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说课稿

ID:743077

大小: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7-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化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它为化学家从量变 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提供了最精确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发现的有关化 学变化的一些规律奠定了基础。九年级上教版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 学变化》引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课程。这一课程的引入也使学生开始走进 了从量变研究化学变化的的大门。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使学生初步接触化学:①对化学学科的基本 认识(化学是什么?化学研究什么?化学怎么学?)②对化学基本实验的 认识与操作 ③对化学学科的基本态度与情感。第一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建立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科学思想。第 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使学生认识身边具体常见物质(空气、氧气、二 氧化碳、水)的性质和用途,从化学角度特别是从化学变化的角度去学习, 使学生步入化学学习的殿堂。初步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两面性”的化学基本观念。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微粒的角度去学习化学,并引入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两个化学用语,第三章的学习能使学生建立“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物质是 由元素组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和“物质是不灭的、物质是可变的、物 质是不断运动“的化学基本观念。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从化学变化中量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变化 中的量变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建立“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关 系”的重要科学思想,也为下一节课《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提供理论 保障。因此本节课程的知识内容在化学教材中起呈上启下的地位,在化学 教学中呈突出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起链接地位。 在情感态度上,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 运用的科学方法,学习科学家那种敢于质疑、精益求精、深入探究的科学 精神。 2、教材内容在《课标》、《考纲》中的阐述 2 课标内容摘录: 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 能正确 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 简单的计算。3. 认识定量研究对于 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①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 系。② 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 律作出解释。 考纲摘录:层次要求:B 级。内容要求: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 量关系,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课标中的 3 个标准是围绕着质量守恒定律而进行的,包括教材化学变 化中的定量计算都渗透着质量守恒定律的思想。因此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 建立“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关系”的认识和进行具体运用,是本节教学的 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分析 教法依据: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为指导,在教师创设的一定问题情景中 展开教学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师生间协作互动、平等对话,学生 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方法:在质量守恒定律发现过程中,我采用实验引探法,按科学探 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求 证——得出结论”来引导学生,学生经历初次探究的挫折后,分析原因, 优化设计,再次探究,最终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我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展示水通电的微观过程,让学生领悟 到质量守恒定律的精髓,在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三不变”。 三、学法指导 学生经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科 学水平,对实验问题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只需启发点 拔,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又由于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 熟,认知水平有限,为克服认识的肤浅和片面,学习还必需采用合作交流 的学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体现了三个字“引”、“动”、“变”。 3 1.引(合理引导):在教学中对思维受阻或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 如对定律中的“参加”和“生成”、“质量总和”和“化学反应”这几个 词语的理解,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但做到“引而不灌”,教师的引是为 了学生更好的学。 2.动(师生互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师的 教学活动,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3.变(适时变换):通过多媒体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变抽象为 形象,使学生对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原因这一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同时变换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这样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最终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 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落实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教学程序 教学流程图: 讨论交流 学生针对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同时根据教师 提供的仪器药品,选择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验 证自己的猜想。 探究实验 学生小组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实验探究: 1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②密闭..容器内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 发现史的实例引入、 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和求知欲。 分组完成学生探究 实验。实验前教师引 导:观察反应前、后 物质的状态及颜色; 规范操作,准确称量 前、后两次质量。实 验过程中教师巡视, 指导实验。 鼓励学生设计课本 之外的实验方案。教 师 注 意 倾 听 学 生 的 想 法 , 参 与 交 流,及时肯定、表 扬学生的设计,同 时 引 导 学 生 发 现 不足,启发学生提 出修改建议。 创设情景, 引发思考 图片展示波义耳、拉瓦锡两位科学家对质量守恒 定律的实验探究,引发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的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4 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 在学生探究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在基础上,师生 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解读:质量守恒定律(多媒体展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参加”、“生成”、“质量总和”、“化学反 应” 解读定律 多 媒 体 视 频演示 教师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表达与 交流 分别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情况。包括选择的实验编 号、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对两次称量结果 进行比较。(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时,可能会出现异 常情况。)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 验,培养他们严谨求 学的态度。 学 生 活 动 中 出 现 “等”与“不等”两 种结果,处于愤悱状 态,教师通过高效的 多媒体演示实验,让 学生经历初次探究 的挫折后,分析原 因,优化设计,再次 探究,最终得出规 律。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 验,充分体现科学的 过程与方法,初步定 量认识化学变化。 在学生感悟的基础 上合理引导,使学生 能够准确理解几个 关键词语,做到“引 而不灌”。 试图用读、写及问 题思考的形式引 导学生感悟质量 守恒定律的内容, 认识几个关键词。 借助问题感悟定律: 1、蜡烛燃烧越来越少,最终消失了,该变 化(“符合或不符合”) 质量守 恒定律。 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时质量不变,该变化 (“符合或不符合”) 质量守恒 定律。 感悟定律 5 动画模拟 展示水通电的微观过程。 练习 1.将3g碳和8g氧气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可 生 成 g二氧化碳;若将3g碳和10g氧气在该条件 下充分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 g。 2.点燃7.2g镁带完全反应后,生成氧化镁12g,则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思考练习 1、2010 年 3 月某小报刊登过这样一则广告:“本 人发明了一种可将水变成汽油(含碳元素)的技 术,经济收入惊人,现在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 加盟。” 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会加盟 呢?请谈一谈你的想法? 2、这个化学反应表达式: 点燃 H2 + O2 → H2O ,能反映出质量守恒定律 吗?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 回答,及时反馈信 息,了解学生对知识 的内化情况。 动画模拟,突破难 点;使学生形象直观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从而让学生思维从 抽象过渡到形象。 学生通过不断的交 流讨论,使自己已有 认识得到升华。 1 题体现化学与生 活的密切关系,让学 生借助化学知识揭 穿伪科学。 2 题为下一节课(化 学方程式)的学习作 准备。(练习题总结 教学内容谈收获) 讨论交流 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师生通过交流共同认 识到:质量守恒定律的精髓在于化学反应前后原 子的“三不变”。 6 五、板书设计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的“三不变” 种类不变 数目不变 质量不变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