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研究课”教学设计活页 2
条形统计图(二)设计教案
研究背景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
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
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
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问题就
没有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情境,为
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有利于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的好习惯。
课 题 条形统计图(二) 课型 统计(新授)
教材分析
《条形统计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计》中的内容,是“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中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初步接触条形统计图,能对一些事物进行
分类计数,用根据提供的信息画出相应的直条表示事物的数
量的基础上的教学,本课时则是对条形统计图(一)的进一
步认识和延续。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条形统
计图”,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
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会根据信息画出相应的直条;
并且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
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不同表现形
式;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 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条形统
计图表示的数量不仅与所画直条的长度有关。
3、 学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4、 在合作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统计意识;并初步
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经历自主探索绘制简单条形统计图的过程,提高识读条形统
计图的能力,体会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难点
根据数据的大小,正确、科学地确定一格(1 刻度)所表示
的数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
境 引
入
1、 出示:家长接送车辆情
况统计表
2、 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
还可以画出这样一张统计
图。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探究
条形统计图
观察、交流、分析
从复习统计旧知,
引入条形统计图,
唤醒学生对于统计
的已有认识,为下
一步认识条形统计
图做铺垫
二、新
课 探
究
(一)认识纵向条形统计
图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各组
成部分
2、观察条形统计图
引导思考:为什么直条出
现半格
一格表示 2;半格表示 1。
3、 画条形统计图
(1) 师生合作:画出小
轿车的直条
(2) 投影学生作品,反
馈交流
(3) 课件演示作图方法
小结:在画直条时,我们
可 以 先 找 到 最 近 的 整 十
数,再根据实际的数量增
加或减少相应的数量。
观察交流
认识条形统计图各
组成部分及作用
讨论交流:每格表示
2 辆,半格表示 1 辆
交流
独立作图
交流反馈:
作图方法及步骤
通过观察交流,初
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的各组成部分
4、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
可以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
量的多少。
(二)认识横向条形统计
图
1、出示横向条形统计图
2、比较横向和纵向条形统
计图的异同。
3、小结:只不过形式发生
了变化,但是内容没有变。
交流:电动车的数量
最多,小客车的数量
最少。
观察比较,认识不同
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感知条形统计图的
特点及优势。
有了纵向条形统计
图作为基础,学生
应该可以自我进行
知识迁移,看懂横
向条形统计图。
三、巩
固 应
用,完
善 认
识
1、出示 1 号和 2 号售货站
售货情况统计图(没有数
据)
问:你能看出那种食品更
受欢迎吗?
2、出示数据
引导思考:为什么反而比
矿泉水的数量少?
3、小结:在不同的条形统
计图中,不能只比较直条
的长短,还要注意一格所
表示的数量。
4、思考:每格表示 5 瓶的
条形统计图,适合吗?为
什么?
小结:一格表示的数量应
该根据统计的数量决定。
单独反馈
观察、比较
讨论、思考
深化完善条形统计
图的知识,通过比
较感知直条的长短
取决于一格表示的
数量。
四、综
合 应
用,深
化 认
识
1、出示三年级同学最喜欢
的体育项目统计表
问:这里每格表示多少合
适?
独立画出未标数据
的条形统计图
五、课
堂 总
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