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练习(共24套呼和浩特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练习(共24套呼和浩特版)》 共有 2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2课时  声现象 高效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呼和浩特]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声也是一种波,而且能够传递能量 B.在空气中,只要物体振动,近旁的人就一定能够听到它的声音 C.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在教室周围植树,是一种让学生免除噪声干扰很有效的方法 ‎2.[2018·烟台]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2-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 图2-2‎ ‎3.[2018·桂林] “小关,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关听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关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2018·娄底]如图2-3所示,小秦改变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 (  )‎ 图2-3‎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 6‎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5.[2018·武汉]如图2-4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2-4‎ 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6.[2018·济宁]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 (  )‎ A.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 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 C.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7.[2017·武汉]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8.[2018·深圳]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9.[2018·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老师讲课时声音响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真空不能传声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6‎ ‎10.[2018·岳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吉他发出的声音来自弦的振动 B.声音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C.岳阳开展“禁炮”行动,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测距 ‎11.[2018·南京]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12.[2018·荆门]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 C.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13.(多选)[2018·衡阳]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5‎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 C.在10 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二、实验题 ‎14.[2018·河南]如图2-5所示,若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 三、综合题 ‎15.[2018·徐州]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    产生的,通过    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    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 ‎ ‎16.[2018·东营]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 6‎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图2-6‎ ‎17.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2-7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架子鼓时,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不同。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选填“加快敲击”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 ‎ 图2-7‎ ‎18.[2018·眉山]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调小音量是减小了声音的    。 ‎ ‎19.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2-8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 图2-8‎ 6‎ 参考答案 ‎1.B ‎ ‎2.B [解析] 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感觉到声带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的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空气柱的长度改变,振动频率发生变化,音调发生变化,探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感觉到锣面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会感到音叉在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3.C ‎4.A [解析]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控制了钢尺振幅相等,改变了钢尺的振动频率,听到了音调不同的声音。该实验证明了音调与声源的频率有关,而声音的音色、响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改变,所以A正确,B、C错误。该实验证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并不能证明声音不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所以D错误。‎ ‎5.C [解析] 哨声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且通过空气传到人耳,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用相同的力吹管时响度是相同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管内空气柱越长,空气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 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的响度,对减弱噪声没有作用;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传播环节中防治噪声的。故选D。‎ ‎7.C ‎8.A [解析]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不可能达到3×108 m/s,故B错误。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故D错误。‎ ‎9.B [解析] 老师讲课时声音响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正确;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错误;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D错误。‎ ‎10.A ‎ ‎11.B [解析]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错误。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少,则听到声音逐渐变小,故D错误。‎ ‎12.C [解析]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 m/s,故B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正确。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 6‎ ‎13.ABD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A、B正确。在10 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声音从嘴中发出,撞到墙壁上再传回耳朵里是需要时间的,但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快,小房间里的传播距离短,返回到耳朵时,由于原声与回声的时间差不到0.1 s,人的大脑是有0.1 s的反应时间的,所以回声就会与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人自然就只听见一个声音了,C错误。太空舱内是仿地面自然环境的,即里面是有空气的,所以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D正确。‎ ‎14.被弹起 将敲响的音叉插入平静的水面,平静的水面会泛起水花 ‎15.振动 空气 频率 ‎[解析] 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的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人的听觉频率范围约20~20000 Hz,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频率低于20 Hz,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 ‎16.音色 音调 ‎17.响度 紧绷鼓皮 ‎18.声源 响度 ‎19.音色 乙 甲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