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素能提升专题3第2讲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2 讲 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网络构建 遗传定律及应用 1.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 (×) 提示:孟德尔首先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推理和验证。 2.F1 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出 F1 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提示: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 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其中,F1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 1∶1。 (×) 提示:F1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卵细胞比基因型为 YR 的精子数量少得多。 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aa)患者,丈夫的母亲 是白化病患者。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 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 1/8。 (√) 6.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3∶1 或 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自由组 合定律。 (√)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1.摩尔根等人通过类比推理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提示:摩尔根等人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自然界中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 XY 型和 ZW 型。 (×) 提示:自然界中除了 XY 型和 ZW 型两种性别决定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性别决定方式。 3.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提示: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4.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 提示:部分基因在叶绿体和线粒体 DNA 上。 5.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 提示:含 X 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 6.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 (√) 7.女性的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祖父。 (√) 8.在普通学校调查 21 三体综合征的患者概率。 (×) 提示:因为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没有做到在人群中随机调查。 ■ 长 句 冲 关 ············································ ······································ 1.表现型、基因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提示: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2 . 孟 德 尔 一 对 相 对 性 状 的 杂 交 实 验 中 , 实 现 3∶1 的 分 离 比 必 须 同 时 满 足 的 条 件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F1 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 等;F2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3.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他得出这一推论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4.短尾猫之间相互交配子代中总是出现 1/3 的长尾猫,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短尾猫相互交配,子代中显性纯合子短尾猫致死 5.若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为 42%∶8%∶8%∶42%,试解释出现这 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在两 对基因之间发生交叉互换,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 42%∶8%∶8%∶42% 考点 1 遗传定律及应用 1.遗传定律发现的假说—演绎法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3.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①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或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性状为显性性 状。如甲×甲或甲自交,子代有乙性状,则甲为显性性状,乙为隐性性状。 ②不同性状(或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多数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此性状一般为显性性状。 (2)确认纯合子、杂合子 ①自交法:此法主要用于植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待测 个体 ――→ ⊗ 结果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②测交法: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产生更多的后代个体,使结果 更有说服力。 待测个体 × 隐性纯合子 ――→ 结果 分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注:对植物而言,还可采用花粉鉴定法及单倍体育种法,若花粉类型或由花粉发育成的植株(经秋水 仙素诱导)不同,则为杂合子,相同则为纯合子。 (3)连续自交提高纯合度,如下图所示(纯合子比例越来越接近于 1):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 (2)用“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用 A、a 与 B、b 表示) ①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9∶3∶3∶1→(3∶1)(3∶1)→亲代基因型为 AaBb×AaBb。 ②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3∶3∶1∶1→(3∶1)(1∶1)→亲代基因型为 AaBb×Aabb 或 AaBb×aaBb。 ③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1∶1∶1∶1→(1∶1)(1∶1)→亲代基因型为 AaBb×aabb 或 aaBb×Aabb。 (3)辨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五种数量关系(n 为等位基因对数,独立遗传、完全显性) ①配子组合数:4n,②基因型种类:3n,③表现型种类:2n,④纯合子种类:2n,⑤杂合子种类:3n -2n。 5.性状分离比出现偏离的原因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Aa×Aa→1AA∶2Aa∶1aa ①2∶1⇒显性纯合致死,即 AA 个体不存活。 ②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 aa 个体不存活。 ③1∶2∶1⇒不完全显性,即 AA、Aa、aa 的表现型各不相同。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杂合子自交 AaBb×AaBb→1AABB∶2AaBB∶4AaBb∶2AABb∶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 ①表现型比例 9∶3∶3∶1 的常见变式 Ⅰ.9∶3∶4⇒aa 或 bb 成对存在时就和双隐性表现出同 一种性状 Ⅱ.9∶6∶1⇒单显表现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Ⅲ.15∶1⇒有显性基因就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Ⅳ.9∶7⇒单显和双隐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Ⅴ.13∶3⇒双显和双隐及一种单隐表现一种性状, 另一单隐表现另一种性状 Ⅵ.12∶3∶1⇒双显和某一种单显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②测交时相应比例 (3)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①基因完全连锁 图 1 个体 测交⇒双显∶双隐=1∶1 自交⇒双显∶双隐=3∶1 图 2 个体 测交⇒单显 1∶单显 2=1∶1 自交⇒单显 1∶双显∶单显 2=1∶2∶1 ②两对基因之间染色体部分交叉互换 图 1 个体 测交⇒双显(多)∶单显 1(少)∶单显 2(少)∶双隐(多) 自交⇒子代四种表现型不成比例 图 2 个体 测交⇒单显 1(多)∶双显(少)∶双隐(少)∶单显 2(多) 自交⇒子代四种表现型不成比例 1.科学家将耐盐植物的耐盐基因成功导入了某植物体内,结果发现一批植物自交后代中耐盐∶不耐 盐=3∶1,另一批植物自交后代中耐盐∶不耐盐=15∶1。请你解释这一现象。 后代 3∶1 的性状分离比符合分离定律;后代 15∶1 的分离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提示:自交后代中耐盐∶不耐盐=3∶1 的植物,其亲本只在一条染色体上导入了耐盐基因。自交后 代中耐盐∶不耐盐=15∶1 的植物,其亲本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导入了耐盐基因。 2.研究者在两个纯种的小鼠品系均发生了眼睛变小的隐性突变个体,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两 个隐性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提示:让两个纯种品系的小鼠杂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若子代都是眼睛变小,则突变的两个基因为同 一基因的等位基因;若子代眼睛正常,则突变的两个基因不是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 3.实验室中有一批未交配的纯种灰体紫眼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每种果蝇雌雄个体都有。已知:上 述两对相对性状均属于完全显性遗传,性状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 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都能正常生活。如果控制果蝇紫眼和红眼的基因也位 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以确定控制紫眼和红眼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 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析时由条件推结果→回答时由结果推条件。 设计方案: 预期结果和结论: 提示:设计方案:让纯种灰体紫眼果蝇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交配得子代 F1,再让 F1 雌雄果蝇杂交得 F2,观察并记录 F2 的性状分离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1)如果 F2 出现四种性状,其分离比为 9∶3∶3∶1(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 说明控制紫眼和红眼这对基因不是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2)如果 F2 不出现为 9∶3∶3∶1 的分离比(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控制紫眼和红眼这 对基因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考查孟德尔实验及科学方法 1.(2020·深圳高级中学检测)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 3∶1 B.提出的问题是 F2 中为什么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C.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 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 1∶1 D.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 F1,F1 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 比接近 1∶1,是测交结果,是对演绎推理的验证,不是演绎推理的过程。演绎推理的过程应是若假设成立, F1 应该产生两种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F1 与隐性亲本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应为 1∶1。] 2.(2020·广西三市联考)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孟德尔都必须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雄 B.F1 产生基因型为 YR 的卵细胞和精子数量之比为 1∶1 C.F1 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9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 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自由组合 C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合亲本杂交产生 F1 的实验需要在豌豆开花前对母本去 雄,F1 自交的实验不需要对母本去雄,A 错误;F1 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各自分别产生卵 细胞和精子,精子的数量远多于卵细胞的数量,B 错误;F1 自交产生的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 Y-R-)中能 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 YYRR)占 1/9,C 正确;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 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错误。]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1.(2019·全国卷Ⅲ)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 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 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解析]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为显性性状。(2)欲验证基因的分离 定律,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根据题意,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玉米子粒若干, 其显隐性未知,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可让两种性状的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亲本 自交后,子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子代没有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 本均为纯合子,在子代中选择两种性状的玉米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若 F2 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 可验证分离定律。也可让两种性状的玉米杂交,若 F1 只表现一种性状,说明亲本均为纯合子,让 F1 自交得 F2,若 F2 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 F1 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 1∶1 的性状分离比, 说明该亲本分别为杂合子和纯合子,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答案] (1)显性性状 (2)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 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 F1 自交,得到 F2,若 F2 中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 的玉米杂交,如果 F1 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 F1 自交,得到 F2,若 F2 中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 分离定律。④让子粒饱满的玉米和子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 F1 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 1∶1 的性状分 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任答两种即可) 2.(2020·武汉模拟)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灰身残翅与黑身长翅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 残翅,比例为 1∶1∶1∶1。请根据杂交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结果说明雌雄果蝇均产生了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上述杂交实验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要求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两对基 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 1:杂交组合:________,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2:杂交组合:________,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一对灰身残翅与黑身长翅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 残翅,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Bbvv 和 bbVv;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所产生的配子为 Bv、bv 和 bV、bv,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产生的配子也是 Bv、bv 和 bV、bv,故 该实验不能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2)由题意可知,子代中灰身长翅、灰身残翅、 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的基因型为 BbVv、Bbvv、bbVv、bbvv。用杂交实验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证明这两对等 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让灰身长翅(BbVv)与灰身长翅(BbVv)杂交,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 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则可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也可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杂交,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 黑身残翅=1∶1∶1∶1,则可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 (1)两 不能 无论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结果相同 (2)灰身长翅 ×灰身长翅 4 种,比例为 9∶3∶3∶1 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4 种,比例为 1∶1∶1∶1 考查纯合子、杂合子及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1.(2019·全国卷Ⅱ)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 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B [实验①中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作为亲本的植株甲为杂合子。实验④中植株甲 与另一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在相对性状的显 隐性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依据实验②、③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 2.(2019·海南高考)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矮茎/高茎、腋花/顶花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这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 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腋花和 顶花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顶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可推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仅通过对甲、乙自交实验结果的分析 进行推断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 A/a 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 表示控制花位置的 基因,则甲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乙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若 甲和乙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即用另一植株丙分别与甲、乙进行杂交,丙的基 因型为________,甲、乙测交子代发生分离的性状不同,但其分离比均为________,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 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 (1)根据甲自交后代出现腋花和顶花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若甲为腋花,则 腋花为显性性状,顶花为隐性性状,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性状,顶花为显性性状;根据乙自交后代 出现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可确定该性状的显隐性,若乙为高茎,则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性状,高茎为隐性性状。(2)经分析,确定高茎和腋花为显性性状,若用 A/a 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B/b 表示控制花位置的基因,根据甲和乙的自交后代均出现性状分离可知, 甲 和乙均为杂合子,故甲的基因型为 aaBb,表现为矮茎腋花;乙的基因型为 Aabb,表现为高茎顶花。若甲 aaBb 和乙 Aabb 杂交,子代中 AaBb 高茎腋花∶Aabb 高茎顶花∶aaBb 矮茎腋花∶aabb 矮茎顶花= 1∶1∶1∶1。(3)若要验证甲和乙的基因型,可用测交的方法,则丙应该为隐性纯合子 aabb。分别与甲、 乙进行测交,若甲测交后代:矮茎腋花∶矮茎顶花=1∶1,则甲基因型为 aaBb;若乙测交后代:高茎顶花∶ 矮茎顶花=1∶1,则乙基因型为 Aabb,而且甲乙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均为 1∶1。由于自花传粉植物无性染 色体,两对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故乙测交的正反交结果相同,均为高茎顶花∶矮茎顶花=1∶1。 [答案] (1)若甲为腋花,则腋花为显性性状,顶花为隐性性状,若甲为顶花,则腋花为隐性性状, 顶花为显性性状;若乙为高茎,则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若乙为矮茎,则矮茎为显性性状, 高茎为隐性性状 (2)矮茎腋花 aaBb 高茎顶花 Aabb 高茎腋花∶高茎顶花∶矮茎腋花∶矮茎顶花= 1∶1∶1∶1 (3)aabb 1∶1 相同 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与探究 1.(2018·全国卷Ⅲ)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 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 状花序(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 表现型 F2 表现型及个体数 甲 红二×黄多 红二 450 红二、160 红多、150 黄二、50 黄多 红多×黄二 红二 460 红二、150 红多、160 黄二、50 黄多 乙 圆单×长复 圆单 660 圆单、90 圆复、90 长单、160 长复 圆复×长单 圆单 510 圆单、240 圆复、240 长单、10 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 F1 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 合______________的比例。 [解析] (1)依据甲组实验可知,不同性状的双亲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红二),F2 出 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控制红果与黄果、子房二室与多室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 上;同理可知乙组中,圆形果单一花序为显性性状,F2 中圆∶长=3∶1、单∶复=3∶1,但未出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控制乙组两对性状的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根据乙组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乙组的两个 F1“圆单”为双显性状,则 “长复”为双隐性状,且 F2 未出现 9∶3∶3∶1 的性状分离比,说明 F1“圆单”个体不能产生 1∶1∶1∶1 的四种配子,因此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 F1 进行测交,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 1∶1∶1∶1 的比 例。 [答案] (1)非同源染色体 F2 中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符合 9∶3∶3∶1 一对 F2 中每对相 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都符合 3∶1,而两对相对性状表现型的分离比不符合 9∶3∶3∶1 (2)1∶1∶1∶1 2.(2020·河北调研)香豌豆具有紫花(A)与红花(a)、长花粉(E)与圆花粉(e)两对相对性状,紫花长 花粉香豌豆与红花圆花粉香豌豆杂交,所得 F1 植株均表现为紫花长花粉,F1 植株自交,所得 F2 植株中有紫 花长花粉植株 583 株,紫花圆花粉植株 25 株,红花长花粉植株 24 株,红花圆花粉植株 170 株,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分析 F1 自交结果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 个体产生的配子有________种基因型,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推测,请用以上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子二代中紫花∶红花≈3∶1,长花粉∶圆花粉≈3∶1,但紫花长花 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符合 9∶3∶3∶1 的比例及其变式,因此这两对相对性状的 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 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是自交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说明子一代(AaBb)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 4 种类型的配子。(3)为了验证子一代确实产生了 4 种 配子,可以让其与亲本(或 F2)中的红花圆花粉植株(aabb)杂交,即进行测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 型及比例。若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子代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符合 1∶1∶1∶1 的比例或紫花长花粉植株和红花圆花粉植株的数量远多于红花长花粉植株和紫花圆花粉植株 的数量,说明以上推测是正确的。 [答案] (1)分离 F2 植株中紫花∶红花≈3∶1,长花粉∶圆花粉≈3∶1,但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 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符合 9∶3∶3∶1 的比例及其变式 (2)4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3)选择 F1 中的紫花长花 粉植株与亲本(或 F2)中的红花圆花粉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 但子代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符合 1∶1∶1∶1 的比例(或紫花长花粉植 株和红花圆花粉植株的数量远多于红花长花粉植株和紫花圆花粉植株的数量) 考查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分析 1.(2019·全国卷Ⅱ)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 2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 和 B/b 控 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 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 1∶1,则丙植株所 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 比为 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 (1)(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甘蓝叶色受 2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 和 B/b 控制,只含隐性基因 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为显性性状。由于绿叶甘蓝(甲)植株的自交后代都表现 为绿叶,且绿叶甘蓝(甲)和紫叶甘蓝(乙)的杂交后代中绿叶∶紫叶=1∶3,可推知甲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 乙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实验②中 aabb(甲)×AaBb(乙)→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绿 叶),故实验②中子代有 4 种基因型。(3)紫叶甘蓝(丙)可能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丙)植株杂交,可能出现的结果为 aabb×Aabb→Aabb(紫叶)、aabb(绿 叶)或 aabb×aaBb→aaBb(紫叶)、aabb(绿叶)或 aabb×AABB→AaBb(紫叶)或 aabb×AABb→AaBb(紫叶)、 Aabb(紫叶)或 aabb×AAbb→Aabb(紫叶)或 aabb×AaBB→AaBb(紫叶)、aaBb(紫叶)或 aabb×aaBB→aaBb(紫 叶)或 aabb×AaBb→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紫叶)、aabb(绿叶),故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 分离比为 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 Aabb、aaBb;若杂交子代均为紫色,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 基因型是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F1:AaBb(紫叶),F1 自交,F2 的基因型为 9/16A_B_(紫 叶)、3/16A_bb(紫叶)、3/16aaB_(紫叶)、1/16aabb(绿叶),即紫叶∶绿叶=15∶1。 [答案] (1)绿色 aabb (2)AaBb 4 (3)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 2.(2020·惠州调研)某二倍体植物种群的植株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深红色,受等位基因(R/r, R 对 r 为完全显性)和复等位基因(I1/I2/i,其中 I1 与 I2 共显性,且它们对 i 均为完全显性)共同控制,且 独立遗传。其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R 基 因 对 该 植 物 花 色 性 状 的 控 制 方 式 是 ________________ 。 I1/I2/i 基 因 的 遗 传 遵 循 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据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RRI1I2 的植株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花植株 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红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植株∶红花植株∶紫花植株∶深红花植株= 7∶3∶3∶3,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红花植株为________、紫花植株为________。 (4)现有一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白花=3∶1,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R 基因通过控制酶 1 的合成控制合成白色中间产物,进而控制该植物花 色。I1/I2/i 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2)据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RRI1I2 的 植株可合成酶 1、酶 2 和酶 3,表现为深红色,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rr__、R_ii,共有 6+2=8(种)。 (3)红花植株 R_I1_与紫花植株 R_I2_杂交,后代红花植株、紫花植株、深红花植株所占比例均为 3/16= 3/4×1/4,推测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RrI1i,紫花植株基因型为 RrI2i。(4)一红花植株 R_I1_自交后代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3∶1,则该红花植株含有一对杂合基因,基因型是 RrI1I1 或 RRI1i。 [答案]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的)分离 (2)深红花 植株 8 (3)RrI1i RrI2i (4)RrI1I1 或 RRI1i 考查多对基因遗传 1.(2020·全国卷Ⅱ)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 3 个性状的基因分别用 A/a、B/b、D/d 表示,且位于 3 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 4 种植株:板叶紫叶抗病(甲)、板叶绿叶抗病(乙)、 花叶绿叶感病(丙)和花叶紫叶感病(丁)。甲和丙杂交,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乙和丁杂交,子代出现个 体数相近的 8 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可知这 3 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 (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3)若丙和丁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 (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 X 与乙进行杂交,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形的分离比为 3∶1、 叶色的分离比为 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 1∶1,则植株 X 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 (1)甲(板叶紫叶抗病)与丙(花叶绿叶感病)杂交,子代表现型都是板叶紫叶抗病,说明板叶 对花叶为显性、紫叶对绿叶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2)丙的表现型为花叶绿叶感病,说明丙的基因 型为 aabbdd。根据甲与丙杂交子代都是板叶紫叶抗病推断,甲的基因型为 AABBDD。乙(板叶绿叶抗病)与 丁(花叶紫叶感病)杂交,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的 8(即 2×2×2)种不同表现型,可以确定乙的基因型为 AabbDd,丁的基因型为 aaBbdd。(3)若丙(基因型为 aabbdd)与丁(基因型为 aaBbdd)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aabbdd 和 aaBbdd,表现型为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4)植株 X 与乙(基因型为 AabbDd)杂交,统计 子代个体性状。根据叶形的分离比为 3∶1,确定是 Aa×Aa 的结果;根据叶色的分离比为 1∶1,确定是 Bb×bb 的结果;根据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 1∶1,确定是 dd×Dd 的结果,因此植株 X 的基因型为 AaBbdd。 [答案] (1)板叶、紫叶、抗病 (2)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3)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 叶感病 (4)AaBbdd 2.(2020·永州模拟)某种植物的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对等位基因至 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紫花。现有该种植物甲、乙、丙、丁 4 个不同的纯合白花品系,通过多次相互杂 交实验,发现如下规律: 规律一:甲、乙、丙相互杂交,F1 均开紫花,F2 均表现为紫花∶白花=9∶7; 规律二:丁与其他纯合白花品系杂交,F1 均开白花,F2 仍全部开白花。 分析杂交实验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上述杂交实验结果,需要满足以下 3 个条件: 条件一:这种植物的花色至少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条件二: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 条件三:丁分别与甲、乙、丙比较,都至少有________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2)育种专家通过诱变育种等方法培育出另一种纯合白花品系。请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品系是 否属于上述甲、乙、丙三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解析] (1)根据规律一:甲、乙、丙相互杂交,F1 均开紫花,F2 均表现为紫花∶白花=9∶7,判断 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各有一对基因为隐性,另外两对基因为显性。三个品系的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 aaBBCC。根据规律二:丁与其他纯合白花品系杂交,F1 均开白花,F2 仍全部开白花,判断丁的基因型为 aabbcc。 (2)要判断新的白花品系是否是上述甲、乙、丙三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应让该品系与上述三个品系分别 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确定。 [答案] (1)三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或自由组合) 二 (2)让该白花品系分别与甲、乙、丙杂交, 得到 F1。若三个杂交组合的 F1 中有两组表现为紫花,另一组表现为白花,说明该白花品系是甲、乙、丙三 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若三个杂交组合的 F1 均为白花,则说明该白花品系与甲、乙、丙三个白花品系不同 解答多对基因遗传问题的两个“突破口” (1)弄清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写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2)从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入手分析。 考查对异常分离比的分析与探究 1.(2020·昆明检测)凤仙花的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重瓣凤仙花自交,子 代都是重瓣花,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 1∶1。 (1)凤仙花的花瓣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 请 解 释 单 瓣 凤 仙 花 自 交 , 子 代 单 瓣 和 重 瓣 的 比 例 为 1∶1 的 原 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设计实验对你的解释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判断。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重瓣凤仙花自交,子代都是重瓣花,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 1∶1, 说明凤仙花的单瓣是显性性状,重瓣是隐性性状。(2)单瓣凤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 1∶1, 说明亲代的单瓣凤仙花是杂合子。杂合的单瓣凤仙花(Aa)自交后代没有出现 3∶1 的分离比,而是出现了 1∶1 的分离比,进一步分析亲代杂合的单瓣凤仙花一定是产生了 a 一种雌配子或雄配子,A 和 a 两种雄配 子或雌配子,说明单瓣凤仙花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死亡。(3)要进一步探究单瓣凤 仙花自交,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 1∶1 的原因是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雄配子死亡还是雌配子死亡,应 让单瓣凤仙花分别作父本和作母本与重瓣凤仙花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答案] (1)单瓣 (2)单瓣凤仙花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死亡 (3)让单瓣凤仙 花作母本与重瓣凤仙花作父本杂交(正交),让单瓣凤仙花作父本与重瓣凤仙花作母本杂交(反交),分别观 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正交结果是子代都是重瓣,反交结果是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 1∶1,则 是单瓣凤仙花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卵细胞死亡;若正交结果是子代单瓣和重瓣的比例为 1∶1,反 交结果是子代都是重瓣,则是单瓣凤仙花减数分裂产生的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死亡 2.(2020·云南师大附中期中)某多年生植物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 基因 B、b 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某高茎红花植株自交的子一代中高茎红花∶高茎白花∶ 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通过受精作用得到的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均能正常发育。为研究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 有人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亲本产生的 AB 雄配子不能受精;假说二:亲本产生的 AB 的雌配子不能受精。 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测交实验分别证明两种假说是否成立。(写出简要实验方案、预期 实验结果) ①支持假说一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支持假说二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两对或多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 9∶3∶3∶1 的比例,题中的 5∶3∶3∶1,说明子代中双显性个体中有 4 份不存在,需要根据假说分别设 计实验探究。(1)据题意,控制高茎和矮茎、红花和白花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这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假说提出两种可能,AB 雄配子不能受精或 AB 雌配子不 能受精,故要用高茎红花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母本测交证明假说一,因母本只产生 ab 雌配子,高 茎红花能产生 AB、Ab、aB、ab 四种雄配子,若 AB 雄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用高茎 红花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为父本测交证明假说二,因父本只产生 ab 雄配子,高茎红花能产生 AB、Ab、 aB、ab 四种雌配子,若 AB 雌配子不能受精,则子一代没有高茎红花个体。 [答案] (1)遵循 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2)①以亲本高茎红花为父本与子一代矮茎白 花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仅未出现高茎红花) ②以亲本高茎 红花为母本与子一代矮茎白花测交,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仅未出现 高茎红花) 考点 2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1.X、Y 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 (1)XY 型:X 染色体只能从母亲传来,将来传给女儿,Y 染色体则只能从父亲传来,将来传给儿子。 (2)XX 型:任何一条 X 染色体都可以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 X 染色体 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3)一对夫妇(X1Y、X2X3)生有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 X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 可能为 X2,也可能为 X3,不一定相同。 2.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1)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 注:X 和 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Ⅱ1、 Ⅱ2 区段),不存在等位基因。 (2)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①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a.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b.世代遗传;c.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②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a.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隔代交叉遗传;c.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3)XY 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①现假设控制某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A、a 位于 XY 同源区段,则女性基因型可表示为 XAXA、XAXa、XaXa, 男性基因型可表示为 XAYA、XAYa、XaYA、XaYa。 ②遗传仍与性别有关 a.如 XaXa(♀)×XaYA(♂)→子代♀全为隐性,♂全为显性。 b.如 XaXa(♀)×XAYa(♂)→子代♀全为显性,♂全为隐性。 3.基因位置的判断 根据子代雌、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判断基因的位置,若题目给出了子代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 可分别分析子代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若子代雌性和雄性的性状分离比相同,则控制性状的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和雄性的性状分离比不同,则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4.基因位置的探究 (1)基因是否在细胞质中 设计正反交实验,若子代的表现型总是和母本一致,则为细胞质遗传,否则排除细胞质遗传。 (2)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 ①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杂交组合: 隐性雌×显性纯合雄⇒ 若子代雌性个体全为显性性状, 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相应 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性状⇒相应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②若性状的显隐性未知,且亲本均为纯合子,用正、反交实验。 杂交组合:正反交实验⇒ 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 ⇒相应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 同⇒相应基因在 X 染色体上 (3)基因在 X、Y 的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 X 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隐性雌×显性雄(已知纯合选择一对杂交即可,未知纯合应选择多对杂交) ⇓ 若子代雄性个体全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 于 X、Y 同源区段上。 (4)基因在 X、Y 的同源区段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杂交组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F1 ①F1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若子代雄性个体全为显性,雌性个体中显性∶隐性=1∶1,则基因在 X、Y 的同源区段上; 若子代雌、雄个体中均有两种性状,且显性∶隐性=3∶1,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②F1 雄性个体与亲代隐性雌性个体回交(测交) 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雌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在 X、Y 的同源区段上; 若子代雌、雄个体中均有两种性状,且显性∶隐性=1∶1,则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1.果蝇眼睛的颜色野生型均为红眼,经基因突变产生的隐性性状中有白眼和朱红眼,控制白眼、朱 红眼的基因均位于 X 染色体上。让白眼雌果蝇与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全为野生型红眼,雄果蝇 全为白眼。据该实验结果判断,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是否互为等位基因?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假说—演绎推理分析:若互为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应如何→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应为什么 关系。 提示:不是。若互为等位基因,杂交后代雌果蝇为朱红眼或白眼,不可能出现野生型红眼。 2.某种肉鸡(ZW 型)羽毛的银色和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 Z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S、s)控制, 其中银色对金色为显性,请设计一组实验方案能够根据羽毛颜色直接判断子代鸡的性别,写出选择的亲本 及子代的性别。 ZW 型性别决定中子代雌、雄各为一种性状→亲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提示:选择金色公鸡和银色母鸡杂交,子代金色鸡均为母鸡,银色鸡均为公鸡。 3.已知果蝇的性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 D、d,分别控制着红眼和白眼的遗传。现有纯种雌雄红眼、纯 种雌雄白眼及各种类型的杂合体果蝇,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 D、d 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位置,即分 布在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只位于 X 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析时由条件推结果→回答时由结果推条件。 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提示:方法一,实验思路:选择纯合白眼雌性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性果蝇杂交。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雌雄果蝇全表现为红眼,则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代 雌性表现为红眼,雄性表现为白眼,则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方法二,实验思路:选择杂合红眼雌性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性果蝇杂交。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雌)雄果蝇全表现为红眼,则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 代雌性表现为红眼,雄性表现为红眼∶白眼=1∶1,则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 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 1.(2019·全国卷Ⅰ)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 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C [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含基因 b 的花粉不育,可推出不存 在窄叶雌株(XbXb),A 正确。宽叶雌株中有纯合子与杂合子,杂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子代雄株可为宽叶, 也可为窄叶;纯合宽叶雌株作母本时,子代雄株全为宽叶,B、D 正确。当窄叶雄株作父本时,由于含基因 b 的花粉不育,故后代只有雄性个体,C 错误。] 2.(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 X 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某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男患者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该女性的母亲表现型正常,父亲为红绿 色盲。该夫妇生出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或表现型正常女孩的概率分别是( ) A.25% 0% B.0% 50% C.50% 0% D.0% 25% A [根据题目信息判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XDBY 和 XdBXdb,他们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XdBY)的概率 是 25%,生女孩的基因型为 XDBXdB 和 XDBXdb,表现型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0%。] 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综合考查 1.(2019·全国卷Ⅰ)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 中翅外展正常眼个 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 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 F1,F1 相互交配得到 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 F1 表现型是________,F2 表 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 F2 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翅外展基因与粗糙眼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二者能自由组合,两 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 中翅外展正常眼(一隐一显)个体所占比例是 3/16。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位 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自由组合。(2)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杂交,后 代雄蝇中不会出现焦刚毛个体;若反交,子代雄蝇全部为白眼,雌蝇全部为红眼,即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 的概率为 1/2。(3)欲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双杂合个体自交或测交。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 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所得 F1 的表现型为红眼灰体,F1 相互交配所得 F2 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红 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需要分析位于 X 染色体上 的基因,所以要分析红眼/白眼这对性状,此时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 2∶1∶1。 [答案] (1)3/16 紫眼基因 (2)0 1/2 (3)红眼灰体 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 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2.(2020·内江模拟)某雌雄异株植物的宽叶和窄叶受图中Ⅱ2 片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F、f 控制, 显隐性未知。研究人员用一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作亲本杂交得到 F1,F1 中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雄株∶ 窄叶雄株=1∶1∶1∶1。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植物的种群中,Ⅱ1 片段是否存在等位基因?________(填“是”或“否”)。 (2) 根 据 上 述 杂 交 实 验 结 果 判 断 , 宽 叶 和 窄 叶 性 状 中 显 性 性 状 是 ________ , 判 断 依 据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将 F1 中窄叶雌株和窄叶雄株继续杂交,发现后代总是出现 1/4 的宽叶。进一步研究发现, 宽叶和窄叶还受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 E、e 的影响,据此推测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分析,亲本中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虽然Ⅱ1 片段是位于 Y 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但该区段上的基因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所以在该植物的种群中,Ⅱ1 片段存在等位基因。(2)由于“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作亲本杂交得到 F1,F1 中宽叶雌株∶窄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1∶1”,且基因 F、f 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此可判 断宽叶是显性性状,因为后代雄性出现了宽叶和窄叶,故亲本中母本为杂合子,即宽叶为显性。(3)F1 中窄 叶雌株 XfXf 和窄叶雄株 XfY 继续杂交,发现后代总是出现 1/4 的宽叶;进一步研究发现,宽叶和窄叶还受 常染色体上另一对等位基因 E、e 的影响,据此推测出现该情况的原因可能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出现 ee(或 EE)时,窄叶基因无法表达而表现宽叶,即 F1 中窄叶雌株基因型为 EeXfXf 和窄叶雄株基因型为 EeXfY。(4) 综上分析,亲本中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eeXFXf、EEXfY 或 EEXFXf、eeXfY。 [答案] (1)是 (2)宽叶 后代雌性出现宽叶和窄叶,故亲代父本窄叶应为隐性,则宽叶为显性(或 后代雄性出现了宽叶和窄叶,故亲本中母本为杂合子,宽叶为显性) (3)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出现 ee(或 EE) 时,窄叶基因无法表达而表现宽叶 (4)eeXFXf、EEXfY(或 EEXFXf、eeXfY) 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验证与探究 1.(2020·全国卷Ⅰ)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 瓶中有 1 只雌果蝇和 1 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 X 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C [亲代全为长翅,后代出现了截翅,可推出长翅为显性性状,A 项不符合题意;不管控制长翅和截 翅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亲代雌蝇都是杂合子,B 项不符合题意;不管该等位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后代性状表现都可能出现题述比例,故无法判断该等位基因的位置,C 项符合题意;雌蝇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XX,该等位基因不管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在雌性个体中 都是成对存在的,D 项不符合题意。] 2.(2020·郑州模拟)果蝇作为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请回答下列与果蝇 基因位置确定相关的问题: (1)已知果蝇的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但不知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 染色体上还 是 Y 染色体上,现欲通过以下调查方法进行确定。 ①方案:寻找白眼果蝇个体进行调查,统计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 若_____________,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若白眼果蝇均为雄性,则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 (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的灰身和黑身雌雄果蝇若干,欲通过一代 杂交实验来确定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亲本进行杂交。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____________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__,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解析] (1)已知果蝇的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要确定白眼基因的位置,可以调查白眼果蝇中雌雄比 例,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比例相当;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雄性多 于雌性;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则白眼果蝇全是雄性。(2)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确定控制 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显隐性未知),可以采用正反交进行实验,选用纯 合灰身雌蝇与纯合黑身雄蝇及纯合灰身雄蝇与纯合黑身雌蝇的亲本分别进行杂交,若两组结果一致,即都 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两组结果不一致,即一组子代雌雄果 蝇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另外一组雌性为灰身(或黑身),雄性为黑身(或灰身),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位于 X 染色体上。 [答案] (1)①雌雄个体数量比 ②雌雄个体数量相当 雌性个体明显少于雄性个体 (2)①纯合灰 身雌蝇与纯合黑身雄蝇及纯合灰身雄蝇与纯合黑身雌蝇 ②两个组合子代雌雄果蝇都只表现为灰身(或黑 身) 其中一组子代雌雄果蝇只表现为灰身(或黑身),另外一组雌性为灰身(或黑身),雄性为黑身(或灰身) 3.(2020·黄冈模拟)从一个自然界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果蝇,该种果蝇具有刚毛(A) 和截毛(a)一对相对性状,且刚毛果蝇和截毛果蝇的数量相等,每种性状的果蝇雌雄各一半。所有果蝇均 能正常生活。从种群中随机选出 1 只刚毛雄果蝇和 1 只截毛雌果蝇交配,产生的 87 只子代中,42 只雌蝇 全部表现为刚毛,45 只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 (1)上述结果显示,果蝇刚毛和截毛在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其遗传遵循 ______________定律。 (2)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结果不能确定 A 和 a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请简要说明理由。(提示:如果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显性纯合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 XAY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 A 和 a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用上述果蝇种群为实 验 材 料 , 进 行 一 代 杂 交 实 验 , 应 该 怎 样 设 计 实 验 ? ( 简 要 写 出 杂 交 组 合 , 预 期 结 果 并 得 出 结 论)______________。 [解析] 若位于非同源区段上,该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 XAY×XaXa→1XaY∶1XAXa;若位于同源区段上, 该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 XAYa×XaXa→1XaYa∶1XAXa。若位于非同源区段上,雄性刚毛果蝇基因型为 XAY,而截 毛雌果蝇基因型为 XaXa,故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子代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雄蝇全部表现为 截毛;若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根据统计学规律,多只雄性刚毛果蝇中,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有 XAYA、XAYa、XaYA,故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则子代无论雌雄蝇均出现刚毛和截毛。 [答案] (1)伴性遗传 基因的分离 (2)若 A、a 在 X 染色体上,亲代刚毛雄蝇为 XAY,截毛雌蝇为 XaXa,则子代中刚毛雌蝇∶截毛雄蝇为 1∶1;若 A、a 在 X、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上,亲代刚毛雄蝇为 XAYa, 截毛雌蝇为 XaXa,则子代中刚毛雌蝇∶截毛雄蝇为 1∶1 (3)用多对刚毛雄蝇和截毛雌蝇交配,若子代中 雌蝇全部表现为刚毛,雄蝇全部表现为截毛,则 A 和 a 位于 X 染色体上;若子代中无论雌雄蝇均出现刚毛 和截毛,则 A 和 a 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 1.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无眼雌 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 全为红眼,让 F1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 F2,F2 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以 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3/8 0 1/8 雄蝇 3/16 3/16 1/8 A.有眼与无眼中有眼是显性性状 B.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C.F1 红眼雌果蝇测交子代中无眼占 1/2 D.F2 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 D [果蝇有眼相对于无眼为显性,红眼与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A、B 正确;假设控制有眼和无 眼的基因用 B、b 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用 R、r 表示。亲本无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 为 bbXRXR 和 BBXrY,F1 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与 bbXrY 测交,子代中只要出现 bb 即表现为无眼,故 无眼占 1/2,C 正 确;亲本基因型为 bbXRXR 和 BBXrY,F1 的基因型为 BbXRXr、BbXRY,让 F1 雌、雄果蝇相互交 配得 F2,F2 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BBXRXr、BbXRXr、BBXRXR、BbXRXR,共四种,D 错误。] 2.(2020·承德一中检测)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 A、a 表示),圆眼与棒眼是 另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 B、b 表示),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性状(基因用 D、d 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 一代中雌蝇及雄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灰身 长翅 圆眼 灰身 长翅 棒眼 灰身 残翅 圆眼 灰身 残翅 棒眼 黑身 长翅 圆眼 黑身 长翅 棒眼 黑身 残翅 圆眼 黑身 残翅 棒眼 雌性 3/16 3/16 1/16 1/16 雄性 3/32 3/32 3/32 3/32 1/32 1/32 1/32 1/32 (1)在灰身和黑身、圆眼与棒眼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控制这两对性状 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 不 能 判 定 控 制 长 翅 、 残 翅 的 基 因 位 于 常 染 色 体 上 还 是 X 染 色 体 上 , 理 由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进一步设计交配方案,确定控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交配方案即可)。 (3) 若 控 制 长 翅 、 残 翅 的 基 因 位 于 常 染 色 体 上 , 则 亲 代 雌 蝇 的 基 因 型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 将 F1 中 的 黑 身 果 蝇 取 出 , 让 灰 身 果 蝇 自 由 交 配 , 后 代 中 灰 身 果 蝇 所 占 的 比 例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分析可知,在灰身和黑身,圆眼与棒眼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灰身、圆 眼,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X 染色体上。(2)不能判定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理由是 F1 中无论雌雄后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值均约为 1∶1,无法表明性状是否与 性别有关。可让 F1 的长翅雄果蝇×F1 残翅雌果蝇杂交。若 F2 雌性果蝇都是长翅,雄性果蝇都是残翅,则控 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若 F2 雌雄性果蝇都是长翅∶残翅=1∶1,则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 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与残翅的比值均约为 1∶1,根据分 析可知亲代雌蝇的基因型是 AaXBXbDd 或 AaXBXbdd。(4)由以上分析可知,去除 F1 中的黑身果蝇,剩余果蝇中 A 基因占 2/3、a 基因占 1/3。让 F1 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 AA∶Aa∶aa=(2/3×2/3)∶(2×1/3×2/3)∶(1/3×1/3)=4∶4∶1,则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8∶1,故灰身所占比例为 8/9。 [答案] (1)灰身、圆眼 常染色体、X (2)F1 中无论雌雄后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值均约为 1∶1,无 法表明性状是否与性别有关(或无论常染色体的 Dd×dd 还是伴 X 的 XDXd ×XdY,测交都会出现 F1 中无论雌 雄后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值均约为 1∶1) F1 的长翅雄果蝇×F1 的残翅雌果蝇 (3)AaXBXbDd 或 AaXBXbdd (4)8/9 根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可确定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 (1)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 上。 考查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1.(2020·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某家系中有关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 A/a 与 B/b 独立遗传,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 B.6 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 2 号 C.2 号和 10 号产生含 Xb 卵细胞的概率相同 D.3 号和 4 号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为 9/16 D [据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其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A 正确;由于乙 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且 6 号为男性,其 X 染色体只能来自其母亲,故 6 号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 2 号,B 正确;2 号和 10 号个体的基因型都是 XBXb,故产生含 Xb 卵细胞的概率相同,C 正确;3 号的基因型为 AaXBY, 4 号的基因型为 AaXBXb,故生育正常女孩的概率为 3/4×1/2=3/8,D 错误。] 2.(2020·安徽毛坦厂中学检测)下图为某个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中甲病由 T、t 基因决定,乙病由 A、a 基因决定,Ⅰ2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性基因。 (2)Ⅱ1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Ⅲ5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Ⅲ6 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第Ⅰ 代的________个体。 (3)如果Ⅲ2 与Ⅲ5 结婚,后代中理论上最多会出现________种基因型,他们生育同时患两种病的孩 子的概率为________,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 (4)如果Ⅲ6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tXtY,________(填“有可能”或“不可能”)是其父亲产生异常生殖 细胞导致。 [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2)已知甲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Ⅱ1 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和一个完全正常的女儿,因此Ⅱ1 的基因型为 AaXTXt。Ⅲ5 完全正常,而其有一个患乙病的姐妹,因此其父母都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 Ⅲ5 的基因型为 AaXTY 或 AAXTY。甲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Ⅲ6 的甲病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其母亲Ⅱ3,而 Ⅱ3 携带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3)Ⅲ2 的基因型为 AAXTXt 或 AaXTXt,Ⅲ5 的基因型为 AaXTY 或 AAXTY,两 者结婚后代最多出现 3×4=12(种)基因型,后代两病兼患的概率为 2/3×2/3×1/4×1/4=1/36,为正常 男孩的概率为(1-2/3×2/3×1/4)×1/4=2/9。(4)已知Ⅲ6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tXtY,其父亲Ⅱ4 的基因 型为 XtY,母亲Ⅱ3 的基因型为 XTXt,则Ⅲ6 多的一条 X 染色体可能来自父亲,也可能来自母亲。 [答案] (1)X 隐 (2)AaXTXt AaXTY 或 AAXTY Ⅰ1 (3)12 1/36 2/9 (4)有可能 判断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一般程序 考查 ZW 型性别决定 1.(2020·廊坊联考)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其体色的黄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 用 A 和 a 表示。在家蚕群体中,白色雌蚕的比例远大于白色雄蚕的比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基因和 a 基因位于 W 染色体上,黄色基因为显性基因 B.A 基因和 a 基因位于 W 染色体上,白色基因为显性基因 C.A 基因和 a 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黄色基因为显性基因 D.A 基因和 a 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白色基因为显性基因 C [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存在白色雄蚕,说明体色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雌蚕(ZW)白色的比例远大于雄蚕(ZZ)白色的比例,说明白色基因是隐性基因,黄色基因为显 性基因,故选 C。] 2.(2018·全国卷Ⅱ)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 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且在 W 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理论上,F1 个体的基因 型和表现型为__________,F2 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 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 M/m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 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 MM 和 Mm 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 M/m 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 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______________。 [解析] (1)豁眼性状受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a 控制,且雌、雄家禽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ZW 和 ZZ,因此,纯合体正常眼雄禽和豁眼雌禽的基因型分别为 ZAZA、ZaW;两者杂交产生的 F1 的基因型及表现型 为 ZAZa(正常眼雄禽)和 ZAW(正常眼雌禽);F2 中雌禽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2ZAW(表现为正常眼)和 1/2ZaW(表 现为豁眼)。(2)欲使子代中不同性别的个体表现为不同的性状,对于 ZW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应该选择“隐 性雄性个体”和“显性雌性个体”进行杂交,因此,选择的杂交组合是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其产生子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为正常眼雄禽(ZAZa)和豁眼雌禽(ZaW)。(3)本题可运用“逆推法”,先分析子 代中的豁眼雄禽,其基因型可能是 ZaZaM_或 ZaZamm,由此可推知亲本雌禽的性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为 ZaW,但 亲本均为正常眼,则说明亲本正常眼雌禽应该是基因 m 纯合导致其表现型转变的结果,即亲本雌禽的基因 型为 ZaWmm;结合亲本雌禽的基因型可进一步确定子代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 ZaZaMm 和 ZaZamm。 [答案] (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 禽(ZAW);预期结果:子代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a) (3)ZaWmm ZaZaMm、ZaZamm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