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计算经过时间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6、7 页。
二、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
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先通过
例 1 及“做一做”第 1 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由于学生还未学习
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
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例 1 中求 2 时等于多少分,由 1 时=60 分,就可以推导
出 2 时等于多少分了。例 2 编排的是学生早晨上学的情境,图上提供下列信息:
7:30 离家,7:45 到校,要求算出: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在具体的计算
方法上,教材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
多样化的思想。
三、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
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不在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过程。
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不在一天内完成某件事情的时间。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树立为国家做贡献的志向。
五、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 24 时计时法的认识。
六、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七、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教学互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
境
1. 学 生 交
师: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
太空奥秘,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近几年我国
在 交 流
课 前 收 集 的
流课前收集的资
料,给学生充分
的交流时间。
航天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老师这里准备了一
段神州七号成功发射的资料片。下面请大家先
来看一看。
(观看视频)
师: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的资料,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了解到
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
● “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
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
●在北京时间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 4 秒 988 毫秒由长征 2F 火箭发射升空。
●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
(指令长)、 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
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
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
家。
●飞船于北京时间 2008 年 9 月 28 日 17 点
37 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神七载人飞船重达 12 吨。长征 2F 运载
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 58.3 米。
如果学生交流的资料中说到了发射升空和
安全返回的时间,教师就势将其板书到黑板上。
如果没有,教师谈话。
资 料 以 及 观
看 神 舟 七 号
成 功 发 射 和
安 全 返 回 的
资 料 片 的 过
程中,使学生
初 步 感 受 我
国 航 天 事 业
的发展。激发
起 学 生 热 爱
科学、热爱祖
国的情感。也
为 下 面 计 算
经 过 的 时 间
提供素材。
二、自主探
索
1、提出计算
“神舟”七号飞
船围绕地球飞行
了多长时间”的
师:同学们对“神舟”七号升空和降落的
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神州七号航天飞船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1 0 发射升空——2008
年 9 月 28 日 17:37 安全返回。请同学们试着
算一算“神舟”七号绕地球飞行了多长时间呢?
给学生创
造 用 已 有 的
知 识 和 经 验
自 主 计 算 经
过 时 间 的 机
问题,先让学生
说一说计算的方
法,之后再独立
试算。
教师写出发射、返回的时间。
师:谁来说一说你想怎么计算神七飞行的
时间?
生:可以先算出每天飞行的时间,再相加。
生:先算整天的,分段算 。
师:好大家先自己试着算一算,写出算的
过程和结果。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会,培养学生
自 主 学 习 的
意识和能力。
2、交流计算
的方法和结果,
要给学生充分的
交流不同算法的
机会,鼓励学生
的个性化算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是怎样算的?结果是
什么?
生 1:我先分别算出每天飞行的时间,再
相加。
25 日:21:20——24:00 是 2 小时 50 分
26 日:24 小时
27 日:24 小时
28 日 17 小时 37 分
合计:68 小时 27 分
生 2:我是分段算的。
25 日 21:10——27 日 21:10 是 2 天
27 日 21:10——24:00 是 2 小时 50 分
28 日:17 小时 37 分
合计:2 天 20 小时 27 分
生 3:25 日 21:10——28 日 21:10 是 3 天,3
天是 72 小时。
28 日 17:37 分—:28 日 21:10 是 3 小时 33
分
72 小时-3 小时 33 分=68 小时 27 分
通 过 个
性 化 算 法 的
交流,展示自
主 学 习 的 成
果,体验成功
的 快 乐 和 解
决 问 题 策 略
的多样化。
如果学生有其他算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
定。
三、尝试练
习
1.练一练第
1 题,先让学生
读题,理解题意,
再独立完成。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神舟”七号绕地
球飞行的时间,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计
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请大家默读练一练第一题,
自己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
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
生 1:第一天下午 5 时到晚上 12 时,是 7
小时;
第二天用 7 小时 25 分,合起来路上用了
14 小时 25 分。
生 2:第一天下午 5 时到第二天早晨 5 时,
路上用了 12 小时;
从早晨 5 时到早 7 时 25 分,路上用了 2
小时 25 分;
合计:14 小时 25 分。
考 查 学
生 能 否 解 决
计 算 经 过 时
间的问题。
2.练一练第
2 题,先帮助学
生读懂列车时刻
表,再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并解
答。可以采取一
人提出问题,全
班解答的方式,
也可以先自己提
出问题,并解答,
然后全班交流。
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上第 6 页的第 2 题,
认真读题,说说你从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T1 次列车从北京出发,途经郑州、武
昌、岳阳,终点是长沙。
生:火车从北京出发的时间是 15:55.到达
长沙的时间是第二天 7:21.
生:题中还告诉我们到达每一个站的到站
时间和发车时间。如到达郑州的时刻是 22:38,
发车的时刻是 22:49……
师:看来同学们已读懂了列车时刻表。那
你能根据题目中的这些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
给 学 生
提 供 用 自 己
的 方 法 计 算
经 过 的 时 间
的机会。充分
利 用 列 车 时
刻 表 中 的 信
息,自己提问
题并解答,既
培 养 了 学 生
的问题意识,
又 在 解 决 问
题并解答吗?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如:
●火车在郑州停留了多长时间?
●火车从北京到长沙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火车从北京到郑州用了多长时间?
●火车从北京到武昌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火车从北京到岳阳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
题 中 进 一 步
帮 助 学 生 掌
握 了 计 算 经
过 时 间 的 方
法。
四、兔博士
网站
1.教师介绍
我国航天事业的
发展情况,让学
生了解从神州一
号到神州九号的
发展历程。
师: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
太空奥秘、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中国航天发
展有几大里程碑: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
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他是传说中中国明
朝的一个官吏,他把 47 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
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
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
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
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
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将月球表面的一个陨石
坑命名为万户。
(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 年 4 月 27 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
红 1 号”成功升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
里程碑。
(3)载人航天
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神州五号载人
飞船升空,表明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使 同 学
们 受 到 热 爱
科学,热爱祖
国的教育,感
受 到 我 们 祖
国的伟大,切
身 体 会 作 为
一 个 中 国 人
的 骄 傲 和 自
豪。
(4)2012 年 6 月 16 日,神州九号航天飞
船成功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安全对接。这
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神州飞船从神州一号到现在的神舟九号,
再次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一个中
国人的自豪和骄傲。我们相信中国未来的航天
事业会更好。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们,将来
也有人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建设者。
2.让学生读
一读“神州”一
号到“神州”九
号飞船的发射时
刻、返回时刻、
飞行时间和载人
情况,分组计算
神州二号到神舟
九号飞船的飞行
时间,看看自己
计算的结果与表
中填的数字是否
一致。
师:请大家看书中的统计表,记录的是“神
州”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飞行的时间。刚才我
们计算了神州七号绕地球飞行的时间。下面,
我们分小组计算一下其他航天飞船的飞行时
间,看一看和表中填的结果是否一致。注意写
清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把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算 2 个,最后
全班汇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