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赏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故都的秋》赏析

ID:868121

大小:1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故都的秋》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意境清静、幽远,悲凉、落寞。作者在开头这样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从中可以感受到作家把秋的悲凉作为美的审美情趣和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在郁达夫笔下,五幅画卷有一个共同的元素:穿越时空的意象,深远地传达出对生命的体验与感悟,唤醒了人们对生命衰亡的深沉思考,这就是悲凉的本质。  郁达夫写此文时,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久违了这个大城市,郁达夫所怀念的,仅是非常朴素的芦花、幽静的陶然亭、平淡的柳影、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由此而知,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但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到了故都,他却只是一笔带过。因为故都,历史漫长,文化积淀不在这些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表面上的名胜上,外来人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作家对于北平秋天着力去描写的是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  在晨院赏秋图中,“碧空、驯鸽、牵牛花”,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写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原始美。而郁达夫对于色彩的欣赏:牵牛花。以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作家显然是在追求色彩的“冷清”,这种冷色调表现了作家内心的孤独、冷清与淡淡的悲凉。作家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用枯草的疏落的形象反衬悲凉,促人联想起欧阳子的“草木无情,有时飘零”。枯草表现生命的衰败,直面生命的衰败的感受,启示沉思生命的周期,引起悲凉之感,这正是郁达夫的悲凉美所在。  把秋的悲凉当作美来欣赏是有难度的,所以郁达夫强调要有一种喝浓茶的悠闲的心情和姿态,要细细体会才有味道。皇城中的一椽破屋透出沧桑破败之感。以“皇城”为代表的老大帝国的破落而颓废的人文景观象征暗示着中华“故都”的可悲,于貌似客观地再现中充溢着作者精神的“自叙传”和主观的外化,景犹如此,人何以堪?  写北平秋槐的落蕊,郁达夫选中的是不起眼、丧失了生命活力“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铺在地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这不正是生命衰败死亡的迹象吗?这就把对秋草的悲凉美的欣赏引向更为深刻的境界。作者审视着“灰土上的扫帚的丝纹”。既觉得“细腻、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就从意识写到了潜意识,是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深沉”。这遥想的内容大概就是对生命衰亡的思考吧!这也就是文章的深度,这正是作者沉醉于其中蕴藉的孤独、落寞和伤感情怀的自然流露,即作者是把悲凉、落寞、乃至死亡当作美来表现的原因所在。  写北平的秋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无处不在,阵阵流响,声声惹愁。蝉的生命只一季,秋几乎是它的生命的终结之期。跟南方烦躁的蝉叫声相比,那些“衰弱”让人感觉到生命的衰亡竟是这样的真切而无法逃避,更令人有一种秋将冬至的感觉,更觉生命的可贵,唤起人生的种种感慨,羁旅漂泊之苦,人生不顺之失落……这本身就是对生命衰亡的情趣的体味,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美。  写北方的秋雨,雨声“息列索落”,一层雨过,风卷残云;身在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却穿着传统的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闲人,在那风雨倏忽的清秋时节雨后的斜桥影里一立,透过那缓慢悠闲的谈吐,表现出的却是一副听天由命,任世态炎凉,逆来顺受,怯懦而麻木不仁的众生相,教人可怜义可悲,——或许,这才是郁达犬感到“特别的悲凉”的根本原因——电正是因“故都”之可爱,郁达夫在歌颂的同时要“自叙”这深沉的悲凉,形成一种悲凉美。  还有北方的秋果,枣子极盛之后的衰残,生命极致后便走向“尘沙灰尘土的世界”,一种混沌博大的沧凉。看到尘沙灰土的飞扬,让人不禁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 的冷落荒凉的悲感。文章的内容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显示出它的深度,这正是郁达夫的悲凉美所在。  故都的秋的悲凉美还表现在中外比较中。中国文学里有一个“秋士”,读本里又有欧阳子的“秋声赋”与苏学士的“赤壁赋”。试想,除了直面生命的衰亡,还有什么能引起没有国别、人种、阶级的区别的“一样”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呢?而秋的“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更富悲凉美,而这“味”就在于对于秋天的悲凉之美的文人体验和玩味,对于人生、生命的悲悯,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读来自然增添了许多“厚重”感。  故都的秋的悲凉美还表现在南北比较中。只有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以至对于故都的秋,作者“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的生活际遇使人感受着作者无处不在孤独中品尝着秋之悲凉美。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寂静的,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里的无情易逝的同情与悲叹深深的藏在这简淡的文字中,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美。  作者为何把故都的秋看得如此悲凉,要着力表现这种悲凉美呢?  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故都北平,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象征,悠久历史的乳汁将之浸润得“典丽堂皇”,然而在19世纪末卷起的历史风云中却越来越显得衰老颓败。1933年,日寇进犯,北平形势岌岌可危。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社会的动荡、当局的腐败都在郁达夫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暗,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喜好冷色,总想找宁静处,“躲进小楼成一统”。但郁达夫不是只顾自家的颓废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是时时心以系之。而今,眼看着祖国将要陷入自己曾经留学过的异邦之手,痛惜之情可想而知。过去和现今,小家与大国,两层感情的潮水浸过心灵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伤的印记。郁达夫虽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悲凉但仍美好的一面。  第二。与古典文化的浸润滋养有关。郁达夫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浸染熏陶,祖国的文化浸润滋养着诗人的灵魂。也孕育了一个炎黄子孙的赤子心结,更滋养了郁达夫对社稷苍生忧患意识和捐躯国难的牺牲意识。郁达夫对中国传统文化是热恋的,而北平这座精致而又脆弱的古城,它饱吸几千年文明的乳汁。美到极致。北平正是西方文明冲击下走向衰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这不能不让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的郁达夫从心理感到一切将逝,而他心痛又无可奈何的悲凉。一个“故”字里头包含着作者多少深沉的感喟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它暗示昔日的繁华丰富,从而更使“都”具有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沧桑感,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正是经过千秋岁月淘洗的中国文化的缩影。郁达夫在文中抒发了他对国事的忧虑,面对变革之秋的中国,表达了要像苏轼《赤壁赋》而言的做真正的文人、在逆境中“飞鸣而过”的人生理想。文末作者“愿用生命的三分之二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是作者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地时候”所发出的铮铮誓言,郁达夫真的将后半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付诸实践,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第三。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在郁达夫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忧郁,本来也是郁达夫天生的性格。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作者的忧郁性格特征在潜意识之中影响着他的写作。一旦遇到某种合适的触媒,“潜意识”就会产生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自然到可能连作者也没有意识到。于是。忧郁、敏感的个性。诗文的涵养,使《故都的秋》的“ 清、静、悲凉”,被诗的节奏,诗的意境,文的缠绵。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四,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式的悲秋使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从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有中国的传统审美情趣。而且还有西方的唯美主义,及日本传统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我们可以看到郁达夫提倡的“静”的文学特色。他把植物的死亡带进优美的、雅趣的极致,着力表现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美。  总之,无论是个人遭际还是社会风云都使郁达夫将自己主观上的悲伤情怀,融入了故都秋景、秋色的描绘之中,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从作者秋的悲凉的颂歌里,我们感受了真正的郁达夫。真正的北国之秋的悲凉美。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