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 (5)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 (5)

ID:771171

大小: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8-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开学考试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题,每题 2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09 年 12 月,曾在山东烟台莱山区发现一块牌匾,长约两米,宽近一米,四边精刻龙纹 图案,中间刻有“奉天诰命”四个大字,牌匾左右雕刻的文字为“诰赠昭武都尉候选都 司、封朝议大夫候选同知加一级李九龄------道光十年御赐”。该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 B.隋唐的政治制度和官制 C.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 D.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官制 2.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榖百数,废居居邑,封君 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 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了 A.西汉初期商业势力还很弱小 B.中央政府对商业势力进行了有效控制 C.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 D.地方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 3.某篇论文中指出:“他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意见包容和会通,在加上通诸孔 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材料 中的这位古代思想家应该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王阳明 4.20 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文章 就直接以标题《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为国际最 要之问题》来理论。这种现象深刻反映了 A.民主革命思想成为潮流 B.西方法制精神影响重大 C.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反满民族情绪日益高涨 5.当得知国民政府将要进行北伐时,莫斯科的联共(布)和共产国际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1926 年 6 月下旬,共产国际远东局主席魏经斯基到达上海,劝说陈独秀及中共中央放弃 对北伐的支持态度。苏联方面反对北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认为北伐只是一种讨伐军阀的行为,不具有民族革命的全部意义 B.不希望看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统一中国 C.害怕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引来帝国主义的联合干涉进而危及自身 D 认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当时实力弱小,开展北伐必遭失败 6.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 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官倒”、“倒爷”正是在这种 背景中产生的。这种现象的解决主要靠 A.严格国家价格管控 B.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加大反腐败的力度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7.《雅典政制》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 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 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这一记 载反映出当时 A.雅典司法程序混乱 B.公民生命安全缺乏保障 C.对死刑判决的慎重 D.司法、监察与立法合一 8.19 世纪 70 年代,欧洲国家纷纷出现环境污染,德意志开始了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和政府 政策法规的制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德国工业革命的进行 B.德意志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发展 D.欧洲国家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 9.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 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不久也承认:“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 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 A.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B.临时政府代表了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 和要求 C.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 D.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10. 1957 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 “(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 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 战”的威胁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 必备条件 11.《世界史·现代卷》指出:“二战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 股票不再只是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企业所有者退出经 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反映了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工人阶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B.企业所有权发生本质性变化 C.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发生变革 D.资本家集团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12.有一所中学要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歌德的诗歌 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有钢琴家表演一场“舒 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 后 现 代主义的艺术 13.“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 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 为本”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才者勉以 分人” 14.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 、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15.柏拉图说“人是一种文明的动物,然而他需要适当的教育,或教育的不好,他就是最野 蛮的动物”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据此你认为柏拉 图 ①肯定、重视人的价值 ②赞同雅典直接民主制度 ③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 ④重 视教育,以挽救颓废的城邦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 对图 7 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 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 10 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17.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 B.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 衡 C.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18.下表为 19 世纪期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以千为单位)的统计表,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不包括 城市 1800 年 1850 年 1880 年 1900 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6 2,618 4,767 6,581 东京 800 — 1,050 1,600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上海 300 250 300 600 孟买 200 500 773 776 A.工业革命引起世界社会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B.世界各地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C.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D.各地城市人口的差距,反映出表中欧美国家已实现了工业化 19. 1929 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 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 1930 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 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B.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兴起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20.1930 年 6 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 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 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1.1921 年 10 月,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 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 这里,列宁主要强调 A.利用市场机制 B.建立工农联盟 C.生产资料公有 D.按劳分配产品 22.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该政策能引起百姓就业、私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一轮又一轮 的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也必然会出现高通胀……。与“该政策”体 现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A.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B.奥巴马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C.里根政府控制货币发行量 D.罗斯福新政 2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革命是解放生产 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 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上述观点带来 最主要的影响是 A.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深化改革开放将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24.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 2 月 20 日(2012 年)与到访的中共南京市 委常委刘志伟等人举行会谈,在提到日军“南京大屠杀”时河村隆之表示,“的确存在 常规的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 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认定关键取决于 A.认识事实的态度 B.掌握直接史料和证据 C.国际社会的定论 D.后人的总结和认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满分 52 分,其中第 25 题 25 分,26 题 12 分,27(28)题 15 分) 25.(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 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 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 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 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 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 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 年 9 月 3 日) 材料二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 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 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 误解”。“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 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德国从 2007 年 9 月开始对中国实行“价值观外 交”。“价值观外交”是默克尔所在德国执政党的对外政策纲领,其核心 是意识形态,其主旨是将外交政策作为推进西方价值观的工具和手段,其 根本目的是确保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在世界上的支配地位和西方 国家在世界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此,默克尔对华采取较强硬态度,指责 中国的人权、西藏问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 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16 分) (2)依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材料三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9 分) 26.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费希特在他的这个系列的演讲中详细地分析了这种拯救德意志民族、彻底改 造人类的新教育的各个方面,并最后以他那消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先验 哲学观点阐明了这种民族教育的精神实质……他认为,“这种需要加以培养 的精神本身直接体现了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从这种爱中自然会产生出保卫 祖国的勇士和安分守法的公民” ……这样,“精神的本质就把我们完全摆脱 一切压迫我们的苦难的解放事业同我们光复民族和振兴祖国的事业不可分割 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部著作在亚洲有两种相反的遭遇。在日本,军国主 义思想家一直在歪曲和滥用这部著作,以至文部省把它编译于《关于时局之 数据》中,免费颁发给全国文教部门,用以论证大和民族优越论……抗日战 争时期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全译本,对我国人民的浴血抗战作出了自 己的贡献。但这些作者和译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只着眼于民族 解放的方面,而忽视了建立理性王国的社会解放,而这就使读者看不到费希 特是一位把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集于一身的伟大思想 家。坚定不移地走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既热爱自己的祖国,又坚持世界大 同的理想,既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又反对列强的霸权主义,这才是《对德 意志民族的演讲》这部世界名著的真谛。 ——梁存秀《论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1807 年)〉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费希特的民族主义观在亚洲的影响。(12 分) 请考生从第 27、28、29、30 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多答,按 所选的首题进行评分。 27.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 年),在桑弘羊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 设均输官掌其事,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均输官负责将 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 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 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 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 价的目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 简史》 材料二 在 20 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 900 年,中国 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 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稅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 知道可以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 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指出王安石对桑弘羊的理财措施有哪些借鉴与发展?(9 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王安石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 到“不加税而国用足”,请谈谈你的认识。(6 分) 28.(15 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试举卢梭《民约》之大经大法而列之:(甲)民生而自由者也,于其群为 平等而皆善,处于自然,则常如此。……(乙)……公养之物,莫之能私。 如土地及凡土地之所出者,非人类所同认公许者不得据之为己有也;产业 者皆篡而得之者也。(丙)群之权利,以公约为之基;战胜之权利,非权利 也。 ——1914 年 2 月严复《〈民 约〉平议》 材料二 (20 世纪初)自卢梭《民约》风行,社会被其影响不少,不惜喋血捐生以从 其法,然实无济于治,盖其本源谬也。刻拟草《〈民约〉平议》一通,以药 社会之迷信。 ——1914 年 2 月严复致熊 纯如书札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卢梭的主要思想有哪些?(不得摘抄原文)(5 分) (2)严复认为卢梭《民约》的流行导致中国社会深受影响,“喋血捐生”而又“无 济于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0 分) 29.(15 分)【20 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 年西德提出了“哈尔斯坦”主义。根据这个主义,除苏联外,联邦德 国拒不承认或终止承认那些承认东德政权的政府。…… 这个不承认政策不是基于法律考虑,而是基于政治考虑。如果认为推行这 一政策的动机是法律上的形式主义,那将是一种误解或者是歪曲。 ——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第二分册 材料二 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的关 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德国政府的政策在相互尊重不同 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 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 几个世纪来,德国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我们正在努力重建这个遭到 破坏的桥梁,把它建得更好,更牢固,更可靠。 ——《维利·勃兰特关于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论述》 (1969 年)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新东方政策是对“哈尔斯坦主义”的重大修正。(8 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东方政策提出的背景。(7 分) 30.(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是一位全力奖励学术的皇帝。他收录了五十名饱学之士来编撰《明史》, 他们在翰林院博得了优厚职位,令那些经正常科考获取功名的士子嫉妒不 已,他还时常赐宴款待一些名儒才子……由于康熙对学术的奖励,几部不 朽的巨著编撰了出来,其中最著名的有《康熙字典》、重要的辞书《佩文韵 府》、《朱子全书》和一部多达 5020 册的大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 ——摘编自(美国)徐中约《中国 近代史》 材料二 1799 年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官后,通过法案确定巴黎理工学校的办学目标 是“传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和制图技术,特别是为炮兵、工兵、路 桥、造船、军用和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 生。” 传记作家奥特在《拿破仑》前言写到“他是一个人类文化的摧残者 吗?……把教育绑架到军国主义的战车上……然而,他却是一位法国现代教 育的奠基人。” (1)从材料信息来看,康熙和拿破仑对本国文化的发展各有何贡献?据此概括两 国不同的文化政策特点。(9 分) (2)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产生不同文化政策的背 景。(6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C B C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B C B B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A C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 52 分。其中第 25 题 25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28、29、30) 题 15 分。 25.(25 分) (1)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 (4 分)有利因素: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 展中国家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及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中国家与 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12 分,答出其中 4 点即可) (2)评价:文明是多样性的,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2 分)各种文明不断交 流、融合,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2 分)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实际是一种“冷战” 思维。(2 分)有悖于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实际,必定会遭到抵制。(3 分) 26.(12 分) (1)对日本的影响及原因:明治维新后制定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以费希特的观点来论证大 和民族优越论,为其对外扩张进行舆论准备。 (2)对中国的影响及原因:近代史上遭受列强的侵略,特别是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到了亡国 灭种的边缘,以费希特的观点激励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3)中日作者和译者对于费希特的观点缺乏全面了解;片面强调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而 忽视了其世界主义、民主主义的一面。 (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第一层次,0——5 分,简述费希特的民族主义观在亚洲的两种 不同的影响。第二层次,6——9 分,简述两种不同的影响,并能结合史实评析产生不同影 响的原因。第三层次,10——12 分,简述两种不同的影响,评析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并 能够指出共同的一个因素是对费希特的民族主义观的认识仍不够全面,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影 响。) 27. (15 分) (1)增加了政府收入;节省了运输费用;加强了各地间经济联系;稳定市场,抑制物价, 打击了富商大贾势力。(4 分)借鉴:均输法、市易法(平准法)。(2 分)发展:青苗法、农 田水利法、募役法。(3 分) (2)特点:利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2 分)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4 分) 28.(15分) (1)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反对财产私有;社会契约。(5 分) (2)“喋血捐生”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2 分) “无济于治”的说法不确切,(1 分)因为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也 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2 分)但它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 分) 29.(15 分) (1)哈尔斯坦主义的本质就是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任 何与东德建交的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新东方政策旨在改善 与苏联、东欧的外交关系,并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8 分) (2)背景:国际形势相对缓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联邦德国意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谋 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7 分) 30.(15 分) (1)康熙对人才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扬(2 分); 特点是对传统文化仅起到总结作用,但缺乏创新(2 分)。拿破仑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推 动了本国科技和教育的进步(2 分);特点是重视近代科技人才的培养,但其教育政策具有 为军事服务的目的(3 分)。 (2)康熙: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行文化专制。(3 分)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3 分)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