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说课稿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穷人说课稿导学案

ID:962850

大小:72.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年级上册《穷人》说课稿润泽学校陈雄卫  说教材  鲁迅先生曾经赞美托尔斯泰说:“天才的心诚然是博大的。”那是因为“他所爱的,所同情的就是这些——贫穷的人们。”而《穷人》这篇作品,就是是要让每一个读者穿越到“穷人”的灵魂深处,去品悟“穷人们”生活的贫瘠和精神的富有,从而触摸这位文学巨匠博爱的心胸。  说目标和教法学法  执教本课我以“读进去、想开来”的学法,引导学生体味“穷人不穷”。带领孩子们迈向一个他们从未到达、从未领略的凝重的心灵视野,体味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与人文内涵。  说流程  一、设疑——荡起层层波  高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因此我在听取预习汇报和学生质疑后直奔主题,我也提出自己的问题:课文的哪些地方是你们没有想到的?  这一反问唤醒和激励了学生的阅读潜力,学生可能会说:没想到穷人桑娜的家里却是温暖而舒适的?没有想到桑娜的丈夫也同意抱养西蒙的两个小孩?没有想到桑娜抱走西蒙的孩子又变得心理及其复杂?……  (学生是文本的对话者,他们的问题更有利于消除文本视野与学生视野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文本和作者之间尽快的融合。)  二、品悟——扬起片片帆  此刻并不急于去讨论和回答他们的问题,带领他们走进穷人的家、走进穷人的内心世界。这正是本课要重点突破的两个内容——  (一)走进穷人的家。  1.让孩子们阅读1~7自然段,走进桑娜和西蒙的家,让他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在孩子们的静心阅读中,他们的感受是深刻的;在圈圈点点中他们的发现是震撼人心的。归纳起来有两点:   第一、他们看到了:破帆、冬天的光脚、黑面包、潮湿阴冷的小木屋、稻草铺……这就是真实的、可以触摸的穷人的家。整篇文章1737个字,没有一个“穷”字,然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无不是贫穷的写照。  第二、他们看到的又不仅仅是“贫穷”,桑娜家里也有温暖和舒适,西蒙家虽然笼罩着阴冷的死亡,却有鲜活的生命同在,还有穷人最简单的温情和母爱……  此时,我小结板书,这就是——读进去、想开来。  2.让我们随着桑娜善良的脚步,走进西蒙的家: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她的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坚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显然,母亲在临死之前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在品读细节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一个更强烈的感受:西蒙家比桑娜家更穷、更凄凉;一个穷苦母亲最简单、最本能的追求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暂时不要冻着,能安稳的睡着。  (选择这段品读的原因是:西蒙家“又潮湿又阴冷”与桑娜家“温暖而舒适”强烈对比,与“孩子睡得又香又甜”产生强烈的反差。既简约的引导了学生感受文学语言的力量,又让孩子们在文本的视野里经受心灵的震撼,与作者的精神视野自然接轨。)  3.阅读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我趁机引领他们进入旧俄时期,进入文本的时代背景:  “同学们,我们不妨去西蒙的邻居家看看,不妨到桑娜的亲戚家走走……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煎熬,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无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但无论走过多少个穷人的家,主题词只有一个:“穷”。  (学生在“读进去、想开来”的阅读能力训练中,对穷人贫瘠的生活状态已经变成了真实的影像。唤醒、鼓舞和激励学生进入文本,体味语言的生命动力,是阅读教学的本质所在。)  (二)走进穷人的内心世界  1.本文的心理活动描写就是最大的写作特色。课文中刻画了桑娜三次细腻的心理活动,使穷人善良、淳朴的心灵跃然纸上,并牵动每一位读者的心。   第一次:想的是冒着寒冷和风暴打鱼深夜未归的丈夫,是孩子还健康就没有什么好抱怨。  第二次:想的是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  第三次:想是为了7个孩子的生活和丈夫将经受更加痛苦的煎熬。  (具体教学过程在此就不再作详细的叙述。)  (品读桑娜“三次”细腻的心理活动,使我们再次触摸到桑娜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在作者的文本视野里彻底的走了一遭,把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真实、朴实进行到底。)  三、移情——划出道道痕  当我们从文本里走出来的时候,孩子们对穷人的同情与敬佩在心里充盈着。此刻,我轻柔的问到:“如果是你走进西蒙的家看到两个与死人同在的小孩,你会怎样做?”  这时,让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允许他们的见解与大人的认知世界发生冲突。而我在孩子们回答的同时仅是一个欣赏者、聆听者,这时我出示自己的课件——  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家,放弃贵族生活自己设计了平民庄园。他经常到最穷苦的村子里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修房子。1859年到1862年之间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1861年,托尔斯泰还担任起调解地主与农民之间纠纷的职责,因而受到贵族农奴主的敌视。……为实现平民化的夙愿,他第三次离家出走,结果再也没能活着回来……  此刻,我们感受的不仅是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温情与善良,感受更深的是这位俄国的文学巨匠对穷人博大的爱心,对改变贫民生活的执着追求。  一场文学之旅即将结束,我还想告诉孩子们你们还没有想到的是:托尔斯泰的坟墓至今还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这个名字都见不到。但是那里却是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六年级上册《穷人》导学案年月日学生姓名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课文生子,书写课文上积累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3.通过文章中的环境,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桑娜和渔夫的高尚品质。4.体会省略号的用法。了解人物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伟大的俄国作家。他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1851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年》。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学习步骤学习要求学生学习 一、自学课文,完成练习1.我来读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2.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生字和这些词语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3.完成作业本1-3题。4.简要概括全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分为3个部分,故事围绕(       )展开的,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     )段,焦急等待 第二部分(     )段,(           ) 第三部分(     )段,(           )5.有什么问题写下来。1.听写词语。2.组长检查习题完成3.解决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4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二、小组合作学习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那些句子照应题目,看出他们是穷人?在课文中划出来?   2.个性朗读,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①分别划出桑娜抱孩子时等待丈夫归来时的心理描写的句子仔细默读,思考句子意思。②体会人物当时怎样的心情?感受人物怎样的品质?A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成习题。2.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学会倾听并表达自己的理解。3.组长做一下总结。 B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A:  B:  ③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省略号的用法。                                                                        3.个性朗读,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①划出当渔夫得知西蒙的死讯时所说的一句话,反复朗读,你能读懂什么?那个字最能体现人物的品质,说说你的理解。   ②我们发现人物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能深刻反映人物的品质,划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思考: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4.桑娜夫妇穷的是           ,不穷的是                。从中你有什么体会或启发?                        三、拓展练习(第1题必做,第2题有条件的进行。)1.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完成作业本第5题。2.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童年》,《少年》以及其他短篇小说。阅读契可夫的《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牡蛎》、《哀伤》、《苦恼》、《歌女》、《万卡》等优秀短篇小说等。并和同学交流心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