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登高》学案

ID:75706

大小:2.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登高》学案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及作品,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二、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的诗风学习重难点情景交融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诗风学习时数   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解题1、王昌龄王昌龄:(约690—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2、杜甫与《登高》杜甫(721-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寄居巩县(今河南巩县),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于“奉儒首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后世称为“诗史”。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杨论称赞此诗未“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二、学习鉴赏诗歌内容1、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2、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3、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4、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三、学习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鉴赏诗歌情景交融的手法 四、写作训练(1)写一段表现杜甫写作《登高》时心情的文字(2)扩写《登高》,重点是情景交融的描写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