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课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泊船瓜洲》教学课例

ID:978761

大小:26.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人教版第九册【教学目标】《泊船瓜洲》教学课例上饶市逸夫学校王燕飞EFIEFNEUGBFNKFMEINGFEJFBNEIFKDNF精品资料————欢迎下载1、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古诗的大意;2、结合画面、音乐、想象江南春的美景,揣摩诗人用“绿”的精妙,反衬诗人的思乡之情;3、通过意境的创设、拓展资料的呈现,来体会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怀,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想象江南春美景、背景资料拓展来体会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怀;释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用意是本课的难点;【教学预备】搜集春天的诗句,明月的诗句;搜集王安石的诗句以及诗人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1、师:今日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泊船瓜洲》(预先板好课题),通过预习大家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王安石)同学们对王安石有明白吗?2、同学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介绍王安石;3、出示课件,老师简介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其次家乡;王安石任宰相期间,曾被罢免;55岁那年,宋神宗其次次让他任宰相,王安石从钟山动身,再次上京赴任;这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设计意图:课前搜集资料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才能,通过此环节对诗人进行明白,同时也为下文懂得诗人的思乡作了一个小小的铺垫;)(二)初读古诗,把握主旨EFIEFNEUGBFNKFMEINGFEJFBNEIFKDNF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1、师: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呢?2、出示整首古诗,老师提学习要求,同学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懂得诗意;)3、指名读诗;(出示划有节奏的诗句)师评判:老师发觉你读得很精确,他这个字(指屏幕“间”)读对了,但老师刚才在听同学们读的时候,我发觉有的同学把这个字读错了,这个字应当读第几声?(出示jinà)表示间隔的意思;4、让我们也一块精确地读一遍古诗;(齐读古诗)(设计意图:《课标》指出阅读古诗的重点在于考察同学能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懂得诗文大意;此环节目的在于扫除字词障碍,大体把握诗意,为后面的细读诗词奠定基础;)(三)小组学习,懂得诗意1、下面我们四人一小组来合作学习这首古诗,结合注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四人合作学习古诗,老师巡察;(设计意图:新课程改革强调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有效学习的方式之一,在同学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把同学的个性探究与小组的合作探究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同学学习积极性,促进同学主体性、制造精神、实践才能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养的和谐进展;)(四)沟通反馈,走进诗意;1、课件出示第一句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显示地理位置)从图上清楚地看到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道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而已;2、生齐读两遍“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此时,在离家乡只隔一条江,几重山的瓜洲,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4、指名读5、师:老师留意到了,你把“绿”字读出重音,你能再读一遍吗?为什么要这样读?6、究竟“绿”字妙在何处?其中仍有一段故事;据说诗人在作《泊船瓜洲》时,先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他觉得“到”字不好,就改为“过”,EFIEFNEUGBFNKFMEINGFEJFBNEIFKDNF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接着又改为“入、满”等字,经过十几次的修改,最终确定了“绿”字;听完了这段典故,同学们你也来说说这“绿”字妙在哪?7、同学说体会,老师随机点拨,引导同学把话说完整,说美丽;8、师小结: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大诗人都如此,我们学校生在写作时当然也要留意遣词造句;9、再读这一句:你读,你读,大家一起读!10、师: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年复一年,江南会显现“绿”,但是我呢?何时才能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呢?此时诗人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明月何时照我仍;(出示诗句)11、同学齐读两遍:明月何时照我仍;12、〔音乐响起《春江花月夜》〕师深情描述意境:月明之夜,晚风慢慢,诗人走出船舱在岸上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离自己的家乡钟山是这么的近;春天,诗人脑海中不禁显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来:家乡的青山⋯⋯绿水⋯⋯田野⋯⋯江岸⋯⋯诗人望着圆圆的明月,眺望着家乡的方向,他好像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13、指多名同学说,并依据同学的话适机点评;14、读诗:是啊,此情此景勾起了王安石浓浓的乡愁;让我们将诗人的这份惆怅与牵挂带进诗文的朗诵中;(设计意图:通过挖掘全诗重点字词,使同学深刻体会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捉住诗眼深化剖析,借助诗眼凝练全诗情感的特点,帮忙同学体会诗文感情;在充分懂得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观看积存,对诗人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开放了大胆的想象,并将想象内容连贯起来创作出了一段段生动美丽的文字材料;这里运用了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为同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同学的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同学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了美的熏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得到了进展,让同学谈自己的感受,从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所表达了情感;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让同学开启想象的闸门,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使同学完全融入到诗词的画面中,将诗人所描画的生活图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谐统一起来,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情蕴,产生情感的共鸣;此环节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重难点)(五)拓展延长,升华情感1、师:为什么作者对着明月而感叹呢?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你们知道月亮象征着什么吗?(思念、团圆等)EFIEFNEUGBFNKFMEINGFEJFBNEIFKDNF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2、(出示课外诗句)师: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将月亮与自己的心境相融,借月亮来抒发思乡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唐)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唐)杜甫(设计意图: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训练,并由此总结出诗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EFIEFNEUGBFNKFMEINGFEJFBNEIFKDNF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板书设计】思乡情泊船瓜洲借春风绿景明月仍抒情EFIEFNEUGBFNKFMEINGFEJFBNEIFKDNF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教后反思】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久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第九册其次组课文的开篇《古诗词三首》都是关于思乡的诗,浓浓的乡愁感人至深;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不远的钟山,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借景抒情,含蓄深远;上课伊始,我直接导入课题,通过对诗人的简介、明白,为下文懂得诗人的思乡作了一个铺垫;本首诗的教学重难点我放在了诗的其次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仍;”这一句是千古绝句,诗句点名明白诗人离乡的时间,正是草长莺飞的春天,看到满目的新绿,诗人有感而发;其中的一个“绿”字可谓是出神入化,为了引导同学懂得“绿”字的妙处,我先指名读,在发觉同学将“绿”字读重音时,我追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接着引用资料袋里王安石改字的典故,引导同学对比感悟“绿”字的精妙,学习遣词造句的精确,进一步感受诗中有画、静中有动,好一派盎然的春意;接着再引导同学反复读,齐读,在读中好像有阵阵春风扑面而来;EFIEFNEUGBFNKFMEINGFEJFBNEIFKDNF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最终对“明月何时照我仍”这一句的懂得,我就接受了想象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凭借思乡的画面和音乐,带动同学走进诗人的心境,想诗人之所想,思诗人之所思;在此基础上,全班齐声朗读整首诗,句句入情入境;在教学的末尾环节,我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对同学进行传统文化训练,并由此总结出诗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整堂课,我通过引导同学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存了古诗的精辟语言,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敬重了同学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充分发挥了同学在课题中的主体作用,实现了正确的教学成效;EFIEFNEUGBFNKFMEINGFEJFBNEIFKDNF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