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8 页
第十七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选择题
[2021 江苏一测]近年来,山东加快外电入鲁步伐,建成多条外电入鲁通道。据此完成 1—2 题。
1.外电入鲁的主要原因是山东省 ( )
①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②经济较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③距离输电地近,送电方便 ④酸雨危害日益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外电入鲁给山东省带来的影响有 ( )
①能源结构更趋合理 ②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 ③硫氧化物排放增多 ④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1 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联考]毛嘴镇位于湖北省仙桃市,通过承接武汉市产业转移逐渐形成规模化的服装产业集群,
由此被誉为“中国女裤之都”。下图示意毛嘴镇产业转移资本的本地化过程。据此完成 3—5 题。
3.与武汉市相比,毛嘴镇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 ( )
A.交通 B.技术 C.资本 D.劳动力
4.毛嘴镇吸引劳动力主动回流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范围扩大 B.基础设施完善
C.就业机会增加 D.乡镇环境改善
5.产业转移对毛嘴镇带动最为显著的产业是 ( )
A.旅游服务业 B.棉花种植业
C.餐饮零售业 D.机械制造业
[2020 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近年来,部分日本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工厂开始迁回日本本土或迁往越南等国。据此
完成 6—8 题。
6.越南吸引日本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
A.原料丰富 B.市场广阔
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利
7.日本企业将生产工厂迁回日本本土主要得益于本国 ( )
A.市场需求的增加 B.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第 2 页 共 8 页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生产效率的提高
8.日本企业将生产工厂迁回日本本土,反映出我国 ( )
A.制造业成本降低 B.消费市场扩大
C.制造业崛起 D.贸易壁垒减小
[2020 河南第三次段考]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正源是新安江,其发源于安徽黄山山间,下游流入浙江重要的饮用水源
地千岛湖,对千岛湖水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缓解杭州市民的饮用水紧张问题,该省计划修建千岛湖引水工程,其
设计的引水规模每年约 20.7 亿 m3,但该工程遭到了建德市等地部分市民的强烈反对。据此完成 9—11 题。
9.上述引水工程直接影响水循环的 ( )
A.径流环节 B.降水环节
C.蒸发环节 D.水汽输送环节
10.与从钱塘江引水相比,从千岛湖引水 ( )
A.工程成本更低 B.水量更大
C.水质更优 D.水价更低
11.千岛湖调水工程对下游富春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电力供应紧张
B.河道的通航能力下降
C.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D.河流含沙量和流速变大
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2021 黑龙江七台河第二次联考]2004 年,我国 H 公司(家电制造企业)进入印度并选择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的发
展战略。近年来,H 公司在印度规划建设了两座工业园,并拥有 30 多个营销中心,销售收入增长迅速。据此完成 1—2
题。
第 3 页 共 8 页
1.吸引 H 公司进入印度并不断加大投资的首要因素是印度 ( )
A.基础设施完善 B.与中国紧邻
C.销售市场广阔 D.劳动力丰富
2.H 公司在印度选择本土化研发的主要目的是 ( )
A.利用印度的廉价劳动力 B.借力印度发达的软件业
C.减少中方人员出国费用 D.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建筑陶瓷产业主要生产房屋、道路、给排水和庭园等各种土木建筑工程用的陶瓷制品,耗能大,污染大。2007
年,江西省高安市抓住广东佛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契机,引入了佛山的建筑陶瓷产业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安
市已发展成为我国第二大建筑陶瓷产业基地。2013 年以来,高安市主动关停中小建筑陶瓷企业。近年来,高安市建立
了建筑陶瓷企业研发基地和会展中心。据此完成 3—5 题。
3.促使佛山建筑陶瓷产业转移至高安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 B.交通 C.劳动力 D.政策
4.2013 年以来,高安市主动关停中小建筑陶瓷企业,主要是为了 ( )
A.降低对建筑陶瓷产业的过度依赖
B.减少内部恶性竞争
C.降低建筑陶瓷企业市场风险
D.减少能源消耗
5.近年来高安市建筑陶瓷产业一直致力于 ( )
A.扩大规模 B.增加销量 C.品牌建设 D.清洁生产
[2020 山东青岛期中]“北溪 2 号”管道是一条与“北溪 1 号”平行的、跨越波罗的海的、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
管道系统,其建成运营后,俄罗斯将向德国等欧盟国家每年输气 550 亿立方米。欧洲超过 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
其大部分经由乌克兰输送,但这些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的多次危机已经威胁到欧洲的能源安全。“北溪 1 号”
于 2011 年建成,近年来处于超负荷运营状态。据此完成 6—8 题。
6.“北溪 2 号”天然气管道得以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溪 1 号”处于超负荷运营状态
B.天然气清洁无污染,燃烧效率高
C.俄欧之间的天然气供需现状
D.管道输送损耗小、运输成本低
7.“北溪 2 号”与“北溪 1 号”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的主要目的是( )
A.缩短管道长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减少周边国家制约 D.增加天然气输送量
8.“北溪 2 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对欧洲的主要意义是 ( )
第 4 页 共 8 页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保障能源安全
C.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D.增加就业机会
青海—河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西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到河南省驻马店市,途经青海、甘肃、陕
西、河南 4 省。2020 年 7 月 15 日,该工程启动送电,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重大里程碑进展。据此完成 9—11 题。
9.该项目在青海、甘肃两省建设时,最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自然条件是 ( )
A.淡水资源短缺 B.光照强烈
C.扬沙天气较多 D.土质疏松
10.借助“青海—河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的东风,青海省可充分开发 ( )
①煤炭 ②风能 ③太阳能 ④地热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该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 ( )
A.推动青海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与联合外送
B.推动河南及华东地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
C.推动青陇秦豫等沿线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
D.推动河南大力引进炼铝等动力导向型工业
二、非选择题(共 38 分)
12.[2021 贵州贵阳摸底,16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是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该国人口、工业、农业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沙漠区。
为解决沙漠地区缺水问题,该国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之后西部地区灌溉农业得以蓬勃发展。下图为该国首都 L
城的气候资料图。
(1)指出 L 城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成因。(6 分)
(2)分析秘鲁实施“东水西调”工程的原因。(4 分)
(3)实施“东水西调”工程后,秘鲁西部地区灌溉农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6 分)
第 5 页 共 8 页
13.(22 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其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成就了东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是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
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 IC 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造就
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大型厂商。
材料二 半导体产业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在承接半导体产业的第三次转
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获得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分装、制造等业务。随着全球电
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
和消费国。
材料三 下图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1)简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4 分)
(2)半导体产业第二次产业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判断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
生产特点。(6 分)
(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6 分)
(4)简述半导体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6 分)
答 案
1.A 外电入鲁的主要原因是山东省经济较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同时山东省能源以煤炭为主,能耗高,环境污染严
重,①②正确。山东省的酸雨问题并不严重,材料中无法体现输电距离的远近,③④错误。故选 A。
2.D 外电入鲁优化了山东省的能源结构,缓解了山东省的能源短缺问题,减少了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①④正确。故选 D。
3.D 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武汉市相比,毛嘴镇承接服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廉价劳动力丰富,D 对;与
武汉市相比,毛嘴镇只是一个地方小镇,交通、技术相对落后,资本也不充足,A、B、C 错误。
4.C 随着武汉市产业不断向毛嘴镇转移,毛嘴镇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就业机会逐渐增多,吸引了大量外出劳动力主
动回流,C 对;服装产业从武汉市转移至毛嘴镇,只是服装生产地发生了变化,市场范围并没有扩大,A 错;基础设施完
善并不能直接为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不会吸引劳动力主动回流,B 错;由材料可知,毛嘴镇处于区域产业发展的
初级阶段,环境污染较轻,环境质量在劳动力主动回流前一直较好,D 错。
第 6 页 共 8 页
5.C 毛嘴镇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为大量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大量劳动力的回流,能拉动毛嘴镇餐饮零
售产业的发展,C 对;毛嘴镇缺乏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并不发达,A 错;服装产业主要根据商家订单采购原料加工
服装,很少直接使用棉花生产布料,再加工服装,B 错;机械制造业对技术和资金要求较高,服装产业难以带动机械制
造业的发展,D 错。
6.C 与中国相比,越南原料、交通和市场都不占优势,但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有较多的廉价劳动力,故 C 正确。
7.D 日本在国外设厂的主要原因是本国劳动力短缺;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可以在本国完成生
产加工,故 D 正确。
8.C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制造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日本制造业在我国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
将生产工厂迁回日本本土,故 C 正确。
9.A 据材料可知,该引水工程从千岛湖引水,导致千岛湖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对水循环的径流环节产生直接影响;
引水工程的建设对降水、蒸发及水汽输送等环节影响不大,故选 A。
10.C 由材料可知,钱塘江离杭州近,从钱塘江引水成本更低,水量更大,水价更低;千岛湖距离杭州较远,其湖水主
要来源于新安江,水质好。故与从钱塘江引水相比,从千岛湖引水水质更优。
11.B 千岛湖调水工程使下游富春江水量减少,河道的通航能力下降;富春江水量减少,下游河流含沙量会减小,流
速变小;千岛湖调水工程对电力和降水影响不大。
1.C 印度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电需求增加,为了占领印度家电市场,我国 H 公司(家电制造企业)进入印度,
并选择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资,生产适合印度人使用的产品,故 C 选项正确;印度为发展
中国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这为 H 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是吸引其在印度投资的首要因素,A 选项排除;在
国外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利润,印度与中国紧邻不是吸引 H 公司投资的首要因素,B 选项错误;劳动力丰富对家电生
产有利,但由“拥有 30 多个营销中心,销售收入增长迅速”可知,该公司进入印度不只是为了家电生产,更侧重家电
的销售,D 选项错误。
2.D H 公司在印度选择本土化研发,使产品更符合印度人的使用习惯,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D 选项正确。产
品研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很少,A 选项错误。印度发达的软件业可以助力家电制造,但这不是
本土化研发的主要目的,B 选项错误。本土化研发是为了符合当地人的使用习惯,与减少中方人员出国费用无关,C 选
项错误。
3.D 由“江西省高安市抓住广东佛山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契机,引入了佛山的建筑陶瓷产业链”可知,广东佛山产
业结构调整升级促使建筑陶瓷产业转移至高安市,其最主要的因素是政策,D 正确。
4.B 高安市主动关停中小建筑陶瓷企业,主要是为了减少内部恶性竞争,B 正确。高安市已发展成为我国第二大建筑
陶瓷产业基地,故主动关停中小建筑陶瓷企业不是为了降低对产业的过度依赖;降低建筑陶瓷企业市场风险、减少能
源消耗不是其主动关停中小建筑陶瓷企业的主要目的。故选 B。
第 7 页 共 8 页
5.C 建立研发基地和会展中心,说明其致力于品牌建设,C 正确;2013 年以来,高安市主动关停中小建筑陶瓷企业,建
筑陶瓷产业规模和销量可能减小,A、B 错误;建筑陶瓷生产过程中污染一直存在,且材料中无实行清洁生产的相关信
息,D 错误。故选 C。
6.C 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均衡是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得以建设的主要原因,故 C 正确;虽然近年来“北溪 1 号”
处于超负荷运营状态,但这不是促使“北溪 2 号”天然气管道建设的主要原因,故 A 错误;天然气清洁无污染,燃烧效
率高,这是天然气的优点,但这不能决定要建设“北溪 2 号”,故 B 错误;管道输送损耗小,运输成本低,这只是选择管
道运输的原因,故 D 错误。
7.C 结合材料“欧洲超过 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其大部分经由乌克兰输送,但这些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的
多次危机已经威胁到欧洲的能源安全”可推知,两条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远离波罗的海周边国家的领海,
是为了减少周边国家的制约。
8.B 该天然气管道建设对欧洲来说可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保障能源安全,故 B 正确。该天然气管道建
设只能增加天然气供应,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故 A 错误;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故 C 错误;
该管道建设虽然可增加就业机会,但对劳动力短缺的德国等国家来说,反而会造成劳动力更加紧张的状况,故 D 错误。
9.C 青海、甘肃两省位于我国青藏和西北地区,两省自然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四个选项对比来看,最有可能影响施工
进度的自然条件是两省风力大,扬沙天气多,故选 C。
10.C 青海省煤炭储量虽然较大,但该省生态环境脆弱,相比于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适宜大力开发煤炭资源,
①排除;青海省海拔高,风力大,适宜发展风力发电,且该地光照充足,适宜发展光伏发电,②③当选;青海地处亚欧板
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岩浆活动弱,地热能资源不丰富,④排除。故选 C。
11.A 该工程可以促进青海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并通过该直流工程联合外送,故 A 正确;该工程可以有效推动河南
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但不能推动华东地区节能减排,排除 B;青海、甘肃等地处于黄河上游地区,可开发水能,但陕西
省以开发煤电资源为主,排除 C;河南大力引进炼铝等能源导向型工业会过度消耗电力资源,加剧电能短缺,排除 D。
12.【解析】 (1)L 城位于 12°S 附近,西部濒临太平洋,东部为高大山脉,气温高、降水少;由文字材料可知,该国人
口、工业、农业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沙漠地区,结合气候资料图可判断 L 城为热带沙漠气候。该地纬度低,终年高温;
根据洋流分布规律,西部沿海有秘鲁寒流经过,对 L 城有明显的降温减湿作用;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L 城位于东南信
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2)秘鲁东部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由
文字材料可知秘鲁的人口、工业、农业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沙漠地区。该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但西部用水
需求量大,因而实施“东水西调”工程。(3)结合前面分析,秘鲁西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高温,
农作物可全年生长;降水少,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农作物品质好。
【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2 分)成因:地处热带,全年高温;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受秘鲁寒流影响,
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任答 2 点即可,共 4 分)
(2)秘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2 分)人口、工业、农业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西部用水需求量大。(2 分)
(3)地处热带,全年高温,热量充足,农作物可以全年生长;(3 分)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
物品质提高。(3 分)
第 8 页 共 8 页
13.【解析】 (1)美国半导体产业第一次转移是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半导体加工产业利润降低,而日本劳动力较美国廉价。(2)由材料一可知,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
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 IC 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转移。结合材料三可知,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形成
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集成电路等更加完整、细化的产业链。美国掌握着利润高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
技术环节。(3)我国承接半导体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等方面考虑。根据材料二可
知,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产业下游发展兴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劳动
力成本较低,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经济增长快,资金充裕。(4)半导体产业
转移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市场、产业升级、就业、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考虑。由材料三可知,我国承接
并发展半导体产业,除了会提高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外,还会推动航空航天、汽车、网络技术、消费电子、计
算机和通信等众多下游应用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从而带动经济和科技发展等。
【答案】 (1)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半导体加工产业利润降低;日本劳动力较美国廉价。(4 分)
(2)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掌握利润高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6 分)
(3)劳动力成本较低;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资
金充裕。(任答 3 点得 6 分)
(4)有利于增加我国半导体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可以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
展;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科技发展等。(任答 3 点得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