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溶解度学案(二)
【知识点—1】溶解性
1、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2 外因:温度,压强。
3、 溶解性的分类: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知识点—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
1、定义: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 ,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四要素):○1 条件: ;○2 标准: ;○3 状
态:
;○4 单位: 。
3、注: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 里的溶解度。
4、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根据室温(20℃)时,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来分:物质溶解度 ,
一般称为 ;物质溶解度 ,一般称为 ;物质溶解度 ,
一般称为 ;物质溶解度 ,一般称为 。注:习惯上把“难溶”称为
“不溶”,但绝对不溶的物质不存在。
5、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根据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或
溶 液 质 量 可 以 计 算 出 该 温 度 下 这 种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 基 本 公
式: 。
6、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 列表法;○2 溶解度曲线
【知识点—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是用纵坐标表示 ,横坐标表示 ,将某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
解度连成的一条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 及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2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 ;表示的溶液为该温度下
的 。
○3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 的溶解度 。
○4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 且有溶质存在;溶解度曲线
下方的点表示的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 。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 判断某物质在 下溶解度的大小。
○2 比较不同物质在 下溶解度的大小。
○3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
○4 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5 如何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
○6 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例题讲解:
2
1.下图 A 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
(写出一种)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
(4)30℃时,将 40g 甲物质放入盛有 50g 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
数为_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 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
(选填 A、B、C、D)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以及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之间的相互转化。
(1)对于溶解度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 P
点的含义是:30℃时, 甲的溶解度为 60g。(2)甲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增加,所以可以采取蒸发溶剂或者降温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
溶液。(3)对于乙而言,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
可以采取冷却热的饱和的甲溶液。(4)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60g,意味
着在这个温度下,100g 水中最多溶解甲 60g,所以,,50g 水中最多溶解 30g 甲
物质。当加入 40g 固体甲时,有 30g 溶解达到饱和,还有 10g 固体未溶解。所以
溶液中溶质的的质量分数=30g/(30g+50g)*100%=37.5%;若将此溶液升温到 50℃
(不考虑水蒸发),温度升高,甲 物质溶解度增大,所以溶质质量增加,溶剂
质量几乎不变,所以,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也增大。
巩固练习:
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 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2.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
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 80g 甲物质放入 100g 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析出
晶体较多的是乙
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
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
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3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除
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___________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知识点—4】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而 。如: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 。如: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而 。如:
【知识点—5】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水里达到
时的气体 。
2、四要素:○1 条件: 、 ;○2 标准: ;○3 状态: ;○4
气体的体积数。
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A 内因:气体、水的性质。B 外因:○1 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 而 。
○2 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 而 。
4、注:常见气体的溶解性:O2 溶于水;HCl、NH3 极易溶于水;CO2 溶于水;
H2、CO、CH4
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