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灰雀》教案

ID:862271

大小: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灰雀》教案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认识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课件。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     白桦 胸脯 面包渣 惹人喜爱    (2)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三、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四、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 五、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     (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   3.小组代表发言。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七、作业1、看拼音写词语:    (  )外 (  )步 胸(  ) (  )孩    一( ) (  )者 (  )是面包(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     ()地说  ()地歌唱     ()/    ()/《灰雀》教学评价《灰雀》一文时,我将全文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了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整个课堂教学也呈现流畅的态势,但在这下面,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1、朗读教学中,朗读缺乏本堂课,我和学生在探讨上进行的十分圆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这一块。语文课堂,朗读占有极大的比重,究竟怎样合理地朗读,才能做到做适合于学生的发展呢?我想,首先要做到能与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才能有迹可循。我在教学中,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让学生融入角色,将感情带入文中,激情朗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自觉还缺乏合理引导的手法,因而,课堂上,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这时,我虽提示学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自己是怎样的心情,但学生依旧把握不准。而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最后,这一环节,在学生并没有很好的进行朗读情况下,我就进入了下一环节。在朗读环节中,我还不会采取多种方式教学,这是我今后需要不断学习的其中一方面。2、课堂的临时应变能力不足 课上,由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发生了遗漏,导致我在30分钟内,就将课文内容结束。剩余的5分钟,我的心里发懵了:我该怎么过这5分钟呢?我采取了让学生读对话,自己再范读对话。师傅随后告诉我,我这样一种处理方法,其实是将前面的教学环节进行了重复,或者说这样安排不符合这堂课该有的节奏,要将它安排在课文理解中。在剩余的时间内,老师们告诉我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想一想,动笔写一写“小男孩在听了列宁找灰雀时焦急、为灰雀惋惜等的话后,那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或者是“小男孩从这件事中,他明白了什么”,让学生站在同龄人的立场上,更加能获得情感的体验和提高。也可以让学生做做课堂练习本……总之,方法有很多种{当然,这么做,并非为了填满时间}。从这堂课中,我不仅明白了临场应变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只有事先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更好的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发展;而在课堂教学时,做好随时的应变的准备,让自己不拘泥于教案的束缚,又能真正让课堂的时间做到合理的运用。3、基础知识的再学习虽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字词和课文的初读,但这并不是说字词的学习在第二课时中就可以停息。相反,在课堂中,抓住一些重点的字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能起到增加词汇的作用。在《灰雀》一文中,有不少词语是需要随文理解的。但这一步我却忽略了。所以在这一堂课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学得不太扎实。……整堂课从总体看,还算成功,但细细分析,存在的缺陷也不可少看。但是,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然后不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的过程。所以,我相信,认真做好反思,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我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