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ID:799475

大小:194.5 KB

页数:221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烛之武退秦师3学案高一年级语文学案周次:编号:时间:主编:审批:烛之武退秦师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微、夫人、因、所与、易”,翻译最后一段;2、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3、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重点难点: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学习过程【导练】复习上节课内容,第三段中重点词及宾语前置句。完成目标一:掌握重点字词,翻译最后一段【导思】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及用法微夫人之力...因人之力.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导练】翻译第四自然段完成目标二:读课文,归纳本段内容,理清本文思路【导思】1.如何理解晋文公三条退兵的理由?2.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用原文作答3.结合前三段内容的把握,理清本文的思路。拓展思路,如何理思路烛之武退秦师教师导学案1朔城区一中敬德校区高一语文导学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以、其” 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教学难点: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教学用时: 三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文言文该学些什么?1、认准字形字音字义。(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完成)2、理解词语和句式:(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2)了解常见的虚词(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3、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4、能从文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5、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6、能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借鉴其写法,并从中得到启发,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1、通假字(每篇课中出现的通假字要整理到积累本上)。2、异读字(一个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音,且音不同则义不同的字)。3、古今异义。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轻重、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和名称说法的改变。4、偏义复词:即一个词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只取其中的一个语素的词义,另一个只作陪衬。5、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如“食”有“吃”、“吃的东西”“专指饭”等等词义,如何判断一个词究竟用哪个词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6、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二、基础知识梳理1.关于《左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对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是历代散文的典范。朱彝尊《经文考》:“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2.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你知道吗?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国别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汉书》等。积累语文小知识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左转》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词典《尔雅》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3.故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重耳过郑(以其无礼于晋)。公元前637年,晋国公子重耳流亡齐国,离开的时候,经曹、宋,路过郑国,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二是郑楚结盟(且贰于楚也)。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晋文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且晋文公是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才返回晋国为君的;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4.播放录音,正音,断句,掌握节奏,并朗诵课文。秦军氾(fán)南夫(fÚ)晋,何厌之有无能为(wéi)也矣失其所与,不知(zhì)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若不阙(quē)秦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夜缒(zhuì)而出佚之狐(yì)使杞(qǐ)子逢(páng)孙戍(shù)之多音字quē(阙秦)bó(薄弱)阙薄báo(薄片)Què(宫阙)bò(薄荷)三、题解: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退:使动用法,使„„ 撤退师:军队问:题目引出了哪些问题?①为什么退?②如何退?③结果怎么样?四、翻译分析课文第一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晋侯、秦伯:晋文公、秦穆公。五级爵位制:公、侯、伯、子、男。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以:因为。于:对。无礼于晋:于晋无礼(状语后置)。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状语后置。贰:数→动,从属二主。古:从属二主。今:“二”的大写。军:驻扎。名词→ 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句。翻译: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第二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佚之狐:“之”为介于姓、名之间的语气助词。烛之武、佚之狐,都是郑国大夫。言于郑伯:于郑伯言,状后。若:如果。使:派。师:军队。之:代词,他。翻译: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 郑伯同意了。(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辞:推辞(烛之武)辞曰:省略句。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犹:尚且。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什么)已,同“矣”。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子:成年男子的尊称;夫子:成年男子敬称,语气重于“子”;父(三声):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父(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的称呼;甫:古代男子美称;丈夫:成年男子,不专指女子配偶;匹夫:平民中年男子或一般人;须眉:古代曾以男子须眉稠美为美,故有此称。而:才,表顺承。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过,过错。也,判断句的标志。然:然而。(烛之武)许之:省略句。许,答应。翻译: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五、随堂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C)A.秦军汜(sì)南夜缒(zhuì)而出佚(yì)之狐B.共(gòng)其乏困若不阙(jué)秦许君焦瑕(xiá)C.秦伯说(yuè)杞(qǐ)子杨孙戍(shù)之D.逢(féng)孙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不知(zh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两个B.晋军函陵军:驻军C.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D.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3.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晋军函陵(军:军队)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烛之武退秦师--学案(教师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2.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4.学习古人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难点】:文言实虚词意义的积累和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辨析。【知识链接】: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作家作品简介】《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简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楚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就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熟悉回顾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1、是寡人之过也是这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4、朝济而夕设版焉济过河,渡河..5、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封疆界..6、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阙侵损,削减图考虑..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8、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凭借..9、失其所与与结交,亲附.(二)、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1、贰于楚也(句中义:从属二主今义:数词二的大写)2、以为东道主(句中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主人)3、行李之往来(句中义:外交使节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对人的尊称,“您”今义:儿子)5、以烦执事(句中义: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事的人)6、亦去之(句中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三)、指出下面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1、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退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动,驻扎,驻军3、夜缒而出名状,在夜间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做边邑;远,形名,远方之地,此指郑国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名状,在东边;封,使动,使„„成为疆界6、共其乏困形名,缺乏的物资7、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动,变雄厚,变薄弱二、合作探究(一)、解释句中的文言实词1、鄙(1)蜀之鄙有二僧边邑,边疆,边远的地方(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浅陋,(3)我皆有礼,夫犹鄙我。轻视,看不起(4)越国以鄙远意动,把„„当做边邑 (5)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称的谦辞2、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2)停数日,辞去。告辞,告别(3)辞甚畅达。言辞,词句3、微(1)恨晨光之熹微细小,轻微(2)人微言轻卑贱,地位低下(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若非,如果不是,如果没有(5)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中(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精妙,微妙4、敝(1)使史更敝衣草屦破旧,破烂(2)敝人谦辞(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疲困(4)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伤害(二)解释句中文言虚词“焉”,并归纳其用法和意义。(1)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啊(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语气词,怎么(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代词,哪里(4)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它,指这篇文章归纳总结文言虚词“焉” 的基本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翻译句子1、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翻译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翻译四、探究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五、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履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①邻居有烛而不逮逮:②衡乃与其佣作佣:做佣人..③资给以书资:供给,资助以:把④遂成大学大学:....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居家的光,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匡衡于是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夜读悬梁刺股(废寝忘食 囊萤映雪)【课文写作素材运用】◆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教师用烛之武退秦师 1.能够正确理解文中重要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等。2.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爱国精神,把握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有勇有谋的形象特点。3.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并能运用抑扬结合的手法进行习作。1.连线作者左丘明,复姓左丘名明。春秋鲁国都君庄(今山东肥城)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左丘明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终使《春秋左氏传》定稿。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主要作品《春秋左氏传》《国语》。《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探寻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十日这一天。此役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三年前晋文公流亡期间路过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再者是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真正原因是晋文公要争夺霸权。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再加上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联合围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郑文公自知不是秦、晋的敌手,所以便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之间的利害冲突,终于说服了秦穆公,解除了郑国的危险。1.识字注音(1)重点字氾南(fàn)共其乏困(gōng)阙秦(jué)...秦伯说(yuè)逢孙(páng)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2)多音字2.字形辨认3.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2)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4.一词多义5.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宴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古义:外交使节。今义:出门所携带的装有衣物、食品等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6.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驻扎)..(2)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3)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5)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动词活用作名词,恩惠) .(6)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缺乏的东西)..(8)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厚,变雄厚;薄,变薄弱)..(9)越国以鄙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的国家).(10)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7.特殊句式(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句)(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句)(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句)(4)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5)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军”后省略“于”)(6)敢以烦执事(省略句,“以”后省略“之”)(7)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宾短语后置句)1.“夜,缒而出。”说明郑国面临怎样的形势?提示:一个“夜”字,说明敌军已经严密围城,白天出不去城,只能趁着夜晚出城,一个“缒” 字更说明事情的严峻程度,可见城门下尽是敌军把守,只能从一个偏僻的角落,敌军防守的空隙,暗中出城,出城者之艰险可窥。仅仅四个字,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郑国连城门也不敢打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用笔之简练,可谓无出其右者。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提示: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会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3.烛之武是如何以“利”来引诱秦伯的?提示:秦国出兵郑国,一是因为秦、晋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伯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伯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无疑在告诉秦伯: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自己此行不是为郑国考虑,而是专门为你秦国出主意来了。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伯的戒心,还赢得了秦伯的好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用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伯动心。“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希望秦伯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使秦伯坚定了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提示: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2)晋、秦两军,一在函陵,一在氾南,两军分驻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提供了有利条件。2.课文是怎样用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提示:(1)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他这句话把主角烛之武带出场。(2)郑伯对烛之武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他的话促使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国,使情节又推进一步,引出下面的说辞。(3)烛之武见了秦伯后,连用他的智能和辩才,侃侃而谈。这是故事的核心。他的话促使秦穆公打消攻打郑的念头,使事情发生了逆转。3.如何评价“烛之武退秦师”的举动?如何认识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提示:在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一种被侵略的地位,烛之武游说秦穆公,固然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的原因,但最终能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可见他的深明大义,他的举动是一种爱国行为。至于他游说秦伯成功,不仅表明烛之武高超的表达技巧,更可以看出烛之武有深刻的洞察力,看透了秦晋两国暂时合作的核心问题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于是向秦伯晓之以利害,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伯,促使他“与郑人盟”。烛之武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他能言善辩,但长期得不到重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却发了一番牢骚,使其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与诚意,自身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烛之武化解了不满,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见到秦伯后,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晓之以利害,说服秦伯退兵。在秦伯面前,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说,烛之武是一位深明大义、智勇双全、胆识兼备、能言善辩、赤胆忠心的春秋策士的形象。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 三条理由退兵,你认为晋文公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观点一:晋文公是一个冷静、理智、随机应变的古代君主,面对曾是盟友的秦国变成了郑国的盟友这一风云突变的形势,思维严密,头脑冷静,作出了毅然撤军的理智判断。应该说,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日后成就霸业的根本原因。观点二:晋文公是一个仁义的君主,他在流亡的时候,曾经受到过秦穆公的帮助,所以当秦国军队背盟,子犯请击的时候,他认为不仁,所以坚决退兵。观点三:晋文公是一个虚伪但又不失明智的君主。“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同“智”,这个“智”,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因此,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词,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特点。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则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2.伏笔与照应。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既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没有驻扎在一起,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文章预后瞻前,巧设伏笔,简练而不失严谨,自然耐人寻味。3.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文章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师,这就决定了必须说好辞令,从这点说,它不愧为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这段说辞只有一百多字,却包含了四层意思。第一层,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第二层,说明亡郑只对晋有好处;第三层,进一步说明保存郑国对秦还有好处;第四层,烛之武从两国历史上说明晋忘恩负义,又说到现实中晋贪得无厌,灭郑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一发挥,顿使秦伯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总之,整个说辞说得委婉曲折,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导练目标三抑三扬的情节美本文情节跌宕起伏。开篇交代郑国的形势十分紧张,可谓一抑,佚之狐推荐烛之武,让人看到希望,可谓一扬;而烛之武不答应,让人又感紧张,又一抑,郑伯自责,让烛之武感动,答应出使秦营,又一扬;秦伯背盟,使得形势又趋紧张,再作一抑,晋侯的宽容和明智,避免了一场恶战,又是一扬。运用欲扬先抑的人物描写技巧,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创意激活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抬高、褒扬;“抑”,是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欲扬先抑法,“抑扬”指控制和放纵感情,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结构上层层铺垫,“抑”为“扬”蓄足气势。范例展示阿麻的故事阿麻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他只是我小时候镇上的一个邻居。阿麻长得并不俊,甚至有点丑,脸上满是麻子,脚一跛一跛的,我们小孩子很不喜欢他。 小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溜进柿子林偷摘柿子吃,被阿麻抓住了。后来被父亲狠狠地揍了一顿,于是对阿麻便恨之入骨。我们镇旁边有条小河,说小不小,每次上学、进城都要绕很大一个圈子。阿麻不知从哪儿搞来了条小木船,撑着小船为我们摆渡,而且分文不收,大人们都说阿麻积德了。可是没多久,阿麻收费了,大人孩子渡一次船要收费三角;再过一个月,竟涨到了一元钱。大人们很生气,纷纷说阿麻实在太缺德,敲自己人的“竹杠”。阿麻什么也没说,只是来来往往地摆渡,收钱,脸上常常露出兴奋的神色。阿麻终于死了,死在小石桥落成的那一天。一阵爆竹声后,镇长说话了。他没说多少话,后来他说:“这座小石桥是阿麻把摆渡的分分角角积攒起来造的。阿麻很早就知道他得了癌,但他一直没有说出来。阿麻摆渡收费这么贵,都是为了我们这个镇哪!”镇长说着说着,哭了,镇里的许多大人也开始抽泣,就连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觉得眼眶湿湿的。唉,阿麻,我们竟误解了你!后来,不知哪位能工巧匠在小石桥上雕了阿麻的半身像,这样,阿麻便可每天目送着镇上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大人喜气洋洋地去城里办事了。话题集锦(1)在秦、晋两大强国大军压境、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烛之武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夜,缒而出”,只身赴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以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提示:①高超的语言艺术常可胜百万雄师;②武力不是最强悍的标志;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得不到重用,难免流露出委屈和不满,但他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在国家危难之时,“今老矣”的他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只身前往敌国,义无反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提示:①是金子总会发光的;②爱国是一种责任;③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持。这里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狐。如果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推荐,烛之武纵有再多的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本材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提示:①伯乐与千里马;②人才与机遇。佳作片段有人说:如果刘备没有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就会老死隆中。孔明是千里马,刘玄德是伯乐,千里马一生的光耀全掌握在伯乐手中。烛之武也是这样,假如没有佚之狐,他也只能一生碌碌无为,终老家中。人生的事业不正是靠伯乐吗?不错!从某一方面讲,发现、挖掘千里马,确是伯乐的专利。但是实际生活中,千里马是远远多于伯乐的,有文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因此,成功不能完全依赖机遇和伯乐!倘若的确有真才实学,一定能施展理想抱负;倘若真是人才,就不必等伯乐来发现自己。毛遂自荐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遂没有遇上人生中所谓的“伯乐”,但也红极一时,成了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他有真才实学,关键时刻派得上用场,善于推荐自己!真才实学,自举自荐,有何不可?真正的人才,不能依赖机遇和伯乐,也不需要倚仗某些人的赏识而成才!真是人才,就要敢于表现自己;真是千里马,何须等伯乐?《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1-3段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2、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文言实虚词意义的积累和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辨析【自主学习】《左传》的相关知识在课下注释,背景资料在练习册。同学们自行把握(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汜()南佚()之狐夜缒()共( )其乏困鄙()远君之薄()也朝济()秦伯说()失其所与()阙()秦逢()孙杞()子(2)、找出下文的通假字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②共其乏困(共,通“供”)③何厌之有?④秦伯说⑤失其所与,不知(3)、找出文中特殊的文言现象(A展示)A:词类活用(3个)①夜缒而出②越国以鄙远③既东封郑①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②越国以鄙远(名词用作动词)③既东封郑(名词用作动词)B:特殊句式(3种)①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或省略句)②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③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4)、①本文主要人物是谁?(C展示)② 本文主要事件是什么?(5)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翻译本文,用红色笔标出不懂的地方【合作探究】(含自主学习时发现的疑难问题)1、“烛之武退秦师”的“退”是什么意思?(C展示)2、导学第一段(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句式:(B展示)制作人:邵明明把关人:王春红班级:小组:①.且贰于楚也(数词用作动词)②.晋军函陵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③.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2)、翻译第一段: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3)、请归纳本段大意,并思考以下问题。秦晋围郑①.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C展示)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②.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B展示)②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 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3、导学第二段(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句式(B展示)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形容词用作名词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②、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2)、翻译第二段: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3)、请归纳本段大意,并思考以下问题。临危受命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B展示)①“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A展示)②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4、导学第三段(1).重点句子翻译(B展示)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2)、请归纳第三段大意,并思考以下问题。说退秦师1、烛之武能说服秦穆公退兵的原因是什么?说秦的结果如何?(B展示)1、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 秦国驻兵守郑。2、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烛之武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说服秦穆公退兵的?其中哪一点最关键?(A展示)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当堂达标】1、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有误的一组是()A.汜(fàn)南缒(Zhuì)越国以鄙远(当作边邑)B.君之薄(bó)也共其乏困(gōng,供给)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C.朝济而夕设版焉(jì)秦伯说(yu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D.阙秦(juã)逢孙(páng)、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制作人:邵明明把关人:王春红班级:小组:C.何厌之有? D.失其所与,不知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作为)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B.且贰于楚(从属二主)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C.晋军函陵(驻扎)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D.以乱易整不武(容易)又欲肆其西封(扩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第4段文言实虚词“以”、“而”、“焉”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提升文言文翻译和分析能力。2、感悟分析人物性格,成长自己。。【学习重、难点】文言实虚词意义的积累和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辨析,分析人物性格,成长自己。【自主学习】1、复习(1)检查背诵(2) 译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根据下列提示的重点字词,疏通课文:(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以乱易整不武3、重点句子翻译:(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吾其还也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学案上未解决的问题)(一)、导学第四段思考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B展示)(二)、虚词“以”、“而”、“焉”的意义和用法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三)熟读文章,结合课文背景与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烛之武这一中心人物的认识。(B展示)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能言善辩的辩士【当堂达标】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闻有鼠作作索索B.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家祭勿忘告乃翁C.因人之力而敝之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夫晋,何厌之有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传”是我国对典籍的传统注释形式之一。B.《左传》主要记载了从西周到战国末期的史实,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C.《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D.《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记叙了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以雄辩的口才,说服秦国放弃攻郑,并且与郑国订立盟约的史实。【拓展练习】1、18.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与句式,补写一个句子,然后得出结论。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同于常马;结论。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可能一辈子“锥处囊中”。结论:人们应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推荐自己。2、阅读练习册34页《烛之武、邹忌、触龙的游说艺术》制作人:邵明明把关人:王春红班级:小组:烛之武退秦师学案(答案) 文言练习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晋军(驻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派遣)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您,尊称);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晉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谦词,冒昧)以(介词,拿,用)烦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员,指秦伯)。越国以鄙(使成....为边邑)远,君知其难也,焉(哪里)用亡郑以陪(增加土地)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以之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您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共(通......“供”,提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曾经)为(wéi,给予)晋君赐(恩赐)矣,许...君焦、瑕,朝济(渡过)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满足)之有?既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扩张)其西封(疆界);若不阙(削弱)...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对……有利)晋,唯(表希望的语气词)君图(考虑)之!”...秦伯说(通“悦”,高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自己的)所与(结交,亲附),不知(通“智”,智慧,);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是,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词)还也。”亦去(离开)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焉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表反问的语气词.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于何,从哪里.且焉置土石于何,在哪里.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之,代词,代前面的 “说”.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翻译:越过一个国家来使遥远的地方变成自己的边疆,您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②夫晋,何厌之有?翻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翻译:(晋国)已经向东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疆,又想要扩大它西部的边疆。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翻译: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样的地位。⑤ 失其所与,不知。翻译:失去自己的结交的友好盟国,不智慧。3.战后,郑文公表彰烛之武。请代郑文公写一段颁奖词。(50字以上)略《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B案高一语文导学案B案编号:07命制时间:2012.3.05一、课前预习1、关于《左传》详见课本注释2、秦晋围郑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4、熟记字音贰()心氾()南佚()之狐夜缒()若不阙()秦杞()子逢()孙第一课时二、整体感知,思考以下问题:请概括出文章内容,不得多于50字。 三、熟读文本,夯实基础:1、读第一段,思考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答:重点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特殊句式:以其无礼于晋2、读第二段,思考: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有一个重要人物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答:重点字词: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无能为也已.④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三、当堂检测1、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第二课时一、理解文本1、读第三段,思考: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答:重点字词:夜缒而出:.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 .特殊句式: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阙秦以利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2、读第四段,思考:秦军退,晋国怎么样了呢?找出原因。答:重点字词: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知.吾其还也.二、讨论探究1、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2、从文中可看出,烛之武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他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二、课内练习1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共其乏困B今老矣,无能为也已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E敢以烦执事2找出下列用法相同的两项A粪土当年万户侯B既东封郑C夜缒而出D晋军函陵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唯君图之/君之壮也,犹不如人....5、与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邻之厚,君之薄也D.何陋之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鄙远ì①越国以.A.í陪邻î②焉用亡郑以.知亡矣ì①郑既.íB.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î②既.贰于楚也ì①且.íC.君尝为晋君赐矣î②且.也已ì①无能为.D.í晋君赐矣î②且君尝为.7、指出下列各句中“之” 的用法。A.许之()B.是寡人之过也()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何厌之有()E.辍耕之垄上()8、一词多意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而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④朝济而夕设版焉。()焉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且焉置土石( )9、翻译下列句子。(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三、拓展熟记《烛之武退秦师》作文素材。◆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四、后记(自附纸张):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及答案《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各史书体例。3、 反复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不懂的字和词。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左传》其书及写作背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2、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⑤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二、基础知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函()陵氾()南佚()之狐夜缒()陪()邻阙()秦敝()之秦伯说()不知()逢()孙戍()之共( )其乏困三、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史实2、根据课下注释解释课文第一、二段3、解决一、二段的知识点并赏析这两段学习过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背景资料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三、理顺结构(学生探讨完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赏析一、二段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易)(1)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3)犹.不如人()(4)无能为也已.(2、探讨分析下列问题(中)(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第三、四课时【学习目标】解决三段的知识点并赏析这一段学习过程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易)(1)夜缒.()而出(2)郑既.()知亡矣。(3)越国以鄙.()远.()(4)焉()用亡郑以陪.()邻(5)行李..()之往来(6)共.()其乏困))(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0)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11)秦伯说(),与郑人盟.(12)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3)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5)失其所与(),不知()...(16)吾其()还也。.二、赏析第三段(难)1、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第五、六课时【学习目标】赏析第四段,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一、探讨下面的问题1、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2、请探讨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二、完成课后二、三题 完成下列练习题小组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归纳字词意义和用法。1、通假字:(易)(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夫晋,何厌之有(4)秦伯说,与郑人盟(5)失其所与,不知2、词类活用(难)①烛之武退秦师.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秦军汜南.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⑤越国以鄙远..⑥阙秦以利晋.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古今异义(易)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今义:③亦去之 .古义:今义: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⑧邻之厚,君之薄也..古义:今义:4、文言句式(难)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③夫晋,何厌之有?④是寡人之过也。⑤(烛之武)辞曰⑥敢以(之)烦执事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⑧(晋)许君焦、瑕第七、八课时5、解释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归纳一词多义(中)(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焉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且焉置土石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4)若①岂若吾乡邻之有是哉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5)夫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②夫晋,何厌之有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微①鲁直现左足,各微侧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微言大义(成语)((7)贰①贰则疑惑。()②不迁怒,不贰过。())③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8)鄙①蜀之鄙有二僧()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9)许①许君焦、暇„„()②杂然相许()③潭中鱼可百许头()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0)敝①使史更敝衣草屦()②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③因人之力以敝之()(二)、课堂达标与迁移(中)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与释义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zhuì)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C.失其所与,不知(zhì):“知”通“智”,明智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shù)之:防守E.共(gòng)其乏困:共同,一起F.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侵损、削减2.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和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 鄙:做动词,当做边邑B.既东封郑封:做名词,疆界C.晋军函陵军:做动词,驻军D.若阙地及黄泉,隧而相见隧:做动词,挖隧道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和意思不完全相同。做代词的两项是()A.何厌之有B.唯君图之C.将焉取之D.君之所知也E.邻之厚,君之薄也F.行李之往来4.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有的是谦称,有的是敬称。属于敬称的两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B.吾不能早用子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E.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F.公子若返晋国,则何以报不毂5.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怀有二心,从属楚国。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如果派烛之武见秦国国君,敌军一定会退后。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别国来鄙视远方敌人,您知道那是很难的。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损害秦国的疆域却使晋国获得利益,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中)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无所害。()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鄙:当做边邑B.敢以烦执事执事:主持事务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7.文中括号内按顺序应填入的一组词是()A.既若亦且B.既若乃而C.亦而乃且D.亦而亦且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烛之武)乃还。D.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9.翻译下面句子。(1)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答案三、理顺结构(学生探讨完成)开端:秦晋围郑。发展:(烛之武)临危受命。高潮:(烛之武)智退秦师。结局:晋军撤退。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且贰于楚也(从属两国)(2)晋军函陵(驻扎)..(3)犹不如人(尚且)(4)无能为也已(通“矣” )..(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答: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一、解释加点的字:参看课下注释二、赏析三、四段1、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整段话。其中“阙秦以利晋”最关键2、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请参看课后题答案3、请探讨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答:他怀才不遇,却临危之时,申明大义;他垂暮之年,却老当益壮,只身前往敌营,勇敢至极;他手无缚鸡之力,却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军,智慧过人。“义、智、勇”集于其一身。第四课时练习题1、通假字(1)已,通“矣”②共,通“供”提供③厌,通“餍”,满足④说,通“悦”⑤知,通“智” 2、词类活用(1)退:使„„撤退(2)贰: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对„„有二心(3)军:名词用作动词驻扎(4)“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5)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指郑国(6)利:名词使动使„„获利(7)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8)“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3、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2)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3)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4、文言句式(1)状语后置(2)状语后置(3)宾语前置(4)判断句 (5)(6)(7)(8)省略句5、一词多义⑴以①(因为,连词)②(拿,用,介词)③(表顺承,连词)④(表顺承,连词)⑤(把,介词)(2)焉①(语气词,表陈述)②(疑问副词,为什么)③(疑问副词,怎么能)④(疑问代词,哪里)⑤(代词,之)⑥句末表反问或疑问呢(3)其①代词使者②代词指“越国以鄙远”这件事③代词指自己④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4)若①像②如果③你(5)夫①人指三个人②句首语气词③那个人11(6)微①略微②没有③没有④幽微,精妙。(7)贰①不专一②再重复③ 从属二主(8)鄙①边远的地方②庸俗,鄙陋。③看不起,轻视。(9)许①答应,听从。②赞同。③约数所(10)敝①坏,破旧。②疲惫③损害,衰败。(二)课堂达标与迁移1、E2、B3、BC4、BD5、C阅读文段回答问题6、B7、A8、C12④表处《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烛之武退秦师》复习教案(3)答案一、注音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亡郑以陪(pãi)邻....共(gōng)其乏困阙(juã)秦秦伯说(yuâ)逢(páng)孙....二、通假字(找出并解释)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②共其乏困┈┈┈┈┈┈(共,通“供”)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④秦伯说┈┈┈┈┈┈┈(说,通“悦”)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三、词类活用找出并写出意义和用法①晋军函陵┈┈┈┈┈(军:驻扎,名词作动词)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③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④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四、古今异义找出并写出古义和今义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五、一词多义(实词)1.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4.鄙鄙陋没世┈┈┈┈┈平庸,卑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越国以鄙远┈┈┈┈以„„为边境.六、重点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⑥以乱易整┈┈┈┈┈┈┈(介词,用).2、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①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③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5、之是寡人之过也┈┈的唯君图之┈┈这件事邻之厚┈┈主谓之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七、句式积累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⑤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代亡郑的事。句意: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反馈练习学案1.注音无误的一组是┈┈┈┈┈┈┈┈┈┈┈┈┈┈┈┈┈┈┈()。A.氾(fàn)南佚(yí)之狐秦伯说(yuâ)夜缒(zhuì)而出....B.戍(shù)边烛(zhū)之武朝(zhāo)济而夕设版共(gōng)其乏困....C.若不阙(juã)秦杞(qǐ)人忧天夫(fú)晋,何厌之有失其所与(yù)....D.逢(páng)孙亡郑以陪(pãi)邻越国以鄙(bì)远吾其还(huán)也....【答案】B[解析]“共”应念阴平。“朝”跟“夕”对举,念zhāo是对的。A项佚应为“与”是多音字,表亲附之意...yì。C项“阙”作名词念quâ,作动词念juã;时念上声,表参与时,念去声,通语气助词“欤”则念阳平。D项:鄙应为bǐ。“逢”,.因古人营养差,口腔和声带功能不如今人发达,轻唇音fãng发不出,只能发重唇音páng之类(所以很多保留古音人名、地名的读音均是这种现象)。“还”作动词表归去时,念huán,作副词,表仍然、更加,或表程度上还过得去时,念hái。不过在文言文中一般都念huán,有时通“旋”,念xuán,如还风(旋风),还踵。2.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共其乏困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无能为也已④秦伯说⑤是寡人之过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⑧何厌之有⑨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⑩且贰于楚也A.②④⑤⑧⑩B.③⑤⑦⑨⑩C.①③⑤⑦⑨D.①③④⑥⑧【答案】D[解析]“共”通“供”,“已”通“矣”,“说”通“悦”,“知”通“智”,“微”通“非”。3.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答案】D[解析]厌:满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答案】C[解析]A项“夫人”,即那个人,今指有一定地位者的妻子;B项“行李”指使者;D项“东道主”是指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已演变为负责主办某事的人。5.对下列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A.两个“既”字相同,两个“若”字不同。B.两个“既”字不同,两个“若” 字也不同。C.两个“既”字不同,两个“若”字相同。D.两个“既”字相同,两个“若”字也相同。【答案】D[解析]两个“既”意为“已经”,两个“若”字都表假设,意为如果。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B.晋军/函陵。C.君/知其难也。D.又欲/肆其西封。【答案】B[解析]“军”作动词用,前后都应停顿。7.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君知其难也B.吾其还也..C.以其无礼D.失其所与,不知..【答案】B[解析]此题检查一词多义知识,虚词“其”在文言中多作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也作连词,句中语气词和形容词词头。A、C、D中的“其”都作代词用,B句中的“其”作语气词用,表示婉商的语气。8.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A.越国以鄙远B.既东封郑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答案】C [解析]词类活用是文言中一种特殊的现象,如A句中的“鄙”就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为把„„当作边疆。B句中的“东”是方位名词,在这里却作了状语,意为向东面。D句中的“敝”字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损害。C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现象。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夜:在夜间B.敢以烦执事敢:敬词,此处也可译为“冒..昧地”C.夫晋,何厌之有厌:满足D.与郑人盟盟:同盟..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答案】①(可是他却)早晨渡过河去而晚上就在那里筑起防守您的城墙,(这是)您所知道的事情!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②借助人家的力又去伤害他,不是仁德;失掉了同盟者,不是聪明;用自相冲突去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答案】D[解析]盟:动词,建立同盟。10.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晋国)不阙秦,将焉取之?B.(晋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晋国)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烛之武)见秦伯【答案】B[解析]“越国以鄙远”,这话是烛之武跟秦伯说的,对象是指“秦国” 。1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子孙也不利啊!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晋国,把边远的郑国作为您秦国的边邑,您知道是困难的。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损害秦国而有利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事。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由于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答案】B解析:A句中的“子”没有翻译准确,“子”是一个带有敬意的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在这里不能译成“子孙”。C句中的“阙”和“利”是使动用法,“阙秦以利晋”应译为“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有利”。D句中的“因”是一个多义词,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对译,这里应对译为“依靠”。12.译下列句子。①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学生版)《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2.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4.学习古人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难点】:文言实虚词意义的积累和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的辨析。【知识链接】:史书体例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作家作品简介】《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春秋三传”。【简介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楚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就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熟悉回顾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是.寡人之过也是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4、朝济.而夕设版焉济5、又欲肆.其西封.肆封6、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阙_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__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________8、因.人之力而敝之因________________9、失其所与.与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1、贰于楚也(句中义:______________今义:数词二的大写)2、以为东道主(句中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泛指主人)3、行李之往来(句中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儿子)5、以烦执事(句中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掌管某事的人)6、亦去之(句中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三)、指出下面句中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1、烛之武退秦师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_______________3、夜缒而出________________4、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共其乏困7、邻之厚,君之薄也二、合作探究(一)、解释句中的文言实词1、鄙(1)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_______(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______________(3)我皆有礼,夫犹鄙我。________________(4)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5)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________________2、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_________(2)停数日,辞去。________________(3)辞甚畅达。________________3、微(1)恨晨光之熹微________________(2)人微言轻________________(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_______________(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5)微闻鼠有作作索索________________(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______________4、敝(1)使史更敝衣草屦_______________(2)敝人_______________(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_______________(4)因人之力而敝之_______________(二)解释句中文言虚词“焉”,并归纳其用法和意义。焉(1)子亦有不利焉_______________(2)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___(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__(4)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__(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文言虚词“焉”的基本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翻译句子1、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题。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履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邻居有烛而不逮.逮:_______________②衡乃与其佣.作佣:_______________③资.给以.书资: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④遂成大学..大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得来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写作素材运用】◆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学生版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熟练诵读,准确翻译全文。2.掌握文言实虚词及文言句式等。重点难点: 文言词句的知识掌握;文言语段的阅读理解。[知识链接]【焉】(一)兼词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二)代词1.相当于“之”。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2.哪里,怎么。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②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而今急而求子()夜缒而出()若亡郑而有利于君()朝济而夕设版焉()其以其无礼于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重点实词辞公从之。辞.曰()《归去来夕辞.》()动辄以朝廷为辞.()停数日,辞.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大礼不辞小让()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近者奉辞伐罪()许“许.之。”、“许.君焦、暇„„”()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越过以鄙.远()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孔子鄙其小器()济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朝济.而夕设版焉()(同舟共济)无济.于事()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其内任卿贰以上()贰则疑惑()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不迁怒,不贰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敝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曹操之众,原来疲弊()敝帚自珍()敝人()三、文言重点虚词以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乱易整,不武()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公从之.()是寡人之.过也()行李之.往来()亦去之.()何陋之.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邻之厚,君之薄也()唯君图之()因人之力而敝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四、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越国以鄙远..⑤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五、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古:今: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今: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今: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今:六、当堂检测:1、焉: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翻译并指出文言句式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③夫晋,何厌之有?④是寡人之过也3、翻译下列句子: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高考链接: 《雪屋记》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五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解释词语:1、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焉:2、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济:3、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其:4、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于郡国。而:其:翻译下面句子: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2、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烛之武退秦师导学学案《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目标解读】1. 掌握本课的重点实词鄙、微,重点虚词之、焉,以及相关的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掌握阅读、分析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3.学习烛之武忠君爱国、勇于担当的精神,分析本文在叙述上详略得当的手法。【学习方法】1.诵读,先结合注释,借助词典,认知生僻的字词,掌握各类文言知识,然后有表情地诵读。2.理解,借助课件等多媒体资料,体会烛之武伟大的爱国精神,3.交流,相互讨论交流文中主要人物形象,积累写作素材【学习过程】第一层级:知识记忆与理解一、解文题春秋时期,群雄逐鹿,各国纷争。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结盟,直逼郑国都城。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这是时候有一个人勇敢的站出来,挽大厦之将倾,救国家于危难。他是谁?他又是怎么做到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左传中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一个人名。退在这里是使动用法,秦师就是秦国的军队,这句话的意思是烛之武使强大的秦军退却,烛之武是何许人物,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击退强大的秦军。二、识常识《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三、正字音1.请给括号前面的字注音。秦军氾南()佚之狐()夜缒而出() 共其乏困()....若不阙秦()秦伯说()逢()孙失其所与()....2.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戍边(shù)供销社(gîng)与会人员(yù)...B.函陵(hán).鸡冠子(guàn)瑕不掩瑜(xiá)C.行李(lǐ)君之薄(bï)肆无忌惮(sì)D.凋敝(bì)枸杞子(qí)人才济济(jì)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进行解释。(1)若不阙秦()(2)秦伯说( )(3)共其乏困()(4)不知()4.解释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含义。(1)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言大义()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亡()(2)鄙①越国以鄙远()②蜀之鄙有二僧()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④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夫晋,何厌之有?()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焉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②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B.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C.夜缒而出缒:绳子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损害。6.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东道主①古义:_____②今义:_____行李①古义:_____②今义:_____夫人①古义:_____②今义:_____乏困①古义:_____②今义:_____无能①古义:_____② 今义:_____7.翻译下列句子(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夫晋,何厌之有?(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答案:1.fányìzhuìgōngquēyuâpángyǔ。2.C(A项,“供”读“gōng”,B项,“冠”读“guān”,D项,“济”读“jǐ”。)四、释词义3.(1)“阙”通“缺”,减少;(2)“说”通“悦”,高兴;(3)“共”通“供” ,提供;(4)“知”通“智”,理智。4.(1)①假如没有②深奥③没有④隐匿(2)①把„„当作边邑②边境③身份低微、见识浅陋④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3)①主谓之间,取独。②结构助词“的”。③主谓之间,取独。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代词。(4)①句末语气助词②疑问代词,为什么③兼词,在那里。④疑问代词,哪里。5.C(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6.东道主:①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②今义:主办方从事:①古义:做事。②今义:指行旅人出门时所带的物品。行李:①古义:出使的人。②今义:意志信心等不可动摇夫人:①古义:那个人②今义:男性配偶的礼貌称呼。乏困:①古义:缺少的东西。② 今义:疲劳无能:①不能。② 今义:没有才能;没有能力7(1)判断句,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2)宾语前置句,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3)省略句,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4)判断句,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第二层级:概括分析与提升一、理思路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简要概括一下各段的段意。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第一段:秦、晋围郑:25字,写出了形势危机;写出围郑原因;写出驻军位置。第二段:临危受命:在佚之狐的推荐下,郑伯虚心向烛之武道歉,烛之武捐弃前嫌,勇担重任。第三段:说退秦师:“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第四段:迫晋退兵:晋文公权衡利弊,决定退兵,烛之武退秦师成功。2.根据各段的内容,思考本文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的。在材料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详略得当,简略叙述了故事的背景和结局,重点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军的经过。烛之武说服秦穆公共分四步: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 ,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总之烛之武抓住秦穆公的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处处言秦,处处为郑,明里为秦,暗则为郑。最终打动了秦王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二、析形象1.关于烛之武的形象向来有辩士,谋士,勇士,志士之说,这四种身份,你最赞赏哪一种,思考一下。辩士:烛之武太能言善辩了,三言两语就说服了秦穆公,不但不侵略郑国,而且派兵保卫郑国,真是“一人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不滥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谋士:烛之武太有谋略了,他对当时的形式认识非常透彻,善于抓住人物的心理,设身处地的为秦国着想,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国家,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勇士:烛之武的勇气也让人叹服,形式危机,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挑重担,两国交兵,他夜缒而出,深入敌营,这种勇气可嘉。志士:关键还是他的责任心和爱国心,在困难面前没有选择逃避,虽然年轻的时候没有收到重用,但是关键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视死如归,这样的人最令人敬佩了。当然在这四种身份中,最重要的是志士,在国家危难之时,这位须眉皆白的老人勇敢的站出来,凭借自己丰富的智慧、娴熟的辞令说服强大的秦君。所有的智慧、勇气和才能不都是由那份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激发出来的吗。2.文中除了烛之武之外,还有很多人物,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性格特征。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 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3、根据对原文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你觉得这篇文章的相关素材适合哪些作文话题?从烛之武的角度适合责任、爱国等话题,从佚之狐的角度适合伯乐、推荐人才等话题,从郑伯的角度适合知错能改、礼贤下士、从谏如流话题,从秦伯、晋文公的角度适合论证亲情与利益等话题。三、同步练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而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厌:满足。.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过。.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D.又欲肆其西封。肆:放肆。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3.翻译下列句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答案、1.D,扩张2.A,A项是“把„„作为”,其他三项是“认为” 。3.(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2)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四、拓展练子产为政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洫: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克救也克:能够。.B.郑伯如晋如:到„„去。.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贿赂。.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边远的地方。.2.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3.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A.⑧②B.⑥⑤C.①③D.⑦④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C(意思是“钱财”。)2.B(A成为病态,动词;B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C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3.解释:选C(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④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⑤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B;⑥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⑦写子产从谏如流;⑧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4.解释:选A,“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5.①译文: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②译文: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③ 译文:子产死了,谁来继位?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子皮想让尹何掌管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子产说:“ 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有美好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侨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士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烛之武退秦师学生导学案高编号:005一语《烛之武退秦师》文【教学目标】1、扎实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5、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学习,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学习重难点】重点:1、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2、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难点: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学法指导】1、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2、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3、完成预习案题目,所有题目书面完成。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课前预习【课前导学】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夜缒而出()共其乏困()许君焦瑕()若不阙秦()秦伯说()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微夫人之力()2、文言文中,许多句子会省略主语,因此阅读时需依上下文意判断。请在括号中写出主语:(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君)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烛之武)许之。夜缒而出。(3)(烛之武)见秦伯,曰:“...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晋君)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4)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戍之,(秦军)乃还。课堂探究一、研读文章,探究问题1.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的情节。开端(第1段):秦晋围郑发展(第2段):临危受命高潮(第3段):智退秦师结局(第4段):晋师撤离【课堂导读】一、课文解读。1、研读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⑴词句梳理。重点词解释: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且贰于楚也:名做动 有二心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做动驻军(补充:亮帅诸军攻祁山,军:军队,名词;万人为一军,军:军队编制单位。)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对晋君无礼晋军函陵省略于⑵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表面原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根本原因——称霸扩张的需要。⑶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有何作用?明确: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那么秦国是可以争取到郑国一边的;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那么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国接触,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因此开篇交代围郑的原因和驻军位置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2、研读第二段,完成下面问题。⑴词句梳理。重点词解释: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如果,连词(补充: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若:像,动词)公从之:听从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①推辞,动词②取独不译(补充:不辞劳苦,辞:推脱,动词;停数日,辞去。辞:告别,动词。)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①才,连词,表顺承②的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能力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是寡人之过也判断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⑵佚之狐为什么对烛之武劝退秦师这么有把握?这对刻画烛之武形象有何作用?明确:因为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他非常了解烛之武的外交才能;佚之狐对郑、晋、秦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⑶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先“辞”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心有不满。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而先“辞”后“受”则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⑷分析郑伯形象。明确:A、善于纳谏: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B、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C、精于言辞:“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的立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3、研读第三段,完成下面问题。⑴词句梳理。重点词解释:夜缒而出①用绳子往下送;②连词,表修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①使动用法,使...灭亡;②连词,表顺承;③介词,用,拿;④敬称对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①意动,当做边境②形动,远地(补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谋:浅陋鄙俗,形容词;故不如蜀之鄙之僧哉,鄙:边远的地方,名词。)焉用亡郑以陪邻①疑问副词,何;②连词,表顺承。(补充:且焉置土石,焉:哪里;永之人争奔走焉,焉:兼词,于此。)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①介词,把②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①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箱包、铺盖等。②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③没有什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①曾经②给予③恩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①答应②渡河③连词,表转折④防御工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①已经②名词作状语,向东;③封,名词用作动词,作为疆界④扩张⑤边界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①动词使动用法,使„„消弱② 疑问代词,哪里(补充:不知天上宫阙,阙:宫殿,名词;两岸连山,略无阙,阙:空隙、豁口,名词)阙秦以利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获利⑵指出通假字并解释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共”通“供”,供给、供应。读ɡōnɡ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补充: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说:陈说,动词。)翻译句子,指出句子特点:⑴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餍?⑵“夜缒而出”说明什么?明确: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⑶请你从烛之武劝谏秦穆公退兵的对话中,找出对应下列论点之说词,用自己语言简洁分析。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点?①析以利害(就地理位置说):即使秦晋灭郑成功,秦国也必须越过晋国,才能到达郑国,这样对秦国不利,只对晋国有好处。如果晋国国力壮大了,相对的秦国也就吃亏了。②动以所欲(就舍郑之利说):如果秦放弃攻打郑国,郑国得以保存,秦国的使节往东去时,郑国可以作他们的东道主,供给他们所需要的物资。③挑起宿怨(就历史教训说):晋国曾答应给秦国焦、瑕兩地,但结果背约。④警以后患(就晋之野心说):晋国有扩张领土的野心,一旦它的国力壮大,一定会削弱秦国。4、研读第四段,完成下面问题。 ⑴词句梳理。重点词解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不,副词。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补充:防微杜渐,微:细小的事情,名词;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地,副词;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微:稍微,副词)因人之力而敝之①借助②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失其所与。动做名结交的人以乱易整,不武。符合武德吾其还也。语助,还是,表商量语气或希望语气(补充:其真无马耶,其:表反问语气,难道;其如土石何,其:表疑问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指出通假字并解释: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⑵晋文公最后以哪三条理由退兵?你认为哪点最重要?明确:“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不知”就是不理智。理,就是缺少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缺少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⑶ 秦军退,如果你是晋侯,你会听从子犯意见攻打郑国吗?明确:不会,因为秦军留驻郑国意味着一旦攻打会把盟军变成敌军,郑国在前,秦国在后,晋国会两面受敌。打秦国就有负了秦穆公的资助和情意(晋文公是秦穆公辅助上台,而且是秦穆公的女婿),况且秦军撤走,晋军也会军心涣散,能否一举拿下郑也是疑问,而没有同盟的诸侯拿下其他的诸侯之后是否会成为众矢之的,更加要琢磨。因此急攻并不是上策,既然威胁的目的已经达到,不见得非要用武力解决问题。拓展探究二、秦晋联盟,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怎样说服秦伯,从而力挽狂澜的?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明确:这篇文章将烛之武的娴于辞令表现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第一步,先处处为秦着想,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然后指出亡郑实际是增加了晋国的土地,削弱了秦的实力,接着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第二步,充分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指出晋的忘恩负义和贪得无厌,打动了秦伯的心。属于离间计。三、1..如果我们要说服一个人,应注意哪些方面?提示:首先态度要好,不能让对方反感。其次善于根据说服对象和说话的环境采用合适的语气。再次劝说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了解对方的心理,找到突破点。另外要巧用对比手法,陈述利弊,让对方舍弃原来的想法,接受你的更有利的观点。2.烛之武从临危受命到智退秦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什么形象呢?回忆一下你学过的课文和了解的知识,还能想到哪些与他有共性的人和故事?明确:⑴A、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 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B、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C、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所以说,课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⑵曹刿 诸葛亮课下熟读并背诵《烛之武退秦师》【素材积累】作文材料提炼。◆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所以不喜欢庄公。B.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大叔。C.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人,势力虽大,反会崩溃。D.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4.填空:多行不义,___________5.翻译下面三句话。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②厚将得众③公伐诸鄢二、课外拓展1、B2、A3、D4、必自毙5、① 蔓延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②势力一大,将会得到民心。③庄公到鄢攻打他。◆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烛之武:迂回曲折,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说服秦伯退兵,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林则徐) 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文段,回答8-12题。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亟请于武公亟:多次B.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都:大概C.蔓难图也图:对付D.国不堪贰贰:从属二主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焉.辟害/将焉.取之B.国之.害也/君之.所知也C.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以.乱易整D.公闻其.期曰/其.真无马邪 4《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掌握“若”、“说”、“辞” 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教学设计: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请学生熟读全文。第一课时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内容:A、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B、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地位: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奈难ё髌罚抢飞⑽牡牡浞丁?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并完成课后第一题: 重、难点句子解释: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小结:布置作业: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第二课时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本文的结构:请学生思考课后练习一:明确:1、2、3、4小题的答案分别在一、二、三、四段中。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第三段:烛之武退秦师。第四段:晋师撤离。人物形象:问: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谁?(烛之武)问: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他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确:这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长期得不到重用;发牢骚,真实的存在;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言辞委婉曲折有感染力。写作特色:伏笔与照应: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退秦军(伏笔)“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危在旦夕--烛之武是希望--长期不用,辞--许之,退秦师--晋欲攻--晋退详略得当: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略:其他经过。五:字词总结: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古今异义: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项活动的主人。夫人:古,(fu),那人;今,妻子。一词多义:军:名,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量词;动,驻扎。其:代,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连,“如果”,“假使”;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形容词词头,无义。焉:代,相当于“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兼词,“于何”,在哪里,“于此”,在这里;副,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副词词尾,„„的样子。六、小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烛之武退秦师松滋市第二中学刘云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C、情感与态度目标: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指导。(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原名为《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第一课时要点:熟读文章,以检查预习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发生背景。一、教学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二、检测预习:1、检查同学诵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汜(fàn)南佚(yì)之狐共(gōng)其乏困阙(juã)秦秦伯说(yuâ)逢(pá ng)孙2、检查部分文句翻译,帮助学生理清层次。a、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e、(晋文公)亦去之。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文章脉络: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3、结合背景,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解决学生疑难问题。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背景补充: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小结全文: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三、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一、整理文中特殊文言现象。第二课时要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特殊文言现象,翻译文中重点语句。一、重点词讲解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1余船以次俱进。2富国以农,拒敌恃卒。3文以五月五日生。4扶苏以数谏故,子使外将兵。5以其无礼于晋。贰:1且贰于楚也。2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蜀之鄙有二僧。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既:1既东封郑2又欲肆其西封3封豕长蛇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微斯人,吾谁与归3国事衰微4见微知著与:1失其所与,不知2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3与人刃我,宁自刃4将欲夺之,必先予之5蹇叔之子与师若: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3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其: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二、学生上黑板总结文中特殊文言现象。1通假字(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 。供给。)(2)秦伯说。(说,同“悦”。)(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2古今异义词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3. 词类活用: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4.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 表判断。)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3)省略句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三、翻译文中重点语句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四、集体诵读全文五、课后作业:复习文中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三、德育渗透目标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 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重点、难点: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3、关于《左传》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② 补充:关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 佚地,名叫狐的人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2、纠正字音。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③通假字: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秦伯说(“说”同“悦”)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4、解题: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三、讲解课文。(一)讲解第一段。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2、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3、重点讲解: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②晋军(于)函陵——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③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 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二)讲解第二段。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2、重点讲解: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②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③公曰:“……” 许之。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2、“夜……秦伯” :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秦————晋————郑)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秦晋郑(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 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肆其西封东封郑(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3、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5、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②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 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4、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四、分析人物形象。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一)、第一个人物—— 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慧眼识才的伯乐)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三)、第三个重点人物—— 烛之武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 于郑伯的驾前呢?五、写作特点。1、情节波澜起伏。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2、伏笔和照应。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 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六、课后习题第2题。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附1:文言字词1.词类活用A.名词做状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B.动词活用为名词君亦无所害(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2.特殊句式A.省略句(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C.判断句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4。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附2:归纳基础知识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 解蔽》)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①准许。(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城楼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④quē通“缺”⑤jué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5、微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国势衰微。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⑥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②谦词敝人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说”“辞”见课后第三题。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 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通假字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②共其乏困(共,通“供”)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④秦伯说(说,通“悦”)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文言句式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烛之武退秦师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C、情感与态度目标: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指导。(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原名为《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第一课时要点:熟读文章,以检查预习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发生背景。一、教学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二、检测预习:1、检查同学诵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汜(fàn)南佚(yì)之狐共(gōng)其乏困阙(juã)秦秦伯说(yuâ)逢(páng)孙2、检查部分文句翻译,帮助学生理清层次。a、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e、(晋文公)亦去之。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文章脉络: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3、结合背景,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解决学生疑难问题。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背景补充: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小结全文: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三、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四、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一、整理文中特殊文言现象。第二课时要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特殊文言现象,翻译文中重点语句。一重点词讲解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1余船以次俱进。2富国以农,拒敌恃卒。3文以五月五日生。4扶苏以数谏故,子使外将兵。5以其无礼于晋。贰:1且贰于楚也。2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蜀之鄙有二僧。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既:1既东封郑2又欲肆其西封3封豕长蛇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2微斯人,吾谁与归3国事衰微4见微知著与:1失其所与,不知2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3与人刃我,宁自刃4将欲夺之,必先予之5蹇叔之子与师若: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3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其: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二学生上黑板总结文中特殊文言现象。1通假字(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2)秦伯说。(说,同“悦”。)(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2古今异义词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3.词类活用: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4.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3)省略句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代亡郑的事〉。)三翻译文中重点语句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四集体诵读全文五课后作业:复习文中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答案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矣)2、共其乏困(供)3、秦伯说,与郑人盟(悦)4、失其所与,不知(智)5、何厌之有(餍)二、古今异义(古/今)1、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2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3、今有急而求子(您,多指男子/儿子)4、以烦执事(婉指秦穆公/掌管某事的人)5、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2、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3、既东封郑(使动使…成为疆界)4、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得利)5、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在晚上,当晚)6、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黄昏)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8、共其乏困(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9、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动使…亏损)四、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烛之武)许之(主语)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二)倒装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2、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同上)5、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三)判断句1、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2、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四)固定句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何必…)五、重点虚词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焉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3、朝济而夕设版焉(语气词,表陈述)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之1、公从之(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这件事)。3、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军)。4、臣之(无意义取独)壮也,犹不如人5、邻之(无意义取独)厚,君之薄也。6、夫晋,何厌之(无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以1、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4、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5、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6、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六、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越国以鄙远D.焉用亡郑以陪邻答案:C.D./以:而,来,两项都是表目的的连词。A.介词,因为;B.介词,拿。2.与“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才济济B.同舟共济C.济世之才D.无济于事答案:B/B和题干中的“济”都是“过河、横渡”的意思;A.形容人多,读音也不相同;C.救济;D.有益。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⑤\②④\⑥D.①⑥\②④\③⑤答案:C/①③⑤结构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④结构助词,的;⑥代词,代这件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吾其还也C.君知其难也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答案:B/还是,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其它三项的,代词。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D.秦伯说,与郑人盟。答案:C/A.知~智B.共~供D.说~悦8.下列各句全都表明“阙秦以利晋”的一组是()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②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③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④邻之厚,君之薄也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①②④B.③⑤⑦C.③④⑦D.④⑤⑥答案:C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失其所与,不知4.吾其还也5.其真无马也?6.其真不知马也?7.安陵君其许寡人.v代词,它郑国v代词,这件事v自己的v副词,还是v表反问语气v表推测语气v表祈使语气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的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左师说:爱小儿子吗?左师公说:子义听到了这件事,说:“国君的儿子啊,国君的亲骨肉啊,尚且不能依赖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并守住金玉之类的重器,何况做臣子的呢!”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学构想】1.课文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3.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4.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教学难点:烛之武的说辞赏析。5.教法与学法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习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6.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自学探究;积累字词,整理笔记。教学步骤:一、学生自学课文1.通读原文1~3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2。2.查阅有关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左传》、春秋五霸、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郑楚结盟等与课文相关内容。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1。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完成思考和练习3。(设置以上预习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二、整理自学卡片(见附录)(设计以上预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自学卡片可统一印制,也可由学生自主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设想:讨论质疑,理清思路;钩玄提要,熟读成诵;分析形象,赏析说辞。教学步骤: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课后思考和练习2)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参考答案:(朝——早晨亡——灭亡厌——满足国——国家戍——戍守夕——晚上危——危险师——军队及——达到辞——推辞)2.本文课题是“烛之武退秦师”,请在“退”的前面加一个词或者短语,使文意更加明确。烛之武( )退秦师例如:三寸之舌,妙语,巧施反间计等。3.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诵读好处,激发学生诵读热情。2.学生初读全文,注意字音、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3.老师示范背诵。三、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段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1.出示“晋秦围郑示意图”2.老师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毗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 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3.诵读指导:“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4.用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1)郑国当时的面临的情况是——(2)秦晋围郑的原因是——(3)秦晋驻扎的地点分别是——5.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 埋下了伏笔。6.学生背诵第一段。第二自然段1.这一段涉及到几个人物?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3.评点与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4.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力求读出感情。5.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1.学生齐读。2.诵读指导。①“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 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3.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郑既知亡敢烦执事(其益)[益事渺茫]越国鄙远亡郑陪邻(其害)[错事可见][利害之辨]烛之武退秦师舍郑利秦共其乏困(其利)[利事可期]君为晋赐朝济夕设(其德)[史事可证][恩仇之鉴]东封西肆阙秦利晋(其意)[祸事可测]4.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以下分析供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2)以“害”巧析形势。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 ,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3)以“史”巧施离间。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 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不能不令人信服。一是灭掉郑国对秦并没好处:“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二是不灭郑国对秦也没坏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三是晋国的信义有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四是晋国最有野心,扩张称霸,是晋国的本质:“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观烛之武之论,由“若”、“且”、“夫” 三字连贯起来的四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相生,如早春的惊雷,醒脑益智,又如搏击的雄鹰,敏捷有力。这四层意思包含有巨大的智慧力量,因而能给对方以有力的冲击。一番议论之后,秦穆公是如拨云雾见青天,不但不再围攻郑国,反而命令三位将领留守下来。秦晋联盟出现裂痕,两国关系从此渐行渐远。三年之后双方在崤山正面交锋,秦军三位主帅被俘,士卒无一生还。归结起来,烛之武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因而,他成功了。烛之武是自信的,他自信有能力引导秦穆公的思路,他自信千军万马也不过弹指一挥间的问题,他的自信来源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洞悉,他的智慧当在众人之上,他思路清晰,说理透彻,他从容不迫,超然淡静,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实在是世俗世界生长出来的一株仙花奇草,异香满面,清爽可人。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1.学生反复朗读这一段,直至背诵。2.检查背诵情况第四自然段1.选一名同学读这一自然段。2.点评与指导:“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3.齐读,背诵第四自然段。四、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五、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如: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 秦伯和晋侯;佚之狐眼明举辩士,烛之武语妙退秦师。晋文公贪得无厌寒盟友,烛之武言之有理罢干戈。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秦君出师无名取退策,郑伯用士有因荐使臣。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文言文自学卡片——《烛之武退秦师》编号:001 11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