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
加入VIP免费下载

18将相和

ID:918513

大小: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教案教学内容18、将相和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结合课文理解“完璧归赵、理屈、理直气壮”等词的意思。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并初步弄清三个故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在人物语言、行动、神态中感受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教具学具教学过程(包括个性补充)一、揭示课题,解题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五组课文的开篇——(出示课题)齐读   2.通过导读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将”、“相”分别指的是谁?(板书:廉颇、蔺相如)齐读两个人的名字。“和”是什么意思?(和好)题目就是说——二、初读感知,推出问题   1.“和”是指两人和好,那肯定之前有过——(不和)。自由读课文,找出写将相从“不和”到“和”的段落。   2.指名反馈(15-18),想过他们闹不和的原因吗?(据答出示第15段)齐读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1)读准“上卿”,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和下卿。   (2)你从句子中读懂了什么?预设1: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在赵惠文王16年时,因伐齐有功,被提升为上卿,如今蔺相如也做了上卿,由于蔺相如是文官,上朝时站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都是以右为尊,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预设2:立功(板书:渑池之会)   (3)从“又”字引出完璧归赵(板书)。   (4)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板书:负荆请罪)    3.这段话把这三个小故事连在一起,也叫过渡段。谁能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推出问题   解释课题,激发兴趣理顺大概脉络,放弃生字部分,直入故事情节。介绍背景资料,有助于理解课文。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1)蔺相如立过功,被赵王封为上卿,廉颇有什么不服的?(出示廉颇的话)齐读   (2)蔺相如是怎样只凭一张嘴就爬到廉颇头上去的呢?除了动动嘴皮子,他就没有其他能耐了吗?让我们深入到故事中去体会体会。三、深入研读,探究解疑(完璧归赵)   1.默读“完璧归赵”,也就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1-10)画出蔺相如动嘴皮子的句子。   2.反馈交流: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2)从提示语入手,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去掉提示语可以吗?为什么?)(3)指导朗读3.改写第四句:加上提示语,写成直接引用。蔺相如        说:“                                      ”四、总结升华,拓展阅读1.此时,你还认为蔺相如仅仅靠一张嘴吗?2.《东周列国志》这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写蔺相如的——(出示)范读→齐读→说体会遇危险之事,居利害之间,处处固须有胆。但胆是假造不来的,是任血气不得,总要从才识上生出,方是真胆,而不至于偾事。                                               ——《东周列国志》3.这段话刚好是蔺相如的写照——智中夹勇、勇中含智。他虽然是个文官,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唇枪舌战,机智勇敢,结果完璧归赵,所以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而秦王骗取和氏璧失败后,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又生一计,安排了一次暗藏杀机的鸿门宴——渑池之会,以雪完璧归赵之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详解完璧归赵,积累知识,并从中加深理解能力。发散思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板书设计18将相和为了赵国人物语言:蔺相如廉颇刻画内心撞拼避负荆请罪体现个 语文教案教学内容18、将相和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结合课文理解“完璧归赵、理屈、理直气壮”等词的意思。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并初步弄清三个故事间的关系。3.重点研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在“蔺相如不是凭一张嘴”的问题探讨中感知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为维护赵国利益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的高尚品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重点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在人物语言、行动、神态中感受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教具学具教学过程(包括个性补充)一、探究起点,整体感受人物形象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将相和》。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个历史故事由三个小故事构成,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2.还记得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吗?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对秦王和赵王,你们有什么看法?3.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廉颇和蔺相如!那么,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两个人物的呢?请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你觉得课文在写这两个人物时,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他们分别找出来,用心体会。二、品味语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师:咱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课文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哪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一)研究“完璧归赵”预设一: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你们注意到了吗?课文写蔺相如的这句话,用了哪组关联词?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谁也来读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话。像这样用假设关系的句式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还有几处,找出来读一读,再感受感受。预设二: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从这两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通过对人物的简单品评,初步感受人物的形象,为体会以强欺弱、以弱胜强做准备。然后快速进入对语言的揣摩感受。 预设三: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绝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愿意别人说他没诚意、不讲信用吗?用这样的方式和秦王说理,你认为有什么好处?抓住人物的语言,我们就揣摩到了人物的内心想法(板书:刻画内心)难怪古人说“言为心声”。(二)研究“渑池之会”预设四: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你发现作者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气势的?也就是说,蔺相如又在用假设的句式,以不容商量的口气,逼秦王为赵王击缶。但他凭什么敢和秦王拼呢?这一拼,最终拼来的是赵国的——(三)研究“负荆请罪”分师:完璧归赵,蔺相如使赵国免受了秦国的欺骗。秦王很不甘心,又搞了一个渑池之会要侮辱赵王,蔺相如再一次以弱胜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回国后连升几级,被赵王封为上卿。本来顺理成章的事,却造成了将与相的不和,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课文还有哪些描写人物的地方让你觉得特别精彩呢?咱们继续交流。三、拓展提升,揭示“和”的意义1.一个知错就改,另一个真诚相待,都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从此过后(出示齐读)——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师:同心协力这四个字浓缩为一个字,就是课题中的——和。是呀,俗话说:“人和百事旺,家和万事兴”,国家也一样,正由于将相二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保卫赵国,秦国很多年都不敢再来进犯赵国。2.从此,“负荆请罪”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话,《将相和》的故事也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同学们,这篇课文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和杰出的文学著作,曾被当代文学家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想知道廉颇和蔺相如和好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吗?建议你去买一本《史记》来读,你会感受到历史名著刻画人物形象的不同魅力。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来自于具体的描写,而且在第一课时已经有了初步的感受,因此,这里要做的就是直接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语言。此两处的略处理,在于都是第一个故事,且语言描写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即采用了假设关系的句式。再抓假设句,体会蔺相如的勇敢、爱国、智慧,然后重点突出“拼”字的教学,感受作者在用词上的准确生动。解决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回扣课题,既是对故事意义之提升,同时也在于引导学生由读一篇课文到读整本的名著。)板书设计18将相和为了赵国人物语言:蔺相如廉颇刻画内心撞拼避负荆请罪体现个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