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高中语文3.9劝学课件新人教版x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7春高中语文3.9劝学课件新人教版x

ID:877045

大小:13.64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2.分析并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3.理解荀子有关学习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连线作者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时人尊称为“荀卿”。《荀子》一书现存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探寻背景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体现了荀子的这种思想,强调学习对后天的教育作用。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1.识字注音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2.通假字(1)木直中绳,譸以为轮“譸”通“煣”,使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表示重复或继续。(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3.一词多义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4.古今异义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5.词类活用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234566.特殊句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后置(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譸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5)用心一也“……也”表判断(6)用心躁也“……也”表判断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思维激活: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第一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有利于用它统摄全文。提示:文章开门见山地点出中心论点,对后文起到统摄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的绕弯和啰唆。同时也使论点突出鲜明,对整篇文章的论证气势也起到了很好的加强作用。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的?思维激活:中心论点是第一句,要在理清全文结构的基础上加以概括阐述。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作者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课文一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论点后,接着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第2段论述学习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第3段论述学习可以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第4段论述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剖析这是《劝学》一文的首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能够停止”。文章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谈论的问题是学习,对于学习的态度是“不可以已”,简洁明了。那么“君子曰”三个字是不是多余呢?这三个字不多余。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君子”,不是士大夫之类的人,而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作者是借助在学问品行上的成功人士的话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这比自己直接说更有力量,更令人信服。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剖析这是文中气势贯通、语脉联系紧密的一个语段。这段文字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来阐述,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彻,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之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是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剖析此句谈论积累的意义。作者用两个比喻来说理,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荀子十分强调“积善”的作用,因而,这里连设两喻,从正面论证了积累的作用。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剖析这里谈论的是如何坚持的问题。先用“骐骥”“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然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然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这便告诉人们,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接着,荀子又用“锲而不舍”与“锲而舍之”相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对于人们的学习而言,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深奥的知识也可以学会。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1.第2段是如何论述学习的意义的?提示:第2段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了五个比喻。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譅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从而说明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2.课文的第3段论证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其论述层次是怎样的?提示: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3.文章的最后一段可以分几个层次?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思维激活:最后一段分三个层次论述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是一种由浅入深的论述。提示:共有三个层次。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作者先正面设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积善”,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的第一个层次,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证的。第二层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作者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对照,进一步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的第二个层次,是正反设喻论述的。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和坚持不懈后还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从整体看,积累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而恒心与专一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一种由浅入深的关系。但是这两者之间又可以互相补充,所以作者把二者放在了一个段落之中,因为这两者都能很好地论证“学不可以已”。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4.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提示:课文第2段末句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文看,这是前文几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从荀子“性恶论”主张来看,荀子认为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也就是品德。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1.总分结构,条理清晰全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然后设三个分论点,使每个分论点又成为论证中心论点的依据。2.比喻对比,论证具体在本文中,说理是通过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进行的。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表达得具体生动,明白易懂,从而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3.语言整齐,韵律畅达本文的语言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韵律美。文中的比喻大都采用对偶、排比的句式,整齐和谐,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使文章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多用偶句兼用散句,既整齐对称,又参差错落,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还用了一些排比句,读起来语气畅达,有气势。 自主练笔以“团结就是力量”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片段。 本文阐述道理,以常见的事情或现象设喻。设喻方式富于变化,有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等;有正反设喻,如“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蚓”和“蟹”等。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使用比喻论证应注意的问题:(1)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如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如若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而他们自己却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就会“引喻失义”。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欲滴的玫瑰,也应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即使自己是一棵傲然挺立的松柏,也应明白,一株挺拔不算英雄,聚居成林才能构筑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艘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彰显大海的壮阔!我们好比是一滴滴雨水,无私奉献着我们的甘甜。骄阳似火,大地一片干渴,这时候的我们就要团结起来,一同奔向需要我们的地方,雷鸣,闪电,顿时响彻天际!我们好比是片片雪花,为寒冷的冬天送去一丝温暖的情怀。寒风凛冽,大地一片萧条,这时候的我们就会拥抱在一起,轻轻覆盖在庄稼上,层层叠叠,编织成一条雪白的棉被,沉睡的庄稼呢喃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热闹了整个大地! 我们好比是一棵棵小草,碧绿的体肤显示着我们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诗句不正好彰显出我们的生命力吗?在春意盎然的公园,我们手拉着手,雀跃着,迎风起舞,为情侣营造出浪漫,为同学们营造出宁静,为天空营造出和谐…… 素材挖掘他山之石(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需要不断积累,人的道德情操也需要不断培养与提高。学习是积累的过程,需要有恒心。“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态度。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这则素材可应用于等话题中。提示:“积累”“坚持”“蓄积与勃发”“恒心与毅力”“水滴石穿”(2)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因此,理想的“大儒”不只是博学多能,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这则素材可应用于等话题中。提示:“学与思”“思考”“成功的境界”“行动的重要性” 素材挖掘他山之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溪在兼收并蓄中汇成了汹涌的江水;春天在蓄积了一冬的力量后,以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不消几日,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用心记录,留意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切,学会积累,才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积累是一种成功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提起《聊斋志异》,也许大家都不陌生。其中离奇的故事情节、逼真的人物形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故事可谓险象环生,曲折离奇,而又富含深刻的寓意,发人深省,充满人性主义的光辉。如此精妙的大作是蒲老自己想象出来的吗?不,是通过积累才达到的。蒲老天天在路边草棚下施茶讨故事,谁讲一个鬼怪故事谁就能喝茶。这样时间久了,蒲老就积累了很多的故事,然后编写整理,才有了这显耀的大作。不懈的积累注定了他的成功。 素材挖掘他山之石积累是一种难忘的经历、不断挑战的勇气。李时珍,其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这也是他积累的结果。他不畏艰难,跋山涉水,到处寻找草药,并试用它们,不断积累经验,历经二十七年终于编成收有一千八百多种药物并有详细图片说明的药物学巨著。积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非凡的勇气与毅力,而后的收获则是令人欣慰惊喜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