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江带娣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江带娣

ID:969094

大小: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东莞市洪梅镇第二小学江带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位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本组教材以“鲁迅”为专题选入四篇文章,其中《少年闰土》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鲁迅;阿累的《一面》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是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是一篇回忆性写人的文章,作者周晔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四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文章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非常好,对于理解人物品质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写人方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学习者特征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存在困难,但本篇文章鲁迅先生所处的年代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距很远,如果只是老师空洞地讲解,学生很难了解鲁迅先生当时的处境,深刻理解句子的意思。尤其是课文的第二件事(笑谈碰壁),如果学生课前没有去查找资料,是很难理解“黑洞洞”、“碰壁”的意思的,在这个环节上,老师适时地留给学生一个探究的空间,并相机地给学生出示一份背景小资料,学生读——思——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助于学生探索句子中内含的意思。教学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掌握重点字词,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而受到群众的爱戴。3、了解回忆性文章的开头和四件事的内在联系。4、探究“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了解四件事的内在联系,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教学重难点及对应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对应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文章主要是通过抓住鲁迅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学生在阅读中不难感受到人物的品质特征。教学策略:(1)情境(问题)导入:选准文章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鲁迅文化的语境中教“鲁迅”,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物。(2)自主探究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文的第二件事“笑谈碰壁”中“黑洞洞”、“碰壁”的内在含义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探究去寻找答案,最后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能恍然大悟;第三件事“救助车夫”4 让学生默读,边默读边圈画,最后进行汇报,可以是提出疑问,可以汇报哪个地方打动了你,也可以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这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解决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给课文每一部分拟小标题,还要学习第一件事“畅谈读书”。第二课时是学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三件事,从这些事中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最后回到第一段,了解鲁迅先生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并学习第一段话的写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说明: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从鲁迅说起,学习新课1、谈鲁迅。2、提出疑问: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物?3、复习给课文每件事拟小标题。1、学生了解鲁迅。2、学生思考,带着问题继续学课文。3、学生汇报拟的小标题。谈话导入,轻松揭题。提出疑问,巧设悬念。二、学习“笑谈碰壁”,感受爱恨交加1、自由读“碰壁”这部分课文,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面?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句“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引导学生去探究,最后出示小资料让学生阅读。3、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1、学生汇报。2、学生通过探究和结合小资料,知道“黑洞洞”和“碰壁”的内在含义。3、学生分角色朗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地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并通过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句子的内在含义;分角色朗读是让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人物。三、学习“救助车夫”,体会人物品质1、默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圈画,哪些细节打动了我们?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鲁迅先生救助车夫过程(含有动词)的那一段,并说明这是我们写作时学习的好例子,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3、出示“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1、学生默读并圈画。2、学生自由读老师出示的那段话,体会如何通过人物动作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3、学生读老师出示的句子,从鲁迅的表情、动作中感受他的心情很沉重。充分让学生自主读书,鼓励学生发表体会和看法,以课文为例子,学习通过人物动作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4 让学生读,体会鲁迅的心情很沉重。四、学习“关心女佣”,升华人物品质1、别人眼中的鲁迅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听一听鲁迅先生家里的女佣是怎么说的?2、此时,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是哪句话?3、这一段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最后这件事与前面三件事的内在联系是什么?1、学生齐读女佣阿三的话。2、学生齐答概括鲁迅先生高尚人格的句子。3、学生回答最后一段的作用是对后两件事的总结,并了解四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升华情感,领悟中心,通过别人眼中的鲁迅与作者眼中的鲁迅进行对比,体现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五、总结全文,领悟中心1、到底人们怎样爱戴鲁迅先生的呢?请看课文第一段。2、这一段写了什么?各色各样的人有哪些人?在这些人当中,重点写了谁?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出示第一段内容,并在段内标面定点)3、你发现回忆性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4、谁能造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这一课的理解?1、学生认真看课文第一段。2、学生根据问题回答,并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3、学生了解回忆性文章的开关都有一个引子。4、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造句。阅读时要判断分清主次,哪些是全景描写,哪些是重点描绘,为点面描写打下基础;用因果关系的词语造句,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的中心。六、拓展延伸,练习写作1、向学生推荐《少年鲁迅的故事》这本书。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写一个场景。(一次课外活动,一次运动会,一节课,一次集体劳动,一次大扫除等)1、学生初读了解这本书。2、学生练习写作。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更多地了解鲁迅先生;以课文第一段为例,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教学反思:《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数事(四件事)写人的回忆性文章,在备课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抓住四件事的内在联系和重点句子的理解来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本课的讲授有如下几点反思:1、打破常规,变换教法。以往的课堂教学大多都是从课文的开关讲到课文的结尾,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不是按照这种模式去教,我先讲课文的那四件事(第一件事“畅谈读书”在第一课时讲完),最后回过头来讲课文的第一段,这样先讲原因再推出结果,逻辑性强,学生能接受。2、抓重点句,指导写作。课文的第二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第三个故事鲁迅4 先生救助车夫的动作描写,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和体会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以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3、自主感受,共同探讨。课文第三个故事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对于不懂的地方、感受深刻的细节大家共同探论,在交流中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不足的是:在讲第二件事时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不够多,应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此外,本节课小组学习讨论的机会不多,以上这些都是我以后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