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

ID:948295

大小:13.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课稿一、说教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说设计理念1、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来,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我努力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达到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2、抓住古诗的情感线索,体现古诗感情丰富的特点。二、说目标1、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2、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3、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情绪。教学难点: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三、说教法1.本文作为略读课文,且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所以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2.本文是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在反复自读把握主要内容后,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模拟采访。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文中有许多多音字,如《水浒传(àn)》、“绿(lù)林好汉”、“一百单八将(à)”、《济公传(àn)》等要注意读准确。还要注意对话是口语化的,如“跟前儿”“偏科”“起码”这些北京方言,更是透着亲切,所以要读得像说话一样自然,毫不做作才好。3.在弄清苗苗同季老交流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的问题后,可以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然后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应有的启发,如,要加大课外阅读,才能促进写作的提高;不要偏科,全面发展;加强古诗文积累,增强文化底蕴等。 苗苗与季老的对话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如,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在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可行吗;苗苗的爸爸打她对吗;学生偏科与任课教师有关系吗;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我们能成为“三贯通”的人才吗……4.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从对话中感受到季老谈笑风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还有在访谈中如何有礼貌地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学习一些采访的技巧,用于指导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本文还可做一些拓展,如,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等。5.在读书、讨论、交流后,可以品味题目的寓意: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苗苗;“大树”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1、激发与古诗内容相同的情感,引导学生与诗人情感产生共鸣。2、设法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与文本对话。四、说学法: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2、加强朗读吟诵,以读升情。 五、说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二、分步解读(一)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指名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说说题目的意思。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理解“胡尘”想像画面。理解“泪”。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生自由读诗。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遗民”的“遗”什么意思?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