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 (8)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 (8)

ID:771170

大小:139.7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8-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50 分) 1. 明朝《虎墩崔氏族谱》 “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 族义,创 祠宇,置祭出,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豢养。”这说明“族 约”的主要功能 是() A. 注重血缘纽带,捍卫贵族政治 B.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 0.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 D.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2.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领六部 武则天(690〜705 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 祎 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 为敕? ”王木立回报武则天,刘祎 Z 即被赐死于家。据此推 断( ) A. 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 B.敕书出台有悖于规制 C.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 D.女皇武则天独断专行 4.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墓内发现了 186 具人殉,另有 3 000 多件珍贵文物,但铁器只有很简陋的几件。这反映了() A.秦国经济较其他诸侯落后 B.秦国政权的集权趋势加强 0.秦国盛行残酷的人殉制度 D.秦国政权重视农 业的发展 5.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门下省的职能是: A、决策 B、审议 C、执行 D、监察 6.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 为正二品。 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六部地位提高 0.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官员数量减少,行政待遇提高 7. 美国学者 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屮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 为维持儒 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了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 成了社会理想的中 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8.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 Z 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坐而论道”。 A.召开政事堂会议,完善三省六部制 B.分割宰相权力 C.以六部分理朝政 3. 687 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 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 Z”, 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己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9. 科举考试中,新进士容易与主考官结成座主、门生关系。宋代正式举行殿试,并规定考试 合格者在 殿前由皇帝亲自召见并唱名赐及第,及第进士遂成天子门生。此后,元、明、清各 朝因之。这主要是 因为可以通过殿试来() A.笼络士人,巩固统治 B.防止营私舞弊,取舍不公 0.抑制权贵,奖拔寒俊 D.选拔真才实学,择优录用 10.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 不自说也; 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这一思想 A.是对当时社会混乱的理性思考 B.蕴含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0.认为君主治国应当行仁义王道 D.反映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1. 翻阅《汉书•百官公卿表》,对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A. 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 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 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副丞相” D. 图二:“太尉,秦官,银印紫绶,掌武事” 13. 下图是湖南里耶出土的大 12.雅典的公民以政治为本, 家庭、财富、亲朋、各社会团体, 皆居其下。梭伦立法改革甚 至规定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为了达到法定出席人数, 雅典的公民就经常被警奴用 浸过湿漆的鞭子赶往公民大会会场。这些情况从侧面反映出 A.频繁政治活动导致公民厌恶 B. 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平等 C. 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D. 雅典尺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 图 一 量竹简,它是公元前 222 年至公元前 208 年的官署档案。竹简 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职 官,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A.分封制已推广到江南地区 B.秦朝颁布了通行全国的秦律 C.货币、度量衡得到统一 D.郡县制已经推行 14. 在古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法和法律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法来自正义,指向公正、自 然和神意; 法律来自权威机关制定出來的规则,包括“限制和禁令”。西塞罗说:“如果某 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 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 律 A.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B.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C.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 D.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 15. 汉唐时期,上朝时皇帝要向宰相“赐座”、“奉茶”,所谓坐而论道;但宋太祖时为了尊崇 君上, 取消了宰相的这种待遇,自此以后,反倒成为一种制度延续到清末。这反映的实质问 题是() A.宰相权力的下降 B.礼仪制度的变迁 C.官员更加尊敬皇帝 D.皇权不断地加强 16. 新中国 60 年代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曾提岀外交上的“三和一少”政策,即是对帝国主义 要和气一 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要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 的援助要少一点, 此政策在当吋被毛泽东认为是修正主义而遭受批判,这说明当吋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未得到实践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 0.党内外交政策开始出现严重分歧 D.外交政策受到极左思潮影响 17. 古代经筵官对君主负有“辅导劝诫”的职责。元代“天下事……宰相不得言则台谏言之, 台谏不敢 言则经筵言 Z。”表明元代经筵官() A.比台谏和宰相的权力更大 B.是君臣沟通的主渠道 C.有利于避免帝王决策失误 D.与宰相台谏相互牵制 18. 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指出:“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 盟友,只 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进行声明。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我们 也不急于去解决关 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A.冷战爆发影响中共决策 B.帝国主义国家封锁了中国沿海 C.中共需要苏联经济援助 D.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19. 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由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 当时被称 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 A.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B.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 C.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 20. 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 现第三次 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 国插手,那样只能 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A.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 B.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 C.台湾问题是屮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D. “一国两制”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21. 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 式,出将 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 士族垄断仕途 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C.选官方式多样 D.科举制度兼顾多个阶层 22. 今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屮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 带一路” 中 21 世纪海上丝綢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 带等其他国家层面 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23.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口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 道节度观 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24. 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 年内不得 差出,并使 Z 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 下诏谏院不再隶属 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北宋时期 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 A.三省六部名存实亡 B.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C.君主专制走向没落 D.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25. “士子外用儒术以处世,而内修禅学以修身,宋代这种修禅之风在士大夫中流传日盛。” 这表明 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三教在互补中呈现融合 C.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精神 D.儒学发展一度出现困境 二、非选择题(50 分) 26.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设监州,与知州平列,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 之事,可 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剌举以闻。”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第-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 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 腐败法,即 《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 议会监察,是 “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 同意、纠正、纠举、弹 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 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 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 1967 年,英国议会 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 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一一《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材料三 1945 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时,肯 定地说:“我 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 监督政府,政府才不 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监州的设置针对什么问题?反映北宋什么政治趋向?(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分析其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概扌舌毛泽东的核心思想,用建国初屮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史实加以印证。这 些史实 反映了新中国政治的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权力运行的认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注:在古文中,所谓“封建”就是指分封 制,所谓 “郡邑”就是指郡县制。)一一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 摄制四海, 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 其威刑,竭其货贿。 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 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 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 Z 制失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优劣利 弊?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5 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岀土的竹简,第一次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 修成的秦律 的部分内容 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 货币流通、市场管理、 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 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秦律 规定“盗徙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 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 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 30 天劳役。律文屮所见 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 斩左趾、逵(钛足)、黯(割鼻)、城旦舂(男子 输边筑城,女子舂米,均为四年以上徒刑)等。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 料二 在《出律》、《徭律》、《工律》、《工人程》、《金布律》、《关市律》等律中,对劳动人 民 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活动都有明确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 以严厉的刑 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 户籍等都有明确的 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摘自林明剑《秦史稿》 材 料三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律 经过汉朝的损 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木。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秦汉史》 材料四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 狱,夜理书, 自程决事,tl 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指刑徒)塞路,囹圄成市,天下 愁怨,溃而叛 Z。 摘自《汉书•刑法志》 回答: 1 根据材料,归纳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 2 根据材料,概括秦律的特点。 3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律颁布的实质和作用。 29. 法制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 含混不清 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 诉讼屮的定罪量 刑和民事诉讼屮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人程度 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 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 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 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 发展的基础。 一一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吋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 汉律特别 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 义成为法理的基础, 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 架。 材料三 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 年 3 月,清廷发 布了修订法 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來,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 今昔情势不同,非 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 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川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法制改革的背景。 参考答案: 1. D2. B3. B4. B5. B6. B7. B8. B9. A10. Bll. D12. D13. D14. B15. D16. D17. C18. A19. C20. D21. C22. A2 3. C 24. D25. D 26. 1)防止地方官专权;中央集权的加强 (2) 特点:政府高度重视(立法);监察制度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 面广。意义: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或使民意得到体现),有利于推动政府工作 (3) 民主和监督。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 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特点:具有中国特色 (4) 加强权力的监管,加强制度建设。 27.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屮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这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 同时也是 一个现实问题。从历史上看,屮央过于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不利于地方的 发展,而地方过于 分权,短期内对地方的发展有好处,但往往会产生分裂势力。因此,中央 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个“度” 的把握问题,过分地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有后患的。(12 分) 28. (1)秦律具有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保护私有财产,保证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规范 社会经济活 动,重农抑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秩序等职能。 (2) 秦律内容繁复缜密,体现法家思想,严刑酷法,轻罪重刑。 (3) 实质:它的颁布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作 用:对消 除原六国的反秦势力,巩固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它从法律上维护了新兴的封建生产 关系,保护了新兴 地主阶级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性。秦律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产生了重 大影响,为中国封建社会前 期法律制度的完备奠定了基础。但秦律过于严苛,激化了阶级矛 盾,成为秦亡的重要原因之 29. (1)背景: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罗马习惯法的传统,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任意解释,有利于维护平民的利益。形成了成文法,为罗马法律 的发展奠 定基础。 (2) 特点:皇权高于法律;法律体现君主的意志;儒家思想为法律的基础;礼法并用。 (3) 背景:西方近代政治理论传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兴起,清朝统治面临危机,近代经济 活动的需 耍。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