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分解反应及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
3.会运用复分解反应解决物质的共存、鉴别、除杂、推断等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物质间能否相互反应,并得出常见化合物
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
二、重点: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三、学习方法指导 :记住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和常见的碱、盐的溶解
性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会解决离子共存等问题,教会学
生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引入:请同学们写出以下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2、大理石和稀盐酸
3、石灰水和纯碱溶液
思考:1、这三个反应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2、反应有什么规律呢?
板书:一、复分解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表达式和特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1.定义: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2.表达式:AB+CD=AD+CB
3.特点:双交换,价不变(两次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
写法举例:
Fe2O3+ HCl==
2
思考:
化学反应 A+B→C+D 中,若 A、B、C、D 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
应吗?(举例说明)
板书:二、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 酸与碱的反应
3 酸与盐的反应
4 碱与盐的反应
5 盐与盐的反应
思考:是不是只要上述几种物质相互混合就一定能反应呢?
板书: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1、生成物中有 、 或 ,三者中
必含其一,反应才能发生,否则不反应!
2、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反应物一般要求可溶(微溶)
生成物有水或气体生成,反应物一般不做要求
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
板书:四、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动画展示:复分解反应微观示意图
1、NaOH+HCl==NaCl+H2 O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BaCl2+Na2SO4==BaSO4↓+2NaCl
总结: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
水 (反应方向:向着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板书:五、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一):(离子共存)
展示:含义:两种离子相互作用没有水、气体或沉淀等物质生成,则这两种离子
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否则,则不能大量共存)。
思考:根据溶解性表,哪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总结:不共存离子对
H+与 OH-、CO32-、HCO3-
OH- 与 NH4+、Mg2+、Al3+、Cu2+、 Fe2+、Fe3+、Zn2+、Ag+
Cl-与 Ag+
CO32- 与 Ca2+、Ba2+
SO42- 与 Ba2+
溶液中常见的有色离子如下:
Cu2+(蓝色)、Fe2+(淡绿色)、
Fe3+(黄色)、MnO4-(紫色)
例题讲解:
例 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够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 )
A、CO32-、H+、Na+、NO3- B、H+、Ag+、Cl-、SO42-
C、K+、NH4+、 Cl-、OH- D、 OH- 、NO3- 、 K+、 Na+
例 2:在 PH=1 的无色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3
A、 Cl-、 CO32- 、 Na+、 OH- B、 NO3- 、 Cu2+、 Cl-、Fe3+ 、
C、NO3-、SO42-、 K+、Zn2+ D、 SO42- 、 NH4+、 Ba2+、 Cl-
例 3:在甲、乙两种溶液中,共有 H+、Ag+、 K+、 Ba2+、 OH- 、 Cl-、 NO3-、 CO32-
八种离子,两种溶液中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
蓝 色 。 则 乙 溶 液 中 所 含 的 离 子 应 该
是 。
练习:
1、在 pH=1 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的一组是( )
A、K+ Na+ NO3- CO32- B、Mg2+ NH4+ NO3- Cl-
C、Na+ Ba2+ Cl- SO42- D、Cu2+ Na+ NO3- SO42-
2、下列各组中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
共存的是( )
A、KNO3、NaCl、NaOH
B、KOH、Na2CO3、HCl
C、KNO3、FeCl3、NaOH
D、AgNO3、BaCl2、HNO3
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七、板书: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一、复分解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二、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三、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四、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五、复分解反应的应用(一):
-------离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