4 与 9.6 之间的小数只有 9.5。 (  )(3)将 32.8 缩小到它的 1 100 是.328。 (  ) 2.仔细填一填。 (1)0.87 里面有(  )个 0.01。 (2)将 95670000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七、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 题 2 分,2 题 3 分,其余每题 6 分,共 29 分) 1.把 0.94 缩小到它的 1 100 是(   )。 2.一个两位小数的百位上是 1,百分位上也是 1,其余各位上都是 0。这个数写 作(     ),读作(         )。 3.(变式题)100 千克海水含盐 2.7 千克,照这样计算,1 吨海水含盐多少吨? 4.(变式题)有一种纸,100 张摞起来的厚度大约是 0.6 厘米。某小学有 1000 人, 如果每人节约一张这样厚度的纸,那么节约的纸摞起来大约厚多少厘米?5.(变式题)李叔叔因出国出差需兑换外币,他某日在银行看到了如下图所示的 兑换信息。他用 10000 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欧元? 6.甲、乙两数的和是 505,把甲数缩小到它的 1 100 后与乙数相等。甲、乙两数分 别是多少? 答案 一、1.0.7 0.64 1.35 1.3 2.个 一 十分 十分之一 103.6.082 六点零八二 10.18 十 0.1 0.01 4.1000  1 100  960 5.> < < = < =  6.180 5 90 360 6.005 2.09 0.5 7.10430.3132 万 1.04 亿 8.3.995 4.004 二、1.× 2.× 3.× 4.√ 5.× 三、1.B 2.C 3.C 4.A 5.C 四、674 6.74 6740;9 0.9 90;0.463 463 4.63; 0.02064 20.64 2.064 五、2.52 8.0 546 1.650 六、1.(1)× 易错点拨:错在对一位小数的概念认识不清。所谓一位小数,是指 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而整数部分可以是任意数。比如:10.9、999.9…… 都是一位小数,因此没有最大的一位小数。 (2)× 易错点拨:错在没有明确小数位数。9.4 与 9.6 之间的一位小数只有 9.5,它们之间还有许多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 9.4 与 9.6 之间有无 数个小数。 (3)× 易错点拨:错在将 32.8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位数不够应添 0 占位,而不是只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1)87 易错点拨:易错填 7,错因是对小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0.87 里面有 8 个 0.1 和 7 个 0.01,8 个 0.1 就是 80 个 0.01,所以 0.87 里面有 87 个 0.01。 (2)95670000≈0.96 亿 易错点拨:题中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即所求的数是近 似数,应该用“≈”来连接。 七、1.0.0094 2.100.01 一百点零一 3. 1 吨=1000 千克 2.7÷100×1000=27(千克) 27÷1000=0.027(吨) 答:1 吨海水含盐 0.027 吨。 4.0.6÷100×1000=6(厘米) 答:节约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6 厘米。 5.13.62÷100×10000=1362(欧元) 答:他用 10000 元人民币能兑换 1362 欧元。 6.乙数:505÷(100+1)=5 甲数:5×100=500 答:甲数是 500,乙数是 5。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4 分) 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 形 。 一 个 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三角形具有(   ) 性。 2.三角形按角分类有(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 角 形 ; 按边分类有(   )三角形和(   )三角形。 3.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3 cm、6 cm,这个等腰三角 形 的 周 长 是(   )cm。 4.在许多建筑中,经常可以见到三角形,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 5.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 2 倍,这个三角形顶 角 的 度 数 是(   )°,底角的度数是(   )°。 二、选择。(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面(  )组中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cm 和 7 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 的 长 可 能 是(  )。 A.3 cm  B.4 cm    C.7 cm 3.下面各组角中,(  )组中的三个角可以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A.60°、70°、90° B.50°、50°、50° C.80°、95°、5° 4.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  )90°。 A.大于 B.小于 C.等于5.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每个小三 角 形 的 内 角和是(  )。 A.90° B.180° C.360° 三、判断。(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 (  ) 2.有两个角是 38°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 4.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 5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肯定是 45°。 (  ) 四、画图。(2 题 6 分,其余每题 4 分,共 14 分) 1.画一个三角形,使其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底 边上的高。 2.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3.明明用小木棍给家里的小菜地围篱笆,这样围成的篱笆稳固吗? 如 果 不 稳 固,你能帮他添上一根小木棍变得稳固吗?试着画一画。 五、计算。(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2. 3.在一个四边形中,∠1=∠2=105°,∠3=50°,∠4 等于多少度?4.如下图,已知∠1=110°,∠2=∠5,∠2、∠3、∠4、∠5 分别是 多少度? 六、解决问题。(2、4 题每题 6 分,其余每题 5 分,共 27 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3 cm 和 8 cm,它的第三条 边 长 多 少 厘米?2.将一根 40 cm 长的木条截成整厘米长的木条 3 段,做一个三角形, 怎样截 能使 3 段木条围成三角形(请你举出三个例子)? 3.已知一个三角形(每条边长都是整厘米数)的周长是 20 cm,它的最长 边 的 长度最大是几厘米? 4.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小块,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 配 一 块 形 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第 (   )块去。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 60°,其他两个内角各是多少度?这是 (   )三 角形。 答案一、1.线段 三 三 三 稳定 2.直角 锐角 钝角 不等边 等腰 3.15 4.稳定性 5.36 72 二、1.A 2.C 3.C 4.B 5.B 三、1.√ 2.× 3.× 4.× 5.√ 四、1.略 2. 3.  (答案不唯一) 五、1.(180°-50°)÷2=65° 2.180°-23°-37°=120° 3.∠4=360°-105°×2-50°=100° 4.∠2=∠5=70° ∠3=∠4=20° 六、1.8 cm 2.10 cm、15 cm、15 cm 13 cm、15 cm、12 cm 11 cm、14 cm、 15 cm(答 案不唯一) 3.9 cm 4.③ 两角一边确定一个三角形 5.其他两个内角都是 60°。等边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3 题 2 分,8 题 3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3 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无论有多少个 0,一般都要把 0(   )。 2.用小数计算:10 吨 50 千克+720 千克=(     )吨,5 千米 250 米-2 千米 80 米=(   )千米, 7 10 平方米+ 51 100 平方米=(   )平方米。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5.8+8.64+4.2= +( +4.2)  37.64-3.72-6.28= -( + ) 4.由2,4,8和小数点组成最大的一位小数是(   ),最小的两位小数是(   ), 这两个数的和是(   ),差是(   )。 5.整数部分的最小计数单位与小数部分的最大计数单位相差(  )。 6.在 里填上“>”“

资料: 215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