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地名与家乡文化的关系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家乡的地名与家乡文化的关系

ID:790871

大小:6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家乡的地名与家乡文化的关系--泉州路文化与地名的关系专业:10商务日语姓名:曾偲丽学号:100644021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了解泉州的地名将进一步了解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许多地名都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几乎每一条街巷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或历史典故。一.泉州街道的演变为改善城市的交通环境,泉州市区“六纵六横”路网的15条主干道进行“白改黑”改造正在持续进行,原来的水泥路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网街道被称为城市肌理,从历史上的古城泉州今天的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泉州城市的路网格局几经变迁,充分折射出这座城市的不断发展。宋元:十字形结构延续千年 “从宋元时期至20世纪初,基本是以现如今的东街西街及中山路所形成的十字形及几十条纵横交错的小巷构成。据《晋江县志》、《泉州府志》等相关文献记载,出于方便管理等需要,唐五代泉州城建成不久,就形成了以街坊为格局的城市结构,如今的东街西街和南街(今中山路)是当时古城主要干道。宋代之后,实行开放式管理,坊墙被拆除,原旧坊墙所在地形成了一条条小街巷,彼时形成的道路交通格局,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都没有大的改变。据清乾隆《泉州府志·都里·街巷市厘》记载,当时泉州城内有13条街,45条巷子。但由于早期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畜力等,因此,道路均较为狭窄。古时的道路,除了主干道和部分巷子为石板路,大部分均为土路。上世纪初:旧城街道仍狭窄泉州城路网的变化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从1922年泉州工务局测绘的“泉州市图”,尚找不到泉州中山路,那时的路从天后宫西侧走入寮仔街北上,就是义全街、排铺街、南岳街、亭前街,连接旧城南街,直达威远楼,算是泉州的“南北通”了。泉州旧城街道“狭不盈丈”,宽的也不过丈余,用不规整的石板铺成。从当时一张西街的老照片来看,两旁商户门前搭起的遮阳棚几乎都能接到一起,足见当时道路的狭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铺设水泥路面 “东西双古塔,南北一条街”,这是1960年10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来泉州视察时留下的诗句。这南北一条街,指的就是泉州百年来最繁华的中山路。中山路所在路段历来都是古城的主要交通干道,其前生可追溯于唐代。1923年,南门城边至指挥巷口一带城垣开始拆除,沿城基及城边的旷地拓城南接新桥头,北至亭前街,长约800米的土路面的南新马路,并筑设阴沟排水。又耗时两年,把城垣拆至水门,再越过亭前街,使南新马路衔接旧南街,直至威远楼。随即将德济门至一堡城垣拆下的石条,铺筑从新桥头至亭前街800米路面,余下南北大街石板路至1926年全部铺设竣工。1929年,又把南北大街的石板路改铺水泥路面。而1925年开始的拓展东西向的两条街道,即涂门街、新门街和东街、西街,这两条路大约一直建到30年代初,宋元时期的十字形街坊结构开始演变成为一纵两横的城市格局。20世纪30年代,泉州城内还有一条重要的道路,即福厦公路泉州过境线。最初,这条路的路线是从东门到东街、中山路、出南门到顺济桥。后来,城墙拆除后,沿旧城墙所在路线,重新整修,中间途经如今的小商品市场接旧车站,出天后宫到顺济桥。新中国成立后:道路向东西开拓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要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规划城西为工业区。1956年,全长2150米,纵贯南北的新华西路在中山路西侧开辟出来。虽然其宽度已超过中山路,但还不成型,因此,董必武到泉州时,还以“南北一长街”描述当时的泉州。 1964年,连接打锡街,长697米,宽27米的九一路辟建竣工,泉州市区开始有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宽阔马路,但整个市区道路的格局,还没有多大的改变。真正改变泉州城市道路格局,并形成城市东拓势头的,是1984年开辟的,全长3130米,宽46米,纵横南北的东大路即现在的温陵路,这条路在原福厦公路泉州过境线东侧,连接东海平原,该道路一经开通,很快成为泉州市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改革开放后:六纵六横格局形成1985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泉州市升格为地级市,与东大路平行,纵贯南北的田安路、刺桐路、坪山路相继开辟,特别是刺桐路,沿着原来纵贯东海平原的平原渠而建,渠东为刺桐东路,渠西为刺桐西路,今日泉州市区“六纵六横”的道路格局的“六纵”形成。“六横”则是,由市区通向石头街的泉秀公路1990年拓宽改造,变成城市主干道泉秀街,后来它的南边又开辟宝洲街,北边连接九一街开辟丰泽街。紧接着,1995年涂门街、1996年东街先后拓宽改造,开辟了东湖街、湖心街。1998年,连接涂门、津头铺的津淮街也拓宽改造。这些道路,有的是自身连接其他道路可以横贯整个市区,有的是横贯市区的大部分,组成今日泉州新旧市区“六纵六横的道路网络。” 据统计,在1991年—2007年间,改造的市区主要道路有:新门街、涂门街、西街、东街、中山路、南俊路、少林路。新建的市区主要道路有:南环路、内环路、江滨大道、刺桐路、津淮街、丰泽街,从而形成了南北走向称为路、东西走向称为街,纵横交错的“方格状”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格局。20世纪初,当时一些主要的道路、街巷,多铺设石板,如中山路等。但是石板也有一个缺点,时间长了,容易凹凸不平,行车颠簸不适。水泥路是20世纪关于马路的最重要、最深刻的记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市区一些道路就开始改铺水泥路,其中中山路就是最早铺设水泥路的路段之一,告别了颠簸不平的石板路。后来新辟建的马路,也几乎都使用水泥路面,在旧城改造中,许多小巷也都铺设成水泥路面。几年前,沥青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环城路建成时即铺筑沥青细石路面,后来,前几年市区曾对几条道路进行沥青化改造,包括中山南路、百源路、打锡街、九一街、丰泽街等。上个月开始,市区15条主干道“白改黑”,基本覆盖了商贾繁华的主要路段。据介绍,铺设的沥青路面采取的是一种高等级路面结构形式,除了强度有保证外,还有下雨天不易打滑、耐高温、不伤胎、噪音低等优点。二、泉州街名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甘棠巷:甘棠巷”位于泉州市旧城区西部,从西街至面粉厂大门口。明代天启年间大学士张瑞图因出于对相国李廷机爱民的崇敬,取周朝召伯爱民的故事相比,就引用召伯于甘棠树下审案爱民的典故,命名该巷为“甘棠巷”。民间谐音为甘刀巷,讹称关刀巷。 “甘棠”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树名,即甘棠树,另一种是指诗篇名,它出自“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因赋此诗。”由此可见,“甘棠”具有“德政”之意思。泉州旧城区的“甘棠巷”名称的来历与李相国的“策马三鞭为界建相府”和敬业爱民有关。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泉州人。明万历十一年中榜眼,历官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著述有《四书臆说》、《春秋讲章》、《大明国史》、《国朝名臣言行录》等近二十种。明万历年间,相国李廷机要告老返梓时,神宗皇帝十分留恋,皇帝想到李相国在朝为官时,立身廉洁,连相府都不盖,对他非常的敬重。当他离京返乡之时,神宗皇帝特赐他马鞭一支,教他三鞭为界,就地建造相府。何谓“三鞭为界”7就是任其骑着马,随意抽三鞭,纵马驰骋,马跑到什么地方,就以那个地方为界,不管是田园莱地,还是官宅民房、商场作坊,都归其所有。尚若是一个倚权仗势的贪官酷吏,也许会把半个泉州城都占为已有。但李相国不是这种人,他是一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大清官,他不肯随便占百姓的利益,可是圣旨已下,不能忤逆。他骑在马上在泉州城内寻来找去,找来寻去,实在不忍下手抽鞭。最后他来到西街,拐进偏僻的五塔巷,看见有一片荒芜的旷地,才确定下来,于是他拿起马鞭,轻轻地往马背上拍了三下,不一会儿,又紧紧地收住缰绳,结果,马跑不远便停了下来,占地也就不多,他便在该巷与五塔巷之间建了一座不大的相府。李相国在家乡期间,为家乡的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极受当时泉州人民的推崇与爱戴。人民称颂他为“楷体好宰相”,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贤相里’’。 明代天启年间,大学士张瑞图出于对李相国一生高风亮节和廉洁爱民的崇敬,特别是对他一生德政业绩显赫的敬慕,便引早期敬业爱民的典故取该巷名为“甘棠巷’’,一直沿用至今。花巷:唐宋时期,泉州刺桐港已成为“梯航万国”的东方大港,海外商人远涉重洋来到泉州从事商贸活动。当时泉州郡城范围不大,只有城门四座,政府又规定,外夷人居住或通商贸易只能在城外。那时,南门西并无花巷之名。倒是有一市曹,地点在今西街会通巷南端一带,此地至今仍有一座市曹宫供奉观音,人称市曹妈,其实是过去的圆通巷。  元代,泉州郡城继续向南扩大,但仍遵宋例,与外国买卖均在城外进行,泉州府志记载:元代“地城要地,莫盛城南关(德济门)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政府严禁在城内从事商贸,崇阳门上有人卓望,下有重兵把守,西侧有官屋,供屯驻军兵居住,他们大部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信奉伊斯兰教,时人就把他们驻扎的地方的小巷叫“蒙古巷”,这是花巷最早的巷名。元代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政策,把南宋的遗民列为最下等的人—南人。对南人控制极严。为了防止南人反抗,三户人家只能使用一把菜刀并且要供养一名元兵。民族压迫造成江南一带大规模农民起义—红巾起义。统治中原近100年的元政权灭亡了。清末民初,由王阿城开设的万盛扎花店在巷中落户,随之有万源、金凤……1924年南鼓楼拆除,蒙古巷拓宽,巷中扎花店多达40多家,成为 卖花专业巷。市民要买花就不约而来,蒙古巷名逐渐被人们淡薄了,“花巷”成为新的巷名只不过100年左右。泉州的路名和文化渊源还有很多很多,地名和文化往往都有着很大的联系,泉州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历经着风风雨雨,见证着岁月和年华的轮回,也是中华千年古老文化中最闪耀的积淀之一。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