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6 数学归纳法 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讲)原卷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7.6 数学归纳法 2022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讲)原卷版

ID:945725

大小:15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7.6数学归纳法新课程考试要求1.了解数学归纳原理,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数学命题.核心素养本节涉及所有的数学核心素养: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抽象等.考向预测1.数学归纳法原理;2.数学归纳法的简单应用.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相关问题.【知识清单】知识点一.数学归纳法1.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考点分类剖析】考点一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典例1】(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是,的等差中项,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满足:,,证明【典例2】(2020届浙江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高三上期中)已知数列满足 .(1)求,并猜想的通项公式(不需证明);(2)求证:.【例3】(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对于任意的,都有.(1)求的取值范围(2)若,证明:()(3)在(2)的条件下,证明:【总结提升】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适用范围及关键(1)适用范围:当遇到与正整数n有关的不等式证明时,若用其他办法不容易证,则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2)关键:由n=k时命题成立证n=k+1时命题也成立,在归纳假设使用后可运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来加以证明,充分应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放缩技巧,使问题得以简化【变式探究】1.(2021·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满足:,证明:当时,(I);(II);(III).2.(2020届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 ,是的等差中项,数列的通项公式,.(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证明:,.3.(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11月适应测试)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1)求通项公式;(2)求证:();考点二归纳、猜想、证明【典例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数列满足,.(1)计算、,猜想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2)求数列的前项和.【典例5】(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函数,设为的导数,.(1)求,;(2)猜想的表达式,并证明你的结论.【总结提升】(1)“归纳——猜想——证明”的一般步骤①计算(根据条件,计算若干项).②归纳猜想(通过观察、分析、综合、联想,猜想出一般结论).③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与“归纳——猜想——证明”相关的常用题型的处理策略①与函数有关的证明:由已知条件验证前几个特殊值正确得出猜想,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②与数列有关的证明:利用已知条件,当直接证明遇阻时,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 【变式探究】1.(2019·浙江高二期末)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满足.(Ⅰ)求,,,的值;(Ⅱ)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2.给出下列不等式:1>12,1+12+13>1,1+12+13+14+15+16+17>32,1+12+13+⋯⋯+115>2,1+12+13+⋯⋯+131>52,……(1)根据给出不等式的规律,归纳猜想出不等式的一般结论;(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考点三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典例6】已知a,b,c,使等式1⋅22+2⋅32+⋯+nn+12=nn+112an2+bn+c对n∈N+都成立,(1)猜测a,b,c的值;(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典例7】证明:++…+=.(n∈N*)【总结提升】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的思路和注意点(1)思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要“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各有多少项,初始值n0是多少.(2)注意点:由n=k时等式成立,推出n=k+1时等式成立,一要找出等式两边的变化(差异),明确变形目标;二要充分利用归纳假设,进行合理变形,正确写出证明过程,不利用归纳假设的证明,就不是数学归纳法.【变式探究】1.数学归纳法证明:2+22+…+2n-1=2(2n-1-1)(n>2,n∈N+).【答案】见解析 【解析】[错解] (1)当n=3时,左边=2+22=6,右边=2(22-1)=6,等式成立.(2)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2+22+…+2k-1=2(2k-1-1),那么由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得2+22+…+2k-1+2k==2(2k-1).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等式对任意n>2,n∈N+都成立.[辨析] 错解中的第二步没用到归纳假设,直接使用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由于未用归纳假设,造成使用数学归纳法失误.2.(2018·江苏高考模拟(理))在正整数集上定义函数y=f(n),满足f(n)[f(n+1)+1]=2[2-f(n+1)],且f(1)=2.(1)求证:f(3)-f(2)=910;(2)是否存在实数a,b,使f(n)=1a(-32)n-b+1,对任意正整数n恒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易错提醒】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其中,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验证n=n0时结论成立的n0不一定为1,根据题目要求,有时可为2、3等;第二步是递推的依据,证明n=k+1时命题也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