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ID:849408

大小:6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4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课文解读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它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文章一至三节,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作者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似的: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二、课时安排建议2个课时三、作业设计1、建议参考教材相关练习题2、课外阅读请参考教材推荐阅读篇目三、有关资料★《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孙玲)一、说教材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必修一》中的一篇文章,归属于“与自然晤谈”这一专题。本文涉及到“人与自然”这一人文母题,属于“感悟自然”类的散文,表现了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感悟和哲思;体现了新课标的“阅读与鉴赏”的理念,教材的设置注重加强学生对自然美、人文美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性灵,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2.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结构明晰,主旨多元。文章一至三节,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哀史;中间部分,作者由眼前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末节,总括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在笔法上,全文构思的结构方式是相似的: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侧重探究、侧重审美,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能多元而个性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篇散文语言清新明澈,涉笔的景象繁富,包含的生命体验深刻,学习本文主要引导学生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教学的关注点是: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个性,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所以一方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悟文章,训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对文章内趣的审美能力。依据这样的思考,参照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能识记文中出现的常见常用的重要生字词。(课前预习)(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理解冯至 先生在文中体现的富有现代意味、带有生命色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联系语境对文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课堂体悟)(3)让学生阅读鉴赏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课外延伸)(二)教学重难点。(1)领悟文中描写意象的丰富内涵。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提升审美品位,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三、说教法、学法作为一篇散文,反复诵读是增加积累、加深体悟、进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条捷径。为此,本文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粗读—精读—研读”的品读鉴赏法,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学法上,可采取“总——分——总”交替推进的教学步骤实施教学,采用自主设疑、合作研讨、共同探究方式进行。四、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语(设计该导语的目的是触及人与自然的话题,将学生带入情境。)(老师引导)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冯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二)了解作者,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他们对作者的了解。然后老师以资料投影展示方式再作整合补充,以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相对完整清晰的认识。)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三)文本研习依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基于人文内涵和语文学习工具性方面的适用特征,确定本文主要学习方式为文本研习。文本研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一些细腻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素养与文学素养。学习时,应在文本解读中突出对文章蕴味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能对文本中“心会之处”进行质疑探究的审美能力。二者应该有机地结合在文本研习的整个过程。考虑到选文在教材体系中的编选归类,教师应该紧扣人文内涵,在教学方式上力求有所创新,尽量避免落入传统解读的窠臼。1.粗读全文,整体感知(1)“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为后面的质疑探究打基础) (老师引导)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声朗读这篇文章。(2)“疑”:(提出问题:展示在投影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熟悉课文)(老师引导)本文侧重于对自然和人生的双重感悟。解读的着眼点应放在结合以下几个问题思考,进而理清文章思路,为探究文本的精髓作铺垫。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同时,就能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一、作者猜想山村隐藏兴哀史的依据是什么?二、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三、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怀?(3)“谈”:学生就读后所感交流、质疑可分为以下两个步骤:先由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再由老师根据文本的写作旨趣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备用。2、精读局部,鉴赏品味(这是该课教学的重心,采用教师示范鉴赏与个性鉴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让学生反复诵读他们认为需要探究的文章内容。(2)教师示范鉴赏第5节(关键点:描绘眼前小溪——想像曾养育昔日的人们——感悟人类声息相通。)(3)启发学生思考:以下各节由眼前景生发了怎样的联想?感悟是什么?各抒己见,教师随机点拨评价,达到师生互动目的。(明确: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鹿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4)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探究:作者描述或抒怀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在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起珍爱自然的情感,真正达到怡情悦性。)(5)怎样理解文末一段?(明确:是文章的点晴之笔,概括了对自然的总体感悟。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3、研读文章,升华认识(在精读的基础上探寻文题的深刻寓意。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进行交流,教师注重相关内容的联系,巧妙点拨。引领时要注意问题的分解及问题设计的梯度。)(1)怎么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明确:“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2)作者引用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有何巧妙之处?一棵小小的鼠曲草、一些彩菌各承载了作者哪些丰富的联想?能够跨越历史时空的,除了看得见的自然事物,还有哪些是看不见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作者在这个山林所体验到的,让他们思考作者所思考到的,比如关于生存的意义的话题:生死、病苦、兴亡,等等。)4.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冯至散文的特色(作为现代著名诗人的冯至,他的散文清新明澈,有诗一般的语言,并包含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虽然是一篇现代文,也应该引导学生仔细琢磨,悉心领会。) 投影展示:李广田曾对冯至的散文做出过很高的评价:“又如冯至先生,他近年来写了若干散文,实在都是诗的,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这样评价冯至:“无论文字的功力和火候,情趣的广度和深度,冯至都算得上是收获期最伟大的散文家。”老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你认为精彩的语言,然后组织研讨交流。(引领学生研讨时,突出“明净、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这一特点)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小结(老师引导)作者曾说过:“人不能为了无谓的喧嚣,而忘却生命的根蒂,要在寂寞中,在对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人生的意义。”我们学习完本文,要理解文章寄予的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2、作业[表达与交流]组织一次亲近、体验大自然的活动,在活动中领悟自然之美,并表述这些感受。★作者简介【冯至】(19O5~1993)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冯承植,字君培。河北涿县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在哈尔滨和北平从事教学工作。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冯至在2O年代以创作抒情诗著称,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同年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教书。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直到抗战胜利。其间出版的诗集《十四行集》,利用外来形式创造现代新诗,表现日常生活中蕴含着的诗意和哲理。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这一时期出版的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不拘泥于历史的故事传说,运用想象和虚构进行创作,用以借古讽今。他的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山光水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显示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译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慕尼黑歌德剧院颁发的歌德奖章;1987年又获该国国际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国际交流中心艺术奖。★在语文教学中指导研究性学习例说——兼谈《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语言的不规范(深圳市梅林中学王兴)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或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在各个领域里广泛运用这种方法教学。目前我们国家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而且是必修课程,要求每一个高中学生必须完成15个学分。主要是考虑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育特别重视应试,只是“提倡”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恐怕很难收到什么效果,所以,教育部把它作为必修课程来“规定”,虽然是课程,但它的终极目的是指向学习方法的改进的。既然是国家课程,就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就是我们需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师心中一定要有这样的教育教学意识和观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识。本人在高二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就始终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究。比如在教《语言文字的规范与应用》(广东教育出版社,xx年7月第1版)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试举例说明如下:首先,把《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的知识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中的文字、词语、语句规范应用的知识如何落实到学生的写作中,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先把学生分成每5人一个组,设组长一人。要求每个同学的作文必须交给自己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阅读批改,然后打上评语并签名,小组长检查完以后交课代表,如果签名不够,则发回重新批改,然后交老师检查批改,老师除了批改作文,还要检查同学的评语,如果学生的评语写得好,要给予肯定,评语不准确则要指出其不足,在讲评作文时加以总结。在同学批改作文之前先约定一套适合自己学生使用的符号系统,要求指出同学的错别字、不规范的词语和不规范的语句,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结构等也要作出自己的评价。这样让学生互相学习主动探究的做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与运用,也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我们这样训练了一个学期,学生的作文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错别字明显减少,语言也比较规范了。其次,是把《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和《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广东教育出版社,xx年7月第1版)两个模块的教学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 因为有学生既选了《语言文字的规范与应用》又选了《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实际就是两个模块交叉进行学习。于是我就要求学生把在《语言文字的规范与应用》中学过的“语句的规范应用”知识运用到《中国现代散文选读》中的课文的阅读理解中去,转化成自己掌握语言的能力。我告诉学生要好好地运用教材,教材中的课文只是我们学习阅读与写作的例子和范文,并不是高不可攀供我们顶礼膜拜的摆设,不管是不是名家作品,都可以带着探究的眼光去阅读,就像是修改我们自己的作文一样。如果能够发现课文中的问题,就说明我们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我教《中国现代散文选读》模块中的课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指导学生的探究阅读。《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名家名篇。布置学生齐读课文,学生说这篇文章他们已经读过了,我说读过了再读一遍,学生很不情愿的稀稀拉拉的“齐读”了起来,我想,如果按照原来设计的教学思路来教这篇课文,肯定是收不到什么很好效果的。于是我迅速地思考了一分钟,突然眼前一亮,跟学生说,我们学习名家名篇,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特别是我们理科班的同学更要有大胆创新的意识,要敢于对前辈大师说“不”。如果没有哥白尼对亚里士多德大胆地说“不”,就没有“日心说”诞生,如果没有布鲁诺对哥白尼学说的发展,就不会有“宇宙是无限大的”的认识,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就需要我们敢于对前辈名家提出质疑。今天学习冯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这篇文章,就是要培养我们这种主动探究的精神。首先运用我们所学的《语言文字的规范与应用》的知识,看冯至的散文有什么问题,当然,本文是上世纪40年代的文章,当时,白话文尚处于草创时期,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从我们现在的语言规范的角度来看,就是不对的,那么,我们看他的文章有没有语言不规范的地方,把它划出来,然后按照“规范”改正。其次,看这篇文章有没有行文不规范的地方。可能是这种大胆的做法刺激了学生,也可能是学生本来就喜欢这样的逆向思维,学生一下就兴奋了,立即来了精神,非常认真地读起了课文。十几分钟以后,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课文在语言文字的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唧唧喳喳地说过没完。于是我说,好,有这么多问题,你最好把它们写下来。同学们再认真看,这毕竟是名家名篇,是不是一无是处?学生说当然不是,肯定有优点。我说有什么优点,你也要把它们写出来。 于是,同学们又一次很认真地读起书来,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两天后作文交上来了,我发现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比任何一次都到位,而且真的发现课文有很多的语言运用不规范的地方,共列出了12条。比如,原文说“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这里的“他们”与“它们”两个代词不一致。从文中可以看出,都应该指代“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那么这两个代词就要一致。再如,“这里原有的山村,是回民的,还是汉人的,是一次便毁灭了呢,还是渐渐地凋零下去,我们都无从知道,只知它们是在回人几度围攻省城时成了牺牲。”这里的“成了牺牲”,在当时是说得通的,因为古汉语里“牺牲”是名词,这样说也是可以的,但是从现在的语言规范来看就是搭配不当,可以改为“成了牺牲品”。又如,“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此句属于重复多余。可改为“从我们对面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总之,语文教学不只是教学生学教材,更重要的是用教材教和学,要善于处理课文。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实现,至于到底如何去实现,可以采取很多方法。研究性学习,也是其中的一种。我把自己在课堂里的感受写出来,以作引玉之砖,还望大方之家不吝赐教。★追寻那遥远的美丽—读《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有感一个山村消逝了,一段辉煌结束了。可是,心中的那个村落却依旧清晰可见。小到一个山村,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由于没有永远的辉煌,因而都在追寻那遥远的美丽。似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注定要盛衰更替,似乎这个世界一百年一个变法,似乎美丽不可能跨越百年┄┄这不禁令我想起了大不列颠英格兰联合共和国,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世界头号强国。众所周知,英国曾经稳坐世界老大的位置长达200多年,而今呢?“英国跟着美国跑”的事儿屡见不鲜。甚至,有人问布莱尔:“你究竟是英国的首相还是美国的走狗?”他居然不在乎别人的挖苦,他说:“英美关系很好,没有美国就没有英国辉煌,只要我当英国首相,这种现状就不会改变。”昔日的“日不落帝国”风光不再,若想保持政治大国的地位,就必须借助美国这个“大哥”的力量。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光辉已不复存在。英国人想方设法追寻那逝去的美丽,后来者千方百计维持过去的魅力,他们所怀有的不仅仅是一种庄重与遗憾的心情,更是有着巨大的压力、责任和期望。与英国有着相同经历的是西班牙,这个盛极一时的强国,强占了除巴西外的南美洲所有地区。在海上也极为风光,除了大量地劫杀过往船队外,甚至还到处寻找“好处” 。曾称雄长达百年,现在已不再兴盛。美国从自己利益出发,对伊拉克态度强硬,执意用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很多欧盟国家执反对意见,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却在第一时间致函小布什,表示即使没有联合国授权,西也支持美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难道他忘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难道他忘了1898年的《巴黎和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西班牙不能也不敢反对美国,因为西班牙的发展以及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要靠美国的青睐与帮助。西班牙,也在追寻那已逝去的美丽,沉湎于昔日的海上霸主,回想那勇猛的角斗士,后来者肩负的是一种使命,感受的是一份期待。是的,英国、西班牙的强大已渐渐逝去,可是留在人们心中的美丽依然,人们始终忘不了英国那繁盛的文化,那高昂的头颅,始终忘不了西班牙角斗士那英雄无畏的精神,那永不止息的红色。时已过,物已非。但人们仍不断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正是因为人们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才会使人们有着重振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才会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是要盛衰更替,美丽常常不会跨越百年,人们永远地追寻历史,追寻那遥远的美丽,因为:虽然时间让美丽褪了色,但是心中的美丽永远鲜艳,永远光彩照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