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精卫填海-课件

ID:881558

大小:4.0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精卫填海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广平县十里铺中学韩振怀 神话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艺术创作,它往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有纯朴、天真、幼稚的特点,又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同时又不缺乏历史感。正是这些特点使神话传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爱不释手,代代相传的读物。让我告诉你 精卫填海《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ā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北山经》典籍原文 1、曰:叫作。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治县西。3、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4、状:形状。5、乌:乌鸦。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7、其名自詨(xiāo):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8、是:这。9、少女:小女儿。10、故:所以。11、堙(yīn):填塞。12、为:化为。13、喙:嘴。注释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它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译文 精卫的状貌、叫声、来历各是怎样的?最能突出其锲而不舍精神的词是什么——状貌: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叫声:其鸣自詨——来历: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最能突出其锲而不舍精神的词是“常”。 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它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它不甘于被海水淹死的命运,精魂化鸟,誓将东海填平报仇,同时也是替人类除害造福,不让东海继续为患。精卫是不畏艰难,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的化身。分析人物形象及意义 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传说中的神农氏)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形象,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奋斗不止,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也常比喻坚持不懈的人。主旨 你是一只小小鸟,本为炎帝女娇娇,立志填海不动摇,恒心惊天地,意志冲九霄,感化多少人,激励几代朝,我唱只歌儿献给你,你的精神常在永不老。 课下读一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在单元结束时我们召开故事会,看看谁知道的神话故事多,谁讲的最精彩!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