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加深、扩展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科学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对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等
科学方法的建构。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复习内容]前几天邻居王阿
姨出门旅游,买了一个“金镯子”,展
示图片,因为价格比较便宜,看外观又
不知道真伪,请同学们利用学过的有关
知识,想一想鉴别镯子真伪的方法有哪
些?
从学生七嘴八舌的答案中,得出鉴
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方法一:在空气中灼烧。
提出以下问题:
1、方法一的依据原理是什么?
2、以此能得出大多数金属具有的
化学性质是什么?
板书: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展示表格:
提出以下问题:
(1)请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该反应涉及什么实验?
同学们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
的想法:用火烧、用稀盐酸、
用牙咬、用硝酸银溶液……
单独提问某个同学,其他同学
补充。
[学生填写表格]
完成镁、铝、铁、铜与氧气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以下
问题。
以化学来源于生
活、服务于生活的
教学理念为指导,
以学生熟悉的黄
金饰品为线索,引
入复习课题。
从生活中如何辨
别真假黄金的角
度探讨有关化学
知识,让学生体会
化学知识在生活
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加深学生对
有关化学知识的
理解和运用。
2
与哪位化学家有关?
(2)为什么铝制品抗腐蚀性能好?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
方法二:向镯子上滴加稀盐酸。
提出以下问题:
1、方法二的依据原理是什么?
2、以此能得出金属具有的化学性
质是什么?
板书:2、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展示表格:
提出以下问题:
(1)以上反应现象有什么相同之处
和不同之处?
(2)等质量的锌、铁与等质量、等浓
度的稀硫酸反应时,根据以下图像,能
获取哪些信息?
方法三:将镯子的一小部分浸入某种盐
溶液中。
依据原理?
以此说明金属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什
么?
板书:3.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限制条件有哪些?
展示表格:
提出以下问题:
1、以上反应的现象是什么?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前置后”
中的“前”与“后”与金属活动顺序表
中氢的位置有关吗?
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都与金属活动顺
序表密切相关,
板书: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学生共同回答
学生完成:镁、铝、锌、铁与
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并回答以下问题。
单独提问某些同学,学生之间
互相补充。
学生共同回答。
学生完成:铁与硫酸铜、铜与
硝酸银、铝与硫酸铜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讲课过程中以
学生口头表达和
书写化学用语为
主,以我引导为
辅,注重提高同学
们积极思考、回答
问题和灵活运用
知识的能力。
提高学生把获取
的信息进行加工
整理的能力;提高
学生分析、对比、
总结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在积极思
考、回答问题的过
程中,巩固所学知
识,变被动为主
动,而且这样的教
学方式更有利于
活跃课堂气氛,使
学生的表现欲望
得到满足,再一次
激起学生的学习
动机,使学习进入
良性循环。
3
1、请同学们一起背诵:
金属活动顺序表;
2、填空:(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
________。
(2)排在____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
酸、稀硫酸中的_____。
(3)位于________的金属能把位于
________的金属从其盐________中置
换出来。
3、如何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总结归纳:
方法 1:“两盐夹一金”。即选用三种
金属中活动性排在中间的金属单质和
其他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作为试剂,根据
金属单质分别与两种盐溶液是否反应
的情况进行判断。
方法 2:“两金夹一盐”即选用三种金
属中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金属单
质和活动性排在中间的金属的盐溶液
作为试剂,根据两种金属单质分别与盐
溶液是否反应的情况进行判断。
方法 3:若有两种金属在氢前,还可以
选择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即选择三种
金属单质和一种酸溶液作为试剂根据
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
度来判断。
强调:控制变量,如酸的种类、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表面积的大小、
打磨光亮等。
考点突破:
1.有关金属与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实验室可用铜和稀盐酸制氢气
B.锌、铁、镁、铝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
强的是镁
C.铁可以把锌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
来
D.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6HCl==2FeCl3+3H2↑
学生齐声背诵
学生共同回答
同学们经讨论后说出实验方
案,齐声朗读总结归纳,体验
成功和科学的严谨性。
师生共同完成考点突破
同学们能轻松答对第一题
全员参与、体验成
功的乐趣,激发学
习兴趣。
实验是最主要的
活动手段,让学生
亲自设计实验方
案,应用所学知识
去分析和研究实
验中观察到的现
象,可以加深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并
使其多方面的能
力得到相应的提
高。
4
2.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
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
A B
C D
3.将 A,B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等质量分
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
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结论合理的是( )
A.金属活动性 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 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 A<B
4.在 Cu(NO3)2、AgNO3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
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
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 Ag 和 Cu
B.滤渣中一定有 Ag
C.滤液中一定有 Cu(NO3)2
D.滤液中一定没有 AgNO3
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
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方案。
联系刚刚复习过的有关图像
信息,同学们能比较顺利的突
破图像题的难点,能较快得出
2 题、3 题的答案
对于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判
断滤液、滤渣的成分,对于同
学们来说是难点,通过复习和
老师的引导,我相信同学们能
顺利过关。
通过复习,把金属
的化学性质、金属
活动顺序表的应
用等相关知识系
统化,自然而然水
到渠成地顺利突
破难点,让同学们
充分体会到获得
知识的喜悦。
让同学们能用金
属活动性顺序对
有关的置换反应
进行简单地判断;
能利用置换反应
解释一些与日常
生活有关的化学
问题。
5
(1)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
化,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
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
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
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
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
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
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
稀硫酸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
______;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
[小结]谈收获
布置作业:
对于实验探究题,一直以来是
同学们最难拿到满分的题型,
在复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和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后,趁
热打铁,同学们积极思考,争
先恐后的回答问题。
同学们自己小结本课内容,
巩固所学知识。
整理、记忆 16 个化学方程式。
把化学运用到生
活中来,能利用金
属活动性顺序解
释一些与日常生
活有关的化学问
题,提高学生分析
能力、解决问题的
能力。
克 服 怵 头 做 探 究
题的心理,突破难
点,体验成功。
提高同学们归纳
总结的能力,体会
学以致用的快乐。
巩固双基,抓牢化
学用语的基本功。
[板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2、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3、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