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__索亚历险记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汤姆__索亚历险记

ID:973515

大小:4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序号:25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年月日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学主题:外国名篇名著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本册教材编排了“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了解多元文化“外国名篇名著”专题,扩展学生阅读兴趣。2.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浏览。3.《汤姆·索亚历险记》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2.教材分析1.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断组成。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寻宝;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  2.几次历险并不单纯是孩子的游戏,还穿插着“乔埃”这个真正强盗的故事:汤姆和哈克半夜到墓地试胆量,恰巧目睹了乔埃杀死医生的场面;和哈克到鬼屋寻宝,恰巧听见了乔埃和另一个强盗商量藏金币的话;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又意外地遇见了逃跑的乔埃!最后,再次进洞寻宝,挖出了乔埃埋藏的金币。正因为有了真正的强盗,故事就格外地惊险和引人入胜。  3.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讲述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姨妈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琪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4.轻松、幽默而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言的特点。浪漫有趣,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3.学情分析1.本文是探险文章,学生对这类文章充满了兴趣,可以先从题目入手,猜测小说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接着,学生阅读梗概,浏览精彩片段后,让学生简要说说小说的内容,并围绕“你觉得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些方面给你印象最深”等问题交流读书感受,感受小说的兴趣。3.6/6 其次,爸梗概部分和精彩片段进行对比阅读,找一找精彩片段可能是更改的哪一部分。并且通过猜测梗概中相关部分内容,抓住梗概中矛盾或不明之处,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1.最后,如果有条件,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班级读书会,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如:交流读原著的感受,评价书中人物,朗读有趣片段。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梗概的大意即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感知人物性格特点。2、欣赏作品的精彩片段,感悟作者语言的特点,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3、通过品析“精彩片段”,概括历险过程、比较大悲大喜,感受情节的精彩;抓住人物言行、外貌等细节描写,了解夸张、反衬的表现手法;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评价任务:1.学生会读,会写文中字词。2.学会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3.是否产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的活动学的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回顾导入1.回顾所学外国名篇名著2.导入新课本书课题1.学生回忆所学知识2.学生齐读课题,思考汤姆索亚历险是去了哪里历险。1.回顾知识加强学生记忆力。2.培养学生思考、想象能力。环节二学习梗概1、请看题目,你觉得这篇小说的关键词应该是什么?什么叫历险?2、学习梗概部分,写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下来吗?3、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历险结果是什么?4、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了什么样的了解?1.学生思考,举手发言2.学生小组交流,展示答案: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3.强盗“乔埃”的故事。4.淘气的机灵鬼、孩子头儿、在小伙伴中无所不能。胆大妄为、顽皮好奇、无拘无束、向往自由独立。1.养成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举手发言来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发言,运用所学阅读方法读书,完成任务。6/6 环节三赏析精彩片断1、默读课文精彩片断,你觉得这是属于哪一次历险后的故事?2、梗概十一自然段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人们和两个孩子的心境?虚惊一场是什么意思?3、在他们被找回来前后,人们的情感分别有什么不同?4、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的描写更为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你能否找到?5、再回到精彩片断,现在你对汤姆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1.山洞历险返回家后的故事。2.虚惊一场。学生回答问题。3.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簇拥着欣喜若狂、衣衫不整的人群,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4.六个“怎样”,五个“如何”。5.乐观勇敢、顽皮可爱、有爱心1.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小组合作完成任务。3.感受名著魅力,激发阅读兴趣。4.体会汤姆性格,感受人物魅力。环节四作业布置1、文中有很多词看上去是贬义词,实质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喜爱之情,如“臭味相投”,你能找出来吗?2、积累成语。3、马克·吐温是作者的笔名,关于他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呢,你能否去找找?课堂展示,学生回答课外延伸,拓展知识,积累词语6/6 板书设计:《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墓地历险荒岛历险无所不能鬼屋历险向往自由山洞历险精彩片断先悲后喜,大悲大喜幽默夸张“怎样”“如何”教学反思:6/6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五次历险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这篇文章和前面一篇文章一样,篇幅比较长,而且文章分为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了解梗概内容,初知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片断,感悟文章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自认为有几点还是值得夸赞的:1、紧抓题意历险对教材的梗概部分进行梳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这样梳理内容一目了然。2、精彩片断的赏析中抓住“虚惊一场”这一关键词,把梗概和精彩片断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然后以大悲大喜的人物情感主线展开教学,让孩子找出哪些是大悲的描写,哪些是大喜的描写,感受马克吐温文学大师的写作技巧。接着让孩子们谈谈大喜部分的描写中哪些描写最吸引你?这时孩子们都畅所欲言,无一不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夸张。3、小练笔: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特别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们结合梗概部分相关的描写,尽情地展开想象,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的具体内容写出来。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没有把握好,在梗概部分的教学中花了太多的时间,总认为孩子会说不出来,所以引的痕迹太重了。因为这时学生已经有预习,对于故事内容应该比较熟悉,或者说我应该在布置预习的过程中就让孩子以历险为重点,去概括写了几次历险?这样在课堂上时间就可以省出来了。那么后面的设计“小练笔”就不会成为虚设了。这是最遗憾的一件事。第二点值得我思考的就是:我们老师上课在平时若布置了学生预习,可能会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那么在分开课时是否也能一样做到呢?比如我这一课的教学,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的教学时间就不会不够了,教学目标当然也能完成,甚至还可能拓展更多的东西。可是往往在公开课上这件事还是很难做到。总担心自己的预设不能及时完成,总担心学生的生成答案与自己的预设不相符,害怕出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努力!6/6 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将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和四字词进行了梳理和自学。学习梗概的时候,我只为孩子们提出了两个问题:1、通过读梗概,汤姆经历了几次历险?2、在梗概中,你认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孩子们经过自学讨论很快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交流。于是对教材的梗概部分进行梳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这样梳理内容一目了然。特别是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的技巧: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列小标题。然后,我让学生用自然段的连接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一下子就对文章的内容把握住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孩子们讨论的兴趣很高。我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某个发言,引导孩子们去有滋有味地朗读句子。在教学精彩片段的片段的时候,同样我也设置了两个问题:1、精彩片段描写的是汤姆的第几次冒险的事情;2、从精彩的片段中,你又感受到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去细读,在孩子们交流自己喜欢的片段的时候,我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悟,让他们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遗憾的是,感觉一堂课时间太短了,要交流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总感觉像蜻蜓点水般地走过,如果时间能够再充裕一点的话,效果会更好。6/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