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粤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居秋暝》(粤教版)

ID:926625

大小:371.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畅言教育《山居秋暝》◆教材分析近体诗定型于唐代,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几种。这种新诗体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地拓宽了诗的题材。王维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歌的重要艺术手法,是心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教学目标BENKE【知识与能力目标】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2、品味诗歌的意境。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畅言教育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3、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在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的《诗经》,到被尊为百世之师的“楚辞”的代表作《离骚》,从刚健清新的汉乐府,到多姿多彩的南北朝民歌,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到了唐代便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通俗晓畅的白居易的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而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世人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水田园世界,去领略他笔下那种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牧歌式的田园隐居生活。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畅言教育二、复习诗歌的知识1.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2.律诗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言绝句。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三、简介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朝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田园诗人。诗与孟浩然齐名,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其思想以四十岁为限分前后两个时期。早年王维积极用世,是至情至性之人,用诗笔写爱情,写亲情;四十岁后,则清心寡欲,流连山水,寄情田园,他在长安东南置下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山居秋暝》就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四、解读题目提问:诗歌的标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山居”,点明了地点,并表明所描绘的是山村的生活情景。五、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朗读课文,把握节奏。(1)播放名家配乐朗诵,学生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2)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畅言教育强调:暝:míng         喧:xuān      浣:huàn(3)学生读几遍后抽查朗读。根据朗读古诗的要求进行吟诵指导,并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4)学生齐读,感知诗歌情趣。教给学生朗读古诗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掌握读诗的方法以形成自学能力。2、自学质疑,试讲诗意。(1)各学习小组可以利用工具书对不懂的字词进行查阅,并尝试直译试讲诗意,可以提出问题,小组交流,为理解诗句意思做好准备。教师补充注解: 1、新:刚刚。2、喧:喧笑。3、春芳:春花春草。4、自:自当。(2)以小组为单位先让学生试讲诗意,然后教师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译诗。六、再读诗文,赏析诗句(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指导解疑。)(一)领会意境1、王维的诗歌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从这首诗里,你能找到几幅画面?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述一个画面。明确:  五幅清新秀丽的秋山晚景图。   第一幅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是“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是“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   第四幅是“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她们正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 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2、颔联和颈联的四幅画面中哪些为静,哪些为动?分别从什么角度着笔的? 明确:“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均为动景。“明月松间照”是从视觉的角度着笔的,“清泉石上流”诉之于听觉。“竹喧归浣女”是写所闻,“莲动下渔舟”是写所见。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畅言教育动静结合,视听互见,充分展示了山村的自然美。3、诗中的每一幅画面就象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山中的整个景致。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明确:非常宁静,清新,恬然。4、颈联中全是村民的活动,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人的感觉仍然是“静”呢?明确:王维的山水诗中善于用热闹的字面写出幽静的境界。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我们说它是“以动衬静”或“动中显静”。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么说是“空山”呢?明确: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二字显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点出了环境的幽静,暗合作者远离世俗的愿望。(二)把握情感1、作者对这些画面的描绘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从哪句诗可以得知?明确:目的是要表达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面衬托出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归隐的渴望。从“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句可得知。2、既然山中“春芳”将尽,是什么吸引诗人独“留”山中?明确:是山中清新的空气,清幽的美景,还有自由自在的生活。(点拨主题:表达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志向。)3、“王孙自可留”里用到了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出自什么地方?   明确:出自《楚辞招隐士》。大家注意题目——“招隐士”,这个王孙指作者自己,楚辞中讲山中太冷清了,还是出来作官吧!王维反其道而用之,说还是不要作官好。因此前面的写景,不过是为后面作铺垫,说明山林的景色很好,适合隐居而已。七、拓展延伸思考:《山居秋暝》一诗的颔联和颈联中讲求炼字、炼句,给整篇诗作起到提神运气的作用,从而更能使人真切地进入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起波动。试作具体赏析。 提示:“照、流、归、下”四个动词,这些动词或长或短,或动或静,或写景或写人,交织在一起,使我们观赏到一幅别开生面的秋韵图。 八、课堂小结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粤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畅言教育本节课我们从诗歌的朗读中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感受到了诗歌的意境美。诗人用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优美的风景画:清幽的山景,淳厚的民风。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我们也领悟了诗歌的主题,学到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今后大家再读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欣赏,这是极为有益的。九、布置作业将本诗改写成一篇借景抒情的小散文,触摸诗人的灵魂,发挥自己的想象。(注意不要写成翻译式的文字)◆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