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课标解读:学生能够了解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这两个
概念的含义和提出的意义。重点区分“最多”“最适宜”与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
合理容量的对应关系;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需要学生理解掌握。
【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一章人口变化的结尾章节,阐述“人口的合理容量”,回归地理学
核心“人地关系”。重点说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
观。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为段落的
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
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引出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
和文化消费水平;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的问题探究,了解人口合理容量
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方能可持续发展。
【学情分析】
中国的人口问题,一直是国人关注的热点,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这一地
位不置可否。对于零零后们,他们是在国家大力倡导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又在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下成长,可以说他们是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做基础的 ,
但同时他们又对中国人口现状,资源状况的认识有些矛盾,中国如今经济快速发
展,国家求新求变,认清现状非常关键,可以说这节课可以影响学生尚在形成的
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
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确定性和不
确定性。
(3)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强调资源的重要性
——短板效应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三种观点,强调环境人口容量不确定,鼓
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事例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以及
探讨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地球对人口容量是有限度的,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
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
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重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2、难点分析: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影响人口容
量的因素。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最后一节,重点在于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地球所
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有限,内容与学生的关系较为密切且教学内容交易理解,适合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自主学习法、讲授接受法、资料搜集法等。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学业质量模块测评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兴 趣
导入
【导入资料】
资料:图片为 2008 年世界饥饿指数图,颜色越深表示饥饿
程度越严重,主要是非洲地区,世界饥饿指数最严重是刚
果、尼日尔、埃塞俄比亚,引导学生看图。目前,世界人
口已经突破 70 亿大关,如今仍在增长,我们的地球到底能
养活多少人?
通 过 图 片
引入新课,
同 时 激 发
学生 兴趣
过渡 本节课针对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从: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帮助学生
自主学习
理清思路
地
球
最
多
概
念
【合理引导】
1、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衡量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
【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完成问题。
明晰概念,
深化认知
能
养
活
多
少
人
【图片展示】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某一种资
源)
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最终决定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最重要、最少的资源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所能容纳的极限值、警戒
值。
提出 环境承载力与
环境 人口容量的关
系?
由 学 生 根
据 生 活 常
识去判断,
加深理解。
承
转
过
渡
对于国家而言都有各自的国情,影响一个国家、地区环境
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引 导 学 生
思考,发散
思维
环
境
人
口
容
量
的
制
约
因
素
学生自主完成学业质量模块测评 ,完成该表
1、 强调资源的首要地位
2、 人口生活及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
由 学 生 自
行 从 图 中
得出,并分
析相关性。
承
转
过
渡
结合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分析,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
不确定的值,不同的人假定条件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过 渡 到 新
的 教 学 内
容
环
境
容
量
的
三
种
观
点
【图片展示】
结合书 13 页图 1.12 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
要 求 学 生
与度,提出
自 己 的 观
点 结 合 因
素 说 明 原
因,提升学
生 分 析 问
题的能力。
地
球
上
适
合
概
念
【合理引导】
1、 人口的合理容量定义及
意义
2、 人类面临的问题
【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完成导学案中气
候变化的定义。
明晰概念,
深化认识。
养
活
多
少
人
3、 解决措施
1、1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
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
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1、2 研究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
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问题: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老龄化
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矛盾加剧
4、 解决措施
(1)对世界: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控制发展中国家人口
增长
(2)对各国、各地区: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 是 本 节
课的重点,
要 求 学 生
掌 握 三 者
关系。
总
结
提
升
【图片展示】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是什么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当前实际人口>人口合理容量
总结提升,
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地球上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2、环境人口容量——极限值、警戒值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资源(首要因素)
(2)科技发展水平
(3)开放程度
(4)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最适宜
2、研究意义
3、问题
4、解决措施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把教学设计、学业质量测评、多媒体和教学板书紧密结合,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在教学设计与
多媒体、学业质量测评的协调上需要进一步打磨,学生填写完测评后对知识的梳
提升
训练
引导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作业为测评、卷子, 迁移应用,
提升技能
理不够,只是简单机械的抄写,没有内化。当讲解到相关知识点时信息提取困难。
另外,对于教师引导语还需仔细琢磨,在具体的细节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