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附近6年高考作文盘点)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附近6年高考作文盘点)

ID:717277

大小:194.08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附近 6 年高考作文盘点) 2021 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 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 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 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 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 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 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 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 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 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 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 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 年 4 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 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 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 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 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 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 卡上。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 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 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 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 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 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 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 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浙江卷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21 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 8 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 4 套,分别为全国甲卷、 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主命制 4 套。 总体看本次高考语文命题注重教考衔接,遵循教育规律,在平稳创新中凸显语文 学科特色。试卷难度合理平稳,试题材料亲切平实,问题设置清晰平和,考查内容全 面平衡。专家分析,有如下特点: 一、立德树人在融合中实现 2021 年高考语文命题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全面育人的鲜明导向。同时依托高考语 文的学科特点,紧紧扣住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多方取材,巧妙设题,让考生在解题 作答的过程中接受思想的启迪、文化的熏陶。试题通过精神滋养、文化浸润、立体渗 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自然融入试题之中。 1.党史入题,注重学科融合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在 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都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自然也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极其宝 贵的精神滋养。语文命题紧扣时代主题,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语文素养与能力的考查, 引导考生懂得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新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续写新的时代篇章。如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 有为”: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 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 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 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 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以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将考生带入共同参与、共同记忆的同情共感的情 境中,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极其自然地转化为考生必然要思考的成长 与发展问题,使其能够有切身体验,有感可发、有感而发,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在写 作能力考查中的有机融入。北京作文“论生逢其时”以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为背景, 引导考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在一起,响应时代召唤、肩负时代使命。天津作 文“纪念日”以富有意义的时间点为切口,让考生体味岁月的厚重、初心的可贵,激扬 奋斗精神。 新高考Ⅰ卷文学类阅读材料,选取卞之琳 1938 年创作于延安的小说《石门阵》, 小说中提到“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寓意只有保卫国门才能守护家门,从百姓日 常生活的侧面,展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日寇的同仇敌忾,对国泰民安生活的渴 望,引导考生从革命斗争时期的社会生活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解放、为人 民谋幸福的精神,汲取精神力量。 2.文化浸润,注重古今贯通 2021 年语文试题凭借高考这个高聚焦平台,通过试题取材和设计,在引导坚定文 化自信、提升道德品质、厚植家国情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以文化人” 的目标。 古今融通,激发理想追求的时代精神。中华文化贯通古今,既承载历史、传承历 史,又连接现实、服务现实、开拓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 协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 神指引。全国乙卷作文“‘弓矢的’的智慧启示”通过材料的选取以及试题的设计,很好地 践行了这一精神。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 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 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 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 章。 扬雄以“弓矢的”设喻,形象生动,且颇具普遍意义和启示作用。其中“弓”是基础, “的”是目标,“矢”具有方向性,要射中目标则又需要其他要素共同起作用,而各要素所 起的作用在不同人看来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常以射箭设喻,说明抽象的道理。 例如清代袁枚说:“学如弓弩,才如箭簇。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说的是才、学、识 及其关系,强调了“识”的重要性。 试题材料指出,古人追求理想会涉及基础、方法等,再以扬雄观点进行举证,任 务驱动则是自然延伸到考生对理想的追求、自身发展的思考上。任务中的“当代青年”, 要求文章的思考和立意必须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从青年的角度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任务中的“自身发展”,引导考生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实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对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基础、目标、实践等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思考。命题取材与设 计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融相通,也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人才发 展的要求。 新高考Ⅱ卷作文“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 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包括儒家的“中庸”观念。任务要求“反映你的认识与评 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意在引导考生对材料寓意所蕴含的传统文 化精神进行“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站在当代青年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材料, 体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态度,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 协调。上海作文“时间的沉淀”引导考生沉寂内心,凝聚力量,汲取智慧,科学思考, 探寻真谛。 全国乙卷和新高考Ⅰ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选取《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中的不同段落,考生在解题答卷的同时,可以了解古代重视民生、强调法治、君明臣 直、上下同心的优良传统。名篇名句默写中,《伶官传序》阐明了“忧劳可以兴国,逸 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过秦论》《阿房宫赋》都总结秦朝统治者因骄奢而亡国的历史 教训,《岳阳楼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游褒 禅山记》阐释追求人生理想与志向毅力的关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处理人与社会、 自然关系的认知和经验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考查以上篇章, 可以加深考生的理解与认识。中国古代仁人志士保家卫国、奋发有为的壮举,经时济 世、执着坚毅的情怀,都理应为当代青年铭记。新高考Ⅱ卷文言文阅读选取了《通鉴 纪事本末》中“祖逖北伐”的故事。作为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祖逖身上展现的奋 发努力、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对今天的青年一代具有激励意义和示范作用。 3.全面发展,注重整体渗透 美育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考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创新 创造活力,美育的核心在于全面提升考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所选朱光潜和钱锺书的两段材料,讨论美学领域中“诗画异质” 问题。为了便于考生理解,还附有雕塑《拉奥孔》的图片,图文并茂,让考生在阅读 思考的同时,得到一种审美浸润。新高考Ⅱ卷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材料中,关于齐白 石表现“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作表述,将中国画擅长化静为动、以意境取胜的特点表 现得淋漓尽致。考点设置是将长句改写短句,通过改写,让考生领会画家至臻的艺术 境界。 2021 年高考语文试卷对体育素材的选取,重在帮助考生思考体育之于“增强体质、 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价值。新高考Ⅰ卷作文的材料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一文,该文是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代表性文献。试题材料如下: 1917 年 4 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 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 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 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 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说明体育与身体强弱的关系,赞扬体育精神,认识体育对 人生的意义,引导社会重视体育,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 格、锤炼意志。 劳动教育的内容在 2021 年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如新高考Ⅱ卷的古 代诗歌阅读选取陆游诗歌《示儿子》,诗中写道:“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在陆游看来,“为农”“为士”没有高下之别,所以 他告诉儿子不仅要学习圣人至道,更希望他们能够重视“农事”,明白勤勉为人、脚踏 实地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又如全国甲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选取某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家 常菜”的相关材料,让考生品味做菜的辛苦和乐趣,培养考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考衔接,语文特色在创新中凸显 1.深化基础,注重课堂学习 2021 年全国语文命题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对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呼应 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基础性考查,有效呈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成果,展现了教与 考的有效衔接、学与用的有机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相融相生。 适度关联教材内容,命题的选材与设问从教材合理迁移,考查考生知识积累的广 阔度与应用的灵活度。例如新高考Ⅰ卷古代诗歌阅读《寄江州白司马》一诗的寄赠对 象是考生极为熟悉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考生对课文《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印象深刻,试题选项提到“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 行》比较接近”,引发考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与迁移,并作出正确判断。又如新高考Ⅱ 卷古代诗歌阅读《示儿子》,让考生自然联想起语文教材中陆游另一首诗《示儿》, 熟悉的作家、相同的话语对象、不一样的情感内容,有序的知识梯度与立体的能力延 伸有助于考生正确解读《示儿子》诗句的意蕴。 积极呼应课程标准,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积累的厚重程度与素养形成的层次水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要求 以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夯实语文知识积累、提升语文素养。2021 年语文试题在对标“学习任务群”的考查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例如全国甲卷作文材料 有“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其中《为人 民服务》号召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沁园春·雪》以历史 唯物主义的观点评古论今,指出人民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是历史的主人,充分显示了 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荷花淀》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坚贞勇敢的性格精神; 《红岩》讴歌了革命烈士的牺牲精神。考生回顾这些作品,梳理其内容,归纳其精神, 可以表现出基础知识的积累情况、语文素养的水平层次。同时,列举这些考生们曾经 学习和熟悉的作品,一方面可以引导考生回归教材,回归课堂,另一方面自然组成一 个学习任务群——“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引导考生深入体会革命志士和人民群众 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自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 值观,自然而然就可以领会到作文试题的命意指向——“可为与有为”。 2.强调能力,注重融会贯通 2021 年高考语文试卷强调能力的全面考查体现在整体设计与试题设计两个方面。 在整体设计上,试卷通过科学布局,实现了对考生不同能力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 无论是现代文、古代诗文阅读,还是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均注意了能力考查的全面 性、多样性、层次性。如全国甲卷第 6 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提炼与整理,全国乙卷信 息类文本阅读第 1 题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新高考Ⅰ卷第 21 题考查语 篇衔接,新高考Ⅱ卷第 21 题对考生应用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新高考 I 卷作文“体育之效,强弱之变”注重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和区分。浙江作文“得与失:终点·起点·过程”提供看待“得与失”的多维视角,引导考生 在多重、多种关系中确立观点进行思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精彩人生赋能。在试 题设计上,建立材料选择、情境设置和任务要求的逻辑联系,将多种能力的考查融于 一题,综合融通。例如新高考Ⅱ卷作文“写人与做人”,材料情境和写作任务,引导考 生在读图基础上体悟含义,从部分到整体,从形式到内涵,感知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进行推断探究,进而鉴别取舍,以文章形式呈现个人思考,实现对考生阅读理解、信 息整理、应用写作、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 3.创新题型,注重学以致用 2021 年高考语文命题落实《总体方案》,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 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通过新题型的设置、 情境化考查方式的丰富,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使考生正确有效地运用习得的 语文知识与能力,在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学以致用。 开放性设计方面,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写设计了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并非唯一, 这一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如新高考Ⅰ卷: 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 王 , 合 称 “ 三 秦 ” 。 从 此 “ 三 秦 ” 作 为 一 个 地 理 名 词 , 频 繁 在 古 诗 词 中 出 现 , 如 “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包括“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是)三 秦”“镜写三秦色,窗摇八水光”“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等等。这种考查方 式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给了喜爱古诗词的考生更多的作答空间,考查的重点由固 定篇目的记忆理解转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主观试题题目也更为开放, 新高考Ⅰ卷的第 5 题题干是: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题干内容在原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开放性更强,需要综合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 并具有知识的迁移能力,灵活运用,才能准确作答。 情境设计方面,全国高考语文试题采用全情境化命制。例如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依 托于两则语料,将词汇、修辞、病句修改、句式变换等内容,纳入相应的语言情境中 综合考查,取消了原有的单题形式。如全国乙卷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给出一段关于水 果含糖量和糖尿病人正确食物摄取的语料,所设计的两道题目一为常规的补写,一为 概述文段内容。两道题目都要求考生回到材料提供的语境中思考,这种考查方式更贴 近生活实际。新高考Ⅱ卷的第 5 题,考查考生对材料涉及的“青年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 行为”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试题设置的情境是:“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 在网络中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要求考生根据文章说明自己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情境化的设问能让考生更深入地领会文章的要旨,并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设计精心,能力素养在平稳中区分 2021 年语文试题认真选择材料、精心设计试题,把考查重点放在考生的语文能力 和素养上,力求通过一种平稳平和的方式考查出考生的能力水平,使考生能以积极平 和的心态正常发挥,达到服务选拔的目的。 1.平稳 平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结构与难度。全国甲卷、乙卷试卷结构与 2020 年一 致,试题模块依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 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新高考Ⅰ卷、Ⅱ卷试卷结 构与 2020 年新高考卷以及八省适应性测试卷一致,试题模块依次为现代文阅读Ⅰ、 现代文阅读Ⅱ、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 稳定的结构有利于考生保持稳定的心态,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难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之内,与往年层级水平相近,保持平稳,在确保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的同时,让大 部分考生有获得感。 2.平实 平实主要落在材料的选择上,选择考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选择日常生活中 的语文材料作为命题素材,能给考生以亲切平实的感觉,便于考生思考作答。选择考 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入题,如全国新高考Ⅱ卷现代文阅读材料选取了《从底线伦 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文段,材料列举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 单“不伤害”“不偷盗”“不造假”“不浪费”“不盲从”,分析网络空间的“底线意识”,作为网民 主体的青年考生对此并不陌生,看起来不至产生畏惧感。选择日常生活话题入题,如 新高考Ⅰ卷的“元宵节”,新高考Ⅱ卷的 “中国画”,全国甲卷的“家常菜”等文段,均是 当下典型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情境,材料接地气,直观效果好。 3.平和 平和主要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与答案的要求上。2021 年语文卷,客观题选择项表述 准确;主观题设问清晰,要求明确。如新高考Ⅱ卷现代文阅读中,选用《放猖》《莫 须有先生教国语》两个文本,前者紧扣小孩子喜欢的“放猖”,从小孩子的视角,用小 孩子的口吻和语言,叙述、描写小孩子的情感世界;后者从理论的维度诠释了“什么是 生活语文”、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的道理。两个文本相互参证,形成 一组上佳的考试文本。第 9 题就此命题:“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 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命题所叙观点, 由后一文本而来,考生相对陌生;答案则指向贴近考生生活经验、心理感受的前一文 本。如此设题既符合选拔性考试能力水平的测试要求,又将问题要求与答案指向清晰 明了地传递给考生,使考生感觉亲近平和。又如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追忆普希金的故 事,其中“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普希金人生悲剧的线索,也是统摄全篇的“文眼”, 因此主观题第 9 题就此直接设题“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既抓住了这个文本阅读欣赏的关键,也明确提出了考生应该思考回答的内容,使考生 能够平和地完成答题。 4.平衡 平衡主要体现在能力覆盖、内容选择等方面。选拔考试必须就考生学科知识水平 和全面发展能力作出综合评价。2021 年语文卷对考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 作、语言表达、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关键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查,实现了“语言建构与 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平衡发展要求。在材料选 择方面,注重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与古诗文材料的相对均衡;在试题类型方面, 注重客观题与主观题的相对平衡。与此同时,2021 年全国卷将考生思维量与表达量控 制在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保证了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答题任务, 发挥出正常的能力水平。 2021 年高考语文以全面融入的形式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全面发展;以相融相通的 形式对标课程标准,引导教育教学;以融会贯通的形式考查关键能力,服务科学选才, 体现了命题的高水准、试题的高质量。 盘点过去 5 年的高考作文题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2020 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 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 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 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 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 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 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 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 年的春 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 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 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 II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 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 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 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 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 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 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 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 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 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 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 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 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 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 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 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 2020 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 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 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 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 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 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 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9 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全国 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 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 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 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 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 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 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 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 命运动。1949 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 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 年,中华民族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 年 5 月 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Ⅲ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全国汉语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 5 月 10 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倒计时 1000 天。来安中学举行“奥运我 最爱”的主题班会。小华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大伟说:“我 最喜欢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世界冠军,像他那样自豪地说‘I am made in China’(我是中国造)!”小齐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运动口号:‘奥运会最重要 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我没什么体育特长,但经常锻炼身体!”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② 不得少于 600 字。③ 不得抄袭。④ 文中不 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 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 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 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 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 运动 100 周年,欢庆共和国 70 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 予 2019 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 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 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 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 不 少于 800 字;④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 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 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 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 “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 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8 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全国 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 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 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 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 年 网民规模达 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 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 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 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 2035 年开启,给那时 18 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 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 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 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全国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 2000 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 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 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 节,有描写。 上海卷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 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 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天津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 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 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 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浙江卷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 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 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 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7 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 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 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 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全国 I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 6 个古诗句选 2 个或者 3 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全国Ⅲ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 40 周年。40 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 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 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 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 的高考标志着一 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 2017 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1、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 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 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 来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 小见大。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 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天津卷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 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 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 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 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 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 不少于 800 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 24 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 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 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 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 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 体特征鲜明。 上海卷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 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 800 字 浙江卷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 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 1、题目自拟。2、不得少于 800 字。3、不得抄袭、套作 2016 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 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 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 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 全国 III 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 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 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 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 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 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 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 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天津卷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 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 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先贤对话的乐趣……当 代青年渴求新知,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 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 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海卷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的生活变得越 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 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 (2)不少于 800 字。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 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 明。 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 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 意识的闪现。 浙江卷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要在家里安装 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 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 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 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 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 作。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