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1
部分酸、碱和盐溶解性表
教学目标
1.认识酸、碱和盐在室温的溶解性规律
2.掌握常见沉淀物质。
3.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以及爱思考的学习精神。
教法
实验探究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重点
认识酸、碱和盐在室温的溶解性规律
教学难点
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实验准备:
药品:以下溶液(CuSO4、CaCl2、Ca(OH)2 、BaCl2 、NaOH、Na2CO3 NaCl、AgNO3 、
FeCl3)盐酸
仪器:小试管数支 、试管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回顾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是?
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
如何判断生成物中物质为不溶于水的沉淀呢?需要查阅课本 114 页部分酸、
碱、盐的溶解性表,为了更好的判断,我们需要掌握各物质的溶解性规律。
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从今天的游戏中体会学习常见的酸碱盐溶解性。
【第一环节】 一起玩游戏
全体学生分为 4 个组,学生分配如下:
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离子卡片,成为离子代言者。接下来请各组离
子闪亮登场。
游戏 1 非常组合
游戏规则:
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离子分别组合。说出两种离子构成的物
质名称和种类。
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离子组合构成了常见的酸:例如硝酸、硫酸、盐酸、碳酸。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离子组合形成了水,是一种氧化物
第三组和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离子分别组合。说出两种离子构成的物质
名称和种类。
第三组和第二组离子组合构成了盐,如氯化钠、硫酸钡、碳酸钙、硝酸银。
第三组和第四组离子组合构成了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铜、氢
氧化铁。
熟悉了各类物质的构成,找出以下各组物质中的不同类物质
A. H2O Fe(OH)3 NO2 B Ca(OH)2 Ba(OH)2 Na2CO3
HNO3 NaHCO3 HCl D. BaSO4 NaOH MgCl2
游戏 2 我为离子代言
游戏规则:每位同学介绍自己离子的特点,并查阅课本 114 页附录一谈谈该
离子在表中对应物质的溶解性。
(例如:氢离子的介绍,我代表氢离子,对应的物质都属于酸,都是可溶的。
除了硫酸,其他酸都具有挥发性;我代表钙离子,氢氧化钙为碱,微溶,碳酸钙
不溶,其他钙盐都是可溶;我是铜离子,我的盐溶液都是蓝色,氢氧化铜不溶为
沉淀;我是氯离子,盐酸是有挥发性酸,盐酸盐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他都是可
组名 学生分配 角色扮演
第一组 4 名学生 H+
第二组 4 名学生 NO3
- 、 Cl- SO4
2- CO3
2-
第三组 10 名学生 K+ Na+ Ba2+ Ca2+ Mg2+ Al3+ Fe2+ Fe3+ Cu2+ Ag+
第四组 10 名学生 OH-
溶的;我是硝酸根离子,硝酸是有挥发性的酸,硝酸盐都是可溶的。我是铁离子,
氢氧化铁属于碱,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铁盐溶液都是黄色。)
每位同学写出自己的代言介绍词随机挑选有特点的离子进行介绍。
游戏 3 离子变沉淀
游戏规则:找出和自己离子能形成沉淀的离子组合,凡是能形成沉淀的组合
从讲台上 找到沉淀物质的化学式。比比看,谁得到的沉淀多?并给其他同学
分享展示自己得到的沉淀。
常见的沉淀有以下十个:AgCl 、BaSO4、 CaCO3 、Ag2CO3、 BaCO3、Cu(OH)2、 Fe(OH)3
Fe(OH)2 、Mg(OH)2、Al(OH)3 ,分析以上十个沉淀,三个属于碳酸盐,五个属于碱,一个盐酸
盐,一个硫酸盐。而且 AgCl 和 BaSO4 是即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
四个组分享本组得到的沉淀。第一组氢离子组为 0 个(为什么?因为常见的酸都是可溶
的);第二组酸根离子组(AgCl 、BaSO4、 CaCO3 、Ag2CO3、 BaCO3);第三组金属离子最多 AgCl 、
BaSO4、 CaCO3 、Ag2CO3、 BaCO3、Cu(OH)2、 Fe(OH)3 Fe(OH)2 、Mg(OH)2、Al(OH)3 。第四组氢氧根
离子对应物质有五种 Cu(OH)2、 Fe(OH)3 Fe(OH)2 、Mg(OH)2、Al(OH)3 为不溶。
游戏 4 离子不共存(当两种离子遇到一起会产生沉淀、气体或水,则为不
共存)。
以下离子的同学组合到一起,分析本组离子之间的变化,想一想哪组离子能
稳定共存?不能稳定共存的原因是?
A . H+ Cl- CO3
2- Ag+ B.H+ SO4
2- Al3+ NO3
-
C . Cu2+ H+ OH- Cl- D.Na+ Ba2+ SO4
2- OH-
小结:由每小组成员小结自己对应酸、碱、盐 的溶解性规律。
(1)常见的酸都是溶的;(2)硝酸盐、钠盐、钾盐都是可溶的;(3)盐酸
盐只有氯化银不溶;(4)碳酸盐不溶的有碳酸钡和碳酸钙;(5)钡盐中硫酸钡和
碳酸钡不溶;(6)碱中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
第二环节【我来做】每小组两名同学同时完成实验,相互交流。
准备以下溶液药品:溶液(CuSO4、CaCl2、Ca(OH)2 、BaCl2 、NaOH、Na2CO3 NaCl、
AgNO3 、FeCl3)盐酸 ,学生自己判断, 能反应的进行试验,并填写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其中一名同学在实验结束后的试管里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沉淀的变化,另一名
同学保留试管中的物质暂时不做任何操作。
以上四组实验的小组成员分享实验收获和对实验的理解。
第三环节【思考提升】
【提出问题】同学在试验结束后将试管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滤液中溶质可能有什
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设计与实验】取少量滤液,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交流与表达】你认为除了以上方法验证猜想 ,还可以用 药品。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环节,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的溶质是 。
【评价与反思】
1.每小组同学都思考自己刚刚的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溶质是什么?该如何通过
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将实验结束后的混合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发
什么什么样的化学变化?
部分酸、碱和盐溶解性表
实验报告
挑选能够发生反应的药品完成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注意:实验操作,两名同学同时做,滴加药品的顺序相反,观察反应现象有什么
不同。其中一名同学在实验结束后的试管里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沉淀的变化,
另一名同学保留试管中的物质暂时不做任何操作。
【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探究实验,讨论分析在试验结束后,
试管中溶液中可能存在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设计与实验】取少量滤液,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交流与表达】你认为除了以上方法验证猜想 ,还可以用 药品。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环节,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的溶质是
【评价与反思】
1.在实际的实验中,当反应结束的时候,有可能是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也有
可能 。
2.将实验结束后的混合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发
什么样的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