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说课讲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雨巷》说课讲稿

ID:858981

大小:86.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雨巷》说课稿一、说教材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可是我们接触的更多的是古典诗词。同时受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教师更注重对古典诗词的教学,现代诗歌教学总是不尽人意。加强学生现代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方法的引导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它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那个政治风云激荡、新旧诗风交替的时代,戴望舒携着中国古典诗歌婉约的深蕴,踏着法国象征诗风的轻云,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中国新诗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它集中反映了作者在现实与理想冲撞下的苦闷与忧郁。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沁园春长沙》,对现代新诗有了初步了解,但这首词在形式上受到传统诗词影响很大。而《雨巷》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更能彰显出现代新诗的特点。所以学习《雨巷》能让学生更为真切的感受、认识中国新诗,也为下面学习《再别康桥》奠定基础。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多篇中国现代诗歌,对现代诗已有初步了解,这为本单元学习新诗奠定了基础,但初中的学习毕竟不够深入。《雨巷》是髙一学生在本单元接触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诗,本课恰好可以作为窗口,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新诗,学会如何欣赏新诗。另外,《雨巷》是一首象征诗,写作年代久远,学生很难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诗歌的主题,所以教师要加强引导和点拨。三、说教学目标《雨巷》和具有三美特征的《再别康桥》共同组成一个文本,出现在这一单元,那么我们就得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意象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去探索美。根据新课程倡导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的要求,根据本单元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雨巷》本身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意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培养鉴赏能力。(2)学会用知人论世法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诗歌,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情感与价值:(1)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复杂情感。(2)引导学生感悟诗情诗意,培养良好的读诗兴趣和审美情趣。四、说教学重难点(一)说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其音乐美。这首诗歌初一面世,即以它音节的优美而为人称道。叶圣陶先生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无疑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点。2、品味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意象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是解读作品灵魂的关键所在。这首朦胧含蓄极富象征意义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为重要。将本篇的意象理解和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的解读结合起来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本课,也为以后的诗歌鉴赏打下了基础。(二)说教学难点理解“姑娘”这一意象,品读其象征意味,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五、说教法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情景的创设一直以来都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一种手段,它能拉近读者与文本的时空的距离,也为教学的开展做了感情上的铺垫。2、诵读感悟法: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既可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又可让其深入文本体会诗歌的情感。 3、讨论、探究法:在学生对诗歌有所感知的基础上,讨论、探究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对意象进行多角度理解,发挥学生自主性。六、说学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1、诵读法: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我想,诵读应该是学习诗歌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诵读中理解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读诗品诗的悟性及能力。2、合作和探究法:诗歌是隐喻性很强的艺术,由于阅读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等诸多因素限制,个体有时无法正确的解读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小组的合作与探究正好弥补了个体的不足,引导学生到学习小组中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也该是个有效而简单的办法。本诗歌意象比较朦胧,对意象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本课的关键,多元解读和问题探究能有效促进对话教学,实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3、联想与想象法:《课标与教学要求》中指出:“在品读中,要注意诗歌的情与景、境与情的不同层次的理解,重视联想、想象在意境理解中的作用”。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再现诗歌中的景象和画面,更好地感受诗歌意境。七、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美的诗歌需要美的心境来欣赏,更需要一颗好奇心牵引着去求索。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听惯了北方胡同里粗犷的叫卖,看惯了北国风光的千里雪飘,却不曾体会,那细雨如丝的江南空气中氤氫的朦胧与凄婉。一条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纸伞,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点太息般的泪光,若有若无地,飘进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样的意境如此荡人心肠?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欣赏那别样的美。(二)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1、初听配乐朗诵,同时展示江南雨巷的画面,进入诗境。2、再听配乐朗诵,思考:诗人的音乐美是怎样造成的?(小组内交流、讨论,选代表作答) 明确:①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词的重叠使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O复沓句式的妙用: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②押韵。全诗共7节,每节6行,每节第3、6行押韵,押ang韵,发音比较长,舒缓诗歌的节奏,形成一种悠长的旋律。间隔有致,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③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教师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三)感知意象,悟情境之美1、听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并确定本诗的感情基调。明确:意境:凄美、哀婉感情基调:孤独、寂寞、哀怨、彷徨诵读方法:低沉、缓慢2、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明确:雨巷、油纸伞、篱墙、丁香、姑娘、我。3、在整体感知了诗歌的音韵和情感后,让学生再次诵读,根据刚才分析的 感情勾勒出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并口头描述。(小组内合作、交流)这样做旨在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独立品味,并让本来朦胧难以琢磨的诗歌有了切入口。4、归纳学生发言,总结诗中的形象,再次感知诗歌意境。明确:厂凄美哀婉幽怨雨巷:幽深、寂寥、冷清、朦胧油纸伞: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篱墙:颓圮、哀怨、凄凉丁香:美丽、高洁、愁怨、哀婉、凄美姑娘:美丽、冷漠、凄清、惆怅、哀怨、彷徨、愁怨我:孤独、惆怅、忧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诗歌意象,将油纸伞和现在新潮的小花伞作比较,小花伞颜色是鲜亮明丽的,给人的感觉是浪漫的、美好的。而油纸伞做工精细古老,颜色是古铜色,所以给人的情绪是怀旧,思念,伤感。“丁香”是我国古诗中常见的的意象,可着重加以介绍,给同学们展示含有丁香意象的古诗句,并以此为例,让学生学会诗歌的意象分析法。作者用这些意象营造了凄美、哀婉、幽怨的意境。(四)探讨主旨,议情感之美1、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倾注了如此愁怨的诸多意象?诗人为什么这么忧伤?(检查预习,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戴望舒,教师补充、总结、归纳)明确:性格的忧郁: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生理上缺陷常常被当作取笑的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沉郁。爱情的忧郁: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鳖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时代的忧郁: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2、诗人又为什么想要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么丁香姑娘是否真有其人,还是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同学们分组讨论,小组代表作答。)在熟悉了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之后,学生达到了探究作品思想内涵的认知高度。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学习象征手法,探究诗歌主旨。在诵读中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而不是把观点直接灌输给学生。反复的讨论的目的,不是只要一个结果;要的,是讨论中学生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明确:观点一:认为丁香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就是作者期待已久的恋人,”我”可理解为一个失恋者的形象,诗歌表达了追求爱情而不得的感伤。观点二:认为丁香姑娘是虚幻的,象征了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希望。”我”是一个心事重重的知识分子形象。整首诗可理解为诗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后,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观点三: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美好的人生理想等等。"我”是一个苦闷的、人生的追求难以实现的知识分子形象。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渴望遇上与自己有同样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情。(五)结束语美是丰富多彩的,清丽明快是一种美,隐逸旷达是一种美,同样舒缓低沉、忧郁凄凉也是一种美,戴望舒的雨巷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别样的美。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真的撑着油纸伞,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去亲身体验和领悟他的忧郁和伤情。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戴望舒,走进他的雨巷。(再次聆听配乐朗诵)(六)作业 1、请同学们选择《雨巷》中的其中一个意象发挥想象,写一段诗情画意的文字,200字左右。2、拓展延伸阅读顾城的诗歌《小巷》,结合问题进行赏读。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你拿着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其中的“小巷”、“旧钥匙”、“墙”分别象征什么,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八、说板书设计雨巷戴望舒意象雨巷篱墙丁香姑娘油纸伞情感迷惘感伤希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