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9)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 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的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过程与方法 评价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发展情况和效果,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为 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营造有利氛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鼓励学生主动获取资料的做法,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 能力的训练。 2、注重学生形象思维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学重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得以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2、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动力。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演示) 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 师:这首“春天的故事”好听吗?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描述的这位老人是谁呢? 生:……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30 年来深圳特区飞速发展的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过渡]30 年来,作为珠江三角洲典型代表的深圳特区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 化大都市,是什么原因推动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 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投影) (一)(回顾以前知识)(让学生来回顾,教师补充) 1、工业化的概念 工业化一般是指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总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第二产 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2、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标志 (1)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三个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目增多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二)阅读教材 P74 第一段归纳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 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 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 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 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 1.良好的区位条件(投影东南亚地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图,通过归纳珠江三角洲的区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影响: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 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2.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投影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图,然后分析图归纳) 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影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为 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 3.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播放录像改革开放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珠江三角洲能 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 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后,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 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课堂活动 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 件。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 A、区位 B、对外开放政策 C、侨乡 D、国际经济环境 点拨: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是区位、侨乡、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 是国际经济环境。 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 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点拨:由问题 1 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三角洲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 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 的关键性因素。 [过渡]有了优惠政策的支持,珠江三角洲是怎样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呢,让我们 一起进入今天学习的第三个环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一)工业化的推进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 年 1990 年以后 问题 1 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2 矿产资源贫乏 ①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 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 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 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 构调整时期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 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 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主导 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 高新技术产业 如电子信息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 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 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 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承转)一个工业的发展必然会推动城市的发展。 2、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投影图,思考,通过分析由学生归纳) (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 (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城镇数量猛增; ②城市规模扩大:深圳由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