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眼中的 20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以组的计数方法构造一个数;
2、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一个数;
3、通过圈一圈、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渗透集合思
想和乘法知识。
教学重点:用几个几的形式表达一个数。
教学难点:几个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一组图形
一共有多少个图形?数一数,算一算。
算式________________
1 师:你能根据这张图编应用题吗?
2 生编应用题,列式计算、交流汇报。
3 为什么会有两种方法呢?
4 师: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二、 探究过程
1、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出示图:4 人观察鸡蛋)
看,小胖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观察一盒鸡蛋,一共有几个鸡蛋?(板书:20)
2、师:他们眼中看到的鸡蛋就不一样。小胖是这样看的,他 2 个一圈,
圈了一个圈、二个圈……十个圈,他发现 20 里面一共有 10 个 2。用
算式可以怎么表示呢?(10 个 2 连加,2+2+2+2+2+2+2+2+2+2=20。)
3、谁再来说说小胖是怎么圈的?
4 小胖的伙伴们都说他们看到的鸡蛋和小胖不一样,他们各人眼中的 20 又是多
少个几呢?(出示课题:各人眼中的 20)
5、请你拿出练习单做第 2 题,圈一圈,看看 20 可以圈出多少个几?
①.学生独立尝试,师巡视指导。
②.交流,展示各种圈法:
2 个 10 4 个 5 5 个 4 10 个 2
③.说一说每种圈法表示什么意思呢?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④.(出示学生不是平均分的作业)这样圈是几个几吗?
⑤.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每次圈的个数要一样多,要圈完。)
6、师小结:刚才我们圈出了各人眼中的 20,知道了 20 里面有 2 个 10、10 个 2、
4 个 5 和 5 个 4,并且知道了圈的时候要注意每次圈都要一样多,要圈完。
三、 巩固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练习单第 3 题)
( )个 4=( ) ( )个 5=( ) ( )个 10=( ) ( )个 2=( )
2、按要求圈一圈(练习单第 4 题)
3 个 4 4 个 3 2 个 6 6 个 2
3、圈一圈,填一填
( )个( ) ( )个( ) ( )个( )
4、选择题
5、判断(机动题)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说明:
《各人眼中的 20》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下册 P69 页
的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各种方法分割 20 的集合,为今后的乘法学习作铺垫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
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
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
观形成的统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以组的计数方式构造一个数;
2、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一个数;
3、通过圈一圈、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渗透集合思想和乘
法知识。
教学重点为:用几个几的形式表达一个数;
教学难点为:几个几的意义。
在导入中,我加了一个图形题的练习,虽然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但是我想让学
生知道,同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从而得到不同的解答方式,同样的,
一盒鸡蛋也可以有不同的观察结果,鼓动学生积极创新,寻求不同的答案。在观
察鸡蛋时,为了让学生沿着教学内容的主线探究下去,我首先展示了小胖的观察
结果,先圈一个 2,再圈一个 2,以此类推,再结合学生手部的动作边圈边数,
得出 20 里面有 10 个 2 的结论,由此鼓励学生沿着这一方向自主探究,得出各种
结果。教学内容 20 的组成是重点,所以在学生探索出 20 所有的集合后,再进行
一次巩固的练习,包括整理和练习单,加深学生的印象。在之后的练习中,分别
设计一些各人眼中的 12、10、15 等练习,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拓展开来,掌握各
种集合,锻炼他们圈一圈的熟练程度。由于学生对“5 个 4”和“4 个 5”之类的
相近的结果容易混淆,所以要特别引导学生的圈法,“4 个 5”就从“1 个 5”开
始圈,“5 个 4”就从“1 个 4”开始圈,或者一边圈,一边数出几个几来帮助提
高学生的正确率。
反思:
1、教学内容和练习比较多,所以时间安排有些紧张,环节不够紧凑;
2、练习设计缺乏挑战性的题目;
3、在交流过程中没有对小胖的 10 个 2 分析透彻,可以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掌握
更扎实点再进行探究;
4、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语言过于繁琐、重复,学生在讲的过程中锻炼太少。
5、20 的分拆还应加入“20 个 1”和“1 个 20”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