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下数学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四下数学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加法运算律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地用字母来表示。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述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吗?都喜欢哪些体育活动呀?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二、教学例题,验证规律。  抛出问题,得出猜想。 (1)教师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都不变呢? (2)小结: 看来经过一个算式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猜想,要验证这个猜想,就要举更多的例子。    验证猜想,体会方法。    (1)同桌两人合作,选好两个数,比如一人算6+8, 另一人算8+6,比比结果,如果相同就可以写出一个等式,坐在左边的同学负责记下这个等式。    (2)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 学生找一找,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变的例子。‎ ‎1、根据学生的问题,随机选择主要的两个来研究。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 ‎2、师生研究第一个问题,得出加法交换律。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2)学生说算式和结果,教师出示28+17=45 人和17+28=45人    (3)请观察这两道算式,它们都是求什么?‎ 三、运用方法,继续探究。 ‎ ‎ ‎ ‎ 6‎ 共 学 解 疑 ‎    1、出现第二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8+17)+23       28+(17+23) ) 师生交流: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他们的得数相同。我们也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      教师板书:(28+17)+23 =  28+(17+23)    3、 学生做书上的题目,继续认识这样的等式    4、根据等式,提出猜想。‎ ‎    5、学生验证猜想,教师随机点拨。    (1) 出示友情提示:1、同桌合作,想好三个数,按顺序计算和先算后两个数,看有什么发现?。2、 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们的验证过程。    (2)学生汇报,板演等式。    (3)小结结果,得出结论。 ‎ 学生读题。在本子上用综合算式解答。     2、交流想法,得出算式。 ‎ ‎、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板书:(a+b)+c=a+(b+c)    7、联系交换律,比较两个定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助 学 释 疑 四、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     1、完成”第1题。     2、第二题。     第4题,从每组题目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题做一做。    ‎ ‎ 第4题,从每组题目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题做一做。 ‎ ‎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评 学 再 疑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运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 ‎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掌握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技巧。                2、分清哪些题目可以用简便运算,哪些不可以用。‎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算律,你们还记得是哪两条吗?各是什么意思? ‎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运算律的另一项用途,‎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互 学 探 疑 二、 教学新课 ‎ ‎1、 教学例题。提问:谁能说出算式? 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29+46+54=? 2、 谈话: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你 们觉得还可以怎样算?你们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吗?要注意的是,要从这个算式接着往下算,而不是另列算式。 ‎ ‎4、 让抄写算式的学生说说自己如此计算的理由,包 括运算的根据,以及怎么想到把46和54先相加的。 ‎ ‎69+75+25         78+(47+22) ‎ 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把自 己的算式抄在黑板上。 学生的算式可能有: ‎ ‎29+46+54      29+46+54      29+46+54‎ ‎ 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教师小结: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百的 数先加起来,可以使下一步的计简便。 7、 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并提出要求: ‎ 三、 巩固练习 ‎ ‎1、 做“练一练”第1题。‎ ‎(1) 讨论175+201‎ 共 学 解 疑 ‎ ‎ ‎(1) 各自思考,把得数写下来。 ‎ ‎(2) 指名回答,并要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 么。让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发表意见。‎ ‎ ‎ ‎2、 做“练一练”第2题第一行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展示两人的算式,集体评议。 同桌互相检查,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反馈纠正。 ‎ ‎3、 做“练习‎9”‎第3题的第一行。 ‎ 二人板演在小黑板上,做后共同订正。 ‎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把自 己的算式抄在黑板上。 ‎ 怎样算简便。 (2) 学生说说过程 ‎,教师板书:  175+201 =(175+200)+1 =375+1 =376 ‎ ‎(3) 提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 ‎(4) 学生独立做354+102,105+216,指定 助 学 释 疑 四、 课堂作业 ‎ ‎   “练习‎9”‎第2题第2行,‎ 第3题第2行,‎ 第5题 从每组题目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题做一做。 ‎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乘法运算律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对运算定律的认识由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合理构建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 教学 重、难点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运算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  难点:乘法运算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引出问题。        观察插图,说说从中知道哪些信息,要求“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3)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及不同点?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乘法交换律。    (2)乘法交换律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果用a、b表示两个因数,怎样表示乘法交换律?  指名说出:a×b=b×a  提问:式子表示什么意思? (3)交流两组解法异同。‎ ‎(1)要求学生上台排队:5人一组,组成4组。(提问:共有多少人?有几种列式?)‎ ‎(2)(教师口头表达)学校买来15箱课外书,每箱有25本,每本4元,用了多少钱?看谁算得最快。‎ 互 学 探 疑 ‎ (二)教学乘法交换律 ‎  1、出示例题插图,弄清题意。‎ ‎ ‎ ‎  2)分析,发现规律。‎ ‎  (1)“摆一摆”,“写一写”类似的等式 ‎ 2、合作、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1)指名说出列式:3×5=(5)×(3)  (2)观察、讨论:这两组解法有什么异同?‎ ‎  ‎ ‎(4)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  说明:这条规律就是乘法交换律。  ‎ ‎  3)归纳知识:‎ 共 ‎(三)教学乘法结合律。‎ ‎(1)学生独立解答 学 解 疑 ‎  1、出示例题:‎ 华风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个班有23人参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 归纳知识。‎ ‎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3个因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 ‎  (a×b)×c=a×(b×c)‎ ‎  (2)展示学生解题方案,畅谈解决方法。(指名板演,并分别说说每种解题思路。)‎ ‎ 归纳概括: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数相乘,它们积不变。‎ ‎ ‎ 助 学 释 疑 ‎(四)做游戏,复习反馈。‎ ‎  1、出示动物头像,上面分别有根据乘法运算律,写出来的两组相等的乘法算式,标有算式相等的动物是好朋友,请同学们看准后,帮他们找到好朋友。‎ ‎ ‎ 学生拿着卡片根据要求找朋友,并贴在相应的图画上。‎ ‎ 2、教师把一组小企鹅图画贴在黑板上,‎ 一组小企鹅卡片发给学生,两组企鹅身上都分别写着乘积是整十、整百或整千的因数, ‎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结合律结合律简便计算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一、猜谜引入,揭示课题 ‎  师:猜谜:“弟兄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二、猜测验证,探索规律 ‎  1.    大胆猜测。‎ ‎  师:猜一猜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 ‎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体验和迁移能够猜出:‎ 学生分组研究,‎ 教师巡视。‎ ‎(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寻找教学资源)‎ 共 学 解 疑 ‎.教学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  出示“试一试”上的习题。(1)16×15×2   (2)25×37×4‎ 现在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掌握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有针对性的讲解。‎ 助 学 释 疑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  师:回想一下,在我们的学习中有没有得到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帮助?我们验算乘法时就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基本练习。想想做做的第1~3题。‎ ‎  发展练习。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写出所有和下面算式相等的式子。‎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订正。‎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有针对性的讲解。‎ 评 学 再 疑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乘法分配律。‎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激发自主学习欲望,在学习目标的导引下,经历并探索乘法分配律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2.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分享中,在积极的尝试、观察、猜测、推理、验证、总结等数学活动中,不断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增强自信。 ‎ ‎3.能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尽力提高学生解答的正确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总结归纳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此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一、揭题认定目标,交流自学情况 2.引言:昨天同学们围绕本课内容进行了自主学习,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预习提纲,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1.认定学习内容和目标。 2.在组长的组织下,轮流进行交流。 3.组内进行提问、释疑、解惑、追问。 ‎ ‎1.提示课题,请学生说说看了课题以后你想了解些什么? ‎ 互 学 探 疑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1. 小组展示汇报,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师:刚才各组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研讨,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各小组的研究成果吧!哪个组先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进行互动对话。借助对“分配”一词“顾名思义”的理解,固化了对乘法分配律特征的理解;即时提供错例让学生分析原因,避免了高发错误的发生;通过直观比较等号左右两边各数排列的特点,使乘法分配律的模型深深地烙刻在孩子在脑中。‎ ‎2.学生根据深究相同点是左右两边的数是相同的,但等号一边是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另一边是括号中的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后再相加。‎ 刚才同学们通过自主研究已经发现了乘法的分配律,思考一下科学家为什么把这个规律称为乘法的分配律呢? ‎ 仔细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请学生说说看了课题以后你想了 共 学 解 三、设计分层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互批 3.独自反思。 4.‎ 老师收集了大家的错例,主要集中在下面几道题目上。 ‎ 疑 共性错例分析纠错。 5.订正、完善。‎ 挑选学生中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展示。并请学生分析、讲评。 课堂练习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助 学 释 疑 当堂检测评价,反思修正完善 1. 必做题: 完成《补充习题》第41页。 2.选做题:(1)选一选:得数与45×199相等的算式是(  ) A.45×100+99  B.45×(200—1) C.45×200+45 (2)填上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 35×128+(  )×(  ) a×96-(  )×(  )‎ 学生在独立练习时,教师仍然要去关心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扶。‎ ‎ 指导学生做完后要主动进行验算。有能力的学生做智力冲浪 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师:今天大家学得怎样?我们一起做一下配套的《补充习题》。‎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总结归纳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此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 ‎  1、99×37+37=37×(□○□)‎ ‎.在组长的组织下,轮流进行交流。‎ ‎ .组内进行提问、释疑、解惑、追问。 ‎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 ‎3200元其实是几件衣服的价钱?那要算102件,还要怎么办?‎ 怎么把这个过程完整地用算式表达出来呢?‎ 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0(元)‎ 板书:=32×(100+2)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 比较两题,说说 有的时候是合起来 共 学 解 疑 ‎12+54×12‎ ‎  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小组内交流:‎ 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 乘容易,‎ 有的时候是分别乘更容易。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 助 学 释 疑 完成练一练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 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 ‎ 完成练习十第7---11题 ‎ 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观察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 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利用分配律简便计算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 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 重、难点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11×58+49×11 12×77+8×77‎ ‎(12+8)×77 36×25+4×25‎ ‎(58+12)×14 27×21+27×29‎ ‎27×(21+29) 11×(58+49)‎ ‎(36×4)×25 58×14+12‎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完成练习十12、13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观察算式特点,并完成简便计算。交流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订正。‎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独立练习,并组织交流。‎ 共 学 解 疑 完成练习十14、15 、16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 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观察数据的特点,说说怎么算才更简便?‎ 助 学 释 疑 课堂练习:练习十17、18、19、20题 探索思考题360×52+480×36‎ ‎  观察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  在交流过程中完成板书:‎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订正。‎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有针对性的讲解。‎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相遇问题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 2、掌握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以及列表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形成相应的技能;3、能借助图或表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解决问题是所运用的策略。‎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以及列表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恰当选择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一些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  回答下面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出示例题 老师想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当时的情景(两生到前面演示)‎ ‎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思考:他们在出发的时间、地点、方向上有什么特点?‎ 条件和问题是否都作了明确的标注,所画的图是否清晰美观。‎ 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 共 学 解 疑 引思解疑 试一试 练一练 ‎  1、两列火车从A、B两个车站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2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个车站之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要求说出数量关系式(板书)并请生板演。‎ 我们刚才是怎么解决这个相遇问题的。(先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助 学 释 疑 完成练习十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订正。‎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有针对性的讲解。‎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相遇问题练习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 2、掌握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以及列表的基本方法,并初步形成相应的技能;3、能借助图或表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解决问题是所运用的策略。‎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以及列表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恰当选择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1. 小华和小明分别从自己家出发,向对方的家走去,小华每分钟走‎50米,小明每分钟走‎60米,经过5分钟两人相遇。‎ ‎(1)小华5分钟走了(    )米;小明5分钟走了(    )米;两人5分钟走了 (    )米。‎ ‎(2)小华和小明每分钟共走了 (    )米;小华和小明各走了 (    )分钟; 小华和小明家相距(    )米。‎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 2、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北京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沈阳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 ‎ ‎3、两艘军舰同时从相距948千米的两个港口对开.一艘军舰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艘军舰每小时行4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艘军舰可以相遇? ‎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独立练习,并组织交流。‎ 共 学 解 疑 ‎5、 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8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 ‎ ‎ ‎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在途中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在途中曾停车2小时,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这样连线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助 学 释 疑 ‎7、李华和王明同时从学校出发,李华向东走,每分钟走‎35米,王明向西走每分钟走‎40米,几分钟后二人相距‎300米? ‎ ‎8、 甲乙两个打字员合打一份稿件共13125字,甲每小时打850字,乙每小时比甲多打50字,几小时打完?‎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订正。‎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有针对性的讲解。‎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整理与练习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 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  2. 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3.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 重、难点 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这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1. 引导观察。‎ ‎  谈话:下面是某新华书店销售的三种图书的价格。‎ 小组内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二、 合作交流,知识梳理 ‎  谈话: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过的运算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整理的结果。‎ ‎    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整理方法有:举例,文字描述,字母表示等。‎ 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教师巡视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独立练习,并组织交流。‎ 共 学 解 疑 ‎ 小组活动: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了已经学过的运算律,请把你整理的结果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分享,并讨论一下,‎ 能把你们小组同学的各种方法整理在一张表格里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理由是什么。‎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 进行个别指导。‎ 助 学 释 疑 组织交流,由小组选派代表,交流整理的方法和完成的表格。‎ 完成练习与应用第1、2、3、4、5、题 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订正。‎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有针对性的讲解。‎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整理与练习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 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  2. 能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3. 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 重、难点 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二、 合作交流,知识梳理 回忆一下本学期学过的运算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来,并在小组内交流你整理的结果。‎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6、7、8题。‎ ‎    ‎ 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教师巡视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独立练习,并组织交流。‎ 共 学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先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再连一连。‎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 解 疑 ‎ 81 + (  ) = 0 + 81 乘法交换律 ‎ 16 × 4 × 25 = 16 × (  ) 加法交换律 ‎184 + 168 + 32 = 184 + (  ) 乘法结合律 ‎  a × 56 × b = (  ) × 56 加法结合律 完成整理与练习第9、10、11题。‎ ‎    ‎ 交流理由是什么。‎ ‎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指名介绍自己的算法。‎ ‎  师生共同评价各种算法,并总结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况,进行个别指导。‎ 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助 学 释 疑 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与应用 探索与实践 第12、13题。‎ 学生独立练习,‎ 全班交流,订正。‎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有针对性的讲解。‎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 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 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 重、难点 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一、唤醒经验,孕伏策略 独立完成练习,交流。‎ 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 互 学 探 疑 出示例题 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 ‎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提问:谁能说出算式? 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 检验,并写出答案 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练习,‎ 全班交流,订正。‎ 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共 完成 练一练 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 独立尝试画图。) ‎ 画图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学 解 疑 回顾反思。  ‎ 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步骤? (板书:审题---画图---分析---解答) 师: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画图呢? ‎ 画图时要注意什么? ‎ 展示部分学生的半成品图。 ‎ 谈话:看了这些图,你有什么想对他们说吗?‎ 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先试着画图 助 学 释 疑 完成练习八 第1、2、3、4题 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步骤? ‎ 结合板书:审题---画图---分析---解答 要求生把自己画的图完善一下 学生说解题思路 画图之后再来解决问题,你愿意看着原来的文字思考还是看着图形思考?‎ 为什么?‎ 评 学 再 疑 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画图策略在解决较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 画图能使我们看得更清楚。 画图能使我们解决问题变得简单 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你有哪些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   1、让学生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整理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的信息,会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微复杂的长方形的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  2、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反映出长方形的面积变化,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并引导学生用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找到中间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一、唤醒经验,孕伏策略  ‎ ‎1.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 揭题。(讲述并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 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 互 学 探 疑 出示例题。  ‎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生自主列式计算)  .列式解答。  ‎ 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 回顾反思。  ‎ 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步骤?‎ ‎ 学生自主阅读例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尝试画图。指导:(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指导) ‎ 画图时不仅要画出增加的长,还要画出增加的面积; ‎ ‎ 这道题和我们刚刚计算的长方形面积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可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更清楚地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共 学 解 疑 三、灵活运用,体验策略  1.变换情境,灵活画图。  (1)出示“试一试”。  ‎ 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这道题目中,长方形鱼池的面积为什么会减少? ‎ 宽减少,是往图形的哪里画图?  (是往长方形里面画图。‎ 学生自主阅读例题,理解题意 生独立尝试画图。‎ 与例题相比较,这道题画图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你能在图上画出宽减少的情况和面积减少后的部分吗?  (师展示学生画图的过程)  ‎ 助 学 释 疑 拓展练习,综合应用 完成练习八第6、7、8题 师生画图,分析,解答 生画图、讨论、合作、,‎ 一个是面积增加,一个是面积减少,而这道题是假设面积变化情况的。 前两道题,要么告诉我们长,要么告诉了宽,第三题长和宽都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师指导画图 系统比较,发展思维。  ‎ 这两道题与例题在画图时有什么不同? ‎ 评 学 再 疑 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画图策略在解决较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高邮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主备人 张庆珍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 1.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与问题,进而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画图的优势,形成依托图形灵活、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增强策略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策略意识和选择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 重、难点 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与问题,进而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教材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活动 ‎(五学)‎ 教师活动 ‎(五探)‎ 个人复备 引 学 质 疑 激活旧知 出示三组长方形:独立思考后写出答案,再将最后一题的思考方法告诉同桌。‎ 互 学 探 疑 ‎ 开放导入,引出策略 1.设疑:最近,我们学校准备扩建一块长方形花圃,方案有两个:一是长增加‎10米,二是宽增加‎10米,采用哪种方案才能使增加的面积多些呢?把你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来。 2.尝试:学生可能画图;也可能用字母表示;个别学生可能无所适从。 交流:先请画图的学生展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 预设一:(画图)长增加‎10米,面积就增加在宽的旁边,宽增加‎10米,面积就增加在长的那边,长比宽长一些,所以宽增加‎10米面积多一些。 ‎ 像这样画一画,增加的面积一目了然。看来画图也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好办法。‎ 共 学 解 疑 多元变式,巩固策略 1.变式一:刚才我们研究了宽不变长增加的面积问题,想想还可以怎样改变问题?‎ ‎ 出示: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减少‎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减少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现在的图又该怎样画呢?和刚才的一题相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请你试一试。(学生自己画图,并和同桌说说解题思路)‎ 回忆一下刚才的解题过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 板书:画图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 多元变式,巩固策略 ‎ 1.变式 出示: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减少‎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减少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助 学 释 疑 拓展训练,提升策略 出示:(改变导入题)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扩建时学校将这块长‎50米、宽‎40米的长方形花圃的长和宽都增加了‎10米,花圃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0---16题 小结:画图策略在解决较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更能体现出它的优势。‎ 评 学 再 疑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自我回顾与反思。‎ 倾听学生发言,适当指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