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7246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72462

ID:954939

大小:1.25 MB

页数:143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O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O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 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鄙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 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云雾频繁,夏季凉爽,是庐山气象的显著特征;土壤呈垂直分布现象;植物显示出中国第三纪植被组成的特点;昆虫形成了庐山特有的种群。长城TheGreatWall   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东起渤海湾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年至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万里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概况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潘家口水库内的“水下长城”部分已成为高高在上的悬城。地处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潘家口水库里,有一段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奇观。建于500多年前的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是明代长城的两个重要关隘,是当时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这一带的长城共有墩台21座,敌楼160座,长约50公里。1975年国家在这里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潘家口水库蓄水后,水位超过了长城高度,喜峰口、潘家口城堡淹没于水中,从此这段历经五百年沧桑的长城便隐身水下。因连年干旱,潘家口水库水位急剧下降,在20世纪末,隐身水下20多年的长城露出水面。长城修筑的历史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河北境内明代大理石长城隐在深山鲜为人知,大理石长城的敌楼基本保存完好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这段1.5公里长的大理石长城共有4座敌楼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高高耸立的长城烽火台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故宫ImperialPalace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仍保持原有布局。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周围宫墙高10余米,长约3公里,四脚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豪华,布局开阔对称,内外装饰壮丽辉煌,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概况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珍稀文物的宝库   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中国古代帝王宫殿建筑之瑰宝   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   促进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    故宫文物分成宫廷原状和古代艺术两大陈列体系,先后布置了51个原状陈列,真实性很高,建立十余个专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数百余次,赴欧、亚、美、澳、非五大洲展览数十次,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传统,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文字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故宫——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它是中国至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建成于公元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至今已有580多年历史。从明代永乐皇帝至清代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先后有24位皇帝曾居住在这里,统治全国长达491年。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布局依据《周礼·考工记》中所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建筑在北京城南北长八公里的中轴线上,南北取直,左右对称。现在故宫左前面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以前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右前面的中山公园是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社稷坛;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人们进行交易的市场。    故宫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0米,面积72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000多间。它周围有高10米的城墙,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四面各有一座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内由外朝、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为两翼,是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外朝的后面是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以及东、西六宫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此外,东侧还有宁寿宫区域,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做太上皇退位养老之所。西侧还有慈宁宫区域,是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同时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国务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现存文物150万件(套)。 莫高窟MogaoCaves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俗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以后历代相继凿建。洞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依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3000余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我国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概况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石窟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元代(公元1271~1368年)基本结束,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代写经《妙法莲花经·卷六》局部   1900年在莫高窟偶然发现了“藏经洞”,洞里藏有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的历代文物五、六万件。这是二十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又由此发展出著名的“敦煌学”。敦煌学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不仅在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敦煌艺术之美、文化内蕴之丰富以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建筑艺术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采,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壁画艺术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敦煌艺术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秦始皇陵 MausoleumoftheFirstQinEmperor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概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墓,位于中国北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秦始皇陵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陵园东侧1500米处。目前已发现三座,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共出土了约7000个秦代陶俑及大量的战马、战车和武器,代表了秦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兵马俑陪葬坑均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象是一组模拟军事队列、旨在拱卫地下皇城的“御林军”。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及其兵马俑装备情况判断,一号坑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步兵、骑兵和车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则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了两组形体较大的彩绘铜质车马,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制作最精美的铜铸马车。它与兵马俑交相辉映,为始皇陵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研究秦代历史、铜冶铸技术和古代车制提供了实物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   ◎文化遗产   世界最大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实际上它是一座豪华的地下宫殿。    世界第八个奇迹   外国元首、学者参观秦俑博物馆后认为,秦俑坑的发现,不仅在我国,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个奇迹,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公认它是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震惊中外的考古发现   1974年,中国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发掘出土,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是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秦兵马俑,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它对于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纪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它既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   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   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ZhoukoudianRuinsofPekingMan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公里处,遗址的科学考察工作仍然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他们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概况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1918年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并进行试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12月2日16时,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   周口店遗址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   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周口店遗址地质时代从早上新世至晚更新世,年代范围从五百万年前到距今一万多年前为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里曾生活着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距今20万年至10万年的第四地点早期智人、距今3.85万年至4.2万年前的田园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这些古人类、古文化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被统称为“周口店遗址”。    令人极为痛心的是,所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现的化石都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中失踪,至今不知去向,成为不解之谜。    ◎文化遗产 “北京人”头盖骨(额骨)化石真品。这件“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1966年在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主持下发掘出土的一块额骨化石,也是目前保存在国内的惟一一件“北京人”头盖骨(额骨)化石真品,与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属于同一时期。   震惊中外的发现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使周口店成为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发祥地。经过近几十年的发掘,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发掘出土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是世界上同时期中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和最有科研价值的古人类及古生物遗址,是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周口店猿人洞72年后重新启动保护性发掘      揭开人类历史的序幕   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选取岩石,制作石器,用它作为武器或原始的生产工具,在与大自然进行斗争中改造自己,表明“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原始的工具从事劳动,这是人和猿的根本区别所在。   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又提前了几十万年   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   为研究北京生态环境变迁史提供依据   通过对“北京人”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研究,表明50万年前北京的地质地貌与现在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栖息着种类丰富的动物种群。但也曾出现过面积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鸵鸟和骆驼栖息的遗迹,表明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北京曾出现过温暖湿润和寒冷干燥的气候状况。    北京人及其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解决了19世纪爪哇人发现以来围绕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表明,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代,从体质形态,文化性质到让会组织等方面,的确有过“直立人”阶段,他们是“南猿”的后代,也是以后出现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处于从猿到人进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间环节。到目前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态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为准则,周口店遗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类遗址中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一个。周口店遗址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的宝库。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TheMountainResortanditsOutlyingTemplesinChengde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又称“承德离宫”、“热河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03-1790年)。占地560余万平方米,建筑物达110余处,为清代帝王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周围环绕长10公里的石砌宫墙。宫殿区分正宫、东宫、松鹤斋、万壑松风等四组建筑。正宫的澹泊敬诚殿全为楠木结构,各种大典均在此举行。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概况    承德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座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以北的狭长谷地上,占地面积584公顷。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雍正(公元1723~1736年在位)时代一度暂停营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继续修建,增加了乾隆(公元1736~1796年)三十六景和山庄外的外八庙。整个避暑山庄的营建历时近90年。这期间清王朝国力兴盛,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康熙五十年康熙帝(公元1662~1723年在位)还亲自在山庄午门上题写了“避暑山庄”门额。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   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缩影。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正宫是清代皇帝在山庄时,处理政务、休息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松鹤斋寓意“松鹤延年”,供太后居住,建于乾隆年间;万壑松风是清帝批阅奏章和读书处,是宫殿区与湖区的过渡建筑,造型与颐和园的谐趣园类似;东宫在宫殿区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庆宴大典的场所,后毁于战火。   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宫殿区以北为湖泊区。湖区集南方园林之秀和北方园林之雄,将江南园林的景观移植到塞外。区内湖泊总称“塞湖”,总面积57公顷。平原区位于湖泊区以东,占地53公顷。区内的万树园不施土木,仅按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设置蒙古包数座。乾隆帝常在这里召见各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举行野宴。平原区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岳区,面积422公顷,占避暑山庄总面积的五分之四。高耸的山峰好似天然屏障,阻挡了西北寒风的侵袭,是调节山庄气候的重要因素。康乾时期还在在山区修建了40余处建筑。   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   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 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其自身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构成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如下:   (一)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   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使这里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二)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与皇家寺庙完美融合的典型范例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历经康雍乾三代帝王,历时八十九年,集中全国入力物力建造而成。它是帝王范囿与皇家寺庙建筑经验的结晶。它成为与私园并称的中国两大园林体系中帝王宫范体系中的典范之作。园林建造实现了“宫”与“苑”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和“理朝听政”与“游息娱乐”功能上的高度统一。寺庙建筑具有鲜明的政治功用。   (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标志中国古代造园与建筑艺术的巨大成就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它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是具有创造力的杰作。在造园上,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它囊括了亭台阁寺等中国古代大部分建筑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木架结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并实现了木架结构与砖石结构、汉式建筑形式与少数民族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加之建筑装饰及佛教造像等中国古代最高超技艺的运用,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四)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实物资料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论是造园还是建筑,它们都不仅仅是素材与技艺的单纯运用,而是把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的内涵融注其中,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如上所述,这样一座具有世界性突出普遍价值的艺术杰作,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永久传世并更好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孔府、孔庙、孔林TempleofConfucius,CemeteryofConfucius,andKongFamilyMansioninQufu    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孔庙为我国最早、最大的祭祀孔子的祠庙。占地约10万平方米,殿堂466间。主要建筑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孔府与孔庙毗邻,为孔子后裔直系子孙衍圣公住宅。孔林为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立有历代颂扬孔子的碑刻。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   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间金、元、明、清古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建筑规制和特点;1000多件汉画像石、孔子圣迹图、石仪、龙柱等反映了石刻艺术的变化和发展;5000我多块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10余万座历代墓葬是研究墓葬制度的重要实物,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的活文物。10余万件馆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礼器最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国罕有的传世同类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服饰、纺织艺术具有重要价值。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是中国为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经济史的重要资料。“三孔”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 府 圣府大门——为间五檩悬山式建筑,匾书"圣府二字",为明朝严嵩所书孔府大堂——为当年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之处   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孔府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封建帝王赐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宋至和二年(1055年)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孔府也就称“衍圣公府”。现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子孙后代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封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现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当时结婚时用的中西结合的家具。   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 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府收藏大批历史文物,最著名的是“商周十器”,亦称“十供”,形制古雅,纹饰精美,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于乾隆三十六年赏赐孔府。孔府还收藏金石、陶瓷、竹木、牙雕、玉雕、珍珠、玛瑙、珊瑚以及元、明、清各代各式衣冠剑履、袍笏器皿,另有历代名人字画,其中元代七梁冠为国内仅有。孔府并存有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至1948年的档案,内容丰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现已整理出9000多卷。孔府档案是世界上持续年代最久,范围最广,保存最完整的私家档案。  孔 庙金声玉振坊——进孔庙的起点,三间四柱式石坊   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氏。孔子为后世留下的有关道德、伦理和教育思想的言论,不仅对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东南亚,乃至全世界。中国历代帝王、文人和史学家对孔子非常祟敬,在他的家乡,当时鲁国国都兴建起大型的孔庙,修建了孔子后代子孙居住的孔府和他的墓地——孔林。1961年国务院把“三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0多间。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皇宫样式修建的。整个庙宇气势恢宏,布局严谨,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筑群(故宫、避暑山庄)之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孔庙的建筑群贯穿在南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中路从金声玉振坊起,由南向北依次要穿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圣时门、过壁水桥。进大中门后,再经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到最后一座殿堂——圣迹殿,这是孔庙的主体。由大成门向东,进圣承门,达诗礼堂、鲁壁、孔宅故井及祟圣祠、后为家庙,这是孔庙的东路。由大成门向西,进启圣门,达金丝堂、启圣殿及启圣寝殿,这是孔庙的西路。孔庙内的主要建筑有:   奎文阁   又名藏书楼,是一座专门收藏历代帝王御赐书籍、墨迹的楼阁。它三重飞檐、四层斗拱,丹墙黄瓦,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一座仅次于大成殿的高大建筑。   十三碑亭  位于奎文阁和大成门之间的院落里。13座石碑外形相同而碑文内容不同,南面8座,北面5座,俗称御碑亭。是历代帝王为修建孔庙、祭祀孔子所立的石碑而建。计有唐、宋、金、元、明、清六代巨碑50余幢。在书法艺术上,真草隶篆,座座不同,风格笔法,各有千秋。   杏坛   在大成门之后。是一座十字结脊重檐方亭,四面悬山顶,黄瓦朱栏,雕梁画栋。坛前有石刻香炉,坛侧有几株古树,是当年孔子“……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之地。即所谓“杏坛说教”是也。 大成殿——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   大成殿   为孔庙主体建筑。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其前廊10根大理石柱上各精雕两条戏珠的飞龙,工艺绝妙,实为宫殿建筑中罕见,殿内廊住皆楠木,都彩绘团龙错金。殿前有一名为“杏檀”的亭子,是孔子晚年讲学的地方,杏檀设教,弟子三千。奎文阁是三层木结构的阁楼,飞檐斗拱,造型庄严,为国内少见。其占地1800多平方米。是全国四大砖木结构殿堂(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十三陵长陵棱恩殿)之一。是一座金碧辉煌、规模宏伟的建筑,为当年祭孔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供有孔子塑像。左右有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塑像,称“四配”。两侧又有塑像12尊,他们是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颛孙师、有若和朱熹,为“十二哲”。上述16位学者是儒家学派公认的正宗继承人。殿前10根石柱是用整块巨石透雕二龙戏珠,作升腾状。造型生动,工艺精湛,是石雕艺术中的珍品。   孔庙最后一座殿堂是圣迹殿,存放以孔子的经历和故事为题材雕成的连环画石刻图。孔庙东路有诗礼堂,是当年康熙帝南巡专程赴曲阜谒孔时特意在此聆听孔子后裔孔尚任弘扬孔子学说的场所。孔子故宅在诗礼堂之后,这里是孔庙中最古老的地方,也是当年孔子居住之处。旁有古井一口,据传系孔子的饮水井,井台四周有雕花石栏。有趣的是井栏出入口的两根石柱,竟是响石,击之有金属之声。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整,集我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之大成。孔庙与北京故宫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 林 孔子墓于氏坊   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1公里,占地3000余亩,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已有2500多年历史,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孔林神道长达1000米,苍检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林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泅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芨(子思)墓。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孔子墓前东侧有三亭,是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来此祭孔时停留之处,叫作“驻跸亭”。孔林中除孔子墓外,气派较大、墓饰规格也高的,要数第七十二代孙孔宪培妻子的墓——于氏坊。墓前高大的木制牌坊上书“容音褒德”。这位于氏夫人原来是乾隆皇帝的女儿,因当时满汉不通婚,皇帝便将女儿过继给一品大臣于敏中,又以于女名义下嫁给衍圣公,故称于氏坊。孔林里还有一位名人之墓,那就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他因著《桃花扇》一书而名盛—时。他的墓穴位于内圈外侧的东北角。墓碑上刻有:“奉直大夫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孔尚任曾为康熙皇帝导游孔庙和孔林,由于他学识渊博,讲解生动而深得皇帝的赏识。西藏布达拉宫ThePotalaPalaceinLhasa     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传佛教名寺。海拔3000多米。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依山垒砌,宫殿高13层,达117米,全由花冈石砌成,飞檐金顶,雕梁画栋,气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宝库。内有宫殿、佛堂、习经室、寝宫、灵塔殿、庭院等。全部建筑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一些风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风采。大昭寺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世纪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   这三处地点风景优美,建筑创意新颖。加之它们在历史和宗教上的重要性,构成一幅和谐融入了装饰艺术之美的惊人胜景。   ◎概况   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布达拉”为梵语“普陀”的音译,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公元7世纪),当时称“红山宫”,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在红山宫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宏伟的宫殿,称“布达拉宫”。此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   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高117米。它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包括白宫、红宫以及周边与之相搭配的各种建筑。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建成于1648年。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朝南共7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此外,布达拉宫还包括有山上的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以及山下的雪老城、西藏地方政府马基康、印经院、监狱、马厩、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附属建筑。布达拉宫金顶布达拉宫圣观音殿   从五世达赖喇嘛开始,布达拉宫就成为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布达拉宫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的建筑中,蕴藏了藏、汉、蒙等民族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今天,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区的东南部,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01年)。先后被称为“惹刹”、“逻些”等,9世纪改称“大昭寺”,意为“存放经书的大殿”,清代(公元1644~1911年)又称其为“伊克昭庙”。它是西藏地区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汉藏结合木结构建筑。大昭寺初建时的只有8间殿堂。15世纪宗喀巴在此创建了喇嘛教格鲁派,寺庙的香火日渐繁盛起来。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对大昭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葺,最终形成了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高4层,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大殿的一层供奉有唐代(公元618~904年)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壁画,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和故事。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寺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更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罗布林卡位于布达拉宫西侧约2公里的拉萨河畔。“罗布林卡”在藏语中意为“宝贝园林”。它始建于公元18世纪中叶,是历世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自七世达赖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均曾对罗布林卡进行扩建,其中以八世和十三世达赖进行的扩建规模最为宏大。八世达赖扩建后,使罗布林卡明显具备了园林特点。十三世达赖主要辟建了“金色林”,并在园林西部修建了金色颇章等建筑。   罗布林卡的占地面积约为360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   罗布林卡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宫殿建筑组成,每组建筑又分为宫区、宫前区和林区三个主要部分。以格桑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第二重围墙内南院的东南部。以措吉颇章(湖心亭)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格桑颇章西北约120米处,是罗布林卡中最美丽的景区。以金色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罗布林卡西部。各组建筑均以木、石为主要材料建成,规划整齐,具有明显的藏式建筑风格。主要殿堂内的墙壁上均绘有精美的壁画。此外,罗布林卡内还珍藏有大量的文物和典籍。   ◎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   高度的建筑艺术成就    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杰作。   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建筑相结合的例证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干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例证。   保持了历史原状   布达拉宫现存的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均保存自公元7世纪始建以来,历次重大增扩建和重建的原状,真实性很高。   建筑装饰艺术的伟大成就   布达拉宫不仅在整体建筑上有着创造性的高度成就,而且它的各部分的设计、艺术装饰(雕刻、彩画等)都达到很高的成就。   重大的历史和宗教意义   布达拉宫过去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与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等意义。武当山古建筑群AncientArchitecturalComplexinWudangshanMountain     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古称太和山。方圆400公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峰奇谷险,洞室幽邃。山上有属于道教的巨大古建筑群,主要有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峰顶建于明代的金殿,以铜铸鎏金著称,是我国现有的最大的铜质建筑的珍品之一。武当山为武当派拳术发源地。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概况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丹江口市的西南部。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武当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周围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胜景环绕,风光旖旎,气势宏伟,被世人赞为“万山来朝”。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武当山建筑群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以八宫两观为主体的庞大规模。   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遗产包括: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南侧,包括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太和宫主要由紫禁城、古铜殿、金殿等建筑组成。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组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顶。古铜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门”,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   此外,武当山各宫观中还保存有各类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题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还有大量图书经籍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武当山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 武当山净乐宫复原工程效果图(4月16日摄)。净乐宫始建于明代永乐16年(1418年),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八宫之首”,原位于古均州城内。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利工程时,属淹没搬迁之列,由于各种原因,复原工程一直没有开展。净乐宫复原工程2002年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北郊动工,将于2004年6月完成主体结构。>>   ◎文化遗产   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规划严密,建筑杰出   武当山古建筑群分布在以天柱峰为中心的群山之中,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筑位置选择,注重环境,讲究山形水脉布疏密有致。建筑设计的规划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的创造力。   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武当山古建筑群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不论木构宫观、铜铸殿堂、石作岩庙,以及铜铸、木雕、石雕、泥塑等各类神像都达到了高度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道教建筑之瑰宝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始终由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皇室派员管理。现存建筑其规模之大,规划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国现存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武当山金殿及殿内神像、供桌等全为铜铸馏金,铸件体量巨大,采用失蜡法(蜡模)翻铸,代表了中国明代初年(15世纪)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重大发展。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武当山建筑群的兴建,是明代皇帝朱橡在扩展外交的同时,对内大力推崇道教,灌输“皇权神授”思想,以巩固其内部统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   主要遗产武当山太子坡风景区  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宫、南岩宫、紫云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l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   金殿: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对峙。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古铜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   紫禁城: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紫霄宫: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采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 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lO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武当山复真观   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于狮子峰前,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观门侧开9Jr匝山势建夹墙复道,状如游龙。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芷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前有五云楼,五层楼翼角立柱上架设12根梁枋,交叉叠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   “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l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1.9米,阔14.5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4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此外,在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图书经籍等,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2009年8月,武当山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正式成为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丽江古城TheAncientCity-Lijiang   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中叶),面积1.6平方公里,是纳西族聚居地。有黑龙潭、五凤楼等名胜古迹,建国后曾发现“漓江人”石。古城四周青山环绕,黑龙潭水分三条支流穿越古城而过,途中又分成条条细流入墙绕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闻名遐尔的东巴象形文字、绘画、音乐、舞蹈、东巴经等,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族独特的居住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的宝贵实物例证。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概况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风景如画的黑龙谭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楼内的天花板上还绘有多种精美的图案。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束河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筑群内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布局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青龙河自建筑群的中央穿过,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老君山“九十九龙潭”风景区,在群山和森林之中分布着众多天然湖泊。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符合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理由。   (一)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井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二)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丽江古城的纳西族建筑   (三)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刻有纳西独特的东巴象形文字的木盘   (四)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民间艺人演奏闻名于世的纳西古乐   (六)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岩格的控制和指导。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井将继续创造下去。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以上所述丽江古城是具有综合价值与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才能使其得以水久传世,井更好地发挥其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文化遗产   1、古街   丽江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1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   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有“高原水乡”美誉,“碧水绕古城”是丽江一大特色。   2、古桥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   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3、木府   木府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历经战乱动荡,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有人评价:“木府是凝固的丽江古乐,是当代的创世史诗。”   4、福国寺五凤楼   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潭公园北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1983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楼高20米,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三层共24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全楼共有32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楼尖贴金实顶。天花板上绘有太极图、飞天神王、龙凤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5月1日发行《丽江古城》特种邮票1套3枚,小全张1枚。>>   5、白沙民居建筑群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大研古城北8公里处,曾是宋元时期丽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有一个梯形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民居铺面沿街设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广场,然后融入民居群落,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大研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6、束河民居建筑群   束河民居建筑群在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 。青龙河从束河村中央穿过,建于明代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高4米、宽4.5米、长23米,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桥束侧建有长32米、宽27米的四方广场,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样可以引水洗街。平遥古城TheAncientCity-Pingyao   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至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为方形,墙高约12米,周长6.4公里,面积2.25平方公里,有瓮城、垛口、敌楼、角楼等城防设施,以及魁星楼、点将台、关帝庙等附属建筑。明、清两代均有补修,但基本上还保持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内街道、市楼、商店等仍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材料。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平遥古城墙周长约6公里,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仍雄风犹存。   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店和民居都保持着传统的布局与风貌。街道呈十字形,商店铺面沿街而建。铺面结实高大,檐下绘有彩画,房梁上刻有彩雕,古色古香。铺面后的居民宅全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整座古城呈现出一派古朴的风貌。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古城的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的双林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平遥是中国古代商业中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文化遗存   平遥古城是保存完整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古城池总面积2.25平方千米,至今还居住着4.2万城市居民,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的历史风貌。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作为“县治”的所在地,延续至今。这是中国最基层的一级城市。现在保存的古城墙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时的原状,城内现存六大寺庙建筑群和县衙署、市楼等历代古建筑均是原来的实物。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还是原来的历史形态,街道两旁的商业店铺基本上是17—19世纪的建筑。城内有3797处传统民居,其中400多处保存价值较高,地方风貌独特。 重新铺设地下管道的平遥古城明清街(2007年11月28日摄)   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存   平遥古城自有筑城活动以来,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的文化遗存数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时间长,是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宝库”的山西省范围内的一个“文物大县”。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   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的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   平遥古城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重建以后,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有文献及实物可以查证。平遥城内的重点民居,系建于公元1840~1911年之间。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微妙维肖,栩栩如生,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发达的金融城市   平遥古城在19世纪的中后期,是金融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票号总部所在地和金融业总部所在地和金融业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地方。一度时期。曾经操纵和控制了中国的近代金融业。平遥古城在票号兴盛的100多年时间中,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苏州古典园林ClassicalGardensofSuzhou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园林以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环秀山庄等为代表,集中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精华,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苏州古典园林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以及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造园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都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苏州艺圃、藕园、沧浪亭、狮子林和退思园5座园林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概况   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根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网师园也颇负盛名。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 。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始建于明代。清代时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后改为“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修建。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公元20世纪初)所形成,占地面积达62亩。拙政园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拙政园建筑布局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部。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当时称为“渔隐”。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为“网师园”。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   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独特的造园艺术,将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创造性的艺术美融为一体,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苏州园林还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所反映出的造园艺术,建筑特色以及文人骚客门留下的诗画墨迹,无不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内涵。   ◎文化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1、沧浪亭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内,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诗人苏舜钦(字子美)所筑,南宋初年曾为名将韩世忠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漫步过桥,始得入内。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沧浪石亭。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廊中砌有花窗漏阁,穿行廊上,可见山水隐隐迢迢。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与明道堂东西相对的是五百名贤祠。园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楼,看山楼北面是“翠玲珑馆”,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沧浪亭清幽古朴,适意自然,如清水芙蓉,洗尽铅华,无一丝脂粉气息。   2、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苏州潘儒巷内,东靠园林路,元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而建。因中峰原住在浙江天目山狮子岩,而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   狮子林平面成长方形,面积约15亩,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峻宇,气象森严。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洞穴岩壑,奇巧盘旋、迂回反复。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运,一草一木别具神韵。   3、留园   留园坐落在苏州市阊门外,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50亩,全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中部以山水为主,为原留园所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西、北部为清光绪年间增修。入园后经两重小院,即可达中部。中部又分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水见长,东区以建筑为主。西区南北为山,中央为池,东南为建筑。主厅为涵碧山房,由此往东是明瑟楼,向南为绿荫轩。远翠阁位于中部东北角,闻木樨香处在中部西北隅。另外还有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东部的中心是五峰仙馆,因梁柱为楠木,也称楠木厅。五峰仙馆四周环绕着还我读书处、揖峰轩、汲古得绠处。揖峰轩以东的林泉耆硕之馆设计精妙、陈设富丽。北面是冠云沼、冠云亭、冠云楼以及著名的冠云、岫云和端云。三峰为明代旧物,冠云峰高约9米,玲珑剔透,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周围有贮云庵,佳晴喜雨快雪之亭。留园建筑数量较多,其空间处理之突出,居苏州诸园之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4、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内的东北街,占地62亩,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间(1506-1521),御史王献臣所建。后屡易其主,多次改建。现存园貌多为清末时所形成。   拙政园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全园分东、中、西三个部分,中园是其主体和精华所在。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其他一切景点均围绕远香堂而建。堂南筑有黄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临水,水池中以土石垒成东西两山,两山之间,连以溪桥。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东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对景。由“雪香云蔚亭”下山,可到园西南部的“荷风四面亭”,由此亭经柳荫路曲西去,可以北登见山楼,往南可至倚玉轩,向西则入别有洞天。远香堂东有绿漪堂、梧竹幽居、绣绮亭、枇杷园、海棠春坞、玲珑馆等处。堂西则有小飞虹、小沧浪等处。小沧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乃玉兰堂。进入“别有洞天门”即可到达西园。西园的主体建筑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两馆共一厅,内部一分为二,北厅原是园主宴会、听戏、顾曲之处,在笙萧管弦之中观鸳鸯戏水,是以“鸳鸯馆”名之,南厅植有观宝朱山茶花,即曼陀罗花,故称之以“曼陀罗花馆”。馆之东有六角形“宜两亭”、南有八角形塔影亭。塔影亭往北可到留听阁。西园北半部还有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倒影楼等景点。拙政园东部原为“归去来堂”,后废弃。拙政园布局以水为主,忽而疏阔、忽而幽曲,山径水廊起伏曲折,处处流通顺畅。风格明朗清雅、朴素自然。   5、网师园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十全街。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最小的园林。原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所在,称“渔隐”。清乾隆年间宋宗元重建,取“渔隐”旧意,改名“网师园”。此后几经易主,乾隆十六年归瞿远村,加以改建,遂成今日规模。   西楼小山丛桂轩为网师园主厅,轩的南、西为两个小院,幽曲深闭,桂香满庭。轩北有用黄石叠成的“云岗”。从轩西向北,可至蹈和馆和濯缨水阁。水阁悬于池上,倚栏照水,但见波光潋滟,柳暗花明。中部为主园,有池水一泓,清澈如镜。环池建廊、轩、亭、榭,夹岸有叠石曲桥,疏密有致,配合得当。池角为园内最小的石拱桥——引静桥。桥面长仅212厘米,宽29.5厘米。西部为内园,占地一亩,自成庭园。园中有屋宇、亭廊、泉石、花草,体现了苏州庭园布置的精萃。濯缨水阁和看松读画轩隔池相望,是读书作画的所在;月到风来亭和射鸭廊遥遥相对,是观鱼和欣赏水中倒影的佳处。殿春簃自成院落,是主人读书修身之处,环境幽静,具有典型的明朝风格。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面水,全园处处有水可倚,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   6、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景德路262号,原为五代钱氏金谷园故址,几经易手,多次扩建,清道光始称环秀山庄,又名颐园。环秀山庄面积不大,占地仅一亩许,且又无外景可借,造园家移天缩地,叠石造山,成就这一方名园。   环秀山庄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特别是乾隆年间叠石名家戈裕良所叠假山,堪称一绝,占地不过半亩,然咫尺之间,千岩万壑,环山而视,步移景易。主峰突兀于东南,次峰拱揖于西北,池水缭绕,绿树掩映。山有危径、洞穴、幽谷、石崖、飞梁、绝壁,境界多变,一如天然。主峰高7.2米,涧谷长12米,山径长60余米,盘旋上下,如高路入云,气象万千。戈氏叠山运用“大斧劈法”,简练遒劲,结构严谨,错落有致,浑若天成,有“独步江南”之誉。    环秀山庄大厅四周都种植有青松、翠柏、紫薇、玉兰。万树城碧,花气袭人,为山池、建筑平添几分生机意趣。   7、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吴江同里镇东溪街,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由落职官员任兰生出资白银十万两建造。因寓有“退则思过”之意,故名“退思园”。全园简朴淡雅,水面过半,建筑皆紧贴水面修筑,园如浮于水上,是全国唯一一处贴水园建筑,体现了晚清江南园林建筑的风格。   退思园总面积为九亩八分。此园一改以往园林的纵向结构,而变为横向建造,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全园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点缀,呈现出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朗、幽静之感。   退思园集清代园林建筑之长,园内的每一处建筑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对应,具有步移景异之妙,堪称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经典之作。   8、艺圃   艺圃位于苏州市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始建于明代,曾名“醉颖堂”、“药圃”、“敬亭山房”,清初改称为“艺圃”。园内景致宜人、风格质朴,较好地保存了建园初期的格局,具有其很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艺圃的总面积约3800平方米,全园以约占五分之一的池水为中心。池水东南及西南两角各有水湾伸出,水口之上各架有形制不同的石板桥一座,使水面显得开阔流动,而无拥塞局促之感。池水之北修筑有以博雅堂为主的厅堂建筑。其南端建有小院,设有湖石花台,院南临池处建有水榭五间,两侧厢房则与池水东、西两面的厢房相连。池水之南有以土堆成的假山,并以湖石叠成绝壁、危径,既多变化又较自然,给人以奇秀之美、山林之趣,堪称园中的主要对景。池水之东有明代修筑的“ 乳鱼亭”,外有小径与各处相通。池水之西的“芹庐”小院,通过圆洞门与其它景区相隔而又相连。步入院门,即可见到院中小池,似与大池相通,这是苏州园林中的唯一一处。   艺圃的这种以池水、石径、绝壁相结合的手法,取法自然而又力求超越自然,是明清时期苏州一代造园家最为常用的布局技法。   9、耦园   耦园位于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7号,始建于清代初年,至清末改称“耦园”。此园因在住宅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园,故名“耦园”,且“耦”与“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   耦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宅园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该园的布局独树一帜,以四进厅堂的宅地为中心,东西两园与住宅之间以重楼相通。东园较大,占地面积约4亩,布局突出以山为主,以池为辅的特点。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是一组重檐楼厅建筑。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总称为“城曲草堂”。西园面积较小,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中心,分隔为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湖石假山逶迤,后院有湖石花坛,园北立有藏书楼,西南角还设有假山、花木、湖石等,意趣盎然。   耦园内最著名的景观称“黄石假山”,修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止于小厅右壁。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其东临一水池。山上不建亭阁,而在山顶、山后种植十余种花木,平添一番山林趣味。园内池水随假山向南延伸,水上架有曲桥,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了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北京颐和园TheSummerPalaceinBeijing    位于北京城区西北郊。原为清代行宫花园。金代在此建金山行宫,明代改建为好山园。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建,名清漪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改名颐和园。占地2.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有各种形式和类型的宫殿、寺庙和园林建筑3000余间,分为勤政、居住、游览三大活动区域。全园以万寿山为中心,山青水绿,阁耸廊回,金碧辉映,气魄宏伟,手法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地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   ◎概况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北京西北郊外,距京城约15公里,旧称“清漪园”。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即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环境幽雅,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文化遗产   颐和园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所组成,占地面积290.8公顷,水面(昆明湖)面积约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全园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整个景区规模宏大,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   1、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2、万寿山前景区: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是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万寿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宝云阁。登临山顶,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3、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4、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5、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清朝光绪十七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6、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7、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8、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9、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10、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11、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12、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13、铜亭(宝云阁):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14、画中游: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重要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建筑形式丰富多采,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15、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16、铜牛: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17、玉澜堂: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湖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   18、谐趣园: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19、四大部州:四大部州在万寿山后山中部,是汉藏式的建筑群。占地2万平方米,因山顺势,就地起阁。前有须弥灵境(现改为平台),两侧有3米高的经幢,后有寺庙群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北俱卢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南、西南、东北、西北还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层环状“相轮”,表示佛经“十三天”。塔型别致,造型端庄美观。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间有两个凹凸不平的台殿,一个代表月台,一个代表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北京天坛TheTempleofHeaveninBeijing   位于北京市城南。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代曾重修改建,占地约27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和黄穹宇,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有垣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黄穹宇前有著名的回音壁和三音石。天坛为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概况   天坛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圜丘”、“祈谷”两坛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长360米,宽30米的石桥相连。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北京天坛祈年殿   斋宫在西天门内,是皇帝祭天前沐浴斋戒的地方。斋宫外围有两重“御沟”,四周以回廊163间环绕。正殿月台上有斋戒铜人亭和时辰牌位亭。铜人手持斋戒牌,传说是仿照唐代名臣魏征的形象铸造的。东北角的钟楼内高悬着明成祖永乐帝在位时制造的一口太和钟,皇帝祭天时,从斋宫起驾,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圜丘坛,钟声即止。祭祀典礼结束时钟声再起,宏亮的钟声为祭祖典礼大壮声威。   天坛共占地270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以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北京天坛圜丘坛顶端眺望皇穹宇院落和石牌坊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一)天坛是华夏文明的积淀之一。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把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的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至。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是古人的杰作。   (二)天坛建筑处处展示中国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天坛祈年殿以圆形、以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又分别离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时辰,每时辰合两小时)以及象征天上的星座——恒星等。处处“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一种礼制建筑,处处象天法地)式建筑仅存的一例,是中国古文化的载体。北京天坛的标志建筑之一—回音壁   (三)天坛集古代哲学、历史、数学、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炉,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国古建中罕见的实例。天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极具科学价值,是皇家祭坛建筑群中杰出的范例。   建筑轴线北部的构图中心祈年殿,体态雄伟,构架精巧,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向中心聚拢,外部台基屋檐圆形层层收缩上举,既造成强烈的向上动感,又使人感到端庄、稳重。色彩对比强烈,而不失协调得体。使人步入坛内如踏祥云登临天界。天坛从总体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民族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天坛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天坛这个古代祭坛建筑组群,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备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把天坛这具有世界性突出价值的艺术杰作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将更有利对它的保护,使其永久传世。 大足石刻TheDazuRockCarvings    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石窟中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窟内有石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多样的处理手法,并富于地方色彩。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公元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概况   大足石刻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这里素有“石刻之乡”的美誉。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10万余尊,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最为著名和集中。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西北2公里处,始刻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至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62年)结束。北山石刻共有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共51种,以当时流行的佛教人物故事为主。它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不同于中国早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精细、技艺高超、俊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中国公元8世纪至14世纪时,民间佛教信仰及石刻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处,始刻于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至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结束。宝顶山石刻以圣寿寺为中心,包括大佛湾、小佛湾等13处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万尊,题材主要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为主,整个造像群宛若一处大型的佛教胜地,展现了宋代(公元960~1278年)石刻艺术的精华。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南,始刻于南宋(公元1127~1278年)时期,明清两代亦稍有增补。南山石刻共有造像15窟,题材主要以道教造像为主,作品刻工细腻,造型丰满,表面多施以彩绘。南山石刻是现存中国道教石刻中造像最为集中,数量最大,反映神系最完整的一处石刻群。   石篆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西南25公里处,始刻于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至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结束。造像崖面长约130米,高约3~8米,共10窟,是中国石窟中典型的佛、道、儒“三教”结合造像群。   石门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20公里处,始刻于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结束。凿刻有造像的崖面全长约72米,崖高3~5米,共16窟,题材主要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故事。此外还包括有造像记、碑碣、题刻等。石门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佛、道教结合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题材诸窟的造像最具艺术特色。作品造型丰满,神态逼真,将神的威严气质与人的生动神态巧妙结合,在中国石刻艺术中独树一帜。   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 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中国石刻艺术的风格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前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a.阐述意义   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微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b.可能的比较分析   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自公元3世纪传人中国后,分别于公元i世纪和7世纪前后(魏晋至盛唐时期),在中国北方先后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纪中叶(唐天宝之后)走向衰落。于此续绝之际,位于长江流域的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异军突起,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从而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中国石窟艺术停滞,其他地方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后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例证。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早期石窟艺术(魏晋时期,公元4至5世纪)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较为明显,造像多呈现出“胡貌梵相”的特点。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期石窟艺术(隋唐时期,公元6至9世纪)表现出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作为晚期石窟艺术(晚唐至南末时期,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于题材选择、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诸方面都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石窟艺术的典范,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大足石刻“三教”造像俱全,有别于前期石窟。以南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公元11至13世纪中叶的道教造像,是中国这一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石篆山摩崖造像中以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艺术中可谓凤毛麟角。以石篆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造像,以及以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亦极为罕见。   就保存状况而言,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保存最完好之一。   c.真实性及完整性   “五山”摩崖造像保存完好。全部龛窟与造像,除历史上对少数雕像肢体残损部分有过补塑外,未遭受大的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日常维修保护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以确凿文献、碑刻题记为依据,采用传统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在对“五山”造像主体进行保护的同时,注重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基本上没有改变其环境关系。因此,从总体上看。“五山”摩崖造像基本上保持了历史的规模、原状和风貌。   d.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1)大足石刻是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之大,造诣之精,内容之丰富,都堪称是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被誉为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的“石窟艺术陈列馆”。宝顶山大佛湾造像长达500米,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内容的准确表达。其所显示的故事内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对世人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福乐,威之以祸苦。涵盖社会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百看不厌。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精雕细琢,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不可多得的道教和释、道、儒“三教”造像的珍品。   (2)大足石刻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   大足石刻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在立体造型的技法上,运用写实与夸张互补的手法,摹难显之状,传难达之情,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务求传神写心。强调善恶、美丑的强烈对比,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文字通俗,达意简赅,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有着极大的社会教化作用。在选材上,既源于经典,而又不拘泥于经典,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反映出世俗信仰惩恶扬善、调伏心意和规范行为的义理要求。在布局上,是艺术、宗教、科学、自然的巧妙结合。在审美上,融神秘、自然、典雅三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鉴戒的审美要求。在表现上,突破了一些宗教雕塑的旧程式,有了创造性的发展,神像人化,人神合一。极富中国特色。总之。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都开创了石窟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的石窟艺术的典范。同时,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大足石刻所出现的许多有异于前期的新因素又极大地影响了后世。   (3)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大足石刻以其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把石窟艺术生活化推到了空前的境地。在内容取舍和表现手法方面,都力求与世俗生活及审美情趣紧密结合。其人物形象文静温和,衣饰华丽,身少裸露;形体上力求美而不妖,丽而不娇。造像中,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侍者像,都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宝顶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情景之广泛,几乎应有尽有,颇似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中叶间(宋代)的一座民间风俗画廊。无论王公大臣、官绅士庶、渔樵耕读,各类人物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大足石刻中的“五山”摩崖造像,可以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生活画卷,它从各个侧面浓缩地反映了公元9至13世纪间(晚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的中国社会生活,使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此完成了中国化的进程。   (4)大足石刻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按过去佛教史籍记载,中国密宗盛行于公元8世纪初叶,流行于黄河流域,至公元9世纪初日本憎人空海东传日本后,中国汉地渐至衰落。而北山、宝顶山大量造像及其碑刻文字无可争辩地表明,公元9至13世纪,密宗在四川不仅未见绝迹,而且处于兴盛。   公元9世纪末(晚唐)四川西部的柳本尊自创密宗,号称“唐瑜伽部主总持王”,苦行传道,弘扬大法。到公元12至13世纪中叶间(南宋中期),高僧赵智凤承持其教,号称“六代祖师传密印”,在昌州大足传教布道,创建了宝顶山摩崖造像这座石窟史上罕见的、完备而有特色的密宗道场,从而把中国密宗史往后延续了400年左右,为中国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页。   (5)大足石刻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   信神不信教、信仰多元化,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大足石刻作为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产物,便是其重要实物例证。一方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大主体的儒家、道教及佛教,在其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总趋势是由“相互对抗”走向“相互融合”。其表现之一,是使原本属于佛教产物的石窟艺术为道教和儒家所借用,且“三教” 创始人不分高下的出现在同一个石窟之中。大足石刻中有释、道、儒“三教”分别造像者,有佛、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像者。这些造像表明,公元10至13世纪,“孔、老、释迎皆至圣”,“惩恶助善,同归于治”的“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已经巩固;世俗信仰对于“三教”的宗教界线已日渐淡漠。另一方面,大足石刻丰富多样的造像题材又有力地反映出这一时期源于印度的佛教神抵和道教早期的神仙系统已与中国民俗信仰的神灵融合,呈现出信仰多元化的趋势。大足石刻所展示出的这种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成为后世民间信仰的基础,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大足石刻突出的地位和普遍价值,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标准的第Ⅰ、Ⅱ、Ⅲ、Ⅳ及第Ⅵ等五项。明清皇家陵寝ImperialMausoleumsofMingandQingDynasties   明清皇家陵寝是我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也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现保存完好的是明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皇家陵寝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和清西陵。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概况    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将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为圆形或长圆形,又取消寝宫,并扩大了祭殿建筑。清代沿袭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园与周围山川形胜的结合,注重按所葬人辈分排列顺序,还形成了帝后妃陵寝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   明陵综述   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建元洪武(1368),到崇祯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统治时间277年,其间经历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难之役”,下落不明,没有营建陵园外,其余15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园。   太祖朱元璋死后埋葬在南京钟山脚下,称孝陵;景帝朱祁钰,因英宗复辟遇害,初以王礼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间恢复帝号,又将王坟稍扩其制,改为帝陵,世称景泰帝陵。其余的13位皇帝均葬于北京昌平县境的天寿山一带,通称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还有生前没有当过皇帝,死后被追尊为帝的,也营建了陵园。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凤阳原墓建为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为懿祖恒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详,遂就江苏盱眙熙祖原葬处建陵葬三祖帝后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原为兴献王,朱厚熜入继大统后,追尊其父为睿宗献皇帝,将湖北钟祥原王坟扩建为显陵。    清陵综述满族人建立的清朝(1644-1911)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基至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退位,共历经12帝,统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寝,从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为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三个陵区。清东陵和西陵的陵墓从规划建制到建筑造型均仿照明朝,采用集中陵区的手法,安排总入口,从正红门开端,经统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华表,然后分达各陵区。其布局顺序为:五孔石券桥、牌楼、碑亭、三孔券桥,大月台、宫门、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后为石平桥、月台、琉璃门、五供、方城(上立明楼)、月牙城、宝城、宝顶。皇帝、皇后、亲王、公主、嫔妃的陵制级别相当严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规则。   ◎明显陵申报文本   明显陵   1、遗产的辨认   a.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b.省、市   湖北省钟祥市   c.遗产名称   明显陵   d.地图上的准确位置   位于中国湖北省钟祥市东北7.5公里的纯德山,北纬31°12’20”—31°13’00”,东经112°37’50”—112°38’09”之间。   e.地图   e—1明显陵在中国的位置图   e—2明显陵在湖北的位置图    e—3明显陵保护范围图   f.遗产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明显陵保护范围:东、西、北三面以外罗城为起点向外延伸150米,南面以山曲碑为起点向外延伸300米。建设控制地带(即缓冲区):东西两面经保护范围界桩为起点分别向外延伸500米,南、北两面以保护范围界桩为起点分别向外延伸600米和550米。   2、列入的理由   a.意义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提倡“厚葬以明孝”,每临皇帝死去,不惜用大量的财力、人力为其建造巨大的陵墓。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趣味;同时,这种动用国家力量建造的陵墓,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是中国丧葬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建筑典范。   明代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历276年,共建有18座皇帝陵墓。显陵是第12个皇帝陵墓,建于16世纪中叶,1519年至1566年(明正德十四年至嘉靖四十五年),历时46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   显陵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皇帝陵墓,因其修建时间长,用工巨大,从而形成了高水平的建筑。显陵在规划布局上,利用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将陵区四周的山川水系作为建筑构成的主体要素,“陵制与山水相称”,根据“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原则,将松林山左峰作为依托玄宫(皇帝棺椁停放的地下宫殿)的祖山,左有山脉作为陵区两侧环护的砂山,前沿的天子岗作为陵寝的案山,形成了一个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局部小环境。在建筑布局上,充分利用松林山间的台地依次安排下马碑、门、亭、望柱、石像生、坊、桥等,顺山山势引导至享殿、明楼和宝城。疏密有间,层层递进,给人以封建礼制的秩序感。建筑掩映于山环水抱之中,相互映衬,如同“天设地造” ,构成了一项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显陵在建筑手法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如一座陵墓二座地下宫殿、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形神道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同时,显陵的建造是明中叶重大事件“大礼议”的产物,关联着嘉靖初年的社会思想、信仰和一些政坛首脑人物的命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b.比较分析   显陵是18座明陵中第12座帝陵,建筑时序属于中期,在明代帝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与意义。   月芽城制度   月芽城是方城与宝顶之间的一个月芽形小院,俗称哑吧院。月芽城是供皇帝行覆土礼而设置的。每年清明节,皇帝要在此向宝顶培置13担净洁的黄土。月芽城制度由孝陵开始,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及显陵一直沿用。   前朝后寝制度   明代帝陵是按前朝后寝的制式而布局,前朝即棱恩门、棱恩殿和左右配殿等组成;后寝即方城、明楼、圣号碑、宝城、宝顶及地下玄宫等组成。前一部分是举行日常祭祀的活动中心,棱恩殿中设有三间暖阁,中间放有神寝即皇帝、皇后的神主牌位;后一部分即墓主人棺椁安寝之所。原则上只有皇帝才能进入这一区域。这一制度为显陵所继承。“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恐难概同。”明世宗崇信道教,显陵在继承“天寿山七陵之制”的基础上,又出现一些新的建置。   新旧宝城与瑶台    在明代帝陵中,显陵两个宝城的建置可谓绝无仅有。这一变化的出现与墓主人的身份变化密切相关。前宝城建于1520年(正德十五年),是墓主人为藩王时按其规制所建造的亲王坟。后一宝城建于1539年(嘉靖十八年),是墓主人被迫尊为皇帝后所建造的宝城,两座宝城之间以瑶台相连,构成一个相互关连的整体。   独特的排水系统   显陵以一条弯曲的九曲河,将松林山主脉(祖山)流下的水,巧妙地从陵区排除。九曲河上按地势高低设有聚水泄洪的堤坝,分区段保留了明净的水面,净化了陵区的环境。虽然明代各陵都非常重视陵区的排水、泄洪,开挖或利用天然河流形成御河,然而显陵御河以其排水体系之完善、体系风水理论之完美,与前七陵形成显著的区别。显陵的前后宝城各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将宝城上的水直接排向城外。此前,天寿山七陵宝城是向内排水的,其后修建的永陵、定陵继承了显陵这一排水方式。}   龙形神道的做法   显陵中轴线上修建有一条弯曲如龙形的神道,其做法是中间铺石板,两侧镶嵌鹅卵石,外边以牙子石收束,俗称龙鳞道,也为明代其他陵寝神路所无。   琉璃影壁的做法   显陵的棱恩门两侧,建有精美的琉璃影壁墙,正面为绿色琉璃的蟠枝图案,背面为双龙腾跃。是明代帝陵中的孤例。   内外明塘的做法   显陵新红门的右侧,根据地势建有一个圆形的池塘,因处在风水术中明堂的方位,故名外明塘。在棱恩殿前有一个圆形的池塘,名为内明塘。内外明塘的建置也为其他明陵所无。   “金瓶”罗城的做法    显陵作为独立的陵区,其外围建有一条长达约3.5公里的罗城,平面成“金瓶”形状。这一形制也为明陵中所仅见。此前,天寿山七陵只有陵宫区有围墙,并无单独的外罗城。显陵之后,永陵、定陵建有外罗城,这一做法还为清代帝陵所继承。   c.真实性及完整性   陵区周围的自然环境基本上保存着原有风貌,松林山、天子岗、莫愁湖等自然山体和湖泊没有变化,植被保存完好。作为陵区重要组成部分,其真实性没有变化。陵区内的建筑——下马碑、新红门、正红门、睿功圣德碑楼、石望柱、石像生群、龙风门、龙形神道、内明塘、琉璃照壁、棱恩门、棱恩殿、东西配殿、陵寝门、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两座宝城与瑶台、宝顶、九曲河、五道御河桥、外罗城、紫禁城及内罗城等,都是明代原始建筑,保存了原有的真实性。特别是两座宝顶下“仿九重法宫为之”的地下宫殿,保存完好。   这些建筑中,新红门、正红门、望柱、石像生群、龙风门、九曲河、龙形神道、琉璃照壁、双柱门、方城、两座宝城及瑶台、外罗城、紫禁城、内罗城等重要建筑保存基本完好,真实地展示了明代陵寝规制布局的完整性。   明楼屋面为1990年修复。   龙风门夹楼为1997年修复。睿功圣德碑楼屋面及碑受到损坏,其他保存完好。   五道石桥桥身基本完好,桥栏板、望柱散失。   祛恩门、棱恩殿、东西配殿明末毁于兵燹,基础和祟台基本保存完整。   神宫监仅存遗址。   神库、神厨等保存着原有的部分宫墙。    纯德山碑亭、山曲碑碑亭、御制祭文碑亭、御制溢册志文碑亭、纯德山祭告文碑亭、祭瑞文碑亭等,亭已毁,碑座、碑身、碑文等保存尚好。   d.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1、显陵的建筑与环境十分谐调,根据明代帝陵制度“陵制当与山水相称”,将松林山四周的山峦、河流作为陵墓的有机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布局:延绵起伏的山体作为陵区的依托,环护四周;弯曲的流水从陵区蜿蜓而过。松柏森森,流水潺潺,给陵区笼罩上一层庄严、肃穆,也带来一片生机。建筑依山间台地起伏布列,依次为门、亭、望柱、石像生、龙风门、桥、享殿、宝城和宝顶。错落有致,尊卑有序,掩映于山环水抱之中,如同“天设地造”,形成了一个拥有外围空间的巨大山陵,构成了一项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符合CRKTERION标准1]   2、显陵的兴建几乎贯穿于明世宗御极的始终,在此期间,康陵、水陵、昭陵也在兴建,天寿山各陵还在添建神道碑亭等;陵与陵之间因封建礼制而产生一定的趋同性而形成制式。显陵较为完整地保留了这些制式。由于世宗崇信道教,显陵又有一些新的变动,并为以后明陵所效仿。如宝顶的形制、独特的排水系统等,可以说显陵在明陵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典型的明陵,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符合CRETERION标准2]   3、显陵在建造过程中,因政治、思想观念、审美因素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一些与其他明陵所不同的特点,如一陵二宝城、内外明塘、“金瓶”形状的罗城、龙形神道、九曲河、众多的祭祀碑亭等,在明陵中别具一格,且历史悠久。[符合CRETERION标准3]   4、显陵的建造是明嘉靖初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礼议”的产物。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驾崩。因武宗没有子嗣,慈寿皇太后和首辅大学士杨廷和决定遵奉“兄终弟及”祖训,在他们炮制的武宗遗诏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 。朱厚熜登极,以明年为嘉靖元年,是为明世宗。按照封建主义的伦理,朱厚熜应过继给孝宗皇帝做儿子。但世宗为自立体系,效仿朱元璋迫尊四世先祖为皇帝的例子,追尊死去的父亲为皇帝。此举引起朝臣激烈反对,礼部尚书毛澄,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大会公卿召集言官,六十余人联名上疏,极力反对。而以张聪为代表的一小部分人,则阿谀世宗,提出“继统不继嗣”,双方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争论。1524年(嘉靖三年)朱厚熜敕渝礼部“今加称兴献帝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反对派见此“大集群臣九卿23人,翰林21人,给事中、御史、诸司郎官及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大理寺属及大学士毛纪、石瑶等200余人,相继跪在左顺门,自早至午”。世宗数次命司礼监传其手偷,令群臣退去,可是群臣依然“伏地如故”,进行抗议。朱厚熜大怒,着锦衣卫将五品以下的在场大臣逮捕杖笞,并杖死其中17人。这220余人全部逐出朝廷,还分别受到入狱、夺俸、贬官、戍边等处罚。用武力“平息”了这场长达3年的“皇考”之争。事后,朱厚熜更定大礼,称孝宗为皇伯考;追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历史事件史称“大礼议”。显陵的建造则是大礼议的物证。[符合CRETERION标准6]   3、描述   a.遗产的描述   显陵规划占地183公顷,其中陵寝部分占地52公顷,在这广阔的区域内,所有的山体、水系、林木植被都作为陵寝的构成要素来统一布局和安排。陵区后部的自然山丘为祖山,作为陵寝的依托,两侧的山体作为环护,中间台地安排建筑、九曲河婉蜒其间,前面山丘为屏山,构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格局,体现了“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陵墓的最南端建有敕封纯德山碑亭一座,平面呈方形,亭已毁,内供汉白玉石碑一通,通高3.59米,宽1.15米,上书“纯德山”三个大字,碑座、碑身、碑文和碑额保存完好。纯德山东侧天子岗建有龙首龟蚨碑亭一座,俗称“山曲碑”亭,记载着陵区的范围及管理方面的内容。陵寝外围建有高6米,厚1.6米,长达4730米,平面呈“金瓶”形状的外罗城。外罗城前端因池塘和东南砂山影响,依山就水建造歇山顶宫门一座,名新红门,面阔18.5米,进深8米,有券门三洞。门前有下马碑两座,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新红门右侧依原有天然池塘建有外明塘,外明塘后为三道御桥。过御桥为正红门,正红门红墙黄瓦,歇山顶式,面阔18米,进深7.8米,有券门三洞。进正红门神道正中毫立着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平面布局为方形,面阔进深均为18.3米,占地334平方米,汉白玉台基,下设石须弥座,上为重檐歇山顶,四边各开有券门,正中立龙首龟蚨睿功圣德碑。碑亭后63米处设御桥三座。过桥便是陵区最主要的墓饰建筑,迎面为汉白玉望柱,通高12米,下为方形须弥座,柱身为六棱形,二层束腰云盘托着圆柱形有云龙纹浮雕望柱头。望柱后排列着石像生群、计有狮子、懈貂、卧骆驼、卧象、麒麟、立马、卧马各一对;武将二对,文臣、勋臣各一对,造型生动,排列有序。其后为龙风门,作为石像生的依托,龙风门设计十分精巧,为六柱三门四楼冲天式牌楼,方柱上悬出云版,上覆莲座,莲座上各雕有一尊朝天吼、正身立火焰宝珠,石墩,坊身仿木作设额枋、花板、抱框,上额枋设有门簪,方柱前后夹有抱鼓石,影壁墙下设须弥座,上盖黄色琉璃瓦,整个龙凤门不仅洁白耀眼而且金碧辉煌。从龙凤门再越御桥便是一条长达290米的神道,该神道一反左右对称和通直的原则,作弯曲龙行状,是为龙形神道。接龙形神道是最后三座御桥。九曲河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而过,河道为砖石结构,河中根据高差建有九道拦水坝。过九曲河最后一道御桥为内明塘,内明塘为圆形,直径33米,周边砌有青石护岸。塘两边各设有碑亭一座,分别为“纯德山祭告文”碑亭和“瑞文碑”亭。内明塘后,为祾恩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建有月台,前后三出云龙丹陛,门两边有琉璃影壁,影壁正面为绿色琉璃的蟠枝图案,背面为双龙腾跃,喻意藏龙护生。祾恩门外东侧,建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西侧建有神宫监,礼生乐户直房等。祾恩门后,左右为配殿,面阔五问,进深二间,前出廊。再后为棱恩殿,歇山后抱厦宫殿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前出月台,石雕须弥座台基,雕栏龙风望柱。祾恩殿后为陵寝门,面阔三间、砖石琉璃结构。陵寝门后为二柱门,现仅存石柱,蹲龙战鼓,木构无存。二柱门后为石五供,现存供案和部分石雕供器。供案两侧各有碑亭一座,分别为御赐祭文碑亭和御赐谥册志文碑亭。供案后是方城明楼,方城面阔、进深皆为22.2米,设券门一道,门前有御道踏跺。门后左右设有御道台阶以供上下。方城上建有明楼,面阔、进深均为17米,重檐歇山顶,石须弥座基础,四道券门。内供“大明睿宗献皇帝之陵” 圣号碑,通高4.69米。方城后左右连接着前后宝城,前宝城呈椭圆形,东西宽112米,南北长125米。宝城内为宝顶,宝顶下为1519年(正德十五年)所建玄宫。宝城与方城之间建有月牙城,内有琉璃影壁一座。前后宝城由瑶台相连。瑶台为长方形,面阔11.5米,进深40.5米。后宝城为圆形,直径110米。内为宝顶,宝顶下为1539年(嘉靖十八年)所建地下玄宫,玄宫内停放着恭喜献皇帝和皇后棺停。后宝城与瑶台之间建有月牙城,内有琉璃影壁一座。两座宝城上共有向外悬挑的散水螭首16个,设计精巧,为独特的排水系统。陵区外围沿祖山、东西砂山、案山建有显陵卫、东果园、西菜园、更铺及巡山铺等。   b.历史沿革   显陵为明睿宗献皇帝朱祐杬和献皇后的合葬墓。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明孝宗朱祐樘的异母弟、明武宗朱厚照的叔父。生于1476年(成化十二年七月初二),生母为朱见深的宸妃邵氏。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封为兴王,1494年(弘治七年九月十八)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市)。1519年(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七)薨逝,享年44岁。明武宗朱厚照赐谥为“献”,在松林山选定吉地,按亲王规制坟园,翌年四月初三安葬。1521年(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无嗣崩殂,根据太祖朱元障“兄终弟及”的遗训,袭封为兴王不久的朱厚熜被迎往北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朱厚熜即帝位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帝。1521年(正德十六年十月)推尊朱祐杬为“兴献帝”;1523年(嘉靖二年)“命兴献帝家庙享祀乐用八佾”;1524年(嘉靖三年三月)又加尊为“献皇帝”,七月献皇帝神主奉安于奉先殿东室观德殿,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九月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1526年(嘉靖五年九月)“奉安恭穆献皇帝神主于世庙;1538年(嘉靖十七年九月)则追尊庙号为“睿宗”;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恭喜献皇帝神主供入太庙。   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原有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1523年(嘉靖二年四月),兴献王坟原覆黑瓦换为黄琉璃瓦,并修筑神路桥等。1524年(嘉靖三年三月),王坟正式更名为显陵。同年八月,显陵太监杨保邀宠进言“陵殿门墙规模狭小,乞照天寿山诸陵制更造”,被工部尚书赵璜以“陵制当与山水相称,恐难概同”为由谏止。然而朱厚熜私亲推尊,于1527年(嘉靖六年十二月),“命修显陵如天寿山七陵之制”,修葺宝城、宝顶并重建享殿,增建方城明楼、睿功圣德碑楼、大红门,并在龙凤门前的神路两侧建置了望柱和12对石像生等,开始大规模的改建。1531年(嘉靖十年二月),又将松林山救封为“纯德山”,立碑建亭。1532年(嘉靖十一年十月),改建工程告一段落。1538年(嘉靖十七年十二月),朱厚熜的生母章圣皇太后病逝,朱厚熜亲赴北京昌平天寿山,在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准备将显陵北迁,并下命武定侯郭勋和工部尚书蒋瑶等督工建造新陵,并 “欲迎皇考梓宫迁于此”。然而,从1524年(嘉靖三年)以来,显陵改迁天寿山之议,一直遭到朝臣及章圣皇太后的反对,使朱厚熜夙存顾忌,从大峪山回宫后,又决定奉母后棺椁南下合葬显陵。翌年正月朱厚熜南巡承天府,由于“启视显陵玄宫有水”,他又降谕礼部:“皇考显陵,昔者建造狭隘,虽尝增修,犹多未称。兹朕躬诣陵下,与诸左右大臣周阅山川,更卜吉兆,重建玄宫,以妥皇考皇妣神灵于无穷。”驾临显陵展谒后,又“骑登陵山,立表于皇考陵寝之北……命改营焉”。当月,工部左侍郎顾麟等受命督工,按朱厚熜钦定“图式”兴建新的玄宫,并用一座称为“瑶台”的高大砖石平台,将新旧宝城串联起来,形成了明代帝陵中前所未有的特殊格局。1539年(嘉靖十八年三月),朱厚熜南巡后返京,四月视察大峪山陵寝,并与显陵风水形势进行比较后,认定“峪地空凄,岂如纯德山完美;决用前议,奉慈驾南袝”。大峪山地宫便空置下来。五月世宗派京山侯崔元护送母后灵柩南袝,七月同朱祐杬合葬在显陵新玄宫内。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改荆州左卫为显陵卫,以正军李貌才等1200余充之。九月,命修显陵祾恩殿,遣内宫监太监黄锦,同巡抚湖广右侍郎陆杰提督工程。此后,显陵建设继续进行,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四月),下命改建享殿即祾恩殿“如景陵制”。以工部右侍郎卢勋兼都察院右莶都御史提督工程。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七月),诏修显陵二红门左角门、便路及御桥、墙等。扩建工程直到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九月)才最后完竣。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九月),又遣工部左侍郎张守直重修祾恩殿,显陵的建造才告一段落。   明末,显陵遭到破坏,据谈迁《国榷》记载1642年(祟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至承天。……攻显陵,焚享殿”,地面建筑木构部分毁坏。   清代,显陵在地方官员的干预下,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显陵现存一通咸丰年间的石碑记载着地方官员要求乡里保护显陵的告示。◎清东陵申报文本   清东陵   1.遗产的辨认    a.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b.省、市〔县)   河北省遵化市   c.遗产名称   清东陵   d.地图上的准确位置   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经117°38’,北纬41°11’。   e.地图   e—1清东陵在中国的位置图   e—2清东陵在河北省的位置图   e—3清东陵保护范围图   f.遗产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遗产保护范围244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即缓冲区)7800公顷   2.列入的理由   a.意义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园之一,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昌瑞山下,在这里共建有15座陵寝(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纪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埋葬帝、后、纪及皇子、公主等共161人。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中华民族具有“敬祀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历来十分重视对死者的安葬和祭祀,这不仅是为了缅怀和纪念,也借此祈求祖先对后世的荫护。作为封建统治者则将其作为关乎国祚盛衰、帝运长短的要工重典来对待。到了清代,更把这种理念推向了高峰。在陵寝的选址和规划设计中,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着力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将人的精神融铸于大自然之中,造成一种崇高、伟大、永恒不朽的意象。在建筑规模和建筑质量上,则力求做到恢宏、壮观、精美,以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炫耀皇家的气派和威严,从而成为皇权物化的表征。作为清代皇家陵园之一的清东陵正是这一传统文化的不朽载体。   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清东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b.比较分析   陵寝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陵寝的规制因受当时社会思想、经济实力、帝王意识、审美标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各具特色。西周以前,多为木椁大墓,地面不封不树;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秦汉时期的帝王陵寝,封土形状多为覆斗式,并以营造豪华扩室和堆筑高大封土为这一时期的特色;以李世民的昭陵为代表的唐朝陵寝,因山为陵,在山腰开凿墓室,展现了大唐盛世的风貌。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因战争频仍,国力颓弱,陵寝规制相对缩减;元朝帝王死后则实行深葬,地表不留任何痕迹。中国古代陵寝的发展经过这一段近四百年的低潮之后,开始进入一个辉煌时期—— 明清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对前代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将覆斗式封土改为圆式宝顶,增加祭奠设施;改方形院落为多进长方形院落,创立了一个崭新的陵寝制度。清代陵寝不仅承袭了明代陵制,而且作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从而把中国古代陵寝营建活动推向了最后的顶峰。首先,清代陵寝更加注重环境质量。不仅要对水文、地质、气候等诸因素进行严格的考察,而且更注重山川形势,要求所选的环境能够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其次,清代陵寝更加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建筑序列配置上与周围的山川形势互相呼应,以营造一个合乎理想的陵寝氛围。其三,清代陵寝更加注重建筑质量,不仅坚固宏整,而且富丽堂皇。作为清代帝王陵园之一的清东陵在以上几个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是清代帝王陵寝的杰出代表。   c.真实性与完整性   c—1环境风貌   清东陵的环境是由山川、河流、林木、植被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更好地保持和恢复原有风貌,除对原存古树进行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外,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栽植树木,绿化造林。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周围陵山已松柏成荫,郁郁葱葱。从1997年起,又在各陵神路两侧及一些重点地段恢复仪树带,以期再现昔日风貌。   c—2陵寝建筑   清东陵15座陵寝原有各类建筑物、附属建筑物580座(组),现存508座(组),占原建筑总数的87.6%;14500多米长的神路则完整留存至今。这些建筑和神路都保持了清东陵的总体格局和建筑原貌。   在古建维修工作中,由于严格遵守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现存的建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形制、结构、色调和工艺;对于已经毁掉的建筑物,除因保护工作的需要,按原形制复建了部分看护用房(值班房)外,大部分只做了遗址保护;对于神路,则实施了原状保护,只在神路两侧修筑了辅路,以防车辆碾轧,从而保持了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d.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d—1清东陵具有较悠久的历史   清东陵自1661年开始营建,历时247年才告结束。最早的建筑物距今已近400年,最晚的建筑物距今也近百年,不仅反映了从清初到清末陵寝规制演变的全部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清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   d一2清东陵是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具特色的例证之一   清东陵是中国陵墓营建活动高峰期的代表作。在环境质量、山川形势、陵寝建筑以及陵寝建筑的配置与山川形势的结合上都达到了最为完美的地步,成为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富特色的例证之一。   d—3清东陵的环境及建筑具有相对的脆弱性   随着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各类建筑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及电力和通信设施等将会大量增加,很容易对陵寝环境造成破坏。   清东陵大部分建筑物为砖木结构,具有易糟朽、易燃烧的特点。一些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和艺术品长期处在野外,遭受风剥雨蚀,极易风化,因此具有相对的脆弱性。   d—4清东陵葬有不少对清代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在清东陵下葬人物中,不乏对清代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辅佐世祖、圣祖的清初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开创“康乾盛世”的圣祖康熙大帝和高宗乾隆皇帝;清末两次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等。这些人物在清代历史舞台上都扮演过重要角色,主宰国家命运,叱咤风云,在国内外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们的陵寝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清东陵完全符合世界遗产名录标准(Ⅰ)、(Ⅲ)、(Ⅳ)、(Ⅴ)、(Ⅵ)各项。    3.描述   a.遗产的描述   a—1自然条件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余脉昌瑞山南麓,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土质优良,植被良好,以常青乔木松柏为主的人工森林长势繁茂,覆盖率高达71%,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a—2山川形势   清代帝王在选勘陵址时,以中国传统的“风水学”理论为依据,刻意追求“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清东陵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体现。陵区东侧的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势皆西向,俨然左辅;西侧的黄花山似白虎雄踞,势尽东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龙播凤翥,玉陛金阙,如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钟,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案山影壁山圆巧端正,位于靠山、朝山之间,似玉案前横,可凭可依;水口山象山、烟墩山两山对峙,横豆陵区之南,形如阙门,扼守隘口。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夹流,顾盼有情;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a—3陵寝格局   清东陵的15座陵寝是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的传统观念设计排列的。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其余皇帝陵寝则按辈分的高低分别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同时,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其统绪嗣承关系十分明显,表达了瓜瓞绵绵、生生息息、国祚绵长、江山万代的愿望。   a—4建筑序列   清东陵各座陵寝的序列组织都严格地遵照“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既要“遵照典礼之规制”,又要“配合山川之胜势”。在这方面,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足可称为成功的范例。孝陵以金星山为朝山(陵寝正前方所对之山),以影壁山为案山(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小山),以昌瑞山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连线即为孝陵建筑的轴线。由于金星山、昌瑞山之间的距离长逾8公里,为突出体现二山的关系而又能形成恢宏的气势,营造者特意设置了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将自石牌坊(用石料构筑的牌楼,是陵区入口的标志物)至宝顶(地宫之上的封土)的几十座建筑贯穿在一起,并依山川形势分成了三个区段。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间长约1.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宽大的石牌坊和高耸的神功圣德碑亭(内竖为皇帝歌功颂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称大碑楼),与拔地而起的金星山及平圆的影壁山相呼应。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桥间长约3.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石像生(设在神路两旁的石人、石兽雕塑群)、龙凤门(由三间石雕火焰牌楼和四段琉璃壁组成的门坊)、一孔桥、七孔桥和五孔桥等低平建筑,以同周围的平坦地势相协调。三是五孔桥至宝顶间长约1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集中配置了神道碑亭(内竖镶刻帝后谥号石碑的方亭)、隆恩门(陵院的大门)、隆恩殿(举行大祭活动的主要殿堂)、方城(砖砌的方形城台)、明楼(建在方城之上的内竖墓碑、檐挂陵名匾额的方亭)、宝顶、宝城(围绕宝顶的城墙)等主要礼制性建筑。并且这些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与昌瑞山及两侧护砂(陵寝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实现了“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给人以“高而不险,低而不卑,疏而不旷,密而不逼”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良好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受。    a—5建筑精品   在清东陵这座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园内有着大量的优秀建筑精品。这些精品不仅代表了当时最高建筑水准,而且反映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成就。   孝陵神路   孝陵神路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宝城、室顶,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连线,将孝陵的数十座形制各异、多彩多姿的建筑相贯串,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序列层次丰富、极为壮观的陵区建筑中轴线。它虽然因势随形,多有曲折,但曲不离直,明确显现了南北山向的一贯,配合了山川形势,强化了主宾朝揖的天然秩序,产生了极富感染力的空间艺术效果。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也是最壮观、最富艺术性的神路。   孝陵石牌坊    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十一楼,面阔31.35米,高12.48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夹杆石的顶部圆雕麒麟、狮子,看面分别浮雕云龙、草龙、双狮戏球等图案。梁枋上雕刻旋子彩画。折柱、花板上浮雕祥云。斗拱、椽飞、瓦垅、吻兽、云墩、雀替均为石料雕制,做工细巧,刻技精湛,历经数百年毫无走闪之迹,像这样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在国内已不多见。   孝陵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鋑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   孝陵七孔拱桥    拱形桥在石桥中是等级最高的一种。七孔拱桥在清东陵只孝陵有一座。桥长110米,两侧安设石栏板126块,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远观似长虹卧波,雄伟壮观。   裕陵圣德神功碑亭   重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覆顶,厚重的墩台四面各辟券门。亭内高6.64米的两统石碑分别竖立在两只巨大的石雕龙跃之上,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碑文由仁宗嘉庆皇帝撰写,文字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亲书。此碑至今保存完整无损,字迹清晰。亭外广场四角各竖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华表。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身、云板、承露盘和蹲龙组成。柱身上雕刻着一条腾云驾雾的蛟龙,屈曲盘旋,奋力升腾,寓动于静,栩栩如生。八角须弥底座和栏杆上亦雕满了精美的行龙、升龙和正龙,一组华表上所雕的龙竟达98条之多。   裕陵地宫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其地宫由九券四门构成,进深54米。从第一道石门开始,所有的平水墙、月光墙、券顶和门楼上都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五方佛、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刀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像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是研究佛学和雕刻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目前在中国已发掘开放的陵寝中像这样的地宫,只此一例。   菩陀峪定东陵三殿   菩陀峪定东陵是慈禧皇太后的陵寝。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修豪华。木构架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梁枋彩画不做地仗,不敷颜料,而在木件上直接沥粉贴金,其图案为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殿内墙上雕有寓意“万福万寿、福寿绵长”的砖雕图案,并全部筛扫红黄金。三殿的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盘绕半立体的镀金铜龙。封护墙干摆到顶,拔檐砖上雕有“万福流云” 图案。大殿周围的石栏杆,无论栏板、望柱还是抱鼓石上,全部浮雕各式龙凤呈祥、海水江崖图案。殿前丹陛石以高浮雕加透雕的技法,把丹凤凌空,蛟龙出水的神态刻画得维妙维肖,是一件难得的石雕艺术杰作。贴金的彩画、扫金的墙壁、镀金的盘龙、精雕细刻的石栏杆,把三殿装饰得金碧辉煌,精美绝伦。这种豪华装修不仅在明清两代皇陵中独一无二,就是在皇宫大内也难以见到。   裕陵玉带桥   裕陵玉带桥在隆恩殿后、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单孔拱券,三桥并排。桥面两侧安装白石栏杆,龙凤柱头。该桥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小巧玲珑。这种规制的石桥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a—6内葬人物   孝陵:内葬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他是清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后的第一帝,在位18年。与福临合葬的还有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孝康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孝献皇后是顺治帝的宠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景陵:内葬圣祖康熙皇帝和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纪。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为入关后第二帝,在位61年,是清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出兵击退盘踞在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城的沙俄侵略军,遏制了沙俄对华的侵略野心。他曾多次平定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部分上层分子分裂祖国的叛乱。玄烨注重农业,大力治理河患,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热心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素有“康熙大帝”之美誉。他本人虚心好学,多才多艺,天文地理、诗词歌赋、书法算学都比较精通。孝诚皇后是玄烨的嫡皇后、被废黜的皇太子允礽的生母。孝恭皇后是世宗雍正皇帝的生母。   裕陵:内葬高宗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 1799)是清朝中期的著名君主。他25岁登基,在父、祖文治武功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勤于政事。政治上,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开荒。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在他统治期间,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他在位60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帝,享年89岁,是我国封建社会寿命最长、掌实权时间也最长的皇帝。孝贤皇后是弘历的嫡皇后。孝仪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生母。   定陵:内葬文宗咸丰皇帝和孝德皇后。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l—1861),在位11年中,国家始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逃到热河,死在避暑山庄。孝德皇后为奕詝的嫡福晋,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惠陵:内葬穆宗同治皇帝和孝哲皇后。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是慈禧的独生子,6岁即位,卒年19岁。他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昭西陵:内葬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本布泰(1613—1687)。她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庄妃,是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曾协助皇太极处理国政,又先后辅佐了顺治、康熙两代幼主,为大清江山的开创作出了贡献,被史家誉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   孝东陵:内葬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21岁时被尊为皇太后,77岁死,当了57年皇太后。她是清代当皇太后时间最长的一位。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   普祥峪定东陵:内葬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她是咸丰帝的皇后。咸丰帝死后,曾与慈禧在同治、光绪年间两次垂帘听政达20年之久。   菩陀峪定东陵:内葬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俗称西太后。她原是咸丰帝的一名贵妃。咸丰帝死后,她与恭亲王奕訢合谋,发动了“辛酉北京政变”,登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在她统治前期,一方面拉拢满汉勋旧贵族势力,另一方面又支持洋务派走靠西法强国之路。她利用汉族地方武装,同时又借助洋人力量,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使清朝统治得到了相对稳定,出现了所谓的“同治中兴” 。在中后期,由于外国的侵略扩张,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进程。慈禧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扼杀了“戊戌变法”,扑灭了义和团烈火。到晚清,迫于形势,她也采取了一些立宪新政之举。慈禧作为一个女人,垂帘听政、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景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帝的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b.历史沿革   b—1陵寝营建历史    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随着清王朝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的发展变化,清东陵的营建活动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1661年(顺治十八年)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营建,1664年(康熙三年十一月)主体工程告竣。1668年(康熙七年)营建神功圣德碑亭。该陵规模十分宏大,体系相当完整,成为清东陵陵园总体格局的奠基之作。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诚仁皇后崩逝,开始筹建景陵。1676年(康熙十五年)破土兴工。1681年(康熙二十年)孝诚、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时,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竣工时间待考)。与此同时,埋葬康熙帝纪摈的景陵纪园寝也随着完工,成为清王朝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纪园寝。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遗命,在风水墙外,大红门东侧建造暂安奉殿。37年以后即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是年农历二月初三动工,年底建成。在孝庄文皇后的暂安奉殿建成不久,康熙皇帝就在孝陵东侧为孝惠章皇后兴建陵寝,约于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建成(准确年代待考)。这是清王朝营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开创了清代为皇后单独建陵的先例。因位于孝陵东侧,又与孝陵为同一体系,故名为“孝东陵”。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的万年吉地确定在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营建泰陵。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乾隆皇帝即位不久,为报答祖母辈的康熙皇帝的悫惠、惇怡两位皇贵太妃的抚育之恩,特在景陵东旁为她俩单独修建了园寝(其兴工、竣工日期待考),称景陵皇贵妃园寝,俗称双妃陵。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将东陵境内的胜水峪确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翌年二月破土兴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99年(嘉庆四年)定名“裕陵”。该陵堂局开阔,建筑宏伟,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富丽堂皇,堪称上乘之作。1747(乾隆十二年)裕陵纪园寝破土动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55年—1762年(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又进行了扩建,增建了方城、明楼、宝城和东西配殿。为了平衡东陵和西陵的关系,1796年(嘉庆元年)太上皇弘历曾谕令以后各帝陵按昭穆次序在东、西两陵分建。道光皇帝即位以后,遵照此谕,1821年(于道光元年)在东陵境内的宝华峪营建陵寝,1827年(道光七年)建成。其纪园寝和公主园寝也随之完工。宝华峪陵寝建成第二年因发现地宫渗水,道光帝震怒,不仅严惩了建陵臣工,而且不顾昭穆东西分建的谕旨,另在西陵境内相度陵址,随之将已建成的东陵宝华峪陵寝及纪园寝废掉,拆运到西陵重建,于是在东陵界内留下了一片废墟。咸丰皇帝即位以后,即命大臣在东、西陵两地相度陵址,最后选定在东陵界内的平安峪。1859年(咸丰九年)破土兴工。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陵工受阻。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以后,陵工才被迫加紧进行。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才最后完工,命名“定陵”。随后纪园寝也相继告竣。修建定陵时由于战败赔款,国库十分空虚,不得已选用了宝华峪道光帝弃陵的大量旧料,建筑质量大不如前。1873年(同治十二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在定陵东侧二里许的普祥峪和菩陀峪同时破土兴工,1879年(光绪五年)同时完工。但16年以后,慈禧皇太后倚仗独掌朝纲之机,以“年久失修” 为借口,下令将自己的陵寝进行重修。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工,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完工,历时13个年头。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装修之豪华,建筑之精美,使与之毗邻的慈安陵为之逊色。因为这两座陵都位于定陵东侧,且从属定陵,故统称为“定东陵”。慈安皇太后的陵单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皇太后的陵单称为菩陀峪定东陵。同治皇帝生前未选择陵址,在其驾崩后才仓促相度,陵址确定在东陵界内的双山峪,定陵名为“惠陵”。1875年(光绪元年)动工,1878年(光绪四年)建成。位于惠陵西侧的纪园寝也在1876年—1878年(光绪二年至四年)问建成。由于国力维艰,建筑材料低劣,加之施工仓促,仅过了21年,到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竟发现隆恩殿大木构件多有伤折、糟朽现象,不得已拆掉重建。重建工程于当年(1899年)开工。由于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事件,工程一度搁浅,到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才结束,历时8年之久。接连不断的大规模营建皇陵的活动,不仅极大地耗费了国帑,而且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特别是光绪年间屡兴大工,更使本来十分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   b—2陵寝规制沿革   清朝入关以前,已经在关外营建了3座皇帝陵,即水陵、福陵和昭陵。这三座陵寝规制各异,说明当时并无定制。入关以后营建的陵寝,基本因袭了明陵规制,但并非一成不变,不同时期营建的陵寝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皇帝陵    自顺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后,清代皇帝陵的规制就已基本形成。其布局可分为三个区,即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孝陵的神路区建筑配置最为丰富,自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东西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供谒陵者更换衣服、临时休息的殿宇)、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龙风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东西下马牌、三路三孔桥及平桥。宫殿区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营建,自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焚烧纸、锞的场所)、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宫门以北部分环以围墙,前后三进院落。神厨库区位于宫殿区前左侧,其建筑有:神厨(做祭品的厨房)、南北神库(储存物品的库房)、省牲亭(宰杀牛羊的场所),环以围墙,坐东朝西。围墙外建井亭。三个区的所有带屋顶的建筑(包括墙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黄琉璃瓦覆顶(包括墙顶)。其中大红门为单檐庑殿顶建筑;圣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楼和省牲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服殿、隆恩门、配殿、燎炉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朝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神厨、神库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陵寝门为琉璃花门;井亭为盝顶建筑;班房为单檐卷棚顶建筑。   入关第二帝康熙皇帝的景陵承袭孝陵规制,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与孝陵相同,惟神路区有较大改动。主要表现在:一、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二、圣德神功碑亭改竖双碑,分书满汉碑文。三、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四、改龙风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道光年间,为求划一,谕今将牌楼门也称龙风门)。五、裁撤了七孔桥、一孔桥,保留了五孔桥和三路三孔桥。六、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入关第四帝乾隆皇帝的裕陵基本承袭了景陵规制,但稍有展拓。一是神路区的牌楼门以北增加了一孔拱桥。二是石像生增至8对,比景陵多出3对。三是在陵寝门前增设了三路一孔玉带桥。四是在三路三孔桥两侧对称地各增设了一座三孔平桥。   入关第七帝咸丰皇帝的定陵基本沿用了祖陵的规制,但又仿效了其父道光皇帝慕陵的某些做法,裁撤了圣德神功碑亭、一孔拱桥、二柱门,将陵寝门前的玉带桥改为三座平便桥,将石像生改为5对。   入关第八帝同治皇帝的惠陵规制更为减缩,不仅未建石像生,连与孝陵相接的神路也被撤掉,成为割断统绪的孤陵。   皇后陵   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后陵是孝惠章皇后(顺治帝的皇后)的孝东陵,其布局为:神路区仅设一路三孔桥,宫殿区不设二柱门,其余则与皇帝陵相同。但由于当时制度尚不完备,在该陵内又埋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因此形成了皇后陵兼纪园寝的局面。    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是清王朝营建的最后两座皇后陵,其规制基本参照了孝东陵,但又有所区别。一是在神路区增建了下马牌和神道碑亭,三孔拱桥两侧对称地增建了平桥;二是陵内不再埋葬妃嫔,比起孝东陵来规制有所展拓。   埋葬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由于是由暂安奉殿改建而成,因而规制极为特殊。一是神路区只设下马牌和神道碑亭,未设桥涵;二是宫殿区建了两层围墙,外层围墙的正面设置了隆恩门,内层围墙的正面设置三座琉璃花门;三是陵寝门设置在隆恩殿左右的卡子墙上;四是隆恩殿为清代建筑等级最高的重檐庑顶。其规制与其他皇后陵迥异,当为特例。   妃园寝   在清东陵营建的第一座妃园寝是景陵妃园寝,其布局只有宫殿区。自南向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和平桥、东西厢房、东西班房、宫门、燎炉、享殿、园寝门。后院建49个小宝顶。厢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顶。大门、享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并以绿琉璃瓦覆顶。景陵妃园寝成为后世妃园寝的蓝本。景陵皇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二座纪园寝。乾隆皇帝出于对康熙帝的两位皇贵妃的尊重和孝顺,拓展了规制。与景妃园寝相比,有以下三点不同:一是增加绿瓦单檐歇山顶的东西配殿;二是享殿月台前设置了丹陛石;三是为两位皇贵妃各建立了方城和绿瓦单据歇山式的明楼,从而该园寝成为清代等级最高的妃园寝。 ◎清西陵申报文本   清西陵   1.遗产的辨认   a.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b.省、市、县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c.遗产名称   清西陵   d.地图上的准确位置   东经115°13’—115°25’,北纬39°20’—39°25’之间。   e.地图   e—1清西陵在中国的位置图   e—2清西陵在河北省的位置图   e—3清西陵保护范围图   f.遗产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清西陵重点保护范围面积184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即缓冲区)面积4758公顷。   2、列入的理由   a.意义    清西陵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3座纪园寝、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福寺、行宫)是中国陵寝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上辉煌壮丽的一页。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4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纪园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其规模与原貌仍存。亲王、公主、阿哥园寝大部保存相当完好,行宫、永福寺虽历经沧桑,但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寝建筑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b.比较分析   中国的古建筑在中国这一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影响下,经历了几千年的自然演变和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创造了无数优秀作品,并且对邻近国家的建筑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清西陵的古建筑群的形成正处于中国古建筑艺术的最鼎盛时期,集中体现了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最高水准。特别是其大木结构、斗拱、石雕、木雕、完善的排水系统等,实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精美杰作。   清西陵4座帝陵附属陵寝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慕陵建筑的裁减(清朝陵寝中第一个裁去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明楼、宝城等)、崇陵陵寝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亡,由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轨迹。而葬在清西陵崇陵及其纪园寝的清朝末期人物光绪皇帝和珍纪的命运,更记录了慈禧皇太后独霸朝廷、丧权辱国、祸国殃民的历史。而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博仪的寝宫工程由于清王朝的被推翻而终止,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结束的实物例证。就保存状况而言,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寝之一。   如泰陵作为典型的清式宫殿式建筑群,不但更注重以最完美的融山水环境、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中国“风水”相法为选址依据,形成山形河流作为“风水”中强调的靠山、案山、照山,龙脉和水口,建筑与整体布局也最为完整与巧妙,更加注重实用性;建筑风格与规制更加精美豪华,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并由于雍正皇帝在西陵首建泰陵,从而产生了“昭穆相问的兆葬之制” 。(由于世宗雍正皇帝首先在西陵建陵后,其子高宗乾隆皇帝认为如自己也随其父在西陵建陵,会使已葬于清东陵的圣祖康熙皇帝、世祖顺治皇帝受到冷落,如果在东陵建陵,同样又会使其父雍正皇帝受到冷落。为解其难,乾隆皇帝定下制度,即从乾隆以后各朝皇帝建陵须遵循“父东子西,父西子东”的建陵规制,如父亲葬东陵,则儿皇帝葬西陵,父葬西陵,则儿皇帝葬东陵,称之为“昭穆相间的兆葬之制”)这种墓葬制度形成了清东陵、清西陵现有的格局,也形成了清东陵、清西陵两大陵墓群与中国明朝以前历代皇家陵寝建陵制度的根本不同之处。   c.真实性及完整性   清西陵14座陵寝及两座配属建筑群中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3座纪园寝、1座王爷园寝、l座水福寺、1座行宫等13座建筑群保存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3月4日清西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成立西陵文物保管所后,在日常维修保护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即尽最大努力保存文物的真实性)的原则,以确凿文献和档案资料为依据,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未增加一座建筑,从主体建筑,大木结构、规制,甚至连门窗格扇等都保持原状,成为修缮、参观清代陵寝的样本。在对清西陵建筑主体进行保护的同时,亦注重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基本上没有改变其环境关系,15000余株古松柏林的完好保存又是清西陵环境风貌的真实写照。因此,从总体上看,清西陵这处古建筑群较好地保持了历史的规模、原状和风貌。   d.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d—1清西陵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清西陵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其建筑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在中国皇家陵寝建筑中绝无仅有。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布局与形制最符合中国的“风水”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帝陵。泰陵前3座精美的石牌坊和大红门构成西陵的总门户。昌陵建筑与泰陵规制相同,但其隆恩殿内以花斑石漫地非常独特,有“满堂宝石” 之誉;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筑木构架均为楠木,并以精巧的雕工技艺雕刻出1318条形态各异的蟠龙和游龙。祟陵殿宇木构架均为钢铁木,质地坚硬,被称为铜梁铁柱,其地宫内的石雕佛像精美无比。永福寺、行宫和亲王、公主园寝则是清陵建筑中完整保存的珍品。整个清西陵气势磅赡,雄伟壮观,实为中国陵寝古建筑中的精美杰作。   d—2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清西陵402座古建筑,基本上是相沿明代帝后纪陵寝建筑样式修筑而成,它依据清宫式作法,在严格遵守森严等级制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大红门前石牌坊一改历代皇家陵寝均设1架的规制而增加至3架,在用料、工艺上更细腻、精美;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他清陵油饰彩绘作法,采用在原木上以蜡涂烫,壮美绝伦。自道光始,在陵寝建筑上稍有衰落,但是裁撤石像生、圣德神功碑亭、明楼、方城等建筑和以石牌坊代替琉璃门,又形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新模式。昌西陵罗圈墙及宝顶前神道产生回音效果,隆恩殿内藻井独有的丹凤彩绘,又成为中国陵寝建筑的一个特殊例证。正由于清西陵拥有众多的独到之处,从而构成清代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   d—3清西陵古建筑及环境具有一定脆弱性清西陵的古建筑以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大木结构易腐朽、易燃烧,砖石结构又易风化、侵蚀,围绕陵墓的高火险等级古松柏又对陵寝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另外,随着周边工农业的发展,如若控制不当,又会对陵寝造成人为不良损害:因此,清西陵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又存在明显的脆弱性。   d—4清西陵体现了满清王朝信仰佛教的例证   永福寺是一座专门为陵寝祭祀而修建的皇家御用喇嘛庙,是清代皇帝尊崇喇嘛教的充分体现。在中国2000多年的陵寝建筑史上,由于清东陵的隆福寺及明代帝王陵寝中的佛寺都已不存在,清西陵的永福寺成为明、清皇家陵寝御用寺庙的孤品。同时,水福寺的保存也为满清王朝尊重、信仰藏传佛教提供了实物例证。   综上所述,清西陵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Ⅰ、Ⅲ、Ⅳ、Ⅴ、Ⅵ。   3.描述    a.遗产描述   清西陵坐落在易县境内,16处古建筑群及15000余株古松分布在西陵镇和梁格庄镇。其中泰陵、昌陵、慕陵、崇陵、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泰纪园寝、昌纪园寝、妃园寝、端亲王园寝、怀亲王园寝、公主园寝、阿哥园寝、行宫、永福寺等各座建筑群各具特色和价值。   a—1泰陵   泰陵距易县县治15公里,海拔382米,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主体建筑自最南端的火焰牌楼开始,过一座五孔石拱桥,便开始了西陵最长的神路——2.5公里长的泰陵神路,沿神路往北至宝顶,依次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大碑楼、七孔桥、望柱、石像生、龙风门、三路三孔桥、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东西班房、隆恩门、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二柱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石牌坊   坐落在大红门前的三架巍峨高大的石牌坊,为西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三架石牌坊坐落在大红门前的宽阔的广场上,一架面南、两架各朝东西,成品字形排列,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每架石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虽为青白石料的仿木结构,但却未用铁活,全部采用卯榨对接形式,楼顶雕有楼脊、兽吻、瓦垄、勾滴、斗拱、额枋等。坊身高浮雕的龙、凤、狮、麒麟和浅浮雕的花草、龙凤等图案相结合,使整个广场生机盎然。三架石牌坊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大红门   大红门是清西陵总门户,建筑形式为单据庑殿顶,面阔34.8米,进深11.35米,高13.3米。大红门两侧有宽厚高大的风水围墙向东西延伸,长达21公里,把分布在广阔的丘陵沃野之中的陵寝建筑包容其中。   更衣殿    专供后代皇帝及后纪等遏陵祭祖时更换素服之所,又称具服殿。位于大红门内神道左侧,独成一院。   圣德神功碑楼   记述皇帝生平功绩的主要建筑,俗称大碑楼。清西陵四座帝陵中只有泰陵和昌陵建有大碑楼。楼高26.05米,四面辟门,重循九脊歇山顶,楼内有两统高大的品屃驮石碑,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碑楼坐落在94米×94米的广场正中,四角各有一很高约12米的华表相衬,显得碑楼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望柱雕刻精美,为神路的主要建筑之一。   石像生   指安设在陵墓神道两侧的五对精美的石像生,分别是文臣、武将、马、大象、狮子。清西陵只有泰陵、昌陵建石像生。   七孔石拱桥   坐落在大碑楼与石像生之间,是陵区所有桥梁中唯一的一座七孔桥,桥长107米,宽21米,是清西陵最大的一座桥梁。   龙风门   神道上门式建筑之一,为六柱三门四壁三楼顶形式,周身用黄绿琉璃构件嵌面,壁心画面是鸳鸯荷花图案。   小碑楼   又叫溢号碑亭,是放置溢号碑的亭式建筑,(溢号是中国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含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四面有门,为双循歇山顶,楼内竖龙蚨碑一通,碑阳镑刻着雍正皇帝的庙号、溢号和徽号。    朝房、班房   坐落于隆恩门前。其中,东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名茶膳房;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面食点心的地方,又名鋍饽房;班房为护陵官兵值班的驻地。   神厨库   小碑楼东面过龙须沟有一座坐东朝西的小院叫神厨库,(是专为祭袍时制作、存放供品的地方)内有东神厨一座面阔五间,南北神库两座各面阔三间,省牲亭一座,除省牲亭外,其余几座建筑均为黄瓦覆顶悬山式建筑。   井亭   黄瓦秃顶式,四柱飞檐,亭顶露天,露天的洞口与亭内水井口垂直,井口直径1.5米,是祭祀制作供品的水源。   隆恩门   隆恩门是陵区前后两大部分的分界和门户,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隆恩门前面的建筑分别坐落在神道正中与神道两旁的广场上,隆恩门后面的宫殿式建筑群则由一道宽厚高大的朱红围墙包围起采,形成了结构严谨的两层院落。进入隆恩门的第一层院是一个砖石漫地的庭院,有大小不等的五座建筑,整齐地排列在广场的正中和东西两侧,最前边两座矮小的建筑是焚帛炉,北面是东、西配殿,再北是隆恩殿,隆恩殿是陵区主体建筑之一。焚帛炉   又叫燎炉,是祭记时用来焚烧金银锞子(金银箔制成的小锭)和五彩纸的炉式建筑。燎炉全高4米,长3米,宽2.13米,周身用黄色琉璃预制件构制成,歇山顶,炉基为黄琉璃须弥座。   东、西配殿    东配殿为放置视板的地方。[“视板”为一块一尺多长的长方形木板,上面按祭祀时令(“时令”在此指每年帝后忌辰、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的五大祭和每月初一、十五的两小祭)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着祭奠死者的文字,在举行祭袍仪式时朗读板上的满语]西配殿为一年一度帝后忌辰祭把时喇嘛念经的地方。东、西配殿各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前附走廊。   隆恩殿   又称享殿,是陵寝祭记时的主要场所。整座建筑建筑在巨大的汉白玉基座上,重檐九脊歇山式顶,黄琉璃瓦覆顶,面阔五问,进深三间。殿内有三间暖阁,中暖阁设神龛,供奉帝、后的牌位;西暖阁内安置宝床,床上设檀香宝座,供奉皇贵纪牌位;东暖阁为佛楼,上下两层供奉金银佛像。殿内四根明柱沥粉贴金,天花板上的彩绘鲜艳夺目,地面以“金砖”铺漫,仍保持着原初风貌。   三座门   又称三座琉璃花门、陵寝门,是前朝后寝的分界。陵寝门内由南向北依次有二柱门、石五供、祭台、方城、明楼,高大的方城明楼是陵寝的最高点,明楼内有石碑一统,是皇帝的庙号碑,(“庙号”即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碑正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着“世宗宪皇帝之陵”七个大字。方城后边是雍正皇帝的坟墓。绕墓一周的高大城墙,叫宝城,宝城里面的土丘叫宝顶,泰陵宝顶面积为3600余平方米,宝顶下边是巨大的地宫。石五供、   祭台位于明楼宝顶前,是皇帝、皇太后、皇后及妃摈、公主等祭祀的地方。祭台分上、下两部分。下为供座,两块巨石雕成的须弥座,宽6.43米,厚1.砧米,高1.47米;台上居中置香炉一樽,两侧各有花瓶、蜡台分列,计三种五件供品,称为“石五供”。   方城、明楼   方城即宝顶前的方形城堡式建筑,长宽各20.55米,高15.4米。方城上建有明楼,明楼内竖石碑一统,明楼后即为埋葬皇帝的地宫宝顶。    a—2昌陵   昌陵位于泰陵西1公里,修建于1796年—1803年(嘉庆元年到八年),内葬仁宗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昌陵的建筑规模与规制和泰陵基本相同,唯隆恩殿地面独具特色。昌陵隆恩殿地面铺墁采用的是珍贵的紫花石(天然花斑石),每块62厘米见方,磨光烫蜡,不滑不涩,砖缝如线,平亮如砥,石面呈黄色,缀以天然形成的紫色花纹图案,其状如竹笋、似春蚕、若芙蓉、像绒球,在阳光照耀下,似满堂宝石铺地。另外,朝房、圣德神功碑楼、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明楼、宝城、宝顶等较泰陵更为宏大。   a—3慕陵   慕陵始建于1831年(道光十一年),1836年(道光十六年)竣工。内葬宣宗道光皇帝、孝穆成皇后钮枯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皇帝的生母)。其隆恩殿、东西配殿三座建筑木构架均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做成,殿内外均不施彩绘,而以楠木本色为基调,其天花、群板、绦环板、雀替等处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雕刻上千条云龙、游龙和蟠龙(仅隆恩殿内就有木雕龙714条),三殿共有木雕龙1318条,成为清代帝王陵寝中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隆恩殿后增设玉带河一道,石桥三座,卡子墙中央建石级,其上改一般的琉璃门为石牌坊一座及石栏杆。其北方台上直接建圆形宝顶,无二柱门及方城明楼。陵园外无圣德神功碑楼(从此陵开始清帝陵中不再建大碑楼,其原因是由于道光皇帝当朝时国力不足,为提倡节俭,道光皇帝在修建自己陵墓时,下谕旨裁去了圣德神功碑楼等建筑,其后代皇帝也就再没建圣德神功碑楼)。神道无石像生、无望柱(清帝陵惟一无望柱之例)。隆恩殿、配殿、宝城等均比其他陵狭小。围墙采用磨砖对缝的手法砌筑,(“磨砖对缝”为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高级建筑工艺,即将毛砖砍磨成边直角正的长方形等,砌筑成墙时,砖与砖之间干摆灌浆,墙面不挂灰、不涂红,整个墙面光滑平整,严丝合缝)墙顶覆黄色琉璃瓦,颇为素雅。清陵罗锅墙一般为半圆形,惟此陵用弧线。隆恩殿平面略近方形,中央明间与东西两侧问之间各施隔扇,外绕走廊,这在清代九座帝王陵寝中是独一无二的。屋顶为高脊单檐歇山式,与其他帝陵的双檐歇山顶不同。   a—4崇陵    祟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寝,始建于1909年(宣统元年),完工于1915年。内葬德宗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该陵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隆恩殿构架用质地坚硬的铜藻、铁藻木建成,有铜梁铁柱之称;特别是殿内四根金柱采用沥粉贴金的盘龙装饰,为清帝陵的独到之处;檐下增设了通风孔;殿外四周散水既宽又陡;明楼和三座门前分别挖砌了御带河,地宫内凿有14个水眼与龙须沟相通,为地宫排水之用;隆恩殿本身月台三面无石栏;陵前建木石混合牌坊。崇陵虽建于清末民初,建筑规制仍壮观宏伟,在众多的建筑物中,地宫工程最为浩大,祟陵地宫如同其他帝陵地宫一样,为拱券式石结构建筑,整个地宫有隧道1条,石门4道,券9道(隧道券、闪当券、罩门券、明堂券、穿堂券、金券各l座,门洞券3座),金井l眼,龙须沟2条,漏眼14个,墓道全长63.19米,面积349.95平方米,空间2170.61立方米。地宫内金券是九券中最大的一个,是地宫的主体建筑,高大宽敞,券顶四周、海墁全部是青白石结构。地宫内有宝床,皇帝、皇后的棺停放在宝床之上。四道石门是地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扇石门上浮雕着菩萨立像。祟陵地宫于1938年被盗,1980年发掘清理并对外开放。   8—5泰东陵   泰东陵是清西陵三座皇后陵中规制最完备、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皇后陵,它是高宗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的陵墓。始建于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于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历时40年,共有建筑29座,占地3.73公顷。   9—6昌西陵    昌西陵是仁宗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始建于1851年(咸丰元年),建成于1853年(咸丰三年)。昌西陵与慕陵体制相似,于方台上直接建圆坟,没有方城明楼,建筑规制虽简陋,却有其特殊之处:一是隆恩殿内藻井彩绘为丹凤展翅,独自翱翔,其他后陵则为3朵莲花衬以18个金点的水浪花纹;二是隆恩殿后与三座门之间有御带河一条,河上有三座跨桥,中间一座有栏板,左右两座各为无栏平板桥;三是三座门前围墙为方形,三座门后北墙为圆弧形,切入三座门的直墙上。圆形宝顶毫立于北弧墙前,祭台立于三座门的中门内,而弧形围墙产生了奇特的回音壁、回音石回声现象,是中国陵寝建筑中的孤品。   a—7慕东陵   慕东陵为纪袝后葬的陵寝,修建于1831年—1836年(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六年),(“纪衬后葬”:由于该陵寝初建时为纪园寝,后因皇后也葬入其中,纪园寝升格为皇后陵寝,故称为“纪袝后葬”)埋葬形式与其他后纪陵寝不同,建筑格局与众不同。咸丰五年孝静皇太后葬入慕陵纪园寝,从此改为慕东陵。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造,改绿琉璃瓦为黄琉璃瓦,并按皇后陵的规制添建祭台、东西配殿、燎炉及神厨库等。为了突出孝静成皇后的地位,后寝部分用弧形围墙将其分两层院落,弧形围墙内建有孝静成皇后的宝顶,围绕弧形围墙外埋葬着道光的12个妃嫔,形成以孝静成皇后为中心,众妃摈环抱于内弧形围墙之外、外围墙之内的形式布局,这种后、妃合葬方式在清代皇家陵寝中是绝无仅有的。   a—8泰妃国寝   泰妃园寝是世宗雍正皇帝妃嫔的墓葬群,修建于1730—1737年(雍正八年至乾隆二年),按清朝规制,纪园寝不设方城、明楼和配殿。绿色琉璃瓦盖顶的围墙内共有21个坟头,从南向北分为3排。根据所葬主人的身份高低从前向后排列。第一排葬入1个皇贵妃、4个妃;第二排葬嫔、贵人;第三排葬常在、答应等。   a—9昌妃园寝   昌妃园寝位于昌陵与昌西陵之间,规制与泰妃园寝相同,规模比泰妃园寝稍小,内葬仁宗嘉庆皇帝的17个妃嫔。修建于1796—1803年(嘉庆元年至八年)。   9—10崇妃园寝    祟妃园寝坐落在祟陵东侧500米处,修建于1908—1915年(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四年),内葬德宗光绪皇帝的两妃——珍妃和瑾妃。它虽建于清朝末年,其规模仍较为可观。崇妃园寝共有建筑12座,清皇家人员最后一个葬入帝王陵寝的是瑾妃。1924年52岁的瑾妃逝世,葬入祟妃园寝,1938年祟妃园寝被盗,墓内珍宝盗掘一空。   a—11端亲王、怀亲王、公主、阿哥等国寝   端亲王园寝、公主园寝、阿哥园寝均坐落在泰陵东6公里的张各庄村。端亲王园寝内葬世宗第一子弘晖、第二子弘昀、第七子弘盼、第八子福宜;这里虽然只埋葬着4个没有长大成人的皇子,但它严格按照王爷园寝的规制修建,整座园寝占地O.4公顷,建有石平桥一座、厢房二座、宫门一座、享殿一座、陵寝门三座,这些建筑比不上帝后陵寝的壮观与豪华,但它结构紧凑,肃穆庄严。   公主园寝内葬嘉庆皇帝第五女慧安和硕公主和第九女慧憨固伦公主,它是清西陵境内惟一的公主园寝。   阿哥园寝内葬世宗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弘时、第十子福沛及弘时的儿子永坤。   怀亲王园寝位于昌陵附近的太平峪村,占地O.4公顷,内葬世宗第九子福惠。   9—12永福寺   永福寺俗称喇嘛庙,修建于1787—1788年(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三年)。它是皇家陵寝御用寺庙,位于泰陵东6公里的梁格庄村西,整座寺庙共有19座建筑,其建筑依山势的自然起伏形势建成,建筑面积4300多平方米,寺内所有建筑被3米高100多米长的高大石墙包围起来,使寺庙显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永福寺坐北朝南,单体建筑依次为石桥、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牌坊、碑亭、东配殿、西配殿、普光明殿、宝云阁等。当年主体建筑内供奉着佛教所尊崇的各种佛像。经过200余年的风风雨雨,各座建筑及殿内陈设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1988年至1995年间国家拨专款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状。其中大木结构、梁架、柱、斗拱、瓦件等大部分为原构件。特别是在彩画保护上,凡能保留的彩画均原样保留,如山门、普光明殿、配殿等内部保留了大面积的乾隆时期的彩画,有效地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1995年5月1日永福寺正式对外开放,永福寺现已成为历代帝王陵墓中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喇嘛庙。a—13行宫   行宫是皇帝出行在外时的休息、住宿场所。清西陵行宫是清代两大陵墓群(清东陵、清西陵)中惟一保存下来的行宫。它位于泰陵东6公里的梁格庄村,建于1748年(乾隆十三年),是清朝皇帝谒西陵的下榻之所。清朝从北京到西陵一路共建有4座行宫,即黄新庄行宫、半壁店行宫、秋澜行官、梁格庄行宫(即清西陵行宫,是惟一保存下来的行宫)。   清西陵行宫占地2.47公顷,共有建筑17座。当年这里是一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幽雅舒适的封建帝王的行宫。主要建筑有石平桥、朝房、宫门,宫门内有值房、膳房、垂花门、长廊、前殿、后殿、穿堂殿、配殿、銮舆库、小谢等。行宫的建筑均为灰布瓦盖顶。光绪皇帝的棺停曾在这里停放数年。清西陵对外开放后,行宫己辟为宾馆。   8—14古松林   清西陵除有16座古建筑群以外,还有号称“华北之最”的古松林。自1730年(雍正八年)兴建泰陵开始,清王朝就在陵区栽植松柏常青树木,到1915年(祟陵完工),185年间共栽植松柏树20万株。随着岁月的流失,陵区树株受到减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陵区树木的栽植与管理,尤其是成立了西陵文保所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古松柏的保护,同时注意补栽松、柏树,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来西陵地区人工种植以及飞机播种的树株已达40万株。1997年西陵文管处又对15000余株古松建立了永久性的文字记录档案。   b.历史沿革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清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时间长达185年,地处河北省易县城西7.5公里。    1723年(雍正元年),清朝入关第三代皇帝世宗即位之后,追随其父亲和祖父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的九凤朝阳山选择了陵址,但是因为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而被废掉。后来,雍正帝命王公大臣在全国各地卜择万年吉地,最后发现河北省易县太平峪一带“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堪称上吉之壤”,因此,于1730年(雍正八年)开始营建,到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工程结束后,陵寝正式命名为“泰陵”。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一座皇帝陵寝。与此同时兴建的还有雍正皇帝21位妃摈的园寝——泰纪园寝。雍正皇帝的孝圣宪皇后,由于比雍正皇帝死得晚,按照清朝规制为她另建了陵寝。1737年(乾隆二年)开始兴工,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完工,历时40年,是标准规制的皇后陵寝。因为陵寝位于泰陵之东,故称为“泰东陵”。   1796年(嘉庆元年),清朝入关第五代皇帝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位,他遵循父亲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西陵界内分建陵寝的制度,在泰陵之西500米处选定了陵址,于当年开始兴建,到1803年(嘉庆八年)完工。工程结束后,陵寝定名为“昌陵”。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寝。与此同时兴建、同时完工的还有嘉庆皇帝17位纪摈的园寝——昌纪园寝。   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死于道光末年,她的陵墓于1851年(咸丰元年)开始兴建,1853年(咸丰三年)完工,地址位于昌陵之西,故名为“昌西陵”。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清朝入关第六代皇帝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位,按照制度,在遵化县清东陵的宝华峪选定了陵址,于翌年开始兴建,约六年完工。但是,后来发现地宫浸水,因此,将陵墓拆除,又在清西陵的龙泉峪重新选定了陵址,用了五年建成,陵墓名称为“慕陵”。这样道光皇帝的陵寝经历了兴建与拆迁的历史。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三座皇帝陵寝。与道光皇帝陵寝同时兴建,同时拆迁的还有他的16位妃摈的纪园寝,这座纪园寝由于后来埋葬了一位孝静成皇后,成为特殊的后、纪合葬的形式。并且由于皇后的埋入而提高了纪园寝的等级,因此,这组建筑名称也跟着升格,叫做“慕东陵”。    清朝入关第九代皇帝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即位之后,在清西陵境内的九龙峪选定了陵址,但是当时没有兴建,直到光绪皇帝死后,宣统皇帝才命令大臣在原来选定的陵寝之处为光绪建陵。1908年(宣统元年)兴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陵寝还没有全部完工,因此,清室在逊位时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的八项优待条款之中特意提出:“清德宗祟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政府支出。”这样,光绪皇帝陵墓兴建经历了清朝和中华民国两个朝代,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四座皇帝陵寝。光绪皇帝的两个纪子——珍妃和理妃的崇纪园寝与此同时兴建,同时完工。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博仪曾在清西陵选址建陵,但由于清王朝的灭亡而中止。1995年博仪的骨灰移到崇陵北面的皇家华龙陵园内安葬。   雍正皇帝第一子弘晖和第九子福惠,幼年早殤,后来被乾隆皇帝追封为和硕亲王。因此,也为他们在其父亲陵寝附近修建了坟墓——和硕端亲王园寝、和硕怀亲王园寝。两处园寝于1736年(乾隆元年)兴建,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与此同时兴建的还有雍正皇帝第三子弘时的坟墓。弘时在雍正年间被削宗籍,乾隆即位后为其恢复宗籍,但是没有追封王爵,因此,坟墓叫做“阿哥园寝”。   嘉庆皇帝的第五女慧安和硕公主、第九女慧憋固伦公主,幼年早逝,死后埋葬在清西陵境内,坟墓叫做“公主园寝”。园寝于1803年(嘉庆八年)兴建,同年埋入两位公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特别重视对清西陵的保护,多次拨款对清西陵古建筑进行维修,使其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驰名中外的文物保护区。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三座妃园寝是裕陵妃园寝。该园寝规制接近景陵皇贵妃园寝,所不同的是享殿前未设丹陛石,园寝门开在享殿两侧的面阔墙上,有一座方城明楼,后院内建34座小宝顶。定陵妃园寝和惠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营建的第四、第五座妃园寝,它们的规制均与景陵妃园寝相同。   从清东陵各类陵寝规制的传承演变情况可以看出,陵寝规制不仅受到当时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当时最高当权者个人意志的影响。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    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明十三陵 龙门石窟LongmenGrottoes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为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石窟造像开凿于北魏(386年至534年)。历经400余年的大规模营造,石窟全长1000米,有佛洞1352个,佛龛785个,造像约10万尊,题记和碑刻6300余品。其代表性洞窟有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药方洞和唐代的潜溪寺、万佛洞、奉先寺、看经寺等。奉先寺主佛卢舍那高达17.14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成为唐代雕塑艺术中的代表作。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概况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洞中还雕刻着众菩萨,弟子听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窟顶飞天仙子的刻画也十分传神。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微露笑意,形象庄严又不失睿智慈祥,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代表了唐代(公元618~904年)石刻艺术的风格。它长宽各30余米。整个奉先寺的雕塑群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其中的卢舍那雕像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约17米,丰腴典雅,栩栩如生。她那智慧的双眼,稍稍向下俯视,目光正好与朝拜者仰视的目光交汇,令人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文化遗产   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皇家风范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青城山-都江堰Qingchengshan-DujiangyanIrrigationProject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天师道的祖山庭之一,现为道教全真派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有道教宫观20余处,建筑风格具有中国道教文化和川西民居特色。都江堰为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率先民于公元前256年所筑,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引岷江水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在其周围还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桥、离堆等文物古迹。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天然图画坊,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   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概况   青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因为山上树木茂盛,四季常青,故历来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10余座。建福宫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采用按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传统手法,并依据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各种建筑。建筑装饰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长寿和升仙的思想。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道教建筑而成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和隐居修练之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的珍贵“墨宝”,为这座名山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特别是为数众多的楹联,不但赞美了青城山的美丽,还颂扬了道教思想、道教经典,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兴衰、民生荣辱的关注。   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此外,都江堰一带还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不但是世界上惟一具有2000多年历史,且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1、意义: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渠首工程南侧,从岸边迅速隆起,主峰海拔2434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东麓有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芒城遗址,在中国同时期古城址中实为罕见。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对揭示古蜀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秦王朝即将青城山列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圣地之一。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植被茂密,气候适宜,林木葱翠,古观藏趣。龙溪自然保护区位于都江堰渠首工程北侧,其地形从726米逐步抬升,最高峰光光山海拔4582米,形成鲜明的植物带谱。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是国宝大熊猫重要分布地之一。   2、比较分析世界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中,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废,只有都江堰独步千古,永续利用,长盛不衰。   青城山--都江堰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缘,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也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是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区。保护区内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生物的形成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青城山是邓崃山脉的前山带,龙门山脉西南延伸部分,光光山海拔4582米,都江堰宝瓶口海拔726米,相对高差悬殊,大起大落,形成一系列断裂褶皱的山峰,千姿百态,幽深莫测。青城山集道教文化、古建筑文化、青城武功、青城易学、青城丹法于一山之中,是中国道教名山。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陵创教于青城山中,次年定居天师洞,立24治(教区)。张陵四世孙张盛后裔在龙虎山建天师府后,历代天师均要到青城山朝祖。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山内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与公元1416年历建武当山道教官赢建筑群有历不同,武当山体现的是宫廷建筑特色,青城山的道教建筑群自然、古老和悠久,体现出浓郁的中国西南地方特色和民族习俗。青城山道教自创建至今,宗派繁衍,久盛不衰,香火未断。   3、真实性与完整性    都江堰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发挥的效益越来越大。截至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同时,为四川50多个大、中城市,数百家工矿企业提供了工业和生活用水,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保护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自然景观极为旖旎。古树名木,比比皆是,天师洞内一棵1800多年的古银杏树,高50余米,胸径2.3米,主干高4米处围径约20米,1-5米间木钟乳密集下垂,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蔚为壮观。张陵曾经居住的天师洞及上清宫、祖师殿、建福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全国道教重点宫观,迄今保存完好;以树皮为顶、原木为柱的桥、亭、柑、阁、廊独具特色。隋代石刻张陵天师像,唐代开元神武皇帝敕书碑和唐代三皇造像等珍贵文物、道教经典等保存完好。   4、提名申报的根据准则   4-(1)都江堰在世界水利史、青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开创性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左右,距今已有2250多年的悠久历史。两千多年前,秦蜀郡守李冰借鉴前人治水经验,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在恰当的位置选址作堰,利用高低落差,顺应自然规律,在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热涨冷缩的原理,凿离堆,劈开玉垒山,穿"二江"(郸江、检江即今走马河、柏条河),化害为利,自流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著名的粮仓。经过两干多年的发展,成为集防洪、灌溉、运输、发电、水产养殖、旅游及城乡工业、生活用水为一体,综合效益巨大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效益,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之先河。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创立的圣地,它按照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进行创新,逐步发展壮大,使之成为中国的国教,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和前所未有的开创性。   4-(2)都江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独树一帜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眠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眠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4-(3)青城山道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自中国道教在青城山创建以来,道脉繁衍,逐步从山中扩大到山外,乃至全国,以后历代龙虎山的天师多来青城山朝祖。晋时,青城山为巴蜀道教中心。青城山道士杜光庭对老子理论进行注释和传播,对道教理论进行研究整理,被道教界称为"扶宗立教,天下一人"。1995年,全国全真派传戒教务法会在青城山举行。因此。青城山道教对中国道教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卓越智慧的伟大创造,是科学管理和维护的结晶。李冰吸取古蜀民族的治水经验,就地取材,采用"竹笼"、"杩槎"、"干砌卵石"、"羊圈"等独特的工程技术,年年进行防洪和岁修,费省效宏。都江堰这一独创的河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防洪抢险之中。自汉代以来,在治理突发性洪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科学原理至今仍作为抗洪抢险的先进方法而被广泛运用。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划时代的杰作。   4-(4)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   公元143年(汉安二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汉晋之际,道教逐步兴旺,范长生移居青城山,助李雄建立成汉政权,蜀中一时安定繁荣,天师道成为成汉政权和蜀民的精神支柱。公元618-907年间,唐王朝祟奉道教,中国道教进入一个繁盛时期,青城山尤其兴旺。唐僖宗封青城山为希夷公,亲草祭文,命青城山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设醮位2400个(道士设坛做法事)。至此,中国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山中道观达40多处,先后演变成7个教派。9世纪晚期,道教学者杜光庭对各派道法进行深入研究,圆融各派,成为一代宗师。他居青城近30年,著述约30部250多卷,是道教理论集大成者,影响遍及中国道教名山和东南亚各国,成为"道门领袖"之一。五代时,道教音乐进入宫廷。青城道士张孔山传谱的古琴曲《流水》,1977年被美国录入镀金唱片,由"旅行者二号"太空飞船带入太空,在茫茫宇宙寻觅人类知音。现在,青城山仍是弘扬中国道教文化的主要场所。中国道教协会于1995年在青城山举行中国全真派第二次传减法会,全国各大道教名山住持参加传戒。青城山住持、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被推举为"全真律坛嗣天仙正宗第23代傅圆天大律师"。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不可多得。   4-(5)青城山--都江堰是全世界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完整的地区   青城山--都江堰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带,山峦起伏,坡陡谷深,气候温暖湿润,地质历史悠久,生物种类繁多, 皖南古村落AncientVillagesinSouthernAnhui-XidiandHongcun   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祠堂3幢、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西递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现存明、清古建筑137幢。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   ◎概况   西递、宏村古民居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承志堂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它堪称一所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西递、宏村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西递、宏村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尤其是宏村的牛形水系,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文化遗产   西递 西递村的人家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古老的村落里   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整个村落空间自然流畅,动静相宜。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西递村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西递村头的三间青石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楼,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家根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门额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警醒,耐人咀嚼。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   宏村西递村唯一的一座临街阁楼:绣楼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90—1194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绵延至今已有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经常云蒸霞蔚,有时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长卷,因此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古宏村人规划、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云冈石窟YungangGrottoes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5.1万余尊,是我国大的石窟群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460年),大部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前。佛像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以石雕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菩萨、力士和飞天等形象生动活泼,特别是平棋藻井上成群的飞天,凌空飞舞,姿态飘逸。其雕刻技艺,继承、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传统,吸收、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概况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云冈石窟现存大小石窟252个,石造像51000余尊,石雕面积18000多平方米。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文化遗产   第一窟、第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两窟同期开凿,窟内布局大致相同。云冈石窟最高的露天大佛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方形石孔。窟分前后两室,后室雕一佛二菩萨像,两颊腴润,体态丰满,形态自然,衣纹流畅,此窟从雕造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   第四窟,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较完整。   第五窟,窟前是五间四层木构楼阁。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窟内,中央端座佛像一尊,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站立12人。大佛周围,小佛围绕、互相映衬。   第六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有雕像,周壁雕有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佛传教事。是云冈中具有代表性洞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云冈石窟十五窟北壁雕像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云冈石窟六窟西壁的雕像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与后面三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窟形椭园,中间主佛立于莲座上,周壁雕有千佛与佛龛。   第十七窟,正中有交脚弥勒佛倚于须弥座上,东西两壁有佛龛,东边是座像,西边是座像。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正中雕有一尊巨佛坐像。 云冈石窟六窟西壁底层雕刻   第二十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脸型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200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高句丽墓葬群包括63个墓葬,大多有2300多年历史。其中一些保存着生动的壁画。澳门历史城区“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的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作为200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结晶。    “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的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作为200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澳门历史城区”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敎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敎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敎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敎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超过20处的历史建筑,以及同分散建筑紧密相连的妈阁庙前地、阿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7个广场空间。   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结晶。 安阳殷墟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说起殷墟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说,作为文化遗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时代越久,历史价值越高。    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都城是什么,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它是一个王国的缩影,是其他任何遗产没办法比的。    这就是殷墟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独特地位。  甲骨文照亮煌煌中华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遍华人社会,即使方言难以交流,方块字写在纸上,一目了然——亲不亲?文字根!  青铜器世界独一无二    “殷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这么精美的青铜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谈到殷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周室主任杜金鹏这么评价。    杜金鹏说,安阳殷墟在1978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青铜容器4000余件,这些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殷墟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实际上,安阳其他一些证据证明,这并不是殷墟最大的青铜器物。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钢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它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司母戊要大得多,这样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圆形的鼎,那比司母戊鼎壮观多了。    这种规模、体型的青铜器要进行铸造必须有一批熔化青铜器的炉同时工作,而且有大量的铸造工人,这个浇铸是不能间断的,能把各个工种有机协调起来,可见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非常严密。    殷商的青铜加工业如此发达,但安阳周围并没有高品位铜矿以及冶炼青铜所必需的锡铅矿石。有学者推测,当时的工匠们已经学会了在矿石的产地进行冶炼粗加工,然后把加工过的粗铜、粗锡、粗铅运到这里,进行配比熔炼。当时的铜矿很可能采自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一带,而锡、铅的矿藏则主要在江西一带。有学者推测,商代    频繁的战争,可能也与争夺矿产资源有关。    商代的石器与玉器亦可谓琳琅满目,殷墟出土的玉器体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想像力。学者们认定,殷墟出土的玉器,其原料大都为新疆的和田玉、辽宁岫玉!那么可以这样设想,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通往新疆的“金石之路”了。这可要比始于公元前二世纪的“丝绸之路”早1200多年!  8000多座墓葬世界少见     “殷墟作为非常明确的商代古都,这个证据是非常充分的。”刘庆柱说,殷墟有好多东西是中华民族的基因。    刘庆柱说,殷墟考古发掘70多年来,发现墓葬计8000余座,包括王陵和大量族墓,其种类有带墓道大墓、长方竖穴墓、无墓圹墓及祭祀坑等,这在世界其他文化遗址中是少见的。这些墓葬等级森严,随葬礼器的大小、形制、组合、数量更是代表墓主人的不同等级和身份。殷墟的王陵大墓,规模宏大,杀殉众多,礼器精美。妇好墓的随葬品达1928件,而平民、奴隶则随葬品很少甚至没有。    刘庆柱说:“在殷墟的墓中,有4个墓道的是王墓。王为何要用4个墓道?这是在喻示着‘地上是四方,地下是四方,四方都归我管’。换句话说,王埋在地下也要控制四方。“  殷墟建筑填补考古空白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博士率领的考古学家,在殷墟的东北方探明了一座面积470多万平方米的洹北商城,其中仅一号基址长度就有170余米,面积达1.6万平方米,不仅是夏商周三代最大的单体建筑,甚至可谓历代宫殿之最!它的建筑面积相当于六七个故宫太和殿的面积总和。    在洹北商城发现的1号宫殿建筑基址,是继1999年发现400多万平方米的商代城墙遗址后,又在该城内南北中轴线偏南位置,发掘出的一座回字形巨大宫殿建筑遗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夯土建筑。    唐际根博士说,洹北商城及其中轴线附近夯土建筑群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考古工作者通过多年野外调查,分析大量古文化遗存和古地貌资料后,发现的一商代都邑遗址,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目前,考古人员已发现宫殿宗庙建筑110余座。这些建筑成组排列,或为宗庙,或为社坛,已具备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规划雏形。    殷历法为农历所沿用    据徐广德研究员介绍,殷墟时期的自然科学技术在很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甲骨文的记载表明,殷人已能够准确地记录日食、月食和星象,并对超新星等天文现象有了较早的认识。殷历法采取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并采取增加闰月的方法,解决了与回归年实际太阳日的矛盾。这些方法仍为中国现行的农历所沿用。    在数学方面,殷人已有了个、十、百、千、万等数字概念,并采用了十进位制。    在医学方面,商代晚期已能认识人类的10多种疾病,除用药物治疗外,还能应用针砭、按摩等治疗方法,达到了较高水平。    考古发掘表明,殷墟时期的手工业空前发达,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工艺水平极高。一些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如青铜冶铸、制玉、制陶、制骨、制车、纺织等都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其中这一时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殷墟出土的商代马车,已经使用了大量青铜构件,独辕双套双轮,结构精致复杂,体现出高超的机械、青铜铸造等复合技术。    殷墟时期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殷墟的两处重要遗迹    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宫殿宗庙区位于洹河南岸小屯村、花园庄一带,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50米,总面积达71.5公顷,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和组成部分。     著名的妇好墓是1928年以来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    王陵遗址:殷墟王陵遗址的建设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工程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殷墟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与祭祀场所,开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开平碉楼与村落    开平碉楼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到20世纪20-30年代,随着大量华侨回乡置业,开平碉楼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碉楼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2007年6月,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开平碉楼与村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于广东西南部的开平市有人口68万人,而散居世界各地来自开平的华侨则达75万人。开平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    19世纪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排华政策迫使众多开平华侨纷纷回乡,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为了防御当时的土匪,开平的华侨和乡亲将碉楼建成了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建筑。    “华侨华人不仅是国际移民,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开平碉楼与村落’体现了华侨文化的特点,也是国际移民文化的一个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说。    专家认为,“开平碉楼与村落”反映了一个跨国、跨地域的迁移所带来的文化交流,这种遗产项目在现有世界遗产中还很缺乏。     开平的华侨旅居欧美各国,因此这里的碉楼都带着浓郁的欧美风情,现存的1833座碉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还有中西结合的庭院式、别墅式等。    张国雄说,“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华侨历史信息,记载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当地华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其居住国、家乡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贡献。    有“开平碉楼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是开平建筑艺术价值最高的碉楼,整体造型带着浓厚的西方建筑风格,包括古罗马的券拱、爱奥立克风格的柱廊,巴洛克风格的山花等,其中又注入了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瑞石楼”三字刚劲隽秀,很多楼层还雕刻着“富贵吉祥”、“世界大同”等中国传统语汇。    此外,开平碉楼在建筑材料上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在中国广大城乡仍然处于封闭或半开放状态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独一无二的。    张国雄说,中国不少沿海城市都有中西合壁的近代建筑,但它们大都是殖民地时期由外国人主持建造的。而开平碉楼却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学习、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产物。福建土楼    2008年7月,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即永定县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以其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土楼文化,令世界瞩目。”福建省建筑设计院首席总建筑师黄汉民说。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土楼就这样应运而生了。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土楼建造最紧要处是基础、夯实和整墙。”出生在初溪土楼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徐松生说,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土楼是原始的生态型的绿色建筑。”黄汉民说,土楼冬暖夏凉,就地取材,循环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态全面体现了人们今天所追求的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与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绿色土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聚族而居的福建土楼是个丰富多彩的小社会。永定承启楼拥有384个房间,最多时曾住过800多人。“土楼对建设和谐社会最有用。”徐松生说,住在土楼里,有事情大家会互相帮忙,邻里和睦。“孩子孝不孝,会有口碑,好的学习,坏的批评,起到教育约束的作用。”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厚重的福建土楼,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发人深省的楹联匾额,与楼共存的私塾学堂,教化育人的壁画彩绘,无不激荡着历朝历代土楼人家“修身齐家”的理想和“止于至善”的追求。振成楼有副名联备受称道: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我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深挖土楼的文化内涵。”林日耕说,“振成楼建筑很美,可用眼观察,但振成楼的文化更美,要用心体会。”    藏在深山里的土楼“天生丽质难自弃”。上世纪80年代初,一些专家和游客不惜跋山涉水来看土楼,让生于斯、长于斯的林日耕惊讶不已。他秉持“来者就是客”的祖训,带客人参观,请他们吃客家菜、喝客家酒。    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向土楼,林日耕愈加认识到土楼的珍贵。他只念过小学,但他秉承土楼人家的好学传统,不断向专家和游客学习,逐渐形成了编印成册、备受欢迎的导游词--《振成楼探秘》。如今,他成了“行走的土楼”,每走一处,都能讲出一段掌故,一段历史,一段哲理。    拥有四分之一振成楼的林日耕还在楼内开小商店、小饭馆和小旅馆,见过来自30多个国家的游客。如今,振成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他又有了新打算。“我要让女儿去学英语,这样才能更好地介绍土楼文化。”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2010年7月,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中国河南省嵩山地区。嵩山地区不仅是中国早期王朝的建都之地,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处于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区域,它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民族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中国古老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中心则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郑州登封,因而这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这一历史背景使得这里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其精华,即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它们都与中国“天地之中”传统宇宙观发生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这组建筑类型之多、规格之高、历时之久、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为世所罕见。它们是中国古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类型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漫长发展的滥觞,更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最真实、最深刻的反映。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已消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是一座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她以古老与博大、凝练与舒展、沧桑与辉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建筑艺术的瑰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