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肥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性能;了解常见化肥施用注意事
项及化肥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氮肥(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简单介绍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
2.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氮肥(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施用
注意事项。
难点:常见化肥化学式的书写;氮肥(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课时安排:1 课时。
四、教学准备:实验的有关材料。
五、教学流程、思路:
六、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回忆与引入:植物的生长需
要哪些养分?
学生进行回忆、回答。 便于引入新课。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 培养阅读能力。
教师设问,设问的问题要达
到以下目的:
1、使学生能区别天然有机肥
与化学肥料;
2、化学肥料的种类;
学生通过应用所阅读的知
识进行思考问题和回答问
题,最后达到了解相关的
了解本节有关的知
识点。通过问题提高
学生自学能力。
会议与引入→阅读教材→设问与回答→活动与观察→讲评习题
→阅读与简介→小结
3、使用每种化肥的原因或目
的;
4、使用某些化肥的注意事
项;
5、在我国使用天然有机肥的
意义;
6、如何防止化肥施用对环境
的污染。
知识点。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
验:实验的氮肥(铵根离子)
的检验;并填写书本空白处。
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实
验,以及填写空格。
培养动手能力。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与
交流”。
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了解铵根离子的检
验方法。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习题 8.5,
并由教师简要评讲。
学生进行练习与纠正。 巩固知识点。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第八章第
六节并略作讲解。
学生进行阅读与听讲。 了解相关内容。
课后小结。 学生进行听讲。 使知识系统化。
七、布置作业:练习题。
八、板书设计:
化学肥料
一、常用化肥:
1、种类;
2、性能。
二、铵态氮肥的鉴别:
与碱(NaOH)混合,生成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三、防止化肥施用对环境的污染。
九、教学反思:
通过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