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

ID:749659

大小:269591

页数:11页

时间:2021-07-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考数学真题解析 1 一、选择题 1.下列实数中,是有理数的为( ) A. 2 B. 3 4 C.π D.0 解析: 2 是无理数,A 不正确; 3 4 是无理数,B 不正确; π是无理数,C 不正确; 0 是有理数,D 正确. 答案:D 2.当 a>0 时,下列关于幂的运算正确的是( ) A.a0=1 B.a-1=-a C.(-a)2=-a2 D. 1 2 2 1a a  解析:A、a0=1(a>0),正确; B、a-1= 1 a ,故此选项错误; C、(-a)2=a2,故此选项错误; D、 1 2a a (a>0),故此选项错误. 答案:A 3.下列 y 关于 x 的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为( ) A.y=x2 B.y= 2 x C.y= 2 x D.y= 1 2 x  解析:A、y 是 x 的二次函数,故 A 选项错误; B、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故 B 选项错误; C、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故 C 选项正确; D、y 是 x 的一次函数,故 D 选项错误. 答案:C 4.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为 72°,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4 B.5 C.6 D.7 解析:根据正多边形的中心角和为 360°和正多边形的中心角相等,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360 ÷72=5. 答案:B 5.下列各统计量中,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是( ) A.平均数 B.众数 C.方差 D.频率 解析: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方差、标准差反映一组数据 的离散程度或波动大小进行选择. 能反映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是方差或标准差. 答案:C 6.如图,已知在⊙O 中,AB 是弦,半径 OC⊥AB,垂足为点 D,要使四边形 OACB 为菱形,还 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 A.AD=BD B.OD=CD C.∠CAD=∠CBD D.∠OCA=∠OCB 解析:∵在⊙O 中,AB 是弦,半径 OC⊥AB,∴AD=DB, 当 DO=CD,则 AD=BD,DO=CD,AB⊥CO,故四边形 OACB 为菱形. 答案:B 二、填空题 7.计算:|-2|+2= . 解析:先计算|-2|,再加上 2 即可.原式=2+2=4. 答案:4 8.方程 3 2x  =2 的解是 . 解析:∵ 3 2x  =2,∴3x-2=4,∴x=2, 当 x=2 时,左边= 3 2 2  =2,右边=2, ∵左边=右边,∴方程 3 2x  =2 的解是:x=2. 答案:x=2 9.如果分式 2 3 x x  有意义,那么 x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由题意得,x+3≠0,即 x≠-3, 答案:x≠-3. 10.如果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4x-m=0 没有实数根,那么 m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一元二次方程 x2+4x-m=0 没有实数根,∴△=16-4(-m)<0,∴m<-4. 答案:m<-4. 11.同一温度的华氏度数 y(℉)与摄氏度数 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y= 9 5 x+32,如果某一温 度的摄氏度数是 25℃,那么它的华氏度数是 ℉. 解析:当 x=25°时,y= 9 5 ×25+32=77. 答案:77 12.如果将抛物线 y=x2+2x-1 向上平移,使它经过点 A(0,3),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 是 . 解析:设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x2+2x-1+b, 把 A(0,3)代入,得 3=-1+b,解得 b=4,则该函数解析式为 y=x2+2x+3. 答案:y=x2+2x+3. 13.某校学生会提倡双休日到养老院参加服务活动,首次活动需要 7 位同学参加,现有包括 小杰在内的 50 位同学报名,因此学生会将从这 50 位同学中随机抽取 7 位,小杰被抽到参加 首次活动的概率是 . 解析:∵学生会将从这 50 位同学中随机抽取 7 位,∴小杰被抽到参加首次活动的概率是: 7 50 . 答案: 7 50 14.已知某校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成员的年龄与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 那么“科技创新社团”成员年龄的中位数是 岁. 解析: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第 27 名成员的年龄是 14 岁, 所以这个小组成员年龄的中位数是 14. 故答案为 14. 15.如图,已知在△ABC 中,D、E 分别是边 AB、边 AC 的中点, AB m  , AC n  ,那么向 量 DE  用向量 m  , n  表示为 . 解析:∵ AB m  , AC n  ,∴ BC AC AB n m        , ∵在△ABC 中,D、E 分别是边 AB、边 AC 的中点, ∴ 1 1 1 1 2 2 2 2DE BC n m n m         ( ) . 答案: 1 1 2 2n m  16.已知 E 是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上一点,AE=AD,过点 E 作 AC 的垂线,交边 CD 于点 F, 那么∠FAD= 度. 解析:如图, 在 Rt△AEF 和 Rt△ADF 中, AD AE AF AF    , ,∴Rt△AEF≌Rt△ADF,∴∠DAF=∠EAF,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CAD=45°,∴∠FAD=22.5°. 答案:22.5. 17.在矩形 ABCD 中,AB=5,BC=12,点 A 在⊙B 上,如果⊙D 与⊙B 相交,且点 B 在⊙D 内, 那么⊙D 的半径长可以等于 .(只需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数) 解析:∵矩形 ABCD 中,AB=5,BC=12,∴AC=BD=13, ∵点 A 在⊙B 上,∴⊙B 的半径为 5, ∵如果⊙D 与⊙B 相交,∴⊙D 的半径 R 满足 8<R<18, ∵点 B 在⊙D 内,∴R>13,∴13<R<18, ∴14 符合要求(答案不唯一). 答案:14 18.已知在△ABC 中,AB=AC=8,∠BAC=30°,将△ABC 绕点 A 旋转,使点 B 落在原△ABC 的 点 C 处,此时点 C 落在点 D 处,延长线段 AD,交原△ABC 的边 BC 的延长线于点 E,那么线 段 DE 的长等于 . 解析:作 CH⊥AE 于 H,如图, ∵AB=AC=8,∴∠B=∠ACB= 1 2 (180°-∠BAC)= 1 2 (180°-30°)=75°, ∵△ABC 绕点 A 旋转,使点 B 落在原△ABC 的点 C 处,此时点 C 落在点 D 处, ∴AD=AB=8,∠CAD=∠BAC=30°, ∵∠ACB=∠CAD+∠E,∴∠E=75°-30°=45°, 在 Rt△ACH 中,∵∠CAH=30°,∴CH= 1 2 AC=4,AH= 3 CH=4 3 ,∴DH=AD-AH=8-4 3 , 在 Rt△CEH 中,∵∠E=45°,∴EH=CH=4,∴DE=EH-DH=4-(8-4 3 )=4 3 -4. 答案:4 3 -4. 三、解答题 19.先化简,再求值: 2 2 1 4 4 2 2 x x x x x x x      ,其中 x= 2 -1. 解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 x 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答案:原式=   2 2 2 1 22 x x x x xx     = 1 2 2 x x x x   = 1 2x  , 当 x= 2 -1 时,原式= 1 2 1 2  = 2 -1. 20.解不等式组: 4 2 6 1 193 x x x x     > ,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找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答案: 4 2 6 1 193 x x x x     > , , ① ② ∵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2,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正比例函数 y= 4 3 x 的图象经过点 A,点 A 的纵 坐标为 4,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也经过点 A,第一象限内的点 B 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 象上,过点 B 作 BC∥x 轴,交 y 轴于点 C,且 AC=AB.求: (1)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直线 AB 的表达式. 解析:(1)根据正比例函数 y= 4 3 x 的图象经过点 A,点 A 的纵坐标为 4,求出点 A 的坐标, 根据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经过点 A,求出 m 的值; (2)根据点 A 的坐标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 B 的坐标,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AB 的表 达式. 答案:∵正比例函数 y= 4 3 x 的图象经过点 A,点 A 的纵坐标为 4,∴点 A 的坐标为(3,4), ∵反比例函数 y= m x 的图象经过点 A,∴m=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2 x . (2)如图,连接 AC、AB,作 AD⊥BC 于 D, ∵AC=AB,AD⊥BC,∴BC=2CD=6,∴点 B 的坐标为:(6,2), 设直线 AB 的表达式为:y=kx+b, 由题意得, 3 4 6 2 k b k b      , ,解得, 2 3 6 k b      , , ∴直线 AB 的表达式为:y=- 2 3 x+6. 22.如图,MN 表示一段笔直的高架道路,线段 AB 表示高架道路旁的一排居民楼,已知点 A 到 MN 的距离为 15 米,BA 的延长线与 MN 相交于点 D,且∠BDN=30°,假设汽车在高速道路 上行驶时,周围 39 米以内会受到噪音(XRS)的影响. (1)过点 A 作 MN 的垂线,垂足为点 H,如果汽车沿着从 M 到 N 的方向在 MN 上行驶,当汽车 到达点 P 处时,噪音开始影响这一排的居民楼,那么此时汽车与点 H 的距离为多少米? (2)降低噪音的一种方法是在高架道路旁安装隔音板,当汽车行驶到点 Q 时,它与这一排居 民楼的距离 QC 为 39 米,那么对于这一排居民楼,高架道路旁安装的隔音板至少需要多少米 长?(精确到 1 米)(参考数据: 3 ≈1.7) 解析:(1)连接 PA.在直角△PAH 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 PH 的长度; (2)由题意知,隔音板的长度是 PQ 的长度.通过解 Rt△ADH、Rt△CDQ 分别求得 DH、DQ 的长 度,然后结合图形得到:PQ=PH+DQ-DH,把相关线段的长度代入求值即可. 答案:(1)如图,连接 PA.由题意知,AP=39m. 在直角△APH 中,PH= 2 2 2 239 15AP AH   =36(米). (2)由题意知,隔音板的长度是 PQ 的长度. 在 Rt△ADH 中,DH=AH·cot30°=15 3 (米). 在 Rt△CDQ 中,DQ= 39 1sin30 2 CQ  =78(米). 则 PQ=PH+HQ=PH+DQ-DH=36+78-15 3 ≈114-15×1.7=88.5≈89(米). 答:高架道路旁安装的隔音板至少需要 89 米. 23.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点 E 在边 BC 的延长线上,且 OE=OB, 连接 DE. (1)求证:DE⊥BE; (2)如果 OE⊥CD,求证:BD·CE=CD·DE. 解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BO= 1 2 BD,由等量代换推出 OE= 1 2 BD,根据平行四边形 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 (2)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CEO=∠CDE,推出△BDE∽△CDE,即可得到结论. 解析:(1)∵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BO= 1 2 BD, ∵OE=OB,∴OE= 1 2 BD,∴∠BED=90°,∴DE⊥BE. (2)∵OE⊥CD,∴∠CEO+∠DCE=∠CDE+∠DCE=90°,∴∠CEO=∠CDE, ∵OB=OE,∴∠DBE=∠CDE, ∵∠BED=∠BED,∴△BDE∽△DCE,∴ BD DE CD CE  ,∴BD·CE=CD·DE. 24.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如图),抛物线 y=ax2-4 与 x 轴的负半轴(XRS)相交于点 A, 与 y 轴相交于点 B,AB=2 5 ,点 P 在抛物线上,线段 AP 与 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C,线段 BP 与 x 轴相交于点 D,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m.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CO 的长; (3)当 tan∠ODC= 3 2 时,求∠PAD 的正弦值. 解析:(1)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 OB 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出 OA=2,求出点 A 的坐标,再 把点 A 的坐标代入 y=ax2-4,求出 a 的值,从而求出解析式; (2)根据点 P 的横坐标得出点 P 的坐标,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得出 OE=m,PE=m2-4,从 而求出 AE=2+m,再根据 OC AO PE AE  ,求出 OC; (3)根据 tan∠ODC= 3 2 ,得出 OC OD = 3 2 ,求出 OD 和 OC,再根据△ODB∽△EDP,得出 OD OB ED EP  , 求出 OC,求出∠PAD=45°,从而求出∠PAD 的正弦值. 答案:(1)∵抛物线 y=ax2-4 与 y 轴相交于点 B, ∴点 B 的坐标是(0,-4),∴OB=4, ∵AB=2 5 ,∴OA= 2 2AB OB =2,∴点 A 的坐标为(-2,0), 把(-2,0)代入 y=ax2-4 得:0=4a-4,解得:a=1, 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x2-4. (2)∵点 P 的横坐标为 m, ∴点 P 的坐标为(m,m2-4),过点 P 作 PE⊥x 轴于点 E, ∴OE=m,PE=m2-4,∴AE=2+m, ∵ OC AO PE AE  ,∴ 2 2 4 2 OC m m   ,∴CO=2m-4. (3)∵tan∠ODC= 3 2 ,∴ OC OD = 3 2 ,∴OD= 2 3 OC= 2 3 ×(2m-4)= 4 8 3 m  , ∵△ODB∽△EDP,∴ OD OB ED EP  ,∴ 2 4 8 43 8 4 3 m m m    ,∴m1=-1(舍去),m2=3, ∴OC=2×3-4=2, ∵OA=2,∴OA=OC,∴∠PAD=45°,∴sin∠PAD=sin45°= 2 2 . 25.已知,如图,AB 是半圆 O 的直径,弦 CD∥AB,动点 P,Q 分别在线段 OC,CD 上,且 DQ=OP, AP 的延长线与射线 OQ 相交于点 E,与弦 CD 相交于点 F(点 F 与点 C,D 不重合),AB=20,cos ∠AOC= 4 5 ,设 OP=x,△CPF 的面积为 y. (1)求证:AP=OQ; (2)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OP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 OP 的长. 解析:(1)连接 OD,证得△AOP≌△ODQ 后即可证得 AP=OQ; (2)作 PH⊥OA,根据 cos∠AOC= 4 5 得到 OH= 4 5 PO= 4 5 x,从而得到 S△AOP= 1 2 AO·PH=3x,利用△ PFC∽△PAO 得当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得到函数解析式; (3)分当∠POE=90°时、当∠OPE=90°时、当∠OEP=90°时三种情况讨论即可得到正确的结 论. 答案:(1)连接 OD, 在△AOP 和△ODQ 中, AO OD AOC C ODQ OP DQ         , , , ∴△AOP≌△ODQ,∴AP=OQ; (2)作 PH⊥OA,∵cos∠AOC= 4 5 ,∴OH= 4 5 PO= 4 5 x,∴S△AOP= 1 2 AO·PH=3x, 又∵△PFC∽△PAO,∴ 2 210 AOP y CP x S PO x               ,整理得:y= 23 60 300x x x   , ∵AP 延长线与 CD 相交于点 F, ∴CF≤CD=12,易知△CPF∽△OPA,∴ CP CF x AO  ,∴x 的定义域为: 50 11 <x<10. (3)当∠POE=90°时,CQ= 25 cos 2 OC QCO  ,PO=DQ=CD-CQ= 7 2 (舍); 当∠OPE=90°时,PO=AO`cos∠COA=8; 当∠OEP=90°时,如图,由(1)知△AOP≌△ODQ, ∴∠APO=∠OQD,∴∠AOQ=∠OQD=∠APO, ∵∠AOQ<90°,∠APO>90°(矛盾),∴此种情况不存在,∴线段 OP 的长为 8.

资料: 1.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