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加入VIP免费下载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ID:925056

大小:480.43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组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2课时。17地震中的父与子(集体备课)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教具准备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課時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调整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课前播放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有关汶川地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震的画面一、创设情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生汇报收集的境,揭示课题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资料。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了解地震危害的资料,,还可以展的危害性,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为学习课文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做铺垫。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89年,当巨大地震地危自读课文,用笔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画出感受深刻的句二、初读课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子,并说说课文讲了文,初步感知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一件什么事?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要求: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三、再读课②用“~~~”画出自己深文,整体感悟受感动的句子;③课文讲小组内互读课了一件什么事?文,交流学习收获。全班交流:(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1.默读课文,思考:①用感动的句子。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2.全班讨论:(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调整1.听写生字、新词。一、听写词语,复习导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入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品读感1.自主读读课文,悟,深入情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老境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师提出的问题。找出课文中的中心句,动;对不懂的词语、句父亲了不起表现在什么子根据自己的提问,试地方?儿子了不起表现着回答一下。在什么地方?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读,个人读,评议,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齐读 面来谈:(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小组讨论后练读,个(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人读,评议,齐读。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 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理解,读。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①从这儿可以看出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他坚信父亲会来救 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他。即使在最危险,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最艰险的时刻,儿子读,个人读,评议,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读)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4)“他挖了8小时,12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小时,24小时,36小时,──生说③指导读: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父子团圆,此时心中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有千言万语,又激动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言语来表现,读一读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父子间的对话,看看有死,奋力拯救儿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惊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喜,自信,激动。)对儿子爱的伟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 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用自己的话夸夸这对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了不起的父子。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三、总结全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文,升华情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感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⑥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 四、作业布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置一起!”(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 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投影:图片、音乐。)1.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2.质疑:①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交流: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1.自由组成小组,在课后排演广播剧,制成录音带,然后大家在一起听一听,评一评。2.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板书设计父信赖子作业设计:说说你的父母都为你做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作业反馈:1、个别学生将“废墟”的“墟”写错。2、对文中父亲的心里变化掌握不够。课后反思:教学本课时。我在课上几次问到“父亲为什么这么坚持”“儿子为什么这么坚持”时,学生只是提到那个信念,如果教师能够再及时点拔一下,学生一定会提到父爱或父亲极强的责任心,儿子和父亲情深等等,这样会更加深化主题。总之,这节课的教学尝试,给我们带来的是更多的思考,我们知道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的反思、探索,才能让自己的课堂真正充满勃勃生机,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8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学重难点体会母亲的善良、慈祥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和热爱。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學步驟教師活动學生活動一、导入新課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2.介绍作者。(出示小黑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板)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 的事。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3.采用分组、分角色、分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段等多种方式朗读全文。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给钱让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我买书。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2.体会母亲挣钱的辛苦。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崇敬之情。梁晓声(1949──)《慈母(1)理解我家境的贫寒。连情深》的作者,主要作品有:短“破收音机”都“已经卖了,被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二、默读课文,勾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画表现母亲深情的词句了。”“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年轮》等。小说集《天若有情》、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指数着。”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2)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三、小组交流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争分夺秒,“有事快说,别耽到全班来说说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 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以上这些,与妈妈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了强烈对比。“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3)感受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背直四人合作交流,你准备抓住哪个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镜头进行拍摄。(抓住母亲的语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自读后全班交流。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1.老师非常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小小的电视剧,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现在请你当导演兼摄四、交流感悟像师,你准备选取哪些镜头? 为什么?先读书思考,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然后我们交流。2.学生读书准备后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从描写母亲五、小结3.谁先说说电视剧的开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中体头?会母亲的艰辛,母亲的憔悴,母4.生边答师边指导朗读,亲的通情达理。引导体会对母亲及母亲对我浓厚的情感。六、总结是啊!挣钱不易,毅然给钱,两相对比,足见慈母情深!分组朗读全文。注意集中表现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母亲对你的七、拓展句子。关爱。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深情的读《纸船-----寄母亲》,并 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背会。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强调“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课后题:“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抽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板书设计:18*慈母情深母亲——辛苦——勤劳——贫穷——疼爱儿子——感激——崇敬——热爱作业布置:1.有感情朗读课文。2.背诵《游子吟》。3.课后练习。作业反馈:个别同学转述句不够准确。课后反思:教学本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初读课文后,我又采 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尽情地去读,做到朗读流利。在学生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以默读的形式,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并勾画出描写的语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师生间解决。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了课文,从中也看出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对一些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再采用交流、互相解决疑难的方法检查学习所得,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教学步骤教师活动 1、指名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一、板书课题,体会不同语气。齐读课题,思考:读出来什导入新课2、你读出了什么了?么?3、这两句话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再齐读)二、检查预习,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初步感知章,题目就是“精彩极了”和“糟糕汇报预习收获。透了”(读时,教师板书加上“和”),三、再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交流讨论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①读的同学,可根据内容的不同自己停下,让别人接读。②听的同学,注意纠错,对不满意的地方可以代读。③教师相机引导、鼓四、学习生字,励。按老师的要求合作交流。抄写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1、同桌轮读,质疑词语2、把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两遍。3、小组交流各自体会,讨论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4、全班交流,提出问题,留待进一步理解。1、重点指导书写“誊”(与“誉”或“卷”比较)“谨“(右半部要写紧凑)2、抄写词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谁能三言两语说出课文主要写一、检复:了什么?(或教师引,学生说)(一)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1、你喜欢读哪里?二、学习课文,2、齐读第16小节。读中感悟3、读着读着,问题就出来了,学生提问: ①为什么当初我是多么“幸运”?②为什么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两种力量”?(二)感悟“我”第一次写诗,父母的评价1、指名读母亲的评价①你读出了什么?再指名读——师范读——齐读②我的心情又是怎样?齐读2——4小节2、分角色读(5——14)小节①读到这是你不明白的又是什么?(学生提问:同一首为什么爸爸妈妈的评价截然不同?)②加以体会:母亲为了鼓励孩子,看到七八岁“我”能写出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的质量如何,是赞美“我”写诗的行为。(齐读12小节)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同桌交流)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也可能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 使孩子“得意洋洋”,在这种情况下,齐读16、17小节给孩子一些警告。(读第13小节第一句话)(三)体会“爱”的两种表现形式1、师:“⋯⋯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①理解“一如既往”。②想象母亲第二次是怎么说的?(师:那爸爸为什么说不好呢?)2、终于巴迪在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中走向了成功。面对成功,他给父母写三、交流读后体了封信,信中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会,提高认识腑的话。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3、再读16小节(突出“常常”“总是”)板书:鼓励,严格要求4、父母亲读了这段话感到十分安慰,真是激动万分,想到各自的评价,想到第一次争吵,他们又感 慨万分,他们会说什么?1、学会这里,你们的体会也一定很深2、结合自己说体会3、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布置作业:说说你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寻找生活中父母的爱,把它写成一篇小练笔。作业反馈:大多数学生部分同学造句不精炼。板书设计: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鼓励严格要求爱 课后反思:教学本课时,我强调“自主学习,悟情悟理”,但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际理解接受能力和现有控制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中含义较深,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句子时,没有必要的和适时的给与引导和帮助。在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尤其是在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上,强调注意通过指导朗读来加深理解,并通过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20*学会看病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等词语。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亲浓浓的爱子深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一、导入。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齐读课题。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二、学习课文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读、画。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感的变齐读课题)化。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师点拨,并指导朗读。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 通。2.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师重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点指导理解以下词语: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按图索骥:照图上画的样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子去寻找好马。本文是说照样子去做。忐忑不安:心神不定,心中不安。全班交流三、说一说。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4.理解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 矛盾;爱和真情包含其间。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文中的母亲棉队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作业布置:比较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 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请写下来吧,回家拿给父母看看,看后请父母也写上几句。作业反馈:个别学生对“背”和“傍”的书写容易出错。板书设计:20*学会看病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课后小记:教学本篇课文时,我基本上是放手,就让学生抓住一个问题——“母亲的感情有何变化”,让他们自己去独立阅读、探讨交流。应该说,他们的自学效果不错,他们能从文中找出有关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去品味感悟。口语交际?习作六学习目标: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教学时数:3课(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1、谈话导人.我们在父母再现情境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2、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二、创设情境,“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展开讨论。中的小故事.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1、提出问题:你怎样看三、联系实际,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感悟父母之爱法?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3、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疑。四、拓展延伸,点。沟通情感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模拟交际。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五、表扬激励,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课堂总结谈谈自己的想法.2、小组合作,互说互评.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爸爸,你会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2、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习作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谈话导人.上节课,我们1、明确要求.学生写作诱发动机。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2、明确要求.读读“习作”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创设情境.出示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话题。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他们交流意见.)吧.一、自主选择.小组合作a.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3、各自习作.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4、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b.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修改习作草稿.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四、全班交流.c.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 打开思路心里话.(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5、誊写习作.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a.是否有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b.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c.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 习作讲评第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整体概括本次习作应交72本,实交1生倾听,对照。72本,其中优占35%,良占35%,中占30%。优秀习作:郭佳玥、牛萍。二、具体讲评1.成功之处:这次习作比较成功,具体表2对照自己的习作想想,并现为:(1)大多数同学选材向大家推荐自己习作中的真实,能抓住各个地方乡村好词好句。景物的特征和乡村生活的体验。(2)能按一定顺序写,有条理。(3)语言流畅,想象合理,且能运用多种修辞。1、存在问题:一部分同学语句不够生动,所写文章语句没有感染力。1、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勤1.指名说说自己习作中的写日记。问题。三、采取的措施1、多读课外书籍,积累语言。 1抽查优良作文四、佳作欣赏(1)读优秀作文,加以评1、说出习作好在哪里?议。1、说说这些作文存在哪些五、再次修改(2)读具有典型问题的问题?(3)习作,加以评议。指导学生说说自己习作的成1、订正错别字。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1、汇报,交流补充。作业设计:1.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2.修剪句子。3.背写日积月累。作业反馈:个别学生不会修改句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