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的净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 2 的教学内容。教材从纯水、自然界中的水及自
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 本节课主要是分离混合物的一些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的介绍,以自
来水厂水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
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二、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于饮
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
如活性炭时怎样吸附有颜色的物质及有气味的物质的。
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以及
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
学习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由于本课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应处于兴奋
和好奇的状态。
三、教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应当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
学走向社会,将化学、生活及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教师在教授时也应当引导学生去关注身
边的物理、化学现象,并要学会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能够学习到
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实验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
从直观的现象深入到对现象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理性思考。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注
重学生的实验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化学实验,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实验技能。要注重对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来主动构
建知识体系。
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主动的学习知
识,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
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
(1)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
滤、吸附等。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
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掌握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方法,练习过滤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
探究水净化的一般过程。
五、教学方法
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
法。
六、实验器材
实验用品:活性炭、赣江水、自来水、纯净水、滤纸、洗气瓶、纱布、脱脂棉、矿泉
水瓶、单孔橡皮塞
实验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
学
时
间
3
教
学
引
入
导入:
【老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三瓶水,一瓶是
纯净水,大家描述一下纯净水有哪些特点
呢?
【学生】学生纷纷描述
【老师】这瓶是我刚接的自来水,还有一瓶
是赣江里的水,你们会选择哪一瓶引用
呢?。
【学生】第一瓶纯净水
【老师】因为其他两瓶有各种各样的杂质,
尤其是这瓶赣江水特别浑浊,那如何使这浑
浊的水变澄清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水的净化》,大家把书翻开,看到 74 页。
【板书】课题 2 水的净化
从纯水、自来水及自
然界中的水的不同引入
课题《水的净化》
约
2
分
钟
新
课
展
开
引
入
净
水
方
法
【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浏览几张图片【PPT
展示图片】,展现出赣江某个角落水域污染
比较严重。而我们整个南昌饮用的自来水全
部来自于赣江。这水能喝吗?
【学生】:不能喝
【老师】我们从这瓶赣江水中倒出一杯,下
面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究,看看这杯被污染了
的赣江水要经过哪些旅行,才能进入我们家
庭,成为家家户户使用的自来水,大家拭目
以待。
通过让学生观察自然界
中水的污染情况,引出
净水的方法。
约
3
分
钟
4
新
课
展
开
【老师】用 PPT 展示这杯赣江水,让学生观
看,然后判断其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哪类物
质。并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这杯水中含
有哪些类型的杂质。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这杯赣江水中
含有的杂质有: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
色素和异味。
【教师补充】这杯赣江水中还会有细菌等微
生物。
然后师生一起进行探究:如何将这些杂
质一一除去。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74 页
【老师】工业上有哪些净化水的方法呢?
【学生】沉淀、过滤、吸附等
【老师】我们实验室用哪些方法净化水呢?
【学生回答】…………………………………
最后由师生一起探究总结出实验室净化水
的方法,跟工业上净化水方法一样,也是用
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
引出这杯浑浊的赣江水
中有哪些类型的杂质
由工业净水方法引出实
验室净水方法
沉
淀
【老师】我们将这杯浑浊的水静静的放置,
大颗粒杂质就会因为重力作用主动沉降下
来,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静置沉淀,还有
一些悬浮在水中央的小颗粒杂质很难靠自己
的重力作用沉降下来,这时候我们就要借助
一种外力将悬浮在水中的小颗粒杂质沉降下
来,借助什么外力呢?
【学生回答】加明矾
通过观察和分析讨论,
的出净水方法中的沉
淀,并让学生知道沉淀
分为静置沉淀和吸附沉
淀
约
7
分
钟
5
【老师提问】为什么要加入明矾呢?明矾在
净水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让学生阅读教材 74 页第二段文
字,然后归纳出明矾在净水过程中的作用。
【老师】:用 PPT 展示明矾的作用和原理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教
师的指导,归纳出明矾
的作用
过
滤
【老师提问】我们如何将沉在烧杯底部的不
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呢?
【学生回答】过滤
然后请学生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利用了过
滤的实例。
【学生活动】学生踊跃举出生活中利用了过
滤的实例。
【老师提问】你们所举出的例子都是生活中
用到的过滤,我们实验室如何来过滤这杯水
呢?
【学生回答】用滤纸
【师生活动】师生一起探究过滤的操作方法
【指导尝试】1.教师指导学生制作过滤器
2.让学生阅读教材 75 页,然后归纳出过
滤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操作要点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过滤操作
【教师】教师归纳总结过滤操作中要注意的
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引出净水方法中的过滤
通过日常生活中学生熟
知的过滤延伸到实验室
中的过滤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
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
力、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思维能力、合作学习能
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约
20
分
钟
6
【学生分组实验】:每两位学生一组,共 15
组,分组练习过滤操作。
【学生活动】过滤完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过滤
的作用;过滤中用到的仪器;玻璃棒在过滤
操作中的作用。
7
吸
附
【老师提问】过滤后的水能喝吗?
【学生回答】不能,里面还有颜色等可溶性
杂质。
【老师】如何除去这杯水中的颜色呢?
【学生】吸附
【老师】教师将学生过滤后的绿叶全部收集
到一个烧杯中,然后用纱布、矿泉水瓶、活
性炭、单孔橡皮塞做成的活性炭净水器将收
集起来的绿叶进行净化。
【学生】学生看到有颜色的液体经过活性炭
净水器后变为无色透明,觉得好神奇。让学
生分析思考,归纳出活性炭的作用。
【教师】经过活性炭净水器后的液体变得无
色澄清透明,是不是纯净物呢?
【学生】不是,因为水中还有一些可溶性杂
质和细菌没有除去。
【教师】大家看看,污染一杯水很快,分分
钟的事儿,而要将一杯已经被污染了的水净
化却要经过漫长的旅行,所以我们大家一定
要做到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
染
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师演
示活性炭净水的实验,
让学生归纳出活性炭的
具体作用
呼吁学生要爱护水资源
约
8
分
钟
自
来
水
厂
净
水
过
程
【PPT 展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让学生分析自
来水厂净化水的具体流程和方法。
通过师生一起分析讨论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来
加以巩固净化水的方法
和原理
约
2
分
钟
8
教
学
小
结
适当的教学小结可以帮
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把所学新知识进行系统
的归纳。
课
堂
练
习
知识运用
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
的是 ( )
A. 酒精和水 B.食盐水和泥沙
C. 食盐和水 D.铁和铜
2.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
处理过的,其过程
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
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
化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3.灾区人民解决用水困难的一个应急办
法是将浑浊的河水直接静置(或投入絮
凝剂静置)后过滤。若在化学实验室进
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 )
适当的课堂练习将有助
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并能将其应用于题目当
中,同时能够帮助学生
更好的灵活应用所学知
识。
约
2
分
钟
9
课
后
作
业
小练:课题 2 第 1 课时
教
学
反
思
另外行文
板
书
设
计
课题 2 水 的 净 化
一. 净水方法
1. 沉淀 静置沉淀
吸附沉淀 (加明矾)
明矾的作用:吸附悬浮物,使之沉降
2. 过滤: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3.吸附: (用 活性炭)---活性炭具
有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活性炭的作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
板书,有利于学生把握
重点和难点,形成清晰
的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