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1. 经历读复式条形统计图、交流、讨论等认识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
过程。
2. 认识特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用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效的表示
较大的数据。
3. 体会用特殊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丰富实践经验。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表
示数据。
难点:画图表示不再整理的数据。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由学生“天天长大”
开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某个
方面的变化来说明自己在长
大。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
刚上学时和现在的身高。
二、探究体验
(一)
1.教师谈话并出示统计图。
让学生认真观察,提出“这是
一个什么统计图,表示的什么
数据? 有什么特点”的问题。
学生说,教师进行及时评价对
话。如:
生 1:我的个子长高了。
师:个子长高了,说明自己长
大了。
生 2:我会洗衣服了。
师:以前不舍干的活,现在全
做了,也能说明自己长大了。
生 3:我以前穿的衣服,现在
不能穿了。
师:以前的衣服小了,也是说
明自己长高了。谁还记得自己
6 岁时有多高吗? 9 岁时呢?
学生回答:
●这是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表示的是西苑小学 6—12 岁学
生的平均身高,单位是厘米。
学生自由发言。
多 找 几 个 学 生
说 说 自 己 的 成
长过程,感受自
己的成长变化。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理
解从 0 到 100 中间断开线的实
际意义,明白 100 以上每 1 格
表示 2 厘米。
2.提出“再观察统计图,看
看从中能得到哪些数据信息”
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读图、思
考的时间。
3.交 流学 生 获 得 的 数 据 信
息,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
的机会,同时,完成教材中间
题(1)~(3)。
●这是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别表示每个年龄男同学、女
同学的平均身高。
●红色代表男生的平均身 1 蓝
色代表女生的平均身高。
●第一个大格是 0 到 100,以
上的每个大格表示 10,每个大
有 5 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 2
厘米。
●第一个大格中间有一条弯
的线条,说明这有没画出来的
格,表示 100,从第二个大格
开始,每个格表示 10
学生可能会分别说出每个年
龄段平均的身高。如:
●6 岁男生的平均身高是 124
厘米。
●6 岁女生的平均身高是 122
厘米。
●7 岁男生的平均身高是 128
厘米。
●在 10 岁和 11 岁的时候男生
的平均身高与女生的一样高。
●10 岁时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是 142 厘米。
●11 岁时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给 学 生 充 足 的
时间,让学生仔
细观察统计图,
从 中 发 现 隐 藏
的信息,然后再
进行交流。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4.讨论教材问题(4)。请几个
同学发言。不对个子高矮进行
评价,只进行数的比较。
5.教师提出问题(5),鼓励学
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 1 题,让学生独
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练一练第 2 题,把统计表
中的数据用附页中的统计图
表示出来,教师让学生自己确
定每一格表示几名学生。
3.讨论问题(3)。
(1)教师用其他指导性的语言
提出问题(3),鼓励学生用自
己的方法大胆预测一下。
(2)交流学生预测的方法和结
果。给学生充分表达想法的机
会。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 1 题,让学生独
是 149 厘米。
●在 6 岁、8 岁和 12 岁时男生
的平均身高超过了女生。
●在 7 岁和 9 岁时女生的平均
身高比男生高
●10 岁、11 岁男生和女生平
均身高一样,12 岁的男生比女
生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
视,可进行个别指导。交流时
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
做的。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指导学
生。
●用 2005 年两种电话数分别
减去 2001 年两种电话数,求
出 5 年增加的数据,再和 2005
年的数据相加。
●求出每两年之间移动电话
增加的数,找出发展的快慢趋
势,再逐年递加。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
视,可进行个别指导。交流时
让 几 名 同 学 回
答,不对某名学
生 高 矮 进 行 评
价。
可 以 让 学 生 提
出问题,并解决
问 题 , 全 班 交
流。
让 学 生 用 自 己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2.练一练第 2 题,教师谈话
提出“课下收集数据,用统计
图表示并写出数学小日记?”
的要求。(师:课下,请学生
从报刊杂志中收集一些数据,
把它们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并
把你的成果和感受写成数学
日记,和同学共同交流。)
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
做的。
的 方 法 大 胆 预
测一下。
板
书
设
计
特殊复式条形统计图
1、分析图表
2、交流图表信息
3、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