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读《论语》感悟

ID:867900

大小:4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读《论语》有感孔凡江孔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一书。《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铸成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从《论语》中学习“万世师表”孔子关于教育的思想、方法?以及做人之根本?下面是我读后粗浅的感悟。孔子论学一、以德育为主,全面发展。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意思是没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知识也不可能持续发展。“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使达到一定的水平,不能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加以保持,知识水平也会下降、倒退,以至完全丧失。孔子认为为人处事、立国都应以诚信为本,民无信不立,并深刻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的不知道他怎么处理事情,就像牛车没有、马车没有,那车怎么走呢?看看我们生活的今天,食品不放心,用品不放心,就连药品也不放心。虽然这只是个例,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谁也无法否认,现在的社会道德良知在缺失。我校领导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在教师中提倡发扬传统文化学习孔子思想,在学生中常抓小学生日常用行为规范。二、言传不如身教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通过“正己”进而影响学生,而不是采用兵法来“驯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5 读《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民主的,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常常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孔子上课就是大家在一起轮流发言,自由讨论,然后他作一个总结。他的总结也不是说自己的就是绝对真理,只是评点一下。他用真诚的心来说,但不保证自己说的就是真理,别人可以修正,这就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延续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展示、讨论、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是我校精品课堂所倡导的,这不正是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体现吗?四、因材施教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人性差异的观点,强调人与人的差别是由天性决定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认为,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则不能给他讲授高深学问。孔子注重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与分析,根据个性差异“对症下药”,选择各不相同却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解答竟截然相反,公西华不明白为什么,孔子便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站在一旁的公西华想不通,便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五、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他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也”。当今教育界所提倡的“引探教学法”,老师应以“引”为主,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索中提高探究的本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使这种模式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师的思想,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并这样做了。六、教学相长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一种教学方式。有的人说,当老师不过是日复一日做些重复的工作,教了几十年始终是同一本教材,这样的工作既没有挑战性,也有没有创造性。实际上,每一次上课都面对不同的学生,生成不同的课堂,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中,教师也会收获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就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了。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不断向他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学习,才能弥补自己身上的缺点。所谓“术业有专攻”,有些人在自己的领域是专家,但在其它领域,有可能只是一个初学者。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法宝就是“终身学习”。 孔子论孝“孝”,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于孝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孝道仍然还存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论语》中的孝道精华(一)孝悌,仁之本“无违为孝”。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孔子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是: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事奉他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他们,还要按照”礼”的祭祀他们。无违于礼,能以礼来奉事父母,这就是孝。    孔子又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是说:子女奉事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应当微言规劝(也就是语调低缓、和颜悦色地规劝),如果父母不听从,还是应该照常恭敬,不要有违逆的心,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找机会进行规劝,这样操心是很劳累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对父母产生怨恨。“百善孝为先,孝顺顺当先”所以说只有先顺从了父母,行的孝才会让父母感到满意啊。在孔子的思想里,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有益于许许多多的人。在人的一生当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无私的,他们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我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的。(二)养老更要“敬”老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如果养活父母没有诚敬之心,那么和养活动物又能有什么区别呢?“孝”应该体现在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上。当父母老了,四肢活动不便时,很多的子女认为孝顺就是逢年过节时给父母送钱和礼品,殊不知,父母需要的不只是儿女物质上的帮助,还有儿女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慰藉,需要儿女从内心深处的关心他们,需要儿女的一颗诚敬之心。  (三)“孝”和“悌”相结合5 《论语》中多次孝悌联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这里的“悌”就是指敬爱自己的兄长,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不仅要善待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而且还要把这种“敬”推广到社会的关系中去。孔子认为应该用“孝”和“悌”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家庭和邻里关系的和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把“孝”和“悌”相结合,把关爱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这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启发。‘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远方的朋友来了孔子都这么高兴?可我们身边的同事整天在一起工作我们应该更高兴。仔细想一下:全国有十四亿人,一个小邹城也有百万之多,可能在一起工作的有几人?这是缘分呐。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份缘分,工作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照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可以施加给别人。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唯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才能共同构建和谐校园。总之,孝道对于现代人仍是非常重要的。孝不是简单的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不是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孝的本质是对父母的爱,是对父母的情。也就是说孝的本质在于心,孝体现出来的是人的本性。孔子论快乐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周围总还有让自己不平衡的事物。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一、坚持正道才能快乐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也不会因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二、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三、在山水中找到快乐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四、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缴如也,绎如也,以成。”五、在朋友中找到快乐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作为我们一个平凡的教师怎样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快乐呢?我认为就是要有一种阳光的心态。用最普通的话说就是,看什么都顺眼。来到学校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游戏,整个校园充满生机,至身他们之间心情应十分喜悦:走上讲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在看着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探索知识应感到伟大:改着一罗罗作业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应感到自豪:回到家看着爱人那张不知看了多少遍的脸应感到百看不厌:做上一桌饭菜,看着家人津津有味吃着应感到幸福。如果你心里阳光明媚,天就总是蓝的;如果你心里阴云密布,天就总是灰的。阳光明媚的投资者可能赢得幸福,因为在他们的投资过程中没有牛市和熊市,只有收获的时刻和等待收获的过程。并会怀着感激之心与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道理。如果你想成为名师就请学习孔子思想;如果你想成为有品味的人请学习孔子思想;如果你想使家庭和睦请学习孔子思想;如果想成为名校请老师们学习孔子思想。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